首页 > 行业资讯 > 西北地区建设煤电化产业集群及其循环经济体系构想

西北地区建设煤电化产业集群及其循环经济体系构想

时间:2020-03-03 来源:网络 浏览:

一 西北地区煤电化产业集群积极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的意义、可行性

(一)煤炭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意义

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竞争和斗争的焦点,也是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隐患和症结所在。确保能源安全、解决瓶颈制约已成为党和政府投入巨大精力破解和极为关注的问题。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的角度来看,积极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意义重大。在这一形势下,作为一次性能源主体的煤炭,怎样实现其合理利用、高效利用,科学利用是我们着重要解决的难题。而加速煤炭循环经济体系构建,恰恰是科学、合理、高效利用煤炭的一把“金钥匙”,其缓解我国能源压力的战略意义深远。中央做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的工作重点是抓好能源、资源的节约。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这一角度来看,积极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有其特殊意义。当前我国煤炭资源开采中存在工艺粗放、加工层次浅,采易弃难、采厚弃薄等问题,原本可以再深加工利用的煤产品废弃严重,浪费现象十分严重,系统运行效率低于国外先进水平25%左右,主要耗能设备设计效率平均低于国外先进水平80%左右,单位建筑工程采暖能耗比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高1.5倍,离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相去甚远。

以前煤炭资源丰富区域优先生产建设、轻污染治理带来严重后果。全国每年洗矸、洗煤废水、煤泥等,大多数没有综合利用。从和谐社会构建的角度来看,加快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体系其意义重大。不能循环利用的粗放生产方式造成大量废弃物,对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对土地资源的占用和破坏,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等现象严重,这既不利于政治的安定、人心的稳定、社会的和谐,也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需靠循环经济来充分挖掘资源的利用潜能。

煤炭也是不可再生资源,所有煤炭资源富集区域也会面临煤竭业衰的潜在威胁。从煤炭资源富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加快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其意义重大。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两个问题:一是让煤炭产业单位产量煤炭资源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延伸产业链条,以多方挖潜的内涵式扩张替代扩大开采的外延式扩张。二是从长远发展的视角来看,煤炭资源富集区域,解决经济发展单纯依赖煤炭并不失时机地发展非煤替代产业的问题。从各地的实践经验和现实条件看,第一点潜力巨大,有条件较快见效。加速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就是以此为重要内涵的,抓好它是煤炭资源富集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之举。第二点则是长远战略,但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见效。

(二)加快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体系的可行性

煤炭和天然气、石油一样,是完全可以高效、清洁利用的能源。煤炭的开发和利用引起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是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题。从能源结构来看,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面临利用环境严重污染、效率低和大量进口石油的严重挑战。煤炭的粗放利用是能源效率低下和高污染的根本原因。但这并不是煤炭本身的问题,煤炭一直以脏、黑、低效和污染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煤炭是天然的原始产品,传统的方式是,煤炭开采出来不经加工直接销售,不经处理就直接燃烧,因而导致污染环境。这都是粗放生产、粗放燃烧所引起的。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经历多次石油危机,天然气、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对各国冲击很大。纷纷寻求以煤炭合理加工转化替代石油和天然气的对策,从而各国相继提出了“洁净煤技术计划”。燃煤同燃油、燃气一样产生二氧化碳,对环境产生影响;但煤炭也是完全可以清洁和高效利用的能源。同石油、天然气一样,作为初级产品的煤炭,具有可加工性和可洁净性。煤炭通过洗选和型煤加工、煤电转化、煤层气抽取利用、煤炭气化、煤炭液化、水煤浆制取、煤炭深加工制取二甲醚以及应用洁净燃烧技术等途径,完全可以成为洁净、高效的能源。随着煤炭洁净技术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煤炭已然成为高效利用和可洁净生产、洁净使用的能源。洁净煤技术可从根本上改变煤炭粗放利用的不良后果,不仅能够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甚至可以根本消除对环境的污染。洁净煤技术将成为煤炭生产发展的新趋势,煤炭洁净使用将成为用户的必然选择。煤炭的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发挥,为我国液体燃料的供应开辟一条新路。发展洁净煤技[!--empirenews.page--]

术,实现煤炭的清洁生产和清洁使用,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是实施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国民经济实现全国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应用洁净煤技术,把煤炭转变为洁净高效能源,这是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也是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是认真贯彻实施国务院“加强综合利用与环境治理,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国煤炭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西北地区煤炭工业也不例外。

二 着力消除西北地区煤电化产业集群的环境影响

(一)西北地区煤电化产业集群煤炭循环经济体系共生关系分析

西北地区煤电化产业集群带来的煤炭开发和大量固废的综合利用,使产业集群发展客观上存在煤炭开采、煤化工、电力(蒸汽)和固废综合利用四个体系,他们之间互相依存又相互独立。围绕充分利用煤炭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煤炭开采为煤化工企业、电厂提供原料,并根据含硫高低进行分质供煤;煤化工的合成气、驰放气可供电厂做燃料;电厂为煤化工企业提供蒸汽和电力,而废物消纳工业体系可以将矸石、炉渣等进行综合利用,并对煤化工中的硫和二氧化碳进行回收,延伸产业链,变废为宝。产业带四大体系的共生关系见图1。

 

(二)着力消除西北地区煤电化产业集群的环境影响

1.大气污染防治

推广节能技术,清洁生产,可依托开发区内煤电煤化工企业余热进行供热,实施建筑节能和推广采暖供热系统节能措施,鼓励入区单位采用节能工艺,增加有用资源回收量,降低消耗。开发区内企业必须按“三同时”要求,各生产装置必须配备完善的污染治理设施,以减少大气污染。

2.水污染防治

按照开发区规划建设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回收用于煤化工等项目生产用水或生态用水,不外排;各企业须根据本厂污水的性质自建专业污水厂,处理生产废水,处理达到相应标准后回收用于生产,对于暂时不能利用的高浓度盐水,处理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标准后,排入含盐水库储存。含盐水库按照规划布置和实施。在企业内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审核,通过审核促使企业减少单位产品水耗,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建议布置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含盐水库,尽快开展地质勘查工作,根据地勘确定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含盐水库的具体位置。

3.噪声防治

对设计和各种机电产品选型时,既要满足工艺要求,还要考虑其良好的声学特征(高效低噪),或配套提供降噪设备;坚持源头把关的原则。强噪设备的基础采取减震措施,各类水管道、气管道连接处安装橡胶减震接头;对噪声较大、设备较集中的生产场所设置隔声控制室或值班室;对无法采取措施的作业场所,工作时操作人员佩带耳罩、耳塞和头盔等个人防护用品。

4.固体废物处置

燃煤灰渣可用于矿区铺设道路或销售给当地建材企业。根据开发区内以煤电煤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特点,综合利用项目围绕着煤矿开采、燃煤发电产生的主要固体污染物,进行综合利用,形成粉煤灰制水泥产业、灰渣及矸石制砖项目,这将大大提高和扩展电厂、煤化工产业粉煤灰,以及煤炭采选业灰渣、矸石的综合利用,形成开发区内的粉煤灰、矸石灰渣的循环产业链。

5.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制定规划区生态建设规划,保障生态建设有序进行;加强管理制度,保障区域生态良性发展;重点防治土地沙化,关注廊道工程建设。开发区建设中各种运输车辆和机具产生的噪声对评价区周围野生动物的惊扰影响较大,因此,应严格控制施工时段,优化施工方式。尽量降低交通工具和工程机械运行时的噪声强度,一般情况下应禁止汽车鸣笛。要求施工单位和人员严格遵守国家法令、坚决禁止捕猎任何野生动物,同时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严禁对周围林地、灌木进行滥砍滥伐、破坏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加强西北地区煤电化产业集群开发建设过程的环境监理,落实土壤保护与植被恢复,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建立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开展科研和监测项目。

三 西北地区煤电化产业集群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模式及其途径、措施[!--empirenews.page--]

(一)西北地区煤电化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循环经济的思路、模式

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和专家就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模式进行了全面探讨,有许多

很有价值的发展思路、模式。一些发展思路、模式虽然还有一些值得完善、商榷的地方,但在理论上、实践上具有可行性,与循环经济理论相一致。

1.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路

(1)发展思路的着重点是以煤炭的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构建煤炭产业链的发展思路。即煤炭资源的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达到减量化、再循环、再利用的目的。

(2)发展思路的着重点是利用煤化工技术对煤炭进行转换,实现连续开发思路。即煤炭的转换技术,煤制油、煤制甲醇及其下游产品的开发是其主要开发项目。

(3)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即把洁净煤技术与煤化工技术、综合利用技术结合起来发展的思路,这种发展思路可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进行再循环、再利用,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效益。

(4)该发展思路是对以上应用技术、发展思路的综合。就是在城市附近,建设合成工业园的发展思路。即建设以煤炭为原料合成气工业园,以煤的气化为龙头,然后发电、向城市供应煤气、生产各种可以生产的化工产品,从而实现煤炭资源的循环利用、多级利用。

(5)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发展思路。建设以煤炭开采为龙头的“循环经济工业区”的发展思路。即按照统一规划实施资源开发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在煤炭及共生、伴生资源富集区,建立以煤炭资源开发为龙头的“循环经济工业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循环利用进行统一规划,使生态环境得到最好的保护,各种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避免由于区域和行业分割所造成的无序竞争。主要思路着眼点是煤炭资源富集区的开发以及大型煤炭基地的建设。

2.以构建产业链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设计

当前,我国一些煤炭企业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以构建产业链为特征,对资源的再循环、再利用进行了设计。

(1)以炼焦煤转换成焦炭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作为再循环、再利用的资源发展下游产业,从而形成若干个产业链,使炼焦煤资源及其副产品得到最大地循环利用,这种链模设计,基本没有废弃物的产生。即以炼焦为核心的产业链模式设计。在这个模式设计中,在炼焦煤—焦炭—焦油—焦油精制—精细化工—高附加值产品主体产业链下可以衍生出三条次一级产业链,这就是:发电产业链—煤矸石(煤泥、中煤),建材产业链—炉渣、粉煤灰和煤气—甲醇(民用)产业链。各种资源基本“吃干榨净”。

(2)这是一种比上面的设计更进一步的设计。在这种模式设计中,有三条主要产业链路线,这就是:发电,炼焦,电石生产。并从中衍生出更多的产业链。即以发电、炼焦和电石为核心的产业链模式设计(见图2)。



 

(3)以高硫煤或褐煤为原料的产业链模式设计。除了主体产业以外,可以衍生出更多的再循环、再利用的产业链。目前,该种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这是两种高科技的发展模式,一是以高硫煤或褐煤为原料进行液化(煤制油)的发展模式设计;二是发电、甲醇及下游产业的发展模式设计。

3.“循环经济工业”模式设计

这是一种以区域为单位的循环经济模式设计,针对煤炭资源富集区,尤其是巨型煤田。在这个模式设计中,核心是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而生态环境保护是第一位的。大部分煤炭资源富集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并伴有草场、湿地、湖泊的特点,根据煤炭资源及其他资源的分布状况,可以划分成不同的区域,如:禁采区、有限开采区和正常开采区。“禁采区”,就是禁止开采的区域,比如重要的草场、湿地、湖泊等。确保对区域生态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这部分生态状况不受到破坏是划定“禁采区”的唯一目的。“有限开采区”,就是可以进行有限开采的区域。这一区域,煤炭资源极其丰富,生态环境相对脆弱,但在采取了有效措施后可以实施有限度的开采。“正常开采区”,就是可以进行正常开采的区域。这一区域,不会因为煤炭资源和其他资源的开采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在这个模式设计中,只有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得到最好保护的概念,没有行政区划和行业分割的概念;不论是哪一级政府、任何行业或企业,必须依照统一的规划,按照循环经济产业链中规定的产业进行发展。[!--empirenews.page--]

“循环经济工业区”资源再利用再循环经济模式设计构想见图3。

 

(二)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措施

1.制定、颁布一系列法律和法规

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可使用经济激励手段,如价格、税收和财政政策。使政府在法制建设方面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主体。在国家、地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计划中,对重点行业、重点流域、重点企业清洁生产项目优先安排,并给予必要的贴息支持。中国《清洁生产法》对煤炭、冶金、建材、化工、电力、轻工、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进行“结构性污染”治理,应该说,这是我国推行循环经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制定《国家绿色消费法》和生产行业法律。近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先后颁布了《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正在研究制定《国务院资源利用条例》,这些法律法规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依据。另外,需要建立一套绿色保障制度体系来实现循环经济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绿色制度环境,含绿色资源制度、绿色产权制度、绿色市场制度、绿色产业制度、绿色技术制度等;其次是绿色规范制度,含绿色生产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等;最后是绿色激励制度,含绿色财政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设离开政府的推动是无法实现的。

2.利用矿区各种资源

因地制宜实施综合开发经营,延伸产业链,促进矿区资源合理开发,提高资源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

(1)延伸产业链。推动单一煤炭资源矿区发展可持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研究探索矿区开发的新模式。依托煤炭资源优势,通过吸收外资、多元持股、同下游产业的企业联营等多种方式,大力发展煤—电、煤—化工、煤—建材等高耗能、高附加值产业和煤—绿色生态农业以及煤的深度转化产业,实行多元化经营。

(2)做好劣质煤的综合利用。按照原煤生产及洗选加工过程中劣质煤的品种和数量,发展相匹配的综合利用项目。选择先进适用的锅炉燃烧技术,建设和改造劣质煤电厂,发展热电联产。建立动力配煤中心,向中小型煤炭用户提供优质对路的煤炭,提高炉窑燃烧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扩大煤矸石在建材产品生产和筑路、复垦、回填等方面的应用。

(3)开发利用与煤共伴生矿物。合理配置矿区生产力要素,发展共伴生资源的深加工,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强煤系地层中共伴生矿产资源,如高岭土、石膏、硫铁矿、耐火黏土、矿井水等的开发和利用。

(4)挖掘煤矿闲置地下和地面空间的经济价值。可主动与有关政府部门及企业联系,对煤矿开采后形成大量闲置的地下空间,寻求仓储或固体废物永久处置等;对地面建筑物,按其功能及需要进行优化配置,余下的闲置部分可考虑租赁或另作商业用途,以挖掘其经济价值。

(5)以土地复垦为重点,协调各方面力量,建立各种类型的矿区生态重建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与生产同步的生态恢复建设机制,加强矿区环境综合治理。

3.科学制定煤矿安全生产规程

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符合科学规范,从源头把关,预防和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生产属于循环经济中从资源到产品的过程,具体有以下三个原则:首先是减量化:在生产中,可以通过减少原料使用量和重复使用、重新设计生产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物质和能源流量。其次是标准化:减少非标准化的浪费,在生产设计中,尽量采用标准设计。最后是清洁化:要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不利影响。上述原则的实现,关键是积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采用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产品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制造,是循环经济推行的首要环节。

4.对废弃物加强综合利用

将废弃物转化为新的资源,使物质得到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第二个环节也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和标志。对废弃物加强综合利用主要包括使废弃物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减量化依靠重复利用,无害化则依靠填埋焚烧。“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循环经济日益崛起的今天,这句话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废弃物的资源化有两种方式:一是原级资源化,[!--empirenews.page--]

即把废弃物生成与原来相同的产品。二是次级资源化,即把废弃物变成与原来不同的新产品,通过这种利用方式,可减少原生材料量的25%。经过工业革命以来近300年的消耗之后,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已近枯竭,废物资源化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资源,而且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新的文明时代必然伴随着新产业的出现,废物再利用产业的兴起就是人类社会步入环境文明时代的标志。在许多国家,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再生资源回收总值已达到一年2.5亿美元,并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而且,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要比利用天然原料进行生产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

5.实施严格、科学的管理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但是,不能设想仅靠先进的技术就能推行这种经济形态,它是一门集经济、技术和管理于一体的系统工程。严格、科学的管理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条件。

首先政府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煤炭产业的重要目标。工业生态园是推行循环经济的一种好方式,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资源和能源在这一个工业系统中循环使用,上家的废料成为下家的原料和动力,组成一个闭合型的产业链条。尽可能把各种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做到资源共享,各得其利,共同发展。煤炭行业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各产业之间按照生态规律,形成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产业链。

其次要制订必要的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有偿利用,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一要严格限制污染企业的建设,从源头把关,以避免新建项目一建成就成了限期治理项目。二要改革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并提高收费标准,改变目前企业缴费买排污权的现象,并将逐步引入污染税或环境税,把一部分排污费改为在原料和产品环节征收污染附加税等,积极利用市场经济的调节手段,明确企事业单位和消费者的经济责任。

6.增强人们的绿色发展观念和参与意识

推进循环经济还需提高人们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一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生态价值观和绿色消费观,减少垃圾的产生,提倡人们选择包装物较少或者可循环使用的物品而不是一次性物品。二是我国西北应通过大力发展以文化消费为主的第三产业和以信息服务为主的新兴产业,改进居民的消费结构,促进社会消费多样化。可以引导居民逐渐将更多的消费投入到这些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低的项目中,同时也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比如:加大公园绿地、开放式运动与健身场地、文化教育与娱乐设施以及信息服务设施配置的比重。

发展循环经济,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是新时代全球经济呈现出的一种新态势,是一场深刻的工业革命,也是西北地区煤电化产业集群构建煤炭循环经济体系的必经之路。走向循环经济要经历四个阶段:粗放型社会—初级工业化(以多做少的阶段);集约型阶段—高级工业化(以多做多的阶段);循环型阶段—初级生态化(以少做少的阶段);持续型阶段—高级生态化(以少做多的阶段)。西北地区煤电化产业集群要紧紧跟随这一新的动向,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科学跨越发展,用绿色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体系,使我国西北地区煤电化产业集群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