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重动句句法分析 汉语重动句句法分析

汉语重动句句法分析

  • 期刊名字: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文件大小:405kb
  • 论文作者:石静,林立红
  • 作者单位:浙江宁波
  • 更新时间:2020-09-02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语言本体研究汉语重动句句法分析口石静林立红摘要:乔姆斯基(1995)提出,轻动词普遍存在于语言中,具有不可解释的强特征,必须通过内层中心语的核查本文以轻动词理论为基础,考察现代汉语重动勺的勺法生成。认为汉语重动勹结枃中存在一个轻动词,通过吸引内层中语与之合并来淸除不可解释的特征,且“VP”是一个嫁接语,将“ⅥP”嫁接在“vP”上的过程就是动词复制的过程关键词:重动句轻动词核查引言(1)a.他看书看累了重动句是指前后两个动词重复出现,前一动词带宾b.*他看书累了。语,后一动词带补语的句式。前后两个动词意义相同(2)a.他写字写得很好但句法功能不同。刘维群(1986)最早使用“重动句b.*他写字很好。这一名称。对这种句式,学者们还有不同叫法:王力(3)a.我找你找了三次(1944)称之为叙述词复说;黄正德(1982,1988)、戴b.*我找你了三次浩一(1990,1991)等称为动词照抄现象;李讷、石毓智组例句中,a类带两个相同动词的句子是合乎语法(1997)称为动词拷贝结构。虽对这一结构叫法不同,但的,然而b类句子两个动词没有重复出现,这类句子是不其本质都是一样的。自从王力(1944)提出了“叙述词复合语法的。我们将a类句子称为重动句结构,且把这种句说”这一概念以后,国内外诸多学者对此现象作了研究。式格式化为:S+V+0+V+C,其中“S”代表句子的主语黄正德(1988)运用管约理论对重动句形成的原因进行了“V”和“V”代表重复使用的动词,“V”和“V”的词探索,他认为这种动词重复现象是汉语句法中短语结构的汇意义相同,但句法功能不同,“Ⅴ”带宾语,“V”带补内部制约造成的。李讷、石毓智(1997)探讨了动词拷贝语,“0”是动词的宾语,“C”代表补语。重动句包含结构(重动结构)的产生及演化过程。戴浩一(1991)从个动宾短语和一个动补短语。对重动句,不同的学者定义认知语法的角度对重动句进行研究,他认为动词照抄现象不同。此外,汉语重动句的分类问题也一直存在争议。本是人类观念上的一种自然看法在语法上的体现。学者们的文分析大量重动句之后发现:一部分重动句后可以直接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大多数研究都是在管约论的补语,然而有些动词后只能接助词或介词后再接补语。因基础上进行的,对这一结构内部两个动词的语法功能也没此,本文采用李咸菊(2006)的划分法,用标记理论将重有做出令人满意的解释。这一切似乎表明管约论的相关理动句分为有标记重动句和无标记重动句论已经无法对动词复制结构作出合理的解释。最简方案的三、轻动词理论提出为分析重动句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本文拟在轻动词乔姆斯基(1995)提出,轻动词普遍存在于语言中理论指导下研究汉语重动句的句法生成功能语类“C、T和γ”具有强特征。根据最简方案的核查二、汉语重动句理论,强特征必须通过核査。如果在逻辑式(LF)中存在汉语存在一种特殊句式,即前后两个动词重复出现,不可解释的强特么这个结构就崩澧了。轻动词“v”前一动词带宾语,后一动词带补语的句式,这种结构叫重含有动词语类的中国煤化工y”上升来核94动句。请看以下三组例句查它不可解释的CNMHG为了通过核014.04语言本体研究查,会吸引内层动词词组的中心语上升对其进行核查,并生成“-V”,否则,整个句法结构就不合语法。我们认为:汉语重动句中存在一个轻动词。轻动词有不可解释的特征,需要接受内层中心语的核查。内层中心语上升和轻动词合并,内层中心语原来的位置上留下一个语迹。根据只乔姆斯基的动词复制理论,该语迹可以删除。然而这些操vPt作完成后,所形成的汉语结构是不合语法的,我们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操作。此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将宾语省略,另一种就是动词复制四、汉语重动句句法分析(4)a.他学英语学晕了(5)a.他洗衣服洗得千净图2:“他洗衣服洗得干净”句法分析b.他看书看了一个小时图2分析了“他洗衣服洗得干净”的句法生成过程。首我等你等到天黑。先,轻动词吸引“VP1”的中心词与之合并,清除轻动词不例(4)补语“晕”直接跟在谓词“学”之后,中间可解释的特征,同时“V1”的语迹删除,形成v’。然后没有任何标记词,这类句子叫作无标记重动句。例(5)中“VP1”嫁接到“vP”之上。为了满足扩充的投射原则,主个句子的谓词后没有直接带补语,分别被标记词“得”语“他”移至屈折词之前位置,形成“IP”结构“他洗衣“了”和“到”分开,我们把这类句子称为有标记重动句。服洗得干净”。由于有标记“得”“了”和“到”重动句首先我们对无标记重动句作句法分析:句法生成相似,所以在此不一一赘述五、结语本文认为在汉语重动句中存在轻动词,轻动词有不可解释的特征,需要通过内层中心语的核查。内层中心语上升,与轻动词合并,使轻动词不可解释的特征得到清除其次,根据乔姆斯基的动词复制理论,我们认为“VP”是个嫁接语,同时也为“VP”是重动句结构的话题提供了证据参考文献:[1]Noam Chomsky. The Minimalist Program [M]. CambridgeMass: mit press, 1995图1:“他学英语学晕了”句法分析[2]C -T. James Huang Logical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the图1分析了无标记重动句“他学英语学晕了”的句法Theory of Grammar [D]. Mass: MIT, 198生成过程。首先,动词“学”与“英话”合并,清除“V”[3]C.-T. James Huang. Wo Pao De Kuai and Chinese phrase“学”的宾语不可解释的特征。此例句我们可以看出含致使 Structure]. Language,1988,(64),即学英语使他晕了。所以,“学晕”是轻动词“使”[4]戴浩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一)[J.国外语言和“学”合并之后形成的意义。“V”和“V2”形成合成词学,1990,(4)学晕”,再上升与轻动词合并,使轻动词不可解释的特[S]戴浩一.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二)[.国外语言征得到清除,并形成v。然后,嫁接语“WP1”与v形成学,199,(1)扩充的v’,再与主语“他”一起得到“他学英语学晕”[6]李讷,石毓智.汉语动词拷贝结构的演化过程[J.国外语言学接着,“vP”和屈折词“了1”合并,形成I’。且根据最大199,(投射原则,主语“他”上升,与I’合并,生成“IP”,即[]李威菊.重动句句法结构标记探析[J.周末文汇学术导刊,他学英语学晕”。最后,朱德熙(1982)提出,如果句尾2006,(1)了”前边是动词,那么这个“了”可能是语气词,也可能[8]刘维群,论重动句的特点[].南开学报,1986,(3)是动词后缀“了”和语气词“了”的融合体。实际说话的[9]王力.中国语法理论園].北京:中华书局,1957时候,两个“了”融合成一个。所以,“IP”和“了2”合Ⅱ10朱德熙语法讲中国煤化工并,生成“CP”结构“他学英语学晕了”CNMHG有标记“得”“了”和“到”重动句句法分析。(石静林立红洲江宁波宁波大学外语学院315211-195014.04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