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 期刊名字: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147kb
  • 论文作者:牛建立
  • 作者单位:洛阳理工学院 社会科学系, 洛阳市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 更新时间:2020-11-03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第13卷第1期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 13 No. 12015年1月.Journal of 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Jan.2015DOI: 10.3969/j.issn.2095- 333X.2015.01.031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牛建立1,2(1.洛阳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系,河南洛阳471023; 2.洛阳市公共文化研究中心,河南洛阳471023)摘要:河南省 自然生态环境的特征是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近十几年来,河南省各级政府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也出现和暴露了不少发展中的问题。今后河南省各级政府需要积极采取多种措施,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实现河南可持续发展。关键词: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 333X(2015)01-0101-04生态环境问题是目前困扰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随后,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林业改革发之一,近十几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展的意见,省政府印发了《河南林业生态省建设规不断加快.随之带来的生态压力也逐渐增大。河南划》,强力推进林业生态省建设。省地处中原,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形.上处于我国第近年来,河南省以创建林业生态县为载体,积极二阶梯的过渡地带,低山丘陵和平原差异明显,西高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全力推进现代林业建东低,不仅气候条件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而且带有设,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大力培育、保护和合理利用明显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气候。自党森林资源,努力推动河南省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十七大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以来,作为河南省“十一五”期间,全省完成造林面积151.67万hm2 ,各级政府,在致力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不断森林覆盖率提高4.42个百分点,新增森林碳薪3.6.加大举措,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和实现了生态亿t,对减缓温室效应做出了积极贡献。截至.面貌的改观,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生问题的2010年年底,全省有3个省辖市获得了“国家森林.不断改善,但同时也出现和暴露了不少发展中的问城市”称号,4个省辖市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题。因此,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并就其相应称号,102个县(市、区)通过了林业生态县验收。的要素和策略层面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进行对策2011年底,河南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0.16%[8]22。性研究,乃是积极推进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二)水资源支撑和保障能力不断提高走向长久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长期以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坚持兴利-、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除害并重,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大批近十几年来,河南省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生态环重点水利工程相继建设,为抗旱防涝、保护水土资境建设,取得--系列的成就和实现生态面貌的改观,源、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保障。截至2010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底,全省各类供水工程年供水能力达到264亿m*,(一)林业建设初见成效基本形成供水保障体系;累计治理水土流失保存面林业建设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积3.34万km2 ,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7%,改善了生位和作用。为加快河南省林业改革和发展,2001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全社年,中共河南省委书记陈奎元、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长会的用水效率和节水意识明显提高,全省农业灌溉李克强联名发表《大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切实水”中国煤化工元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加强河南生态环境建设》,号召河南人民植树造林。至S水量降至46.5 m31。YHCNMHG收稿日期:2014-12-01;修订日期:2015-01-05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4039)作者简介:牛建立(1969-),男,河南确山人,洛阳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系、洛阳市公共文化研究中心讲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102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1月(三)循环经济建设全面开展企业5690家,对淮河、海河、黄河、长江4个流域的为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可3682个重污染涉水企业进行了深度治理。全省好持续发展,河南省在全国较早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于III 类的水质断面比例从44. 6%提高到49.4%,劣是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省份,加快发展资源循环利用V类水质断面比例从39.7%降至26.5%;省辖城市产业,推动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促进生环境空气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了20.7%,空气质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近年量好于II级标准的天数均超过了292天甲。来,河南省相继公布3批共136家循环经济试点单(六)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位,其中8家被列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目前河南为有效改善环境质量,近年来河南省加强城镇污省已初步形成企业、行业、区域多层次相关联,资源开水处理厂和生活垃圾处理场建设与管理。截至2010发、生产、流通、消费多环节相链接,工业、农业、服务年年底,全省累计建成146 座污水处理厂和124座垃业多产业相配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格局,探索出鹤壁资圾处理场,形成日处理污水641.55 万t、年削减化学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大周镇再生金属回收加需氧量63万t、日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3.3万t的能工区产业化模式、河南天冠集团农产品资源多层级循力1 ,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和垃环利用模式。2010年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圾处理场”的目标。所有已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率达到77.1%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75%。出水水质均达到国家标准,村组收集、乡镇运输、县(四)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就(市、区)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体系和运行机制逐节能减排是转变发展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步建立。2011 年,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是75.26%,单近年来,河南省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节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5.33 kg/万元,单位能产业,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加快节能减排重点工程GDP氨氮排放量为0.57 kg/ 万元,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和目标责任考核,节能减排取得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4.42%2]22。明显成效,初步形成节能减排与经济社会相互促进、二、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十一五”期间,河南省累计实施重大节能技术改造项目474个,推广高效照明产品达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在取得重大突破的同时,1 950万只、高效节能空调91万台、节能型汽车5万也出现了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和需要着力解决的问辆,形成年节能能力1400万t吨标准煤凹;省辖重点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流域污染治理规划项目基本完成,火电机组脱硫目标(一)环保压力大生态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任务提前完成,累计建设脱硫设施装机容量4265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河南省污染物排放强度kw。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累计关停小总体偏高,生态环境问题严峻。据2011年污染物普火电机组978万kw瓦,分别淘汰水泥、钢铁、电解铝、查动态更新数据显示,全省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造纸、酒精等落后产能5833万t、620 万t、37.4万t、放量、单位GDP氨氮排放量、单位GDP二氧化硫排546万t、69.4万。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初步形放量分别居全国第13位第17位、第20位121222,位居成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全省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全国中游偏下;矿产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没有得20.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30%,化学需氧量到有效控制,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以及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14.03%和17.59%凹,“十医疗废物、其他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不能满足--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实现。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监(五)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管机制有待进-步完善;全省自然灾害频繁,因气象、环境综合整治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近水文、地质.生物和人为活动造成的灾害损失每年平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每年都确均达30亿元~40亿元,受灾最严重的年份高达80亿定几个污染严重的流域、区域、行业作为整治重点,元以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集中力量,多策并举,强力推进。先后对南水北调中中国煤化工“大,生态环境严重超载线工程水源地、全省主要饮用水源地和贾鲁河、卫宜,是中华民族的发祥河、惠济河等流域,小水泥、小造纸、小耐火材料等比地之MH. CN MH G、经济和文化中心,人较集中的区域,化工(化肥)、医药、电力等高排放行类活动频繁,开发较早。特别是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实施综合整治,通过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对企业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开发建设超过生态环境的承进行深度治理,局部地区的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大载能力。如在土地资源方面,河南是全国人口第- -大幅削减。“十--五”期间,河南省共关闭取缔重污染省,人均耕地面积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9%,还是国家第1期牛建立: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103粮棉油生产基地,土地复种指数达150% ~ 216%,平16.24 t/ khm,据全国第19位C2122。原地区土地利用程度达到90%以上,农业用地率超(七)城市普遍存在生态失衡,生态功能退化过68.98%。河南省城镇化发展迅速,但城镇生活污水、生活(三)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局部水土流失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没有跟上,造成环境污染。流经严重城市的河道多被污染,即使是经改造有所好转的河河南以旱作区为主,水域和湿地(不包括稻田)道,也极其缺乏净水水源;城镇生活垃圾围城现象严占全省土地面积较小,对生态环境贡献有限;湿地又重,影响和污染地下水,破坏了自然生态景观;城市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面积不断减少。多数河道和建设普遍存在人工化现象,如流经城市的河流石砌湖泊天然水源补给有限,常出现断流,加上水质污染化严重,道路、地面硬化比例过高,城市绿化率低。严重,一半的河流失去水生态功能。浅层地下水超空气污染程度下降但污染范围扩大,与2006年相采问题严重,地下水位逐年降低,一些城市因地表水比,2007年全省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的比例提高源不足或水质不好而大量开采中深层地下水,出现了3.6%,降水PH值下降但出现酸雨的城市增加了了面积和深度不等的漏斗区,个别严重的城市已产2个,酸雨平均发生率增加2.6%653299。生地面下陷开裂等地质环境问题。中深层地下水也.有污染现象,20%以上地表水河段为劣V类水质。水土三、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建议流失仍较严重,2011年,河南省水土流率为18.01%,在(一)指导思想全国排名第12 位(41。由于人为因素,存在边治理、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党的出现新的水土流失区的现象。十八大精神为行动指南,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四)矿产资源开发强度大,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河南是矿产资源大省,且主要分布于西部山区,主的方针,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发对全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并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在广大矿区,矿山生态环境破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坏和地质灾害普遍,给水土保持、景观地貌都造成了型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之路,加快构建完善的严重影响;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进展缓慢,破坏的区域生态网络体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土地只有极少部分得到复垦。境、培育生态文化,努力建设生态环境优良的美丽河(五)森林植被质量不高,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南,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河南省森林獲盖率较低,天然林较少,林龄结构展,为加快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不合理;森林资源星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并(二)对策建议存的局面,人工林面积增长快,森林系统趋于简单1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化,森林生态系统拦水、滞洪、保土、涵养水源及净化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生态环境建 设的本空气、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退化,抵御自然灾害、抗质就是同时调动人的积极性和自然的积极性,促进社病虫、鼠害的能力降低。由于森林植被生态系统的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的协调发展,实现人类文明和保护滞后,及对野生动植物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共赢。理念的转变是行动的先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日益缩小,致使野生动植物种导。河南省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建设任群数量明显下降,不少受国家保护的珍稀动植物濒务艰巨,各级政府转变观念,需要从政策上加强引导,临灭绝,濒危物种的恢复进展缓慢,对常见野生动物投人更多的人力物力,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保护仍被忽视。2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 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六)农村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日益严峻区划分,河南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建设,依托山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河体、河流等生态空间,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在江南省农业产出效率很高,为全国粮食安全作出巨大河中国煤化工水土保持重点区、江河贡献,但长期对农村生态资源过度索取,破坏了农业洪水TYH区建立生态功能保护资源,造成农业污染严重,使全省农村生态环境日趋区。CNMHG优化区城生态安全格严峻。2005年,河南省环保局开展土壤安全调查,局,建立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区域生态结果显示:全省农村面源污染问题不容乐观,土壤、建设和环境保护合作机制,推进区域生态环境的共水体、大气的污染,农村的脏、乱、差问题与前几年同建设、共同保护和共同治理。按照人口资源环境比,呈上升趋势10。2011年河南农药施用强度是均衡发展、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致的原则,推动104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1月各个区域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科学发展,促进生产空态环境建设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二要健全基本的管理制度。如对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秀,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和农产品主产区要建立限制开发的制度,对依法设态安全格局。立的各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风景名胜3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要建立禁止开发的制度,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要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等。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矿产、水、土地消三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深化耗强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改革,建立、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和消费改革,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生态源开发。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和生态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补偿制度。严格控制耕地变成建设用地。加强矿产资源勘查、6加强农村农业的生态环境治理 农村是生保护、合理开发。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交态环境保护的薄弱地带,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我换、消费过程的节约、回收、再利用。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坚持 保护优先、要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大农村环境保护资金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修复力度,投人,加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增大农村生态环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促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境监测力度,增强农业科技发展实力,鼓励农业可持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续发展,使农村居民能够有安全的饮用水源、安全的为主、综合治理,着重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食物,免受土壤.空气污染的侵扰,拥有优质的生活.环境污染问题,抓好重点流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布局优化、污染防治以及重点区域的生态建设。唯有如此,才能更好推进河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努力改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美丽河南才能梦想成真。5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制度建设 当前,河南省生态环境过程中存在的多种问题,表面上看是不参考文献:适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的,实质上是源于[1]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豫政[2013]3生态环境建设制度不到位。所以,加强制度建设是号):河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P].郑州:河南省人民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保障。一要加强生政府,2013.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考核评价制度建设。改变唯[2] 严耕.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2013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GDP的观念、淡化GDP考核,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在考核评价中的比重,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3]周纪昌.中原经济区统筹城乡环境建设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生态效益纳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cological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in Henan ProvinceNIU Jian-lil.2(1. Dept. of Social Science, Luoya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 The Public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of Luoyang City, Luoyang 471023,China)Abstract: The features of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Henan province are complex and diverse in cli-mate conditions and landform types. In recent years, gove”中国煤化王great importance to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and have made some aroblems are followed.Hence,the governments at all levels should adopt various 1YHC N M H Gonstrue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enan province.Key words: Henan provinc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construction(责任编辑:徐习军实习编辑:黄梦娜)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