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中的“空” 佛教文化中的“空”

佛教文化中的“空”

  • 期刊名字:金田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艾昕
  •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
  • 更新时间:2020-03-23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历史哲学A口佛教文化中的“空”艾昕摘要:中国人常把佛门叫做空门,出家就叫入空门,但是多数人人都有逻辑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往往就是把它们当作实体来把并不了解空的意义,只是知道几句诸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佛典握,用这种思维方式理解“空”是行不通的。佛教禅宗特别强调“不名句,而且对空的理解大相迳庭。“空”可以说是佛教最根本的概念,立文字”,也就是说“空”时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要理解“空”是佛教认为,世间万物的本性是“空”,它是涵盖世界人生的最普遍的最件相当困难的一件事,并且受现实生活的影响,产生了种种的误解,但高概念,同时为佛教参悟人生,实现伦理道德目的提供了重要根据。是越是这样越要尽可能的去理解。关镳词:佛教;心经;空四、“空”在心经中的呈现一、“空”的含义解析《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大乘佛法的心要,也空”的观点是难以理解甚至是晦涩的,是一种无限的概念,因而视为一部很好的佛学概论,在佛法中有着中心的地位和作用。“空”在无法对它进行明确界定。对佛教空义的区分最著名的当属大乘佛教通过心经中也有很好的呈现。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的十八空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破除众生主观执著1、五蕴皆空而讲的空,有“空空”、“大空”、“无始空”;另一类是破除诸法实有而照见“五蕴皆空”,这句是《心经》的要旨。五蕴是因缘所生法,讲的空,其他十五种空均可归于此类。大乘空宗破除诸法实有主要从内是人身心的总和,而凡是因缘所生法,均没有实体,所以叫做空。“五与外、性与相、有为与无为、生与灭(有与无)八个方面来进行,其蕴皆空”旨在破除我执,并进一步破除法执,照见五蕴皆空。这里的空中最重要的是性与相两个方面,性空与相空实可概括第二类所讲的各是佛教参悟的第三个阶段,是空去了对自己身心和一切现象的执着,转种空。性相相对,相由性摄,性空不仅可以统摄相空,也可统摄其他生出救济众生、无我无心的悲心与愿力。十三种空。所以说,诸法的十五种空都可归结为性空2、色空相即佛教认为除了人的神识和人人本具的佛性是永远存在的不会消失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之外,其他的一切外在的事物都有一个产生、成长、幻灭的过程,空性这段经文谈的是色空不二的般若体验,表征了缘起性空、性空相有才是一切事物的真正本质。佛所说的空是一种心灵的境界,并不是什么的空观。“色”指有形质的一切万物,“空”指事物的空性。经文说也没有,而是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也能超然物外的一种心境,一种平和“五蕴皆空”、“色不异空”,正是因为有色才有了空离开了色的空,不安乐的情怀是真正的空,色与空本身就是相即而不相离的,一切色都是假相变现二、“空”义内涵并不是灭色之后才是空,而是色的本身就是空。空有多重含义,包含空的境界和空的功用,其内涵可以分为四个层3、诸法空相诸法”即五蕴法,包括一切物质与精神,“空相”即空性,指1、空性切法的本性、自性。经文的意旨是用五蕴法来观空,使人亲证无色所谓空性,是说佛所说的一切法即一切现象都没有实在的自性,受、想、行、识的空性,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不也就是既无主宰性(不自在),也无实体性(无实在不变的体性)现象生不灭”指诸法性空,空非先有后无,或本无今有;“不垢不净”指空当体即空性在缠不受污染,离缠也非新净;“不增不减”指空性不因证而新得,救世大乘空宗的“空”说强调,空绝不离开有,空并非虚无,它不因不证而丧失。修行者悟入终极的空性,离一切相,所以说,“是故既是对构成诸法的恒久的实体的否定,也是对由因缘条件和合而成的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心经无常变化的非实在的假有现象的肯定。通过对五蕴等一切法的否定,使人契入“诸法空相”。因为空,故一切2、空理有能依空而立,这叫“真空妙有”。显示真谛的空是一种理,佛教也叫做“真如”,一切皆空的空理4、空的体证是最高的绝对的真理,只有般若智慧才能把握。作为区别于俗谛的真经文接着有言“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谛空理,排除一切分别,排除有见(常见)、无见(断见)。空理远离此乃说明十二因缘的流转和还灭离不了空性。“无苦集灭道”也是说三有与无、常与断二边,非有非无,非常非断,合乎中道世因果的流转生死与生死的还灭也离不了空性。前面的经文里已说明诸3、空境法是空,既然是空,那么所关照的智和所证得的理,自然也是空,因此佛教大乘空宗的空义的另一重含义是指对象、境界,它认为要了解“无智”才是真智慧、充竞的智慧,不然就会“无得”。由于色法的肉众生生存世间的意义,必须分清自相与实相。通过表面的自相,深入体和心法的精神皆是空,所以凡夫所得到的“五蕴身”等于没有得到,实相,就能了解实际上世间是自性本空的。这性空就是实相,就是众生故说“无所得”。色蕴十二处中的六根是身空,六尘是境空证悟的对象,而证取了性空,也就进人了空境一大解脱大自在的境界明白了以上道理,不再执着,只要发心舍已为他,也就是“菩提萨4、空观棰”。“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就是说执着于有和无都是挂作为一种修正方法,观想世间诸法空寂无相,构成为空观,它是碍,只有放下,做到内既无我,外亦无物,便“无有恐怖”,从而“远佛教各派修持的重要法门。由于佛教各派阐释的“空”义不同,所以离颠倒梦想",摒弃不合理的思想和行为,然后就无畏惧、无颠倒、无空观也有差异。总起来说有横观彼此、竖观前后和直观当体的三种空梦想,不贪恋生死,也不畏惧生死,自由自在于生死之中,不离开现实观方法,即透过事物的空间关系去观空;透过事物的时间变化去观空;的人生,随缘度化一切众生就是“究竟涅磐”。(作者单位:贵州大学)透过事物的现象直人本质去观空。参考文献三、关于“空”的误解1]方广锠.般若心经译注集成前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1、把空认为是绝对的虚无。[2]慧净法师.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疏由于无法给“空”一个明确的解释,所以我们经常用现实生活的经[3]智融,唐,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注验去理解,人从生到死都生活在“有”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真是存在[4]星云大师.般若莲花处处开.中国华侨出版社,2011的。比如说,书包是空的,并不是没有书包了,而是书包里没有实物,[5]安柯幻云.找我:读〈心经)谈般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这是一种假空而非佛教所说的“真空”,这是外在的“空”,而非佛教2010所讲的事物本“空”[6]曾琦云.般若禅:读懂〈心经〉的快乐智慧.文化艺术出版社,2、把空理解为一个实体作者简介:艾昕,女,1988年6月27日,硕士研究生学历,汉族,籍贯山东菏泽第302期a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