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造主观世界 论改造主观世界

论改造主观世界

  • 期刊名字: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 文件大小:210kb
  • 论文作者:奚洁人
  • 作者单位:上海行政学院
  • 更新时间:2020-09-03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论改造主观世界奚洁人人类改造世界的任务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它们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根本规律和总体趋势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因此,必须从这-根本规律和总体趋势出发来把握主观世界改造的本质与特征。文章认为,主观世界,从社会意识的主体角庋看,可区分为群体意识和个体意识,因此,文章分别从群体意识和个体意识两个不同的视角考察了改造主观世界的具体内涵,并且强调,当前加强主观世界改造从群体意识改造的意义上说,就是要努力实现民族精神的历史创新;从个体意识改造的意义上说,就是要重视个性的全面发展,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文章结合上述观点,对个体主观世界改造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理论述。作者:奚洁人男1947年生上海行政学院教授副院长关键词:主观世界民族精神个性发展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毛泽东则在他著名的《实践论》中对“改变世界“的内容作了哲学上的进一步阐释,他指出:“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的斗争,包括实现下述的任务:改造容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并强调,“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②可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并且不断地提高这种改造的白觉程度,是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改造世界,实现自己最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崇高使命。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9页,人民出版社1960年中国煤化工②《东选集》第ⅰ卷,第296页,人民出辰社1993年版CNMHG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1、改造主观世界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思想观念、意识和心理等,也称为精神世界。客观世界,是指在人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的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和社会。因此,同意识和物质的概念一样,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这两个概念是对整个世界的高度抽象和概括。辩证唯物主义强训客观世界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而主观世界则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能动的反映因此,一方面,随着客观世界的变化发展,主观世界要对这种变化发展作出反映,所以,主观世界的被改变、被“改造”具有客观必然性。另一方面,主观世界的变化和“改造”。特别是当这种变化和改造的结果达到一定的自觉程度,即形成了反映一定历史发展规徘的思想观念和科学理沦的时候,这些成果,不仅对于改造客观世界,而且对于人们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都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需要强调指出的是改造主观世界,无论是被动的改造,还是自觉的改造,其根本规律和总体趋势是达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正是在这种主客观之问的双向互动中实现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也就是说,客观世界由自在之物变为为我之物与主观世界(精神主体)由自在变为自为是一个统一的历史过程。认识与把握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之间的这一根本规律,可以使我们在改造主观世界中减少目性,提高自觉性:一是明确目的性,即强调我们是出于推进客观世界的改造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双重目的,而究主观世界的改造问题。二是强调实践性,即不能离开客观世界的改造而孤立、抽象地谈论主观世界的改造问题,必须坚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的观点。三是强调阶段性,即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改造主观世界的目标和任务,实事求是地评价主观世界改造的实际成果,使主观世界改造和客观世界改造达到辩证的统一在社会意识领域从主体方面来说就涉及到群体意识和个体意识的关系问题。群体意识是指社会意识民族精裨、阶级意识等,个体意识是指个体的自我意识精神世界,是具体存在的各有个性特点的精神主体。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精神活动是个体的活动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又形成了人的群体意识。群体意识存在于个体意识之中离不开个别的精神主体同时一个个精神主体的意识,又总是群体意识这样那样的表现。群体意识和个体意识之间,一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另一方面,它们的发展变化仍有各自不同的许多特点,因此,下面我们分别加以分析群体意识的发展变化,即在社会群体意识意义上进行的主观世界改造。根据马克思,恩格斯曾反复阐明的那个基本原理,“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随着经济基础中国煤化工①《玛克思恩格斯选集净第1巷,第237页。CNMHG论改造主观世界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0社会意识层面的改造和斗争,即社会精神世界的变化与改造,首先是由客观物质世界,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变革所引起和决定的。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看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意识,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必然要同原占社会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发生矛盾,并力图对此进行彻底的改造,于是在两种相同的世界观和思想体系之间发生了激烈的改造和反改造的斗争。这种斗争,从本质上和就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说,符合历史发展前进方向的新生的,先进的世界观和思想体系,最终定会战胜旧的世界观和思想体系而取得主导地位或统治地位。从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意义上说,在近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发生了两次大的冲突和改造。一次是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对中国封建主义思想的冲击和改造。应该说这一次思想冲击,一方面对中国人的主观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影响,不仅开阔了许多中国人的眼界,而且在有些地方对消除封建迷信和落后愚昧还有移风易俗的功效,但是,这种改造同时裹挟着凶暴而残忍的腥风血雨。另一方面,“因为中国资产阶级的无力和世界已经进到帝国主义时代,这种资产阶级思想只能上阵打几个回合,就被外国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和中国的封建主义的复古思想的反动同盟所打退”。②因此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并没有获得真正的改造和解放。中国人的主观世界点正得到改造,并使其精神面貌为之焕然新的是“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化的结果。这个成功,首先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科学最进步最革命的思想体系,它确地揭示和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姚规律,代表了无产阶级和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根4利益。同时,又由于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问中网的革命的实践发4了联系,并且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使之中国化并为中人民所掌握,因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石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③这一次民族精神改造的结果,促成了新中国的诞生,它标志着中国历史新的重大的转折和进步。个体意识的发展变化,即在个体精神意义上进行的主观世界改造,从根本上说,它也是由客观存在的变化所引起和决定的,具体地说,一方面,它可以由个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直接发生,另一方面,这个改造也常常是社会群体意识对个体意识的影响和改造的过程和结果。由于社会群体意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个体社会地位、经历、利益需要、思想基础、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复杂性,个体主观世界改造中的改造与反改造斗争也是十分激烈的,同时由于个体生命的有限性,其结果并不一定与历史的总趋势相一致,也就是说,个体主观世界的改造与反改造斗争的结果,并不总是先进的、正确的东西战胜落后的、错误的东西。所以,有的人最终正确健康的思想取得胜利,灵魂得到净化和提升,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从而在改造客观世界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83页②(毛洋东选集第2卷,第697页中国煤化工③(毛泽东选集〉4卷,第1515页CNMHG7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0.1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也有的人则其灵魂可能被错误的思想邪恶的念头,卑劣的欲望所占据,而最终不能自拔,甚至被毁灭或为历史所淘汰。我们强调加强主观世界改造,就是为了促进前者,防止、抑制后者的发生。二、改造主观世界,实现民族精神的历史创新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自觉的阶级意识,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白它诞生的一百多年来,一直是世界无产阶级和草命人民改造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它传到中国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产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并使中图人的精神世界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变革由此,中国人在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幼"。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思想成果,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之统的毛泽东思想。它的创立和传播,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扬弃和革命性改造,也是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文化深刻批判的结果,是中国社会在精神领域中的一场伟大革命,它使一代中国人的主观世界发生了极其深刻的革命性变化。所以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毛洋东思想教育了整整…代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思想成果,就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它们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的创立标志着中国社会在精神领域的新的解放和革命性创造,使中华民族的精神状态发生了新的深刻变化进人了新的境界。因此,中国人民的主观世界改造,即从社会群体意识,尤其是民族精神意义上说,它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及其与中国的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是对中国旧思想、旧文化的批判改造,是中国民族精神的不断创新和改造,使之不断地克服被动性、盲目性向着主动性、自觉性提升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性过程,在当前,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又面临着种种新的历史课题。正确而科学地回答这些重大的历史课题,正是在群体意识层面上进行主观世界改造,实现中华民族精神更高阶段上的历史创新和改造的基础和前提。它的主要任务和表现是第一,坚持邓小平理论,在实践中继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这个理论,是实现民族精神历史创新的理论基础,也是在群体意识意义上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的首要任务。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每一时代时代精神的灵魂,邓小平理论作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相统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此它是指导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它自身也必须在新的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和发展。这种创新和发展的机制与本质是对实践中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的理论回答。当前,世界处J大变动大转折时期,中国社会处于深刻的转型期,从世界观意义上说最人的历史课题也就是国发展的大局。YHa中国煤化工大局和中CNMHG8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既是世界多样化的客观反映,也是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的,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但是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充满着复杂斗争的长期过程,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国际力量的对比严重失衡,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世界经济发展趋好,但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激烈,世界经济发展隐患不少,因此,世界政治与经济的发展均有许多不可测因素。我们一方面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坚持邓小平理论关于当今时代的主题与特征以及对国际形势的总休判断和坚持党的对外方针和国际战略不动摇。另一方面要善于了解天下大势,及时硏究把握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矛盾和动向,市时度势,做出判断和调整战略,以减少对世界大局认识的盲目性,提高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样做,不仅可以使中华民族对世界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同时,也是对时代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自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中国历史大转折,历经20年的发展,进入了十分关键的时期,与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两大根本性转变相适应,中国正处于一个深刻的社会转型期。它方而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激发了屮国人民前所未有的巨大创造力,同时,作为社会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就业形式的多样化的思想反映,在社会精神领域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种种新的思想矛盾和斗争。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首要的和根的任务,推进当代中国大局的跨世纪发展。同时,要加强对新的实践问题的理论思考和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方法。正如邓小平深刻地指出的,我们“绝不能要求马克思为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儿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的任务"Φ的道理一样,我们也不能企望邓小平同志为我们现在和未来的事业提供现成的答案,要回答和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也只有“靠我们自己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总结新的经验形成新的认识”。②这种新经验,新认识也就是对邓小平理论新的丰富和发展。第二,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精神历史创新的文化基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文化包含着不同的价值观念、价值体系,并且一定的价值观和价值体系作为一定文化体系的核心,它们决定着文化的社会属性和表现形态。囚此,当代中国民族精神创新和改造的核心问题是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观、价值体系包括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发展月标道德原则与规范以及爱国主义思想等丰宫的内容但从价值观的本质上说,不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反映,同时,这一价值体系并不是孤立的封闭有的,它必然地要同世界上多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同深深地扎根在我国历史文化传统中的各种价值观念,发生这样那样的联系或冲①《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91页,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中国煤化工②江泽民:《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一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YHCNMHG上海行政学陇学报2000.1突。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面临着三个历史性课题:是如何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条件下,进一步尊重与关心个人利益,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保护人的个性发展,同时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构筑防止和遏制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腐朽思想和各种丑恶现象滋长蔓延的精神堤坝。二是如何在扩大开放,迎接世界新科技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下,在大胆地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一切积极成果的同时,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决防止和抵制、消除西方文化垃圾的传播,尤其是要抵御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和倾销西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文化渗透。三是如何在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开发我国丰宫的历史文化资源,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精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同时,反对封建迷信活动,消除愚昧,特别要警惕封建主义的毒素以现代科技的新名词为包装借尸还魂或以新的社会组织为载体寄生传播,引导人们学习掌握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文明,积极健康的社会生活方式。上述三个课题既反映了中国民族精神历史创新的国际国内背景,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重要座标。正确而科学地解决这三个历史课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休系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民族精神历史创新的重要条件。第三,加强民族凝聚力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精神历史创新的心理基础。民族凝聚力具体表现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荣誉感以及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等民族心理,因此,它是心理层面民族意识的综合表现。所以,一方面,民族心理、民族凝聚力是受一定的价值观、世界观指导的,一般地讲,一个民族其成员对某种价值观、世界观的认同度愈高,凝聚力也就愈强。另方面,民族心理、民族凝聚力,又是观念层面民族意识的基础,较高的民族凝聚力可以增强对社会的主导价值观、世界观的认同度、接受度,同时,由于社会心理对社会存在的反映较之理论、观念的反映更加直观迅速和敏感,所以它们常常是形成新的观念、理论的精神原料。由此决定了,实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创新,必须重视民族心理,民族凝聚力的建设。民族心理民族凝聚力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其内容也是具体的、历史的,即在不同的民族和民族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比如民族自信心,当代屮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是同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和信心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出于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前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困难重重。另一方面,我国社会主义改革进入攻坚阶段,面临着不少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在跨世纪发展的征途上还存在着种种风险和困难,因此有些人对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产生了动摇。民族自尊心,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总是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鸦片战争的炮声和帝国主义的入侵,打破了以清朝皇帝和顽固的封建官僚为代表的那种盲目而愚味的狂妄自尊,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的戏酷H中国煤化工脑中焰上了“月亮也是外国的圆”的奴化思想和自卑心理,虽然新CNMHG心理的社论改造主观世界会基础,但是,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主义国家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的明显优势,有些人总是难以摆脱那种“月亮也是外国的圆”的自卑心理的阴影。守旧自满心理,中华民族具有自强不息的优秀传统,但同时几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又是小生产者那种小富即安,小盈即奢、小胜即骄的狭隘守旧心理的温床和土壤。改革开放,使屮区走上了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但是不少人刚刚才摘掉了贫穷帽子,就丧失了进取心,他们或胸无大志、安于现状,或贪图享乐、奢麋成风,或精神空虚、求神拜物或骄傲自满,固步自封。由此可见,不消除民族心理上行在的种种消极影响就难以振奋民族精神,因此,民族精神的历史创新必须重视针对新的历史课题改造某些落后的民族心理,建立一种新的,能够适应现代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的民族心理结构,比如,而对世界强大的经济、科技优势,既充满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叉不失自尊:阿对国际国内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既不丧失白信,又不盲目乐观,而是迎难而上;面对已有的成绩,能永不自满、自强不息,等等。总之,要弘杨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提高民族的现代意识,增强全民族克服困难抵御风险的心理承受力,把中华民族精神的心理意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这是实现民族精神历史创新的重要任务。三、改造主观世界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从个体精神层面看我们强调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的日标是造就真善、美,知、情、意相统的个性全发展的(自由而自觉的)共产主义人格。这是个祟高的目标,但这一理想境界、理想H标并不是一个与现实毫无联系的遥远的,形而上学的”天国”,共产主义理想人格的培养和实现是一个过程,是主体在自在而自为的螺旋式发展过程中逐步展开的,也就是人的主观世界改造与连步完善的过程。邓小平同志曾强调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正是这种自由而自觉的,个性全而发展的,共产主义理想人格在现阶段的具体体现。因此“四有新人”,即共产主义理想人格的培养过程,也就是主体主观世界改造的过程。本文就这种个性全面发展的自由人格的培养途径,即改造主观世界的途径与方法作一些考察分析1、化理论为德性—一个性发展的理论机制。化理论为德性,是培养自由人格的核心,也是自由人格灵魂塑造的首要的和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这里所说的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所谓德性,就是个性中所具有的那科独特的一贯性、坚定性,实质就是个体的世界观、人生观及其指导下的思想行为。把一种具有真理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化为德性,从哲学角度讲,就是使理论为主体所把握和表达,就是使人们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用以指导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从群己关系上说,就是将科学的群体意识转化为个体意识,形成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实的课题就是要从理论上解决如何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干部中国煤化工理论如何为主体所把握和表达,即化理论为德YHCNMHG传统哲学关上海行政学酡学报2000.1于理想人格培养的学说,尤其是在儒家的“成人之道中,尽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哲学家那里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论,但总体上说,他们都认为圣可以学而致,就是强调通过学习可以成为圣人。所以,中国哲学在理想人格培养途径问题上,十分重视学习和教育。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改造人们主观世界,培养共产主义理想人格屮的重耍作用,强调不学习马克思主义,没有科学而正确的世界观,就等于没有灵魂。当然重要的是要搞清楚理论通过什么样的环节才能化为德性。这里关键的是理论要取得理想的形态,即纯粹理论形态的理论体系,作为一种单纯的概念结构,必须转化为与个体的知、情意相联系的理想形态,才能内化为个体精神,因为这时的理论,已不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体系,而是形成了与一定的社会理想和人生理想,一定群体的路线和纲领或个人的人生目标和利益相联系的充实的感性形象,只有这种不断充实的富有理性内容的感性形象,才具有激发人的感情的力量,能使理性意志和情感不可分割地统一起来,在人的灵魂里生根。其次要进一步使理想成为信念和强化为理想信念而奋斗的精神,并在实践中持之以恒,克服多种物质的和精神的困难,消除或节制种种情欲,批评自我,修正错误,使个体对理论不仅达到知之好之,而且达到乐之的境界,即达到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为理想信念奋斗是一种快乐之事的境界,这时理论的东西似乎已成为个体理性所固有的东西了,这才算是真正地化为德性了。总之,化理论为德性的过程概言之,就是学习理论,使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理论通过理想信念和坚持不解的长期实践而内化为个体自己的德性。囚此,化理论为德性,实质就是改造个体的世界观。“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所以需要我们特别重视。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正是这一理论的具体体现和展开,可以说是党在现阶段的理想,是理想形态的邓小平理论。因此,当前人们政造主观世界的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就是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掌握它的精神实质,并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即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不动摇,并使之与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相联系通过长期的实践奋斗,使理论内化为个人精神世界的灵魂,并自觉地指导自已的行2、在实践中发展自我——个性发展的实践机制。“自我”作为自巾的个性是知、情、意统的主体因此,改造主观世界,培养自由的个性,促进个性全面发展,也就是使自我在知、情、意几个方而都获得丰富和发展。人的知、情、意作为一种心理品格,也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所以个性只有通过实践,在长期而丰富的实践中才能得到发展和完蓉。所谓“知”,主要是指人的认知认识的能力。毛泽东曾明确指出,改造主观世界包括改造人的认识能力。当然,这里的认识能力是广义的,能动的,因此,也包括人的创造力。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目的、动力和检验认识的标准,因此,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离不开实践。人类的实践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各种社会活动,在未来的知识化、信息化社会中,人类的实践活动愈来愈离不开知识与信息中国煤化工包括挲握知识与信息的各种学习活动。所谓”情”,主要是指人的YHaCNMHG情感是论改造主观世界种对客观世界的高级的能动反映作为一种心理形式的社会意识,它可以进行认识的、道德的和审美的评价,也就是说情感不仅有真假之分,前且有善恶、美丑之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造主观世界就是要培养人们的情感具有真、善美的价值并净化、消除假、恶、丑的情感。作为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关键是对于人民群众要有真情实感,要在感情上真正与群众打成片。这对于许多同志来说还是一个分艰巨的任务。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就强调要下决心,经过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磨练“把自已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因为“没有这个变化,没有这个改造,什么事情都足做不好的,都是格格不人的“0社会实践本质上说是人民群众的实践,因此,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是改造主观世界转变思想感情,密切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必要环节。所谓“意,主要是指人格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的最大特征是同人的目的性和克服困难,实现目的有关。人类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困难和风险,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会碰到来自各方面的诱惑和阻力。当前我们强调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和提高克服困难、抵御风险的能力,就是为了增强人们的意志品质以适应社会主义事业跨世纪发展的需要。显然,人的意志的培养,归根结底也要在实践中,在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抵御诱惑和排除阻力屮得以完成和实现。所以,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提髙人的认识能力,转变思想感情和锻炼意志品格,即主体的知、情、意等品质,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锻炼、提升和发屐,可见实践是改造主观世界,发展自我,培养自山人格的根本途径。3加强修养,完善自我—一个性发展的自我教育机制。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具有自我意识,即人的意识能够对自身的思想意识进行再认识。我们把意识的这种自我认识也称为反思或内省。中国儒家哲学把内省解释为我内心的省察是一种完自我的重要修养方法,所以孔子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孟子还讲过:“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若夫豪杰之土,虽无文工犹兴。”(《孟子尽心上》)就是强调自我教育,发挥人格培养中主观努力作用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者首先强调,自我之完善并不是脱离客观世界改造的社会实践而孤立地完成的,同时,在此前提下,充分肯定自我教育的重要性,肯定自我反思、内省在改造主观世界,完善自我中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把自我批评作为加强自身修养的一种重要方法加以提倡。自我批评作为一种闩我反思的修养方法,从唯物辩证的角度看,应该强调以下几点:一是坚持自我评价的全面性。自我反思作为一种修养方法,为达到自我完普之目的,担负着总结经验修正错误的双重仟务,因而对自己思想行为的评价不应只是批评错误的东西,也要蓉J总结成功的经验,肯定正确的东西,以利于自我的全面发展。当前在自我修养方而,我们的薄弱不仅在于缺乏批评、检讨自己错误的自觉精神而且往往忽视了科学正确地总结成功经验的重要性,即不重视通过自我修养激发自己的责任感、进取心、创造力,以完善白我、发展自我。二是坚持评价、批评标准的客观性。自我反思是一种内省的修养方式,在反思中易出现“闭门思过”式的主观主义的片面性。在中外哲学史上,主张“内省”的哲学家,在认识论上往往属于唯心主中国煤化工①《毛泽东选集第3第852页CNMHG上海行监学院学报200.1义者,这同他们由此把认识的来源或评价自我的标准看作是自我意识本身不无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社会的需要社会实践、社会群体意识的客观标准来评价和批评自我意识,即在与社会的联系中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包括要重视组织和群众对自己的批评意见。三是坚持自我修养中的知行统一论。这是因为通过内省、反思自我,总结经验,修正错误,总体上说还处于自我认识阶段,尽管也有矛盾和斗争,还是在个体意识领域内进行的。自我的完善与发展最终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和完成而且,是否将自我批判的成果付诸实践,做到言行一致,也是衡量自我修养水平,人格境界的重要道德标准。最后,检验人格是否完善,也不是自我意识本身,而是主体的实际行动。4、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个性发展的社会机制。自由人格的培养,需要一定的客观社会条件。因此,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也应该创造有利于个体意识转变的社会环境。当然,本文前面论述的群体意识的改造,尤其是民族精神的历史创新,也是为了创造这样一种有利于培养自由人格的社会环境,这里侧重于从社会组织角度作一点分析。首先,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的实跋中,创造并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具有自己特色的培养高尚的共产主义人格的理论和实践。比如三大作风的理论,即要求党员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在密切联系群众中,在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中锻炼、修养、塑造自己的高尚人格。又如,运用“整风”、“三讲教育”等形式,通过自我教育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等。因此,我们的党组织及其领导的许多组织实际上具有教育人、培养人的功能。我们每个人应该自觉地接受组织和同志的帮助,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热情地、真诚地帮助别人的提高与完善。其次,要加强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民主、文明规范有序的社会风气。因为一方面个性只有在受到尊重、信任的条件下,即在自由、文明的环境中才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真正的自由是秩序中间的自由,离开了必要的社会秩序和纪律的自由,必然是对他人自由的侵犯。所以,人们只有在民主、文明规范而有序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养成那种既自尊,又尊重别人,既个性解放,又常有社会责任感的良好品格。而这种健全人格个体数量的不断增加,又会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好转,造成新的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最后,上文也已提及主观世界的改造,不仅是指人的世界观和思想道德的转变,也包括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审美修养等多方面的提高和完善,而且,人们的文化修养水平的提高也是同世界观的改造具有内在的联系,是相轴相成的,在许多情况下是统一的。因此,自由人格培养的社会机制,也包括社会教育事业、教育网络的发展,这在未来的现代化社会中更应该特别引起重视。责任编辑陶柏康)中国煤化工CNMHG

论文截图
下一条:改造领导作风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