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样鬼神”何以“不是二事”--论朱熹鬼神观兼及江户儒者的质疑 “两样鬼神”何以“不是二事”--论朱熹鬼神观兼及江户儒者的质疑

“两样鬼神”何以“不是二事”--论朱熹鬼神观兼及江户儒者的质疑

  • 期刊名字: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傅锡洪
  • 作者单位:关西大学 东亚文化研究科
  • 更新时间:2022-04-08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在朱子学的理论构造中,有关鬼神的论述涉及“鬼神主乎气而言”和“鬼神以祭祀而言”两大论题。朱熹极力主张“两样鬼神”“不是二事”,而这一命题与儒家天人合一之学有密切的理论关联。那么“两样鬼神”何以“不是二事”呢?首先,从《乐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的观点出发,“鬼神即是礼乐道理”,此点结合《礼记》《易传》的相关论述,可以窥看天道与人道是如何沟通的;其次,就朱熹“鬼神之理,即是此心之理”之说,祭祀之时求阴求阳、诚报气通,人神“合莫”而绝非假设;最后,从东亚儒学视域出发,日本江户儒者对“两样鬼神”“不是二事”之说有所解构。在中国传统儒学中,人道本于天道,人伦基于自然,故“神道设教”被诠释为神妙之道,即礼乐之道,即天地自然之道。然而对于这一观念,自江户中期以来如荻生徂徕,则将其理解为绝对的宗教信仰,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