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重和正常体质量儿童对不同种类食物的内隐态度 超重和正常体质量儿童对不同种类食物的内隐态度

超重和正常体质量儿童对不同种类食物的内隐态度

  • 期刊名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 文件大小:
  • 论文作者:赵艳丽,高笑,谭淑平,陈红
  •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医学研究中心
  • 更新时间:2022-04-07
  • 下载次数:
论文简介

目的:考察超重和体质量正常的儿童对不同种类食物的内隐态度.方法:从重庆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中筛选出超重(含肥胖)儿童33名(男26名,女7名),按相应班级、年龄、性别选出匹配的正常体质量儿童33名(男26名,女7名).所有儿童均完成外部情感西蒙任务.分别对男性和女性儿童完成外部情感西蒙任务的反应时间和错误率进行2(组别:超重组、正常体质量组)×2(食物种类:健康食物、不健康食物)×2(外在反应效价:积极、消极)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超重男性儿童对所有食物的反应时均短于正常体质量男性儿童[( 686.7±32.6) ms vs.(760.8±32.6) ms,P<0.05];超重男性儿童可能对所有食物按消极反应效价键的反应时长于按积极键的反应时[(702.4±32.9) ms vs.(670.9±34.5) ms,P<0.01],正常体质量男性儿童对所有食物按积极键和消极键的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儿童反应时的组别主效应及外在反应效价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男性和女性儿童错误率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组别的主效应、外在反应效价的主效应、外在反应效价与组别的交互作用及外在反应效价与组别、食物种类间的交互作用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重儿童和正常体质量儿童对食物的内隐态度的差异可能存在着性别上的不同.超重男性儿童可能对所有种类的食物(健康和不健康食物)均持积极态度,而正常体质量男性儿童对所有食物均持中立态度;女性儿童体质量与对食物的态度之间无关系.

论文截图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