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发展 >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重组模式及选择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重组模式及选择

时间:2020-04-04 来源:网络 浏览:

企业实施并购重组有多种模式或供选择。不同的模式,在实现方式、运行效率、实施效果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国内外企业并购重组的历史经验表明,模式选择正确与否是决定其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直接关系到并购重组的成败,这点已经屡次被成功和失败的并购案例所验证;第二,造成并购重组成本差异,这种成本不仅体现在资金投入上,还包括管理、人才等方面;第三,影响并购重组后企业的运行状况,关系到并购重组后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因此,剖析并购重组模式选择的内在逻辑和实践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推进煤炭企业并购重组至关重要。

一 并购重组模式类型及适用性

并购重组模式是指并购重组所涉及的各种要素的相互关系和结构安排,具体表现为并购对象选择和并购实现方式等。并购重组模式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人们常常选择特定的角度进行分类研究。西方理论中最常见的分类方法是按并购重组双方的产业联系分为横向并购重组、纵向并购重组和混合并购重组。其他分类方法,如依据并购重组双方的地域、实力差异等也较为常用。从多个维度分析各种模式的类型及适用性,对指导煤炭企业并购重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并购重组的基本模式

1.横向并购重组

横向并购重组(即水平并购重组)是指并购重组双方处于相同或横向相关行业,生产经营相同或相关的产品。这种模式可以看作合并同类项的并购重组。横向并购重组的优点是扩大市场份额,实现规模效应,减少行业竞争,提高行业集中度;缺点是可能会带来信息传递效率低下、组织机构臃肿的负面影响,同时,这种模式容易破坏有效竞争,形成垄断,可能因为集中度过高而遭到反托拉斯组织的制裁,还会引发社会福利损失等问题。煤炭生产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就属于这种模式。实践证明,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我国,最初的并购重组活动都以横向并购重组为主,因为这是企业以最快速度实现规模扩张的方式之一。

2.纵向并购重组

纵向并购重组(即垂直并购重组)是指在生产和销售过程处于产业链的上下游、相互衔接、紧密联系的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活动。该种模式可视为延伸产业链或纵向一体化的并购重组。纵向并购重组具体又可分为前向并购重组(前向一体化)和后向并购重组(后向一体化)两种。纵向并购重组的优点是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保障企业供应或销售关系的稳定,有利于熨平企业赢利的周期性波动;缺点是容易造成管理成本的上升,带来进入新领域的风险。因此,纵向并购重组的决策要特别重视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和权衡。位于产业链上下游的煤炭生产企业和电力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就属于这种模式。

3.混合并购重组

混合并购重组是指既非竞争对手又非现实的或潜在的客户或供应商的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这种模式是并购重组主体实现多元化经营战略的一种方式,因此又可称为多元化并购重组。混合并购重组可细分为三种类型:产品扩张型、市场扩张型和纯粹的扩张。其中,前两种属于相关多元化,最后一种属于非相关多元化。混合并购重组作为企业开拓新领域的一条捷径,优点是可以产生范围经济,分散企业在单一行业竞争的风险,由于并购重组意图不易被人察觉而降低并购成本,而且不易限制竞争或形成垄断,所以不常成为各国反托拉斯法控制和打击的对象。混合并购重组的缺点是,由于行业跨度较大,会加大企业管理协调的难度,从而付出更多的整合成本,因此要求并购重组主体具备较强的实力和较高的跨行业经营管理水平。煤炭生产企业与科技型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即属于混合并购重组模式。

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这三种并购重组模式的选择与产业和企业的发展状况紧密相关。其内在的基本规律是:随着产业集中度、企业规模和实力的提高,并购重组模式的选择依次从横向、纵向到混合演变。当产业集中度较低时,市场结构接近完全竞争,或者企业处于成长初期,规模较小,竞争力较弱,此时适宜采取横向并购重组模式,以实现规模经济,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集中度的提高;当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或者企业进入成熟期时,可以通过纵向并购重组充分利用已有市场资源,巩固已有的竞争地位,节约企业交易成本,同时促进产业一体化;当一个产业逐渐成为夕阳产业,或者企业步入衰退期时,可通过混合并购重组进入新的产业,实现多元化经营以分散风险,同时也促使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二)并购重组的其他类型

1.按照行政区域划分

按照并购双方所处的行政区域划分,企业并购重组模式可以分为区域内并购重组、跨区域并购重组和跨国并购重组三种模式。

区域内并购重组是指并购双方位于同一个行政区域内,即同一省、直辖市或自治区。区域内企业并购重组有利于集中优势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突出区域主导产业,进而提升区域总体经济实力,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但是,这种模式一般都带有行政色彩,常常体现了地方政府的产业规划思路,若规划不当则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跨区域并购重组则是打破了行政区划的界线,在不同省、市、自治区之间开展的并购重组活动。在很多情况下,企业在单一的行政区域内无法获取足够的资源,必须借助其他地区的资源实现发展。这种情况在煤炭、石油等依赖自然资源的行业表现尤为突出。完全从产品市场上购买各种资源会带来高昂的交易成本,而通过跨区域的企业并购重组扩大企业边界,则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用,这也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但是,这种模式由于涉及多个区域,容易引起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争夺,阻碍并购重组的顺利进行。

跨国并购重组指的是我国企业与国外企业进行的并购重组模式,它是企业并购重组活动的高级形式,是企业走出国门实施国际化战略的主要途径和成本最低的实现方式之一。我国煤炭资源有限,而煤炭种类存在国别差异,因此跨国并购重组是增加本土资源的有利方法。国内企业要想迈出这一步,往往要先经过区域内和跨区域并购重组阶段,积累足够的经济实力和管理经验,否则将面临巨大的风险。跨国并购重组对我国煤炭企业会造成一定威胁,国外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我国煤炭企业获取煤炭资源,虽然带来了资金和技术,却阻碍了我国煤炭企业的长足发展,还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甚至引发国家风险问题。

2.按照企业实力划分

按照并购重组双方的规模大小和实力强弱划分,企业并购重组模式可以分为强强联合、以强并弱、以弱并强和弱弱联合四种模式。

强强联合是指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其实质是两个势均力敌的企业之间的战略合作。通过强强联合的模式,并购双方可以共享资源、减少竞争、降低成本。合并为更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后,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进行技术创新,这是中国企业抗击国际强敌竞争的有力武器。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强强联合可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因此,这种模式也是我国政府所大力倡导的。

以强并弱是指实力相对较强的企业并购重组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是四种模式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目前,我国煤炭企业整体实力还偏弱,拥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还是少数,为数众多的是一些分散的中小型企业。因此,应该充分发挥行业龙头企业的作用,通过以强并弱的并购重组模式,有效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以强并弱的并购重组模式作为我国企业成长壮大的主要途径,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主流地位。

以弱并强是指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并购重组实力相对较强的企业,并购重组主体通常是出于某种意图,如利用并购重组客体的品牌或市场优势。采用这种模式的并购重组主体虽然规模较小,但是通常具有某方面的突出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并购重组活动的成功。

弱弱联合是指并购双方都是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企业,它们之间相互联合可以提高资源集中度和利用率。这种并购重组模式一般出现在同一地区或同一行业的企业之间,或者是双方存在彼此互补的资源和能力。目前我国煤炭行业呈现小而散的格局,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利用弱弱联合的并购重组模式可以有效改善这一问题,形成有一定实力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然后再利用以强并弱或强强联合模式进一步发展壮大。

3.按照并购重组动因划分

按照并购重组活动的动因划分,企业并购重组模式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和企业自主型两种形式。

政府主导型并购重组主要是针对国有企业而言,一般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加以引导。由于特殊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原因,我国存在大量的国有控股企业,国家作为控股股东对企业的发展战略享有发言权。在特定时期和环境约束下,由于国有企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政府主导型并购重组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但是,这仅是一个过渡阶段,当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后,必将走向企业自主型并购重组模式。

企业自主型并购重组是指并购重组主体出于自身发展战略的需要,通过并购重组手段获取其发展所需的资源和能力的过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并购重组活动既是两个企业出于自身发展考虑的理性选择,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企业的实践已经证明,并购重组是企业成长与扩张最迅速的途径,许多著名的跨国公司都是通过自主的并购重组逐渐走向强大的。

4.按照产权性质划分

产权是所有制关系的法律表现形式,是为解决人们对于稀缺性资源的争夺而制定的规则。按照产权所有主体性质的不同,主要分为公有产权和私有产权两种。相应的,并购重组也可分为公有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私有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公有企业和私有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三种模式。

公有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实质上是公有资产在一定范围内的重新组合与内部调整,过去一般通过行政手段,采取合并的方式,带有一定程度的“关、停、并、转”的痕迹。这种模式对并购重组客体的资产估算往往比较粗糙,有相当一部分资产在转让时采取了“承担债务,固定资产划拨”的方式。因此,这种模式在某些方面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的原则,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情况将会有所改观,并购重组活动会更加规范化。

相比公有企业来讲,私有企业受到的行政制约较小,因此它们之间的并购重组活动更为活跃,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盛行的并购重组模式。但是,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私有企业普遍规模太小、实力不足,主动实施并购重组的能力较为欠缺。今后,政府应多关注私有经济的发展,努力营造适合它们实施并购重组的政策环境,使它们逐渐具备一定的并购重组实力。

公有企业与私有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活动较为普遍,具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公有企业并购重组私有企业和私有企业并购重组公有企业。这两种模式可以加速公有资产和私有资产之间的流转,最终实现有利于企业运营的产权安排。公有企业并购重组的对象主要是一些经营不善但拥有某方面优势的私有企业,有的还可以通过并购重组实现“借壳上市”。私有企业并购重组公有企业,主要选择那些资不抵债、接近破产的企业,或者长期亏损、微利的企业,以及自愿被并购重组的企业。

二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重组模式选择依据

并购重组模式选择就是针对特定的企业,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作用,并据此选择最适合企业的并购重组模式。并购重组实践中并不存在绝对的“最优模式”,模式选择的实质是找出最适合的模式加以运用。模式选择的决策过程必须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依据是并购重组主客体的因素和宏观的外部环境因素。

(一)主客体因素

1.并购重组双方的优势互补

企业并购重组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并购重组主体应该从资源互补和协同的角度选择并购重组对象和模式,从而获取构筑核心竞争力所需要的战略性资源,为培育持续竞争优势创造条件,并最大限度降低风险。自然资源地区分布的不均衡促使跨区域并购重组模式的产生。此外,管理、人才、技术等优势的互补性也是企业并购重组模式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

对于我国煤炭企业而言,由于资源与经济的逆向分布,许多具备资源的企业缺少持续发展的大笔资金,同时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也在寻找煤炭资源。因此,跨区域的并购重组模式较为常见。此外,我国煤炭资源分布与运输条件也不相匹配,这就促使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实施混合并购,例如神华已经成为“煤—电—路—港—化”一体化的大型企业集团。

2.防止企业之间的同业竞争

防止同业竞争也是企业实施并购重组活动的主要目的之一。同业竞争是指上市公司所从事的业务与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所控制的企业所从事的业务相同或近似,双方构成或可能构成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冲突关系。在企业实际经营中,同业竞争的存在必然使得相关联的企业无法完全按照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来平等竞争,控股股东利用其表决权可以决定企业的重大经营,如果其表决是倾向于大股东,对中小股东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可以采取横向并购重组模式防止同业竞争现象的出现。

3.并购重组主体的战略选择

从本质来看,并购重组是企业的一种战略选择。因此,企业并购重组模式的选择要与企业的专业化或多元化战略相一致。并购重组前应该对目标企业的技术特征、生命周期以及竞争地位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分析。采取专业化战略的企业通常选择横向和纵向并购重组模式;而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常选择混合并购重组模式。

对于我国大部分煤炭企业而言,在自身实力不足的情况下,专业化战略更适合企业的发展,因此更适宜采用横向和纵向并购重组模式。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采用混合并购重组模式,实施相关多元化战略。待企业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时,才能保障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成功实施,否则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和管理风险。

4.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企业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成为影响企业并购重组模式选择的因素之一。环境保护意识较强和技术改造能力较强的企业,如果能够实施横向并购重组,合并行业内一些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且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将有助于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

煤炭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其中一些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近年来,我国一直大力倡导煤炭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程度,同时积极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但是,由于我国煤炭产业以中小企业居多,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环保意识都尚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通过对行业内一些科技水平高、环境污染小的企业进行横向并购重组,可以提升整个煤炭产业的环境保护水平;或者煤炭企业与科技水平高的企业进行混合并购重组,也可以更好地履行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宏观环境因素

PEST分析模型是分析企业宏观环境的有效工具。宏观环境又称一般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的各种宏观力量,通常包括政治(Political)、经济(Economic)、技术(Technological)和社会(Social)四大类影响因素。PESTEL分析模型是对PEST模型的拓展,在四大因素基础上又加入了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和法制因素(Legal)。本文借助PESTEL分析模型对我国煤炭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进行剖析,由此探索企业并购重组模式的选择依据。

1.政治环境

政治环境包括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执政党的性质,政府的方针、政策、法令等,这些因素将对企业并购重组活动产生导向性的影响。对于我国企业来讲,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产业政策、发展规划,都会对企业并购重组模式的选择产生一定影响。总体来讲,顺应政治环境及政策导向的并购重组活动更易取得成功。

具体到我国煤炭产业,这种导向性的影响尤为明显。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国务院关于促进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煤炭产业政策》、《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都明确指出,煤炭产业重组应遵循大企业集团战略,组建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在此政策背景下,山西、河南等主要产煤省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相应政策,支持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组建。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对煤炭企业并购重组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有利于区域内或跨区域的强强联合型并购重组。但是,目前政府主导型并购重组仍为主要模式,政府应出台政策、方针、规划等促进企业自主型并购重组;同时,应协调好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纷争,保障企业跨区域并购重组活动的顺利进行。

2.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以及未来经济走势等。例如,在市场经济较为完善的情况下,企业自主型并购重组模式较为普遍。此外,产品市场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引起产品价格的波动,进而影响到并购重组时机和模式的选择。最后,还包括企业所处产业的市场结构、发展阶段、产业链条长短等因素。一般来讲,市场竞争越激烈、产业集中度越低,越适合采用横向并购重组模式;技术专业化程度高、资产专用性强的产业,其进入和退出壁垒也较高,此时也适于选择横向并购重组模式。新兴产业或朝阳产业中的企业倾向于横向并购重组模式;而进入衰退期的夕阳产业中的企业则常采用混合并购重组模式,以分散风险并寻找新的发展空间。与相关产业关联度越高,越适宜采用纵向并购重组模式,这有利于企业通过整个产业链条获取竞争优势。微观经济环境主要指企业所在地区或所服务地区的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偏好、储蓄情况、就业程度等因素。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微观经济环境的差异是产生跨区域并购重组的主要原因。

对于煤炭产业来说,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不利于企业自主型并购重组的发展。此外,煤炭市场的供需关系也会影响企业的并购重组决策。当市场供大于求时,煤价较低,产出受到限制,平均成本上升,一些小型煤炭企业经营困难,此时进行并购重组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对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还要考虑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律,选择价格低点进行并购重组可以有效降低成本。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以及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我国企业并购重组将越来越多地采用资本市场收购的交易方式。从产业结构来看,煤炭产业竞争个体过多,市场集中度过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削弱了产业的整体竞争能力。因此,通过横向并购提高产业集中度就成为必然选择。从产业发展阶段来看,煤炭产业是我国能源工业的支柱产业,发展前景乐观,应以产业内的横向并购重组为主。但是,由于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消耗殆尽的一天,以获取先进技术、提高产品附加值为目的的纵向并购重组,以及涉足新能源等其他领域的混合并购重组,将逐渐取代横向并购重组成为主流模式。从产业链条来看,煤炭主业与非煤产业的关联度很高,适合通过纵向并购重组拉长产业链条,拓宽产业领域,发展相关多元化经营,增强抗风险能力。规模大实力强的煤炭企业可以构建“煤—电—化”、“煤—焦—化”和“煤—电—铝”的纵向产业链,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从微观经济环境来看,目前我国煤炭资源和地区经济呈逆向分布,主要产煤省的经济还不够发达,大量煤炭运往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企业资金实力不足,居民收入水平偏低,并购重组后国有企业还背负着沉重的人员安置包袱,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企业并购重组的积极性,需要政府发挥适当的主导作用。此外,企业可以考虑跨区域并购重组模式,以自身的资源优势换取发达地区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达到彼此促进的双赢局面。

3.社会文化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审美观点等。文化水平会影响居民的需求层次,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会禁止或抵制某些活动的进行,价值观念会影响居民对企业目标、企业活动以及企业存在本身的认可与否,审美观点则会影响人们对企业活动内容、活动方式以及活动成果的态度。社会文化环境对企业并购重组的影响突出体现在并购重组动机和并购重组后文化整合方面。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中庸之道”,人们普遍缺乏竞争意识和挑战性。传统保守的观念使中国人偏爱稳定、不善变革,是典型的风险规避者。从并购重组动因角度来讲,企业往往自身动力不足,更多依靠政府政策的推动或市场竞争的引导。从并购重组文化整合来讲,领导者的思想转变、企业员工的整体受教育水平、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等都会产生很大影响。比较来说,横向并购重组双方同处一个行业,人才、技术、市场等相似程度较高,比较容易融合,纵向并购重组次之,混合并购重组最难。

4.技术环境

技术环境不仅仅包括那些引起革命性变化的发明,还包括与企业生产有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出现和发展趋势以及应用前景。技术环境除了要考察与企业所处领域的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手段的发展变化外,还应及时了解国家的投资和支持重点,技术发展动态,技术转移和技术商品化速度,专利及其保护情况等。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炭产业科技研发投入水平总体偏低,技术装备更新较慢,采煤机械化程度不高,因此煤矿安全事故屡有发生。科技意识和资金不足是其中两个重要原因。此外,技术转移速度和效果、专利保护情况等也有待改善。政府应给予资金支持和政策引导,在主要产煤省建成以煤炭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为中坚力量,社会有关方面广泛参与,省内外合作的产学研一体化科技创新机制。

5.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主要是指自然资源和区位特征对企业的影响和制约。依托自然资源的企业在进行并购重组时,必须充分考虑自然资源的分布对模式选择的影响。资金充足但缺乏资源的企业可以采取跨区域并购重组模式,资源充足的企业还可考虑混合并购重组模式,实现多元化经营。

煤炭产业是典型的自然资源依赖型产业,煤炭等资源的分布状况具有客观性,因此产业布局有其历史必然性,企业只能去适应而无法改变这一现实。目前我国煤炭资源和地区经济、需求数量呈逆向分布,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经济尚不发达的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贵州、宁夏6省(自治区),占全国煤炭保有储量的82.8%,而我国经济最发达,工业产值最高,对外贸易最活跃,耗煤量最大的京、津、冀、辽等14个东南沿海省(市、区)煤炭资源量仅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5.3%。我国煤炭供需基本形成了三个区带,即东部调入带、中部调出带和西部自给带,产出地和消费地的分离现象十分严重。国家也明确提出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以提高煤炭的持续、稳定供给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煤炭企业可以采取跨区域并购重组和混合并购重组模式,集煤炭生产和运输于一体,有效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6.法制环境

法制环境是指企业外部的法律、法规、司法状况和公民法律意识等组成的总和系统,包括世界性公约,各国的法律、法规等。国家的法律完备程度、法律执行力度和总体法治环境等,直接影响着企业并购重组模式的选择。符合相关法律、法规是企业实施并购活动的最基本要求,《公司法》、《反垄断法》、《环境保护法》以及行业公约等制约了企业的并购模式选择。特别是采取跨国并购模式时,还须遵守国际和别国的法律、法规,如美国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法》等。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总体法律环境并不尽如人意,法律执行力度普遍较弱,从某种意义上讲有利于初级阶段的并购重组活动。例如,对于横向并购重组可能形成的垄断格局,我国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其他发达国家,因此相对的限制性规定也较少。但从长远来看,煤炭企业的并购重组必将逐步走向规范,法制环境在模式选择决策中将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综上所述,企业并购重组模式选择的总体思路是:以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为背景,全面分析并购重组双方的自身情况,包括战略资源、核心能力以及未来发展战略等,在此基础上确定最适合自身发展的并购重组模式,以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强化和扩展,从而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图1为企业并购重组模式选择依据示意图。

图1 企业并购重组模式选择依据示意图

三 我国煤炭企业并购重组模式选择实践与发展创新

(一)模式选择实践

人类进入了21世纪,我国煤炭企业并购重组也揭开了新篇章。一些开拓型的煤炭企业已经走在并购重组的前列。这些企业所选择、创新的并购重组模式也为业内津津乐道,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这次煤炭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宁夏回族自治区采用的“深度重组”模式影响较大。2002年12月28日,他们将太西、灵州、亘元、宁煤四家煤炭企业法人资格撤销,重组成宁夏煤业集团公司。2006年1月18日,央企神华集团又闪电重组宁煤集团,成立中国神华宁煤集团,完成央企与地方国企的强强联合。这一举措,在业内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主要产煤省的煤炭主管部门和骨干企业前往学习取经。“神宁模式”出现后,又先后出现了以做实做强为目的的晋北同煤大重组模式,冀中能源集团的强强联合模式,以市场为基础手段、纵横同步推进的阳煤模式,多业并举、做大做强的陕煤模式,跨省并购重组的沈煤模式,联合重组的川煤模式,打造新型能化集团的河南平煤神马重组模式,以“三扩张、两延伸”为特点的皖北煤电模式。

总体来看,我国煤炭企业并购重组在模式选择和模式创新方面有了长足的进展。基本上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企业自身条件相适应。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煤炭经济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煤炭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并购重组模式选择和创新方面暴露出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总结分析我国煤炭企业并购重组案例,明显存在以下“四多四少”现象,即:政府包办的多,企业自主行为的少;国有企业间的多,多种经济成分间的少;煤炭企业之间的多,跨行业的少;企业间强强联合的多,强势企业并购弱势企业的少。

(二)模式发展创新

1.大力推广阳煤模式

阳泉煤业集团并购重组活动取得了可喜成绩,其采取的并购重组模式值得借鉴。阳煤集团采取混合并购重组模式,一方面做强主业,一方面大力发展非煤产业,形成了“煤电铝、煤化工、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建筑建材房地产”的产业结构布局。其次,成立投资公司,坚持市场化运作。为了降低投资风险,解决资金来源困难的问题,阳煤集团采取多元投资战略,创新投资体制,拓宽融资渠道,组建股份制投资公司,对并购重组后的地方煤矿进行投资和监管。2008年,阳煤集团分别组建了三个煤炭投资公司。最后,在采取自主模式的基础上,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合作。阳煤集团在兼并重组整合地方煤矿的过程中,很好地处理了与各级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通过与各级地方政府合作,探索出多种整合形式,加快了阳煤集团并购重组整合地方煤矿的进度。

2.试行产业裂变重组模式

我国一些省市的煤炭工业已粗具规模,但煤炭开采主体数量过多、规模过小,行业跨度又较大。其结果必然是一企多业而不专,投资分散而利微,都无能力作为龙头或核心企业担纲组建专业化的大型煤炭企业和企业集团。由此,组建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必须打破常规,大胆创新。从目前看,通过重点煤炭企业产业裂变、重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的模式具有可行性。具体思路是:利用区域内主要煤炭企业产权性质同一的有利条件,由政府出面推动,把不同企业相同的产业裂变开来,再选择专业优势最强的企业作为核心,通过资产划拨、产权置换、资产入股等并购重组手段,组建专业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如煤业集团、煤化工集团、煤电集团、煤机集团、煤建材集团、矿山建设集团等。目前,生态和环境保护事业已经开始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在产业裂变整合过程中还可以创新组建生态和环境保护产业集团。考虑到通过产业裂变重组而形成的若干企业集团的历史渊源和相互关联,还应在专业突出的众多产业集团间形成以煤业集团为核心的集团集群。这样做一是可以使各企业“术业有专攻”,形成核心竞争力,集中力量办大事;二是使裂变重组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三是重组中可吸引业外资本入股,以提高煤炭工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力。

3.先组建再并购模式

煤炭产业与下游的电力和运输产业关联度非常高,通过纵向并购重组建立集煤、电、运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以减少产业摩擦,提高运营效率。在此基础上,再采取混合型并购重组模式进一步整合资源,逐步实现规模扩张。具体做法是:先由2~3家大型煤炭或相关(比如电力)企业集团出资成立新企业,再采取纵向并购重组模式逐步扩张。以新组建的煤电运一体化企业集团为并购重组主体,整合该地区相关资源,并购重组煤炭及相关产业,优化煤炭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国际竞争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要实现这种创新模式,必须改革投资体制,打破地区、行业、所有制界限,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变政企不分的传统模式为股份公司运作,并给予一系列的特殊优惠政策,保障多种融资渠道的畅通。

4.持续探索创新模式

除上述模式外,还可以提出一些并购重组模式的大胆设想,例如“煤田改造”模式。首先深入分析煤田的构造特征,然后对其加以科学改造,充分发挥其资源作用,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种植结构、产业和产品结构,实施综合开发、综合治理、综合利用,使农林牧渔一体发展,创造出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需要。

总之,对我国煤炭企业并购重组模式的探索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该在充分了解宏观环境、产业背景、地区特征、企业情况的基础上,勇于大胆创新,不拘泥于旧有模式,创造出最适合的企业并购重组模式。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