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H规则 意思解释

2016-06-05 00:00:00 来源:互联网化工百科 编辑: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化学·化工人评论

A-A+

这是判断不同含氧酸酸性强弱的一个简便规则。因为,各含氧酸都可看作是由其原酸脱水而成,如硫酸(H2SO4)可看作是由 H6SO6 即 S(OH)6脱两个水而成,S(OH)6→H2SO4+2H2O。因此,各含氧酸都可写成R(OH)m形式,其中R为成酸元素。当R“电荷”(应为形式电荷,即氧化数)越大,半径(应为共价半径)越小时,则R—O之间的引力越大,所成的键越强,而O—H键相对地越弱,水溶液中越易离解给出H+,而显酸性。相反R的“电荷”越小,半径越大时,O—H键相对地较强,越不易离解出H+,酸性越弱,甚至显碱性。这就是ROH规则。卡特雷奇(G.H.Cartledge)将“电荷”和半径结合起来,用离为用10-10m为单位的离子半径)表示,并发现:若<2.2,则ROH为碱:若>3.2,则ROH为酸;若2.2<<3.2,则ROH为两性氢氧化物。运用ROH规则可得出以下几条有关结论:(1)同一周期中不同元素的含氧酸酸性从左至右逐渐增强。(2)同一族中不同元素的含氧酸酸性从上至下逐渐减弱。(3)同一元素形成几种不同氧化数的含氧酸时,酸性依氧化数递增而递增。(4)有机脂肪酸的酸性随碳原子数递增而递减。(5)有机酸的α-C原子上有吸电子基团取代时,酸性增强;有排电子基团取代时酸性减弱。

这些结论和实验事实非常吻合, 所以它一直为人们所采用。但是, 这一规则还完全是定性的,不能给出一个酸的pK值,甚至连范围也给不出来, 另外, 它没有考虑除羟基(—OH) 以外与R直接相连的其他原子的影响,特别是非羟基氧原子的影响。事实说明,这种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为此, 鲍林在研究了含氧酸的强度与其结构关系之后, 在其《化学键本质》( “TheNature of the Chemical Bond”)(1960)一书中提出了两条经验规则, 被称为鲍林规则:

规则1 指出多元酸的逐级电离常数K1,K2,K3……,其数值之比为:1:10-5:10-10……, 相差105倍。

规则2 根据含氧酸实际存在形态, 把含氧酸写成(HO)mROn形式,m为羟基氧的数目,n为非羟基氧的数目。指出含氧酸的K值主要与非羟基氧的数目n有关, 有如下的近似公式:

K1105n-7

当n=0时; 是很弱的酸, K1≤10-7;当n=1时; 是弱酸, K110-2;

当n=2时; 是强酸, K1103;

当n=3时; 是很强的酸, K1108

这两条规则不仅给出了含氧酸K值范围的判断依据, 而且指出非羟基氧是影响K值的重要因素, 这都是ROH规则所不及的。但鲍林规则不能说明具有相同形式, 即具有相同n值的不同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酸性差异, 也不能说明有机酸酸性的变化规律。

国内外很多学者试图进一步将ROH规则和鲍林规则表达为经验式, 国内有人对(HO)mROq-型的含氧酸给出了下述经验式:

pK=7-6n+2m-1+Δχ+10q

式中Δχ为氧和R的电负性之差;q为含氧酸所带负电荷数的绝对值,对于一般分子型酸,q等于零。例如,硫酸m=2,n=2,Δχ=0.9,q=0,按上式计算的pK=-3.1,实验测得的pK=-3.0, 基本一致。

 

  • 0
  • 0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微信公众号

中国煤化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