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发展 > 开阳县磷煤化工产业发展研究

开阳县磷煤化工产业发展研究

时间:2020-03-02 来源:网络 浏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开阳县紧抓国家、省、市的政策机遇,依托本地的优势资源,着力推进磷化工产业生态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延长产业生态链,扩大磷煤化工产业体系,促进开阳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 开阳县磷煤化工产业的分布情况及历史沿革

(一)开阳县磷煤矿产资源呈集中分布态势

世界磷矿资源主要富集在美国、摩洛哥和中国(见图1)。中国的磷矿资源主要分布于中西部的湖北、贵州、云南、四川四个省份。其中,云贵两省的磷矿资源占到了全国的75%,而开阳是黔磷矿资源的集中分布区。

图1 全球磷矿石分布情况

开阳目前已探明磷矿储量19亿吨,远景储量达31亿吨,产地达24处,主要分布于金中、双流、永温、冯三、花梨及龙水6个乡镇。其中P2O5含量高于32%的富矿储量占全国80%以上。全县还有丰富的煤炭、铝土矿、硅石等矿产资源。其中,煤炭储量5973万吨,硅石储量1045万吨,铝土矿储量581万吨。目前开阳主要的磷矿开采区是开磷矿区,开磷矿区位于开阳县金中镇境内,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5公里,面积约85平方公里。矿区磷矿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有害杂质少、重金属元素镉含量低,P2O5平均含量33.67%,其中含量在32%以上的富磷矿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78%,是目前国内唯一不经选矿就可直接生产高浓度磷复肥的重要原料基地,是理想的湿法制肥原料和生产无公害绿色磷化工产品的优质原料。按照开磷矿区已探明储量和现有磷矿石生产能力,开磷矿区资源还可开采上百年,为开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

(二)开阳磷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历史轨迹

开阳磷煤化工产业因1959年《人民日报》报道的“三阳开泰”而闻名。为促进磷煤化工产业有序发展,2004年,开阳磷煤化工产业基地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建,成为中国第一个磷煤化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开阳县在基地内规划建设双流、永温、大水3个工业园区,促进磷煤化工产业聚集,通过加快发展,双流-城关-永温-金中磷化工产业带也初步形成。

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下,开阳县磷煤化工产业逐步从资源型产业转变为技术型产业,实现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过渡,进一步迈向磷煤化工生态工业。截至2014年上半年,这一规划产业投资达117亿元。开阳磷煤化工产业将围绕煤、磷两种资源,分两个阶段建立横向耦合共生和纵向延伸发展的产业链,实施“磷、煤、电、碱”多业并举,完成资源型产业向生态化转型。

二 开阳县磷煤化工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一)产业发展:坚持规划为引领

针对磷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开阳县紧扣中关村贵阳科技园“一城两带六核”空间布局,结合“千亿级产业园区培育点”和“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北部高新技术产业实体经济带支点”的定位,坚持专业化、特色化的错位发展思路,着力优化产业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加快园区项目建设、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先后制定了《开阳县促进国家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2013-2020)》《开阳县加快推进第四轮经济强县建设实施方案》和《开阳县产业发展指导目录》,拟定了《开阳县产业布局规划》《开阳县高速公路匝道口产业布局规划》,从而明确了磷煤化工产业布局,同时也明晰了磷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方向。

(二)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供电、供水、信息为切入点

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发展之基。在交通方面,贵开高等级公路、久铜公路已建成通车,开阳距贵阳龙洞堡机场仅1小时车程,久(长)— 永(温)货运铁路、贵阳-开阳城际铁路已建成通车,而随着贵阳—开阳—瓮安高等级公路、贵遵复线、开阳-息烽、开阳港等项目的陆续实施,开阳的交通优势将会逐渐明显。在供电方面,开阳县在工业园区及周边建有220kV变电站两座,双流220kV变电站正在建设中,预计2015年底可建成投入运行。在供水方面,开阳县建成与工业园区配套的老堡河水库,鹿角坝水库、杉木林水库正在建设,那卡河水库已启动前期工作,切实保障磷煤化工产业的工业用水。在信息基础建设方面,加快构建全县宽带融合,建成安全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到2017年,城区及16个乡政府所在地基本实现光纤覆盖,无线网络全覆盖、广电双向网乡镇全覆盖及农村数字电视基本覆盖。[!--empirenews.page--]

(三)现代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湿热并举”

开阳县以现代技术带动磷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资源综合利用。开阳县按照循

环经济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积极探索“三废”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实施了黄磷尾气制酸钾、甲酸钠、草酯、乙二醇和磷渣制磷渣水泥、微粉、仿石材及余热锅炉、余热发电等项目,实现“三废”资源化利用。

二是创新“湿热并举”的转化路径。开阳县磷矿石转化主要从热法和湿法两条路线向下延伸。热法路线主要采用高品位块矿或将块矿加工成精矿生产黄磷。县内采用热法路线转化磷矿石在50万~90万吨。磷矿石在湿法路线初期主要用于白马磷肥有限公司8万吨/年普钙和开磷集团在息烽的重钙生产,后开磷集团在大水工业园区建设投产120万吨磷酸二铵和40万吨磷酸一铵装置(现已达产增效),路发实业公司在茶场园区建设25万吨磷酸一铵装置,县内形成了年产120万吨磷酸二铵和65万吨磷酸一铵的生产能力,加上路发公司在建的25万吨磷酸二铵生产线,县内磷酸二铵产能将达到年产145万吨。通过湿法路线县内加工转化磷矿石大约480万吨。

(四)园区建设:产业规模集聚化

按照“一心、两带、四园”(“一心”即经开区核心区;“两带”即沿久永铁路西部磷煤化工产业带、东南部轻工产业带;“四园”即贵阳新型建筑材料产业园、磷煤化工产业园、城关轻工产业园、龙岗医药食品产业园)的空间结构进行规划布局,着力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企业向园区集聚,着力把工业园区打造成投资环境优、服务功能全、基础设施完善、运营成本低、竞争力强的县域经济发展新平台,全面推进磷煤化工产业规模向集聚化方向发展。

(五)招商引资:“一条龙”“保姆式”服务

按照“专、精、恒、特、情、新”的方针,采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小分队招商等方式,推动园区招商常态化、专业化、精细化,并建立招商专班,大力推动项目建设“一条龙”“保姆式”的服务,加快推进招商项目落地。2014年1~10月,园区共签约贵州普林鑫泰塑木研发等6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15.4亿元。强化项目服务。围绕工业园区扩容提质和功能配套,全力推进以水、电、路、标准厂房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美国空化公司、中化涪陵、山东兖矿、四川丰侨等知名企业已入驻园区。2014年1~9月,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86亿元,工业总产值完成177.88亿元。

(六)煤炭资源管理:行业、安全“双管齐下”

煤炭开采属于高危行业,为确保磷煤化工产业的安全有序生产,开阳县以“既管行业,又管安全”的工作理念对安全生产进行严格管理,杜绝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切实推动了磷煤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首先,根据各煤矿的地质构造情况,合理制订年初的采掘计划;其次,根据采掘计划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安全规程措施,并且要求煤矿企业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措施搞好安全生产。通过既管行业,又管安全的工作方式,确保煤炭行业健康发展。

三 开阳县形成磷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一)形成磷煤化工产业配套及“湿热并举”的产业新格局

随着开磷120万吨磷铵、开阳化工公司50万吨合成氨、重庆双赢集团100万吨生态肥等一批重大项目陆续建设及建成投产,开阳磷煤化工产业配套及“湿热并举”的磷煤化工产业新格局已基本形成,以磷化工、煤化工为主,能源、“三废”及伴生资源综合利用等多产业相互共生耦合的生态工业产业链初具规模。

(二)企业呈集群化发展态势,实现“量”与“质”的同步提升

全县目前磷及磷化工企业31户(占42户规模以上企业的比重达73.8%),其中百亿元产值企业1户,1亿~10亿元企业30户。形成了以国有大型企业开磷集团为龙头,路发实业、开阳化工、青利天盟、国华天鑫、开阳磷化工、黔能天和等大批民营企业为骨干的企业群落。近年来入驻开阳工业园区的企业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企业各2家,国内民营500强企业1家,国内化工500强企业2家,从业人员近20000人。2014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28.65亿元,磷及磷化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251.62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76.6%。[!--empirenews.page--][1]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自主研发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全县拥有工业类技术服务中心7个,相关企业拥有有效专利105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35项、外观设计专利27项。部分科研成果已成功运用到产业项目建设中。其中开磷集团200万吨硫磺制酸项目转化率和吸

收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磷化工全废料自胶凝充填采矿技术项目和磷石膏充填无废害开采综合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磷矿矿浆浓密技术研究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脉内采准无间柱连续分段充填采矿法综合技术研究”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地下磷矿山深部开采地压监测与井巷支护技术研究”获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安达化工公司开发的新能源材料用作电动汽车电池生产原料,为高附加值的电子级产品;国华天鑫利用黄磷尾气制草酸酯中试装置已试产成功,采用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黄磷尾气净化提纯专利技术和天津大学开发的CO气相偶联合成草酸酯及草酸酯水解生产草酸专利技术,充分体现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和价值提升。青利天盟7万吨甲酸钠生产线是国内单套生产能力最大的装置。随着科技集成攻关能力的迅速提升,磷矿资源就地转化率由2010年的56.8%提升到2014年的83%。

(四)循环经济稳步推进,成功冠名“绿色磷都”

按照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大力推进黄磷尾气、磷渣、磷石膏工业“三废”资源化利用,大大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减轻了工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万元产值能耗1.45吨标煤,下降10.49%;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37.14万吨,黄磷尾气综合利用率达45%,重点磷化工企业废水实现100%循环利用。近年来,开阳县先后被评为“中国绿色磷都”“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首个循环经济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县”等。安达公司磷酸铁锂、白马磷肥公司过磷酸钙等4个产品荣获“贵阳市名牌产品”称号。

四 开阳县磷煤化工产业发展的五大制约因素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减弱

开阳县磷煤化工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原料产品多、终端消费品少,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初加工产品多、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磷化工初级产品比重仍过大,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多以采矿业、原材料和粗加工为代表的重工业,与其他产业关联度不高,对其他产业带动能力不强。省属企业开磷集团2012年产值占全县的比重达到75%,但近年来无新增长点,加上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导致产值增速慢,2013年产值还下降8.4%,2012~2014年产值为130亿元左右。[1]

(二)产业要素受制约,项目发展资源支撑无保障

一是产业要素受到严重制约。在煤炭资源方面,开阳县引进山东兖矿集团建成50万吨合成氨项目,但由于开阳煤资源储量有限,所以缺口很大。在电力供应方面,由于云南、四川采取了更加灵活的电力供应政策,同类企业的用电成本远低于开阳县,导致全县黄磷行业在市场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另外,工业用地计划指标少。随着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园区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满足不了用地需求。

二是项目发展资源支撑无保障。虽然开阳拥有量大质优的磷矿资源,但绝大部分已探明资源已配置到开磷集团等企业,地方民企占有资源储量过低,只占有总量的15%,县级政府难以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需求进行有效调节,导致新入驻开阳的磷化工企业没有资源支撑,不能安心发展。

(三)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产业生态化受阻

产业生态化类似于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能源和物料的流通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尽管近年来开阳县在基础设施、废物利用等方面取得较大发展,但仍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需求,依旧处于劣势地位,主要表现在开阳县资源综合利用研发投入不足,大量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三废”利用特别是黄磷尾气利用率还比较低(2014年为64.1%)。目前磷矿中的氟、碘等元素回收利用工作已启动,其中开磷矿肥公司低品位碘回收装置已建成投产。

(四)自主创新能力不够,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难度大[!--empirenews.page--]

磷煤化工产业作为开阳县的支柱性产业,要实现技术改造和产业链的延伸仍需较长时间。目前,全县科技投入总量较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低。部分磷煤化工企业思想观念陈旧,不愿引进专业的研发机构和技术人才,产品严重依赖自然资源,没有专门的技术开发机构和团队,导致技术落后、粗放经营、研发能力薄弱,这些因素成为制约全县磷煤化工企业高新技术培育的瓶颈,造成产品消耗高、浪费大、资源利用效率低。严重限制了磷煤化工企业自主创新

品牌的建设与高新技术的发展,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

(五)煤炭资源管理缺口较大,煤矿关闭矛盾频发

在对个别煤矿的关闭上,由于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与各产煤乡(镇)之间没有顺畅沟通,引发了不少问题和矛盾。双流镇挖煤冲煤矿原业主以各种理由搪塞,不与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办理采矿权过户手续。此外,还存在煤炭行业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的现象。由于受煤炭产业政策的影响,煤矿技改建设和生产长期处于时断时续状态,非常不稳定,导致大部分原从事该行业的熟练技工外出打工或改行,如目前动工生产的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普遍面临应聘人员文化较低和年龄较大等难题。

五 关于磷煤化工产业集约化、精细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的思路

开阳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发展质量;加快促进磷煤化工产业的转型和循环经济的制度转型,积极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进一步推进磷煤矿资源就地转化,形成磷化工、煤化工、氯碱化工、能源工业和“三废”综合利用五大产业共生耦合协调发展。

守住两条底线,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为主线,以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立足磷资源优势和磷煤化工产业基础平台,按照“立足磷、跳出磷、超越磷”的发展理念,推动磷煤化工产业向集约化、精细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突出招商引资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沟通对接,承接东部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推动磷煤化工替代产业加快发展,促进工业产业结构调整。

六 开阳县磷煤化工产业的科学发展方向

(一)资源整合,推进煤电磷一体化发展

对全县磷煤化工产业进行科学规划,不断加强与上级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加快推进煤电磷一体化各项工作。通过煤炭、电力等资源整合的形式,对磷煤化工产业进行综合开发,对于各产业部门的持续稳定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以政府为主导,依托龙头企业,逐步整合地方的水电能源生产企业,通过政府直接收购或参与企业联合控股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进县有资源、技术、资金及市场优势的大型企业,整合县内现有的水电生产企业,将开阳县的水电资源作为煤电磷一体化基地内龙头企业及大用户的主要水电来源。二是考虑通过扩大水电资源的跨区域合作等方式,与开阳周边可利用的水电资源,如与乌江水电、六广河水电等水电企业达成共识,形成强有力的供电后盾保障,逐步完善水电供电网络,向磷化工企业进行电力直供。三是根据工业企业近、远期规划及园区用电需求,拟建火力发电厂作为磷化工企业的主要供电来源,配合水电资源,水火并济,相互补充,形成完善的电力网络,作为园区强有力的电力支撑。四是强化产业整合。通过促进相关企业之间的产业整合来提高县域经济效益。相关企业的整合能够延伸产业链,提高各个企业的综合效益,进而带动全县经济的增长。

(二)转型升级,优化发展精深加工产业

精深加工产业是将精深加工产品作为工业添加剂应用于其他产品,以提升该产品质量、增强其性能、提高其产品档次的产业。精细磷煤化工产品附加值高,收益高。以黄磷精深加工为例,黄磷属于磷煤化工初级产品,其硫、砷等杂质含量较高,只能作为低档次产品进行销售,但如果采取精深加工工艺,对黄磷产品进行精深加工,除去黄磷中的杂质,那么它的附加值和收益就会倍增。

开阳县磷煤化工产业的发展要树立大力发展精深加工的理念,生产附加值高的精细化煤磷化工产品。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施行磷煤化工产业精深加工,实现产业多元化发展和优化升级。一方面,密切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变化,引导企业投资发展同类产业,并从招商引资、项目审批等环节,加强源头监管,严控黄磷、饲料级磷酸氢钙、三聚磷酸钠等过剩产能的建设;另一方面,继续加快产业自主创新建设步伐,依靠集成创新和技术引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empirenews.page--]

(三)生态优先,大力发展绿色工业

根据贵阳市对开阳“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发展定位,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工业和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实现生态工业,建立县域生态工业系统,一是坚持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和发展

工业经济,进一步研究制定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相适应的发展战略,切实提升生态自觉,增强生态自信,实现生态自强。二是继续高度重视,切实抓好“百千万”工程,紧密结合五大环境友好型、生态友好型产业,紧密结合“5个100工程”,集中力量全面、深入抓好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工业化和生态化齐头并进,实现产业共生、生态和谐。三是整合项目资金,严格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建立工业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每年至少安排1000万元重点支持具有重大行业带动示范作用以及新型建材产业、高新技术、电子信息等产业项目。

(四)科技创新,加快磷煤化工产业发展

一是抓好工业园区建设。抓住工业园区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发展机遇,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培育千亿级产业园区。二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平台,大力发展有机化工。按照“湿热并举”的发展思路,突破湿法磷酸净化技术,鼓励支持黄磷、磷铵下游产品研发和生产,稳步推进磷渣、黄磷尾气、伴生资源等综合利用项目,不断延长产业链,拓宽产业幅度,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推进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加强科学技术创新。通过加强与高等院校、专业科研机构等合作,搭建科学技术、人才、智力平台,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加快磷煤化工、废弃物资源化等科学技术创新,实现磷煤化工产业进一步发展,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

(五)多措并举,加强磷煤矿产资源管理

严格按照省、市、县关于推进磷资源就地加工转化工作有关要求,加快磷矿资源整合力度和生产管理,实行“一票通”和电子监管,推进和谐矿区建设,大力推进深加工项目建设,提高全县磷资源就地加工率,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多举措强化磷煤矿产资源管理。

一是抓好煤矿行业安全监管工作。制订执法计划,对煤矿行业安全实施有效监管。通过强抓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督促煤矿企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通过查隐患、抓治理,严格落实隐患排查相关工作要求,抓好煤炭行业安全监管工作,确保煤矿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稳妥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各项工作。对煤矿关闭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加强与各产煤乡(镇)的沟通和协作,提前摸清关闭煤矿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矛盾,针对问题和矛盾对症下药,制订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确保关闭任务的顺利完成。对煤矿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协助企业制订好采掘计划。加大兼并重组工作力度,确保全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稳步推进。

(六)技术突破,推动磷煤化工产业发展

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的主线寻求科技创新工作新的突破,加强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全县磷煤化工产业的全面发展。

一是巩固综合科技进步指数(科技进步贡献率)监测工作取得的成果,加强科技软实力和硬件建设,进一步提高网上直报成员单位统计人员技术,确保综合科技进步指数统计监测结果达到45%以上。二是大力推进区域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搭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技术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培育和完善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紧紧抓住开阳县丰富的磷煤矿石资源优势,借助外资,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动产品换代、技术和设备更新,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四是强化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的监管。组织对到期科技计划扶持项目的验收,对未按规定开展研究和未按规定使用资金的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对严重违反规定的项目承担单位做出收回扶持资金等处理。

(七)科学规划,壮大培育发展替代产业

按照“立足磷、跳出磷、超越磷”的发展理念,着力破解“一磷独撑”的难题。一是坚持“快、转、高”并举,加快推进煤电磷一体化和千亿级产业园区建设,推动磷煤化工产业向集约化、精细化、专业化、高端化发展。二是借助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及开阳超星数字信息文化产业园建设平台,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重点在节能环保、现代技术信息、新能源材料、移动终端制造及应用电子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三是强化招商引资,做好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承接工作。密切关注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动向,深入开展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沟通和合作,促进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及企业入驻开阳发展。[!--empirenews.page--]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