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发展 > 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竞争力分析

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竞争力分析

时间:2020-04-04 来源:网络 浏览:

采掘与冶炼行业是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基础性产业,[1]它们的发展对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协调优化,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球及中国的采掘与冶炼行业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冲击,各国相继出台各种救市政策,以求早日走出危机,采掘与冶炼业企业也纷纷调整各自的经营战略和改善管理制度和体制,加速技术进步,更加注重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以减轻金融危机对自身的影响。2008年以来,受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影响,中国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的竞争力发生较大变化,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的监测资料,我们对2008年以来采掘与冶炼行业及行业内企业竞争力变化以及企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及可能采取的经营战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一 2008年以来中国采掘与冶炼行业总体发展概况

(一)采掘与冶炼行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但增幅大多有所回落

2008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但增长幅度都出现减缓。全年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21613.95亿元,同比增长14.17%,增幅比2007年同期回落25.33个百分点;当年价格的工业销售产值为20858.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40%,增幅比2007年同期回落26.72个百分点。除了铅锌采选与冶炼及镍钴冶炼工业总产值与工业销售产值出现小幅下降外,其他有色金属采选与冶炼加工总产值与销售产值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但同2007年相比,增速都有所下降。

2008年我国黑色金属工业规模也仍不断扩大,但受主要下游行业如建筑、房地产、机械、汽车、铁路和公路交通基建、石油石化、家电、造船、集装箱生产和需求下滑的影响,增幅出现缓慢下降。2008年1~11月黑色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0392.5亿元,同比增长34.79%,增速比2007年同期下降1个百分点。从子行业来看,它们的表现有所不同,炼钢业和炼铁业增幅都有小幅上升,而钢压延加工业却有所下降。炼钢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988.92亿元,同比增长38.71%,增速比2007年同期小幅上涨2.16个百分点;炼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440.46亿元,同比增长39.21%,增速比2007年同期上涨4.11个百分点;钢压延加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199.03亿元,同比增长32.84%,增速比2007年下降2.01个百分点。

(二)采掘与冶炼行业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但增幅大多回落

2008年,我国有色金属主要产品产量都有所增长,但增速普遍下降,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7年雄踞世界第一,总产量达到2519.19万吨,比2007年增长6.72%,但增幅比2007年回落了16.72个百分点。除了铅、锑和镍的增幅比2007年分别上涨15.48、18.27和3.68个百分点外,其余七种有色金属产品增幅均大幅回落,回落最多的分别是海绵钛、汞和铝,分别下降了75.79、39.56和29.41个百分点。2009年前两个季度,我国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呈现出持续企稳回升态势,但仍保持一定程度的降幅,十种有色金属总产量为1145.70万吨,比2008年同期下降7.49%,铜、铅、镍、海绵钛的产量呈上升趋势,其余产品产量都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镁产量下降幅度最大。

2008年,我国黑色金属主要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减缓,主要产品产量增幅都出现了回落,其中,全国生产粗钢总量为50048.80万吨,同比增长1.13%,比2007年同比增速回落14.53个百分点;生产生铁35988.57万吨,同比增长-0.16%,是2000年以来首度的负增长,增幅也同比回落15.35个百分点;生产成品钢材58177.30万吨,同比增长3.56%,增幅同比回落19.13个百分点;生产铁合金1824.99万吨,同比增长3.90%,增幅同比回落18.09个百分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外部需求萎缩,2008年9~12月四个月粗钢、生铁、成品钢材产量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连续同比下降,10月粗钢产量同比降幅达到17.00%,11月粗钢产量同比继续下跌了12.38%,12月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0.52%;10月生铁同比降幅达到16.80%,11月同比降幅达到16.25%,12月下降了9.40%;10月钢材同比降幅达到12.40%,11月同比降幅达到11.00%,12月下降了1.69%。2009年上半年,黑色金属主要产品产量发展保持与上年相同的态势,全国粗钢、生铁和成品钢材等的产量均有所增长,但增速较2008年同期明显下降。

表4-1 2008年金属产品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幅度

(三)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利润普遍下降,亏损面较大

2008年以来,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呈下降趋势,尤其是四季度亏损严重,规模以上有色金属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51.5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51%,降幅比1~8月份扩大了22.9个百分点。就有色金属子行业来看,铜、铝、铅锌、镍钴企业实现利润大幅度下降,铜冶炼企业58.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63%;铝冶炼企业114.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4.39%;铅锌冶炼企业29.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4.99%;铅锌采选企业80.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2.73%;镍钴冶炼企业54.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0.3%。

与2007年黑色金属工业效益大幅增长相比,在金融危机、钢价暴跌、钢厂减产、高价铁矿石需要消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2008年以来钢铁行业效益增速明显下滑,行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出现全行业亏损情况,亏损企业亏损额明显增多。2008年1~11月规模以上钢铁企业销售收入达到4.21万亿元,同比增长34.50%,增速比上年仅回落3.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钢铁企业盈利能力明显下降,亏损额大幅增加。2008年1~11月钢铁行业实现利润累计达1475亿元,同比减少13.7%,增幅比2007年下滑27.4个百分点。2008年1~11月钢铁企业亏损额达到187.07亿元,同比增长达304.86%,增幅比2007年增长322.83%,其中炼钢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12倍以上。12月,中钢协监测的71家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达到291亿元,部分大钢厂亏损额逾百亿元。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上半年行业销售收入锐减,销售利润大幅缩水。1~5月钢铁行业产品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4988.9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8.36%;1~5月钢铁行业累计实现利润26.42亿元,仅是上年同期利润总额的2.72%。

二 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基础竞争力分析

测度基础竞争力的指数主要由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及增长竞争力三个指标构成,其中,规模竞争力主要由销售收入、净资产和净利润等构成;效率竞争力主要由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及全员劳动效率等构成;增长竞争力主要由近三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和近三年净利润增长率等构成。基础竞争力指标的排名主要反映的是各企业基本素质和财务状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分类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监测资料调整的影响,2009年监测的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有69家,这69家企业在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基础竞争力排名分布比较平均(见图4-1)。就全行业基础竞争力的排名分布而言,排名前300名的有29家,排名300名以后的有40家,说明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的基础竞争力总体仍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以上,行业内竞争水平较高,产业组织结构集中度仍然处于较低的水平。为深入分析2008年以来沪深两市上市的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基础竞争力变化的特点与原因,根据它们在全行业基础竞争力得分和排名,将检测的69家企业分为2组(见表4-2)。根据检测资料,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与国家政策以及企业自身经营战略的影响,2009年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基础竞争力变化比较大,行业整体竞争力有所下降。

图4-1 2009年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基础竞争力排名分布

1.第一组企业基础竞争力分析

处于第一组的企业有29家,它们在全行业的基础竞争力排名在第5名到第266名之间。这些上市企业在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排名上都有一项排名处于远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新钢股份在增长竞争力排名上处于全行业第1名,领先沪深上市的所有企业,表现十分抢眼,而宝钢股份等其余28家企业在规模竞争力排名上都进入全行业前100名,远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本组企业规模优势明显,抗风险能力强,在效率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企业也十分注重发挥专业化优势,通过构建核心竞争力来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因而本组企业基础竞争力排名靠前。

表4-2 2009年69家采掘与冶炼行业上市企业基础竞争力在全行业的分布

接下来以新钢股份等部分企业为例分析本组企业竞争力变动的情况。如表4-3所示,新钢股份尽管在规模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没有进入全行业前100名,但由于在增长竞争力的强劲表现,使得其在全行业的基础竞争力排名处于第5位,行业内居第1位,其竞争力较强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其充分进行市场细分,发挥专业化优势。2007年新钢股份完成整体上市以来,公司始终都占据所在细分领域的优势,充分保持经营灵活性,积极开拓市场,使得公司近两年实现超速增长,2008年、2009年主营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连续保持了294%、260%和128%、130%的增长。宝钢股份则是其国内钢铁行业龙头,规模在钢铁行业内居首位,产品结构完善,部分产品生产工艺水平位居国内领先,近年来,公司努力扩大高端产品比例,提升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公司在增长竞争力方面表现比较差,在全行业的排名居于第862位,制约了其基础竞争力的提升。山东黄金与金岭矿业在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都进入了全行业前100名,但由于规模竞争力排名靠后,制约了公司基础竞争力排名的提升;紫金矿业与南山铝业等8家企业则分别有一项指标进入前100名,但在另外两个指标上稍微靠后,影响其基础竞争力排名的提高;八一钢铁、柳钢股份等企业则分别在规模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表现尚可,增长竞争力处于400名以后,尽管存在缺陷,但其基础竞争力仍可稳处中上游水平。

表4-3 2009年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全行业基础竞争力排名前300的企业

2.第二组企业基础竞争力分析

处于第二组的企业有40家,它们在全行业的基础竞争力排名在第332名到第1313名之间。除了厦门钨业、金钼股份两家企业在效率竞争力排名以及ST珠峰在增长竞争力排名进入前100名,所有企业都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指标处于200名以后,部分指标远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例如,除了ST珠峰,几乎所有的企业的增长竞争力都表现不佳,导致这些企业的竞争力处于全行业300名以后,特别是在本组40家企业中,竟有33家企业处于全行业基础竞争力400名以后。

就规模竞争力而言,处于400名以后的有33家,占本组的82.5%,其中,处于700名以后的有26家,占本组的60%,说明本组企业的总体规模远远落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就效率竞争力而言,处于400名以后的有26家,占本组的65%,处于700名以后的有18家,占本组的45%,表明本组企业在效率方面表现也一般;就增长竞争力而言,处于400名以后的有33家,占本组的82.5%,处于700名以后的有24家,占本组的60%,与规模竞争力表现类似,呈现一致性,说明本组企业在企业成长性和增长能力方面也远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并且规模竞争力对增长竞争力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整体来看,本组企业无论是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还是增长竞争力都存在较大的不足,导致基础竞争力排名靠后的居多。

表4-4 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全行业基础竞争力排名第301~1317名的企业

总体来看,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波动以及企业自身经营战略的影响,相比2007年,无论是前10名还是前300名,2008年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基础竞争力都有所下降,而且行业内企业基础竞争力排名的变动较大,驰宏锌锗排名2007年进入行业内前10位,2008年却位于行业内第58位,中金黄金等企业行业内排名也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

(二)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对综合竞争力得分与排名只监测了沪深两市主板排名前300名的企业,其中,属于采掘与冶炼行业的企业有30家(见表4-5),占300强企业的10%,与基础竞争力全行业前300名中采掘与冶炼行业的企业所占的份额几乎一样,也占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总数的43.5%,表明与其他行业企业相比,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仍然较强。

根据2009年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以及经济形势变化,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对综合竞争力的构成指标做了调整,综合竞争力指数由基础竞争力与动态指数共同构成,其中,动态指数具体是指2009年沪深两市主板企业半年报基础竞争力指数,用以综合反映2009年以来上市公司的规模、效率以及成长情况。根据各个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得分和排名,可以将该组企业分为三组,综合竞争力处于前100名的为第一组,排名第100~200名的企业为第二组,排名第200~300名的企业为第三组。

除了唐钢股份、太钢不锈与鞍钢股份三家企业在动态指数排名以及山东黄金、新兴铸管、酒钢宏兴三家企业基础竞争力排名在第100名以后,处于第一组的其他5家企业在基础竞争力和动态指数得分和排名都比较靠前,说明这些企业2008年以来总体经营业绩比较好,发展态势良好,企业竞争力保持在很高的水平。总体而言,处于第一组的企业综合竞争力较强,抗危机能力强,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小,企业发展比较稳健。南钢股份与豫光金铅等7家企业处于第二组,南钢股份与华菱钢铁等企业无论是基础竞争力还是动态指数得分略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使得综合竞争力也处于全行业中上游水平;豫光金铅等企业由于动态指数得分为负值,动态指数排名大致处在第100~200名,与这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排名比较匹配。处于第三组的企业动态指数得分普遍较低,大大制约了这些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也主要是位于200~300名之间。

表4-5 沪深两市主板300强中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综合竞争力得分与排名

三 国际金融危机对采掘与冶炼业企业发展环境的影响

2008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欧美日等众多发达国家陷入经济衰退,中国经济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作为我国重要的基础产业的采掘与冶炼业的发展环境也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较大程度的影响。大致来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发展的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造成:首先,危机使得各国经济受到冲击,使得我国采掘与冶炼业企业面临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尤其是外部市场需求萎缩,即金融危机使得我国采掘与冶炼业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其次,为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出台了一系列保增长、促民生和调结构的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必然会对我国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即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我国采掘与冶炼业企业面临的政策环境也发生重大变化。

(一)国际金融危机对采掘与冶炼业企业发展市场环境的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市场需求疲软,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增多,世界采掘与冶炼行业发展周期加速进入拐点,行业发展处于下行期,最终使得行业内企业竞争激烈。

1.外部需求下降,订单减少,使得企业出口不断下降

全球经济放缓导致国际采掘与冶炼业市场急剧萎缩,2008年,我国有色金属出口额260.14亿美元,比2007年减少了3.04亿美元,降幅为1.2%。2009年1~6月,十种常用有色金属产品出口量都出现负增长,全部有色金属品种出口额为负增长。根据国际钢铁协会(WSA)预测,2009年全球钢材需求将下降14.9%,降至10.18亿吨,降幅创“二战”后新高。[2]受此影响,2008年第4季度以来,我国钢材出口订单大幅下降,2009年3月,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不足30%。[3]

2.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导致出口竞争力下降

各国政府尤其是美国政府为了救市,相继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持续贬值,人民币则相对升值,这大大削弱了我国采掘与冶炼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据BIS的数据,2008年8月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超过10%,对欧元及亚洲货币的升幅则超过20%。以钢材为例,美元大幅度贬值使得独联体国家2008年12月下旬热轧卷出口报价下降至400美元/吨(FOB),远远低于中国500美元/吨的出口报价,[4]使得我国企业出口竞争力下降,甚至导致部分国内市场的丧失。

3.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一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摩擦加剧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不断侵蚀,一些国家开始采取措施保护本国采掘与冶炼业企业的利益,针对我国出口采掘与冶炼业产品的贸易摩擦案件有增加趋势。例如,美国、欧盟、印度、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频频对我国钢材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或征收高额的反倾销反补贴税;越南、伊朗、印度、土耳其等国纷纷提高关税,俄罗斯、拉美、印尼和马来西亚也对我国钢材出口持警惕态度。我国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后,众多国家和经济组织对我国所采取的一些政策措施持批评和反对的态度,认为我国政府对这些产业的干预和引导以及对企业补贴等措施违反了国际贸易规则,导致了不公平贸易。

4.国际金融危机导致采掘与冶炼行业迅速下滑,行业发展进入周期性拐点

采掘与冶炼业基本上都是资源、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它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产业进入退出壁垒较高,产业发展与经济周期大体同步,并且,随着我国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融入世界市场,使得我国采掘与冶炼业发展周期与世界基本一致。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采掘与冶炼产业高速发展,也支撑了我国2002年以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刺激和推动了本产业的进一步扩张,导致产业内部分子行业出现投资过热,形成产能过剩。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突然到来和冲击程度的加深,这些行业产能过剩形势更为严峻,例如钢铁产业多年来一直都有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二)国际金融危机对采掘与冶炼业企业发展政策环境的影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全球经济增长显著放缓,对我国经济影响非常明显,采掘与冶炼业成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下行调整受影响最重的行业之一,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行业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而采掘与冶炼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工业发展的晴雨表,因此金融危机对采掘与冶炼业发展造成的巨大困难引起了中国政府高度的重视,政府从扩内需保增长政策部署、行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制定、金融政策支持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希望振兴采掘与冶炼业,加快结构调整,通过兼并重组保护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促进采掘与冶炼业持续健康发展。

1.中央和地方相继出台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措施,必然会拉动采掘与冶炼行业的发展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中央和地方到2010年底大约需投资4万亿元,其中,近一半投资将用于铁路、公路、机场和城乡电网建设,总额1.8万亿元;用于地震重灾区的恢复重建投资1万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3700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2800亿元,自主创新结构调整1600亿元。这些工程项目建设都与采掘与冶炼行业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随着项目的启动建设,必然带动采掘与冶炼行业发展,为行业内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使企业尽快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

2.制定行业振兴规划,大力扶持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

为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2009年1月中旬以来,国务院相继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汽车、钢铁、纺织、装备制造、船舶工业、电子信息、轻工、石化、有色金属产业和物流业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其中,钢铁与有色金属产业都属于采掘与冶炼业,汽车、装备制造与船舶工业、石化等工业也与采掘与冶炼业有很强的产业关联关系,其他产业也与采掘与冶炼业有间接联系。随着这些规划的执行和落实,从短期来看,有利于解决采掘与冶炼业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缓冲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从中长期来看,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以及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会议认为,钢铁产业与有色金属等采掘与冶炼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涉及面广、关联度高、消费拉动大。制定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对于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素质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相关产业和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3.加大金融对采掘与冶炼业企业的支持力度

为减轻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工业发展造成的不利影响,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国家加大了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首先,国家开始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08年9月16日央行开始降息,在不到100天的时间内连续5次降息,这有利于减轻采掘与冶炼业企业财务负担。其次,推出钢材期货交易,提高企业的风险规避能力。2008年1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30条意见,明确提出要推动期货市场稳步发展,尽快推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钢材等商品期货新品种。随着钢材期货交易的开展,有利于钢铁企业增加避险手段,加速行业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优化行业产业组织结构,缓解产能过剩问题。最后,银行加大了对采掘与冶炼业企业并购重组的支持。2008年12月6日,中国银监会发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规范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经营行为,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并购贷款方面科学创新,满足企业和市场日益增长的合理的并购融资需求。随后,2008年底,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明确表示要加强与宝钢集团合作,为宝钢提供并购贷款。

四 金融危机背景下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竞争力提升的战略

国际金融危机极大地改变了2008年以来我国采掘与冶炼行业企业的发展环境和竞争力,为应对金融危机,采掘与冶炼业企业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调整机会以及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造成冲击的契机,努力改善经营管理,大力培养和引进先进管理人才,改进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提升。2008年以来,我国采掘与冶炼业企业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形势的变化,所采取的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与其他企业的互补合作,组建大型的企业集团

为解决产能过剩、行业产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大型采掘与冶炼业企业之间积极进行资源整合,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以采掘与冶炼业为基础有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企业集团,大力延伸产业链,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挖掘新利润源,通过行业并购重组,实现规模效应与协同效应,提高了行业集中度和优化了产业结构。以钢铁行业为例,2008年3月,山东省两大钢企济钢与莱钢联合成立山东钢铁集团,此举将对山东省两大钢铁企业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势互补产生深远影响。2008年下半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钢铁行业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在此背景下,钢铁企业加快了并购重组的步伐。例如,2008年11月5日,在山东省政府的支持下,山东钢铁与日照钢铁正式签署并购重组意向书,此并购还得到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收购的完成将为建设日照精品钢基地奠定基础。

(二)积极参与全球分工,充分利用和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的流动性出现严重不足,其国内企业的发展遭遇严重问题,为了加快经济复苏,避免企业大量倒闭,降低失业率,欧美政府纷纷推行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减免企业税收负担,降低贷款利率,积极改善本国的投资环境,吸引和鼓励外国投资者。与此同时,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欧美众多企业陷入困境,企业价值相对下降,而人民币升值,购买力增强,降低了我国跨国并购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成本。例如,2009年6月11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100%收购世界第二大锌公司、澳大利亚第三大矿业公司OZ Minerals公司主要资产的交易获得成功,此举既实现了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原材料供应渠道的多元化,还将有效增加我国锌、铜、铅等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储备,大幅提高我国有色金属的保障程度,有利于缓解供求矛盾。

(三)实现多元化发展,努力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2008年以来,采掘与冶炼业企业充分利用国家产业结构政策调整的契机,加大研发投入,改进经营管理,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提高高端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与此同时,采掘与冶炼业企业还积极将先进科技延伸到上游的采矿与能源等行业,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循环使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实现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并且积极开展与物流、金融、交通运输、科研等部门与行业的合作,构筑全面的产业发展支持体系,从而更好地发挥采掘与冶炼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带动与辐射作用。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