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发展 >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时间:2020-04-04 来源:网络 浏览:

第一节 产业转移理论

一 产业转移的定义

以产业发展的视角来看,根据各地区的产业竞争优势发生变化情况,适时地对产业区位进行重新选择,形成了所谓的“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产业发展的空间动态变化。换句话说,变化了的产品需求或资源供给条件使得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或国家向另一个地区或国家进行转移,就形成了产业转移。以微观的角度来讲,产业转移也可以说是发达地区所特有的一种现象。部分发达地区的企业利用各方面优势,对不同区域进行投资,从而把一些不具优势的产业转移到较不发达地区来完成,这导致一种现象,那就是从产业的空间布局来看,该产业开始由发达地区向次发达或不发达地区逐渐转移。从以上描述来看,本书对区域产业转移的理解是:利用区域分工和贸易合作的方式,对其他地区进行投资,并将人力资本以及技术向投资地区输送,从而使区域内部不同层次的经济单元能够得到区域的协调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时空演变现象。

从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和操作原理来看,产业转移主要分为政府主导型和市场驱动型。政府主导型是指为了平衡区域间的发展以解决比较明显的经济极化效应,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来适时引导产业转移的行为。市场驱动型认为,企业为了某种目的,通过权衡生产要素的价格和质量以及所处市场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灵活地发生产业转移。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扩大产业规模,也可能是节约成本。从产业转移的内容来看,根据其发生程度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产业链局部转移和整体转移。局部转移是指产业转移现象只针对产业链中的一部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调整。整体转移是指产业的全部产业链在不同区域之间的转移,发生整体转移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该产业在原有地区没有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从提高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看,部分产业可能有更适合其发展和扩张的区域。总的来看,产业转移一般始于局部转移。

产业转移有地区差异之分:一种是发生在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称为区域产业转移;另一种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称为国际产业转移。其中,区域产业转移有区内和区际的差别:区内产业转移指的是产业转移发生在同一经济或行政区域内,其中包括各经济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和国内的产业转移;区际产业转移指的是一国内部的某些产业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转移,是在国家内部发生转移,不涉及国界线在地域方面的限制。

研究产业转移问题的人很多,而其中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的人居多数,其研究成果为产业转移奠定了理论基础。前人的研究并没有减弱对相关方面的研究,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深入。学者更多地从区域产业转移的视角来研究问题,从而使得关于产业转移的理论变得更为丰富和饱满。

二 基于产业发展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产业转移是区域间由于产业竞争优势的变化而导致的产业区位重新选择的结果,是产业发展过程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即产业演化的空间形态。产业转移也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了变化,一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个经济过程。从微观角度来看,产业转移是发达区域的部分企业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跨区域的直接投资,把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区域进行,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由发达区域向发展中区域转移的现象。因此,本书将区域产业转移定义为:区域内不同层次的经济单元通过区域分工与贸易合作、异地投资等形式实现物质生产资料、资本、技术与人力资本在区域内移动,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变现象。

(一)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弗农针对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及转移而提出的,它能够反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及转移的一般规律。为了探究产业发展及转移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轨迹和内在机理,美国成为弗农的研究对象。他通过介绍产品在美国的发展规律来分析和揭示全球范围内的生命周期演化及转移过程。研究过程中,他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成熟和标准化三个阶段。在创新阶段,美国所拥有的高收入消费群体和技术密集的优势使其符合及时的市场反馈与较高的技术研发投入要求,从而成为研究的首选地。当产品进入成熟阶段,影响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管理和资本,因此,美国企业将拥有丰富的现代管理技术和投资来源的欧洲发达国家作为其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而进入标准化阶段以后,生产技术的普及导致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降低,因此,美国企业又将对外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转向了具有低成本劳动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而随着产品从新产品向成熟及标准化产品的转换,产品的特性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开始由知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转化。与此同时,企业为了使产品在生产要素质量和需求条件不同的国家或地区转移,会从产品的市场需求条件变化和生产要素密集度入手采取相应的投资策略。

(二)“雁行模式”理论

“雁行模式”理论是由日本学者赤松要提出的,它主要研究开放经济下的产业发展情况。赤松要选择日本纺织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明治维新后日本产业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描述,通过研究发现,“进口—国内生产—出口”是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产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因其路径形似三只展翅飞翔的大雁,故得名“雁行模式”。在工业化早期,日本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产能方面都不具备太大的竞争力,国内的一些产品如棉纺织品等主要从欧美一些国家进口。而面对国内需求的不断增加,大量外资开始投向日本棉纺织业,发达国家的投资对日本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棉纺织业。外国的投资大大增加了纺织品的产能,日本渐渐开始转型,由进口依赖型转向自给自足型,甚至步入出口的道路。“雁行模式”表明处于开放经济条件下后发工业国的发展历程,其发展一般都经历了先进口再出口、先弱后强的过程。这也表明了后发工业国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来发展自己的产业,从而快速实现工业化,之后转而对相对弱势的国家转出其弱势产业的梯度转移轨迹。

对以上两种理论的对比结果显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是对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一般规律的经验总结,而“雁行模式”是对后发工业国从产业承接到产业再转移过程的描述。将此二者理论结合起来便形成一个完整的国家间产业转移模式(见图2-1)。

图2-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雁行模式”理论的结合

(三)边际产业扩张理论

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一种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它是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去研究如何进行产业转移才能更好更快地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必然会伴随着产业结构发生变化,新兴产业产生与成长的同时会有衰退产业的退出。为了应对改变的发生,地区产业需要做出一些调整,而区域产业转移则是主要措施之一。该理论把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边际产业作为其产业转移的对象。根据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路径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会是边际产业的首要选择对象,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则紧随其后。在同行业中,低效企业较高效企业而言会提前加入边际产业行列。此外,转出产业对转出国来说可能是弱势产业,但对承接国来说则可能是优势产业,承接国通过对转移产业的发展升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因此“边际产业扩张”式的产业转移无论对转移方还是承接方来说都是一件有利的事,这是一种双赢的可持续发展。

三 基于区域分工视角的产业转移理论

国内外学者对现代产业转移的研究多是从转移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入手,而很少将重心放在区域分工方面。因此,从此角度来研究区域产业转移理论,是对产业转移理论的补充。按照涉及地域范围不同,产业转移可分为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产业转移,区域产业转移又可分为区际产业转移和区内产业转移两种类型。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是一种产业在空间上移动的现象。区际产业转移是指在一个国家内某些产业由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它完全发生在一国之内,没有突破国界线的地域限制。区内产业转移则指的是发生在同一个经济区或同一个行政区内的产业转移现象,包括一国内部的产业转移和各级经济区内部的产业转移。

(一)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劳动分工和贸易理论最早由亚当·斯密提出,该理论认为在国际分工中,每个国家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其具有优势的产品上,并用其优势产品去交换在生产中处于弱势的产品,通过这种方式使各国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而资源的优化配置反过来促进分工和交换的进行,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最终达到各个国家的利益最大化。大卫·李嘉图在国际分工与贸易合作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国际贸易分工可以以不同的劳动生产率为基础。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在国际贸易中,生产差异较小的产品可以从中获取利益。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和赫克歇尔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它以要素分布和现代优势原理为基础讨论了进行国际分工的标准,认为其标准取决于要素的丰富程度。该理论认为各个国家应根据其资源的拥有程度来进行生产,应该充分利用生产资料充足的资源来生产产品,并以此换取以稀缺资源为原材料的产品,这样才能够顺应各个国家的资源分配,既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又不至于造成资源的枯竭。

(二)梯度转移理论

20世纪下半叶以来,海特和克鲁默等区域经济学家创立了区域发展梯度转移理论。该理论以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不平衡发展理论为依据,指出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产业基础,生产要素在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除此之外,各个地区的发展战略也不尽相同。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阶梯状差距出现在产业结构和经济的发展方面。由于梯度差距的存在,为了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处于优势地位的高梯度产业会得到率先发展,并不断向低梯度产业扩散。产业通过在不同梯度的转移,高梯度地区能够将弱势产业转出,而将主要精力用于发展前景较好的新兴产业。而转出产业对于低梯度区域来说可能是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为承接地区的创新节省时间,还可以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综合比较以上两个理论可以看出,梯度转移理论认为产业结构状况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而地区经济部门是决定产业结构状况好坏的关键,尤其是主导产业所处的阶段。区域主导产业分别以劳动、资金、技术和知识为核心进行发展。而每个产业或产品的发展则要经历创新、成长、成熟、衰退四个阶段,一般情况下,在产品、制度、技术和管理方法方面的创新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而这些创新活动的发生集中于高梯度区域。之后,依次从高梯度区域向低梯度区域扩散,如图2-2所示。因此,发达地区的首要任务是发展自己的经济,当经济逐渐趋于稳定之后开始发生产业转移,从而带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发展。

图2-2 主导产业演变规律

(三)“核心—外围”理论

区域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曾经提出了区域发展的“核心—外围”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的区域有所不同,经济的发展不会同时发生在所有区域而是会形成一个核心,这个核心区域一般位于城市繁华地带,这是因为城市在工业发达程度和技术先进水平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优势,除此之外,城市或城市集聚区资本集中、人口密集,经济能够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外围区域被分为资源前沿区域和过渡区域,而过渡区域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上过渡区域和下过渡区域。由于含有丰富的待开发资源,资源前沿区域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潜在价值,一般位于两种过渡区域之间,如图2-3所示。

图2-3 弗里德曼的“核心—外围”结构模式

该模式从内到外分别是核心区、上过渡区域、下过渡区域以及资源前沿区域,上过渡区域与核心区紧密相连并处在核心区外围,所处地理位置使得上过渡区域能够与核心区建立各种联系。这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下过渡区域与核心区没有直接的联系,其处于相对较低的产业梯度,经济的发展比较落后。

“核心—外围”结构模式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发展程度由内而外依次递减。一方面,外围区为核心区提供了发展经济所需的大量的生产要素,而核心区又能够在技术、材料、文化体制以及社会方面产生大量创新;另一方面,核心区的创新经过发展、成熟会逐渐向外部扩散,然后被外围区所利用,从而促进外围区的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通过这样一个发展过程,所有区域的经济都得到发展。“核心—外围”理论反映了区域发展的空间不平衡及其动态演化过程。

(四)新经济地理模型理论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流经济学开始关注空间作用以及空间外部性,主流经济学家认为,之前的经济学并没有将过多的精力投入空间经济问题,而只有地理学家和区域经济学家以及部分城市经济学家才关注“区位”“空间经济学”等问题。他们通过对经济中的空间集聚和专业化研究发现,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领域。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利用垄断竞争模型把距离、区位、区域等概念引入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框架,用空间集聚、不完全竞争、外部经济以及规模收益递增等概念诠释区域(或者国家)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并利用萨谬尔森的“冰山”原理、博弈论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分析工具,通过数学模型对其加以表达。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框架下,区位理论得到新的发展。

新经济地理模型理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路径依赖、规模报酬递增和空间集聚的区位理论。关于路径依赖,新经济地理模型理论认为区域经济不会自动向最优格局发展,它有比较强的路径依赖性,某一偶然事件的发生可能会使一个地区产生产业集聚优势,而这种优势又倾向于通过自我传承而发展为长期集聚优势。通过这种方式,区域产业的发展模式得到巩固和强化,从而使经济发展呈现“好的越好,差的越差”的马太效应。与传统的规模报酬递减规律不同,新经济地理模型理论认为区域经济集聚会促进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发生。根据新经济地理模型理论,产业和经济活动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其空间位置上的相互接近会形成规模经济,从而获得一定的规模报酬。而区域经济集聚是支持报酬递增的外部性因素。空间集聚的区位理论认为,在收益递增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基础上,新经济地理模型理论将区域发展理论、区位理论以及贸易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认为某些特定因素通过经济空间的自我强化而被放大,从而对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四 国内产业转移及发展趋势

我国地区产业转移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中国地区产业转移首次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的中国面临着帝国主义国家的禁运和全面封锁。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中国采取“进口—替代—出口”的产业转型战略,从苏联、东欧进口大量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引进在技术和管理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人才。我国产业的发展始于上海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产业主要涉及短线产品产业、基础工业和国防军工业,迁厂、调人、建新厂是其迁移的主要方式。这种产业转移完全是由政府主导而不是资源的优化配置所致,其结果表明完全的政府主导型产业转移并不是一种高效的产业转移机制。换句话说,产业转移与国家战略的结合会导致进行产业转移的一些考虑因素(如成本因素)被忽略,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转移。

第二次产业转移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劳动力成本和原料价格的持续上涨逐渐削弱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其他国家所拥有的先进技术和低劳动成本拉大了其与中国之间的差距,中国背负着巨大的发展压力。为了改变这种力量悬殊的局面,国家提出了“东锭西移”战略,其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将棉纺织业转移到劳动力成本较低且具有资源优势的区域。“东锭西移”成为国家调整和重组纺织工业的主要措施。伴随着该战略的实施,纺织设备和纺织初加工技术开始由沿海地区向新疆等地区转移。实施初期,西部地区工业和经济实力确实有明显的提高,且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但是,此战略的优势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东锭西移”战略的提出是为促进各地区的全面发展,然而,伴随着战略的实施,产业转移虽然解决了资金和工艺技术水平的问题,但由于政策执行的监督不到位,并没有将东部的优势全部转移到西部去。

中国经济的发展步入正轨以后,国家为了改变东、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提出了“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次产业区域转移与以前有所不同,它处在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基础上,此次产业区域转移虽说仍与国家战略相结合,但此次企业拥有较大的自主判断性,这赋予产业转移新的意义。目前,我国产业转移的移出地区主要集中在渤海湾、长三角以及珠三角等沿海地区,承接地区则集中在中、西部地区。

总的来看,我国内部产业转移已经由大范围整体迁移转向产业链部分环节的转移以及区域局部的调整。

第二节 产业安全理论

一 产业安全的定义

目前,产业安全的定义有许多代表性的观点。我们可以基于其侧重点对其定义进行分别阐述。

(1)针对不同的侧重点所提出的产业安全定义不同,从控制力来讲,产业安全是指本国的资本控制着本国的支柱产业。而杨公朴等(1999)从控制力的侧重点对产业安全有另一种定义,他们认为产业安全中的控制力表现在对国家重要经济部门的控制上。于新东(2000)对产业安全的理解是:如果能够控制某产业的创始、调整和发展,那么该产业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安全的。何维达、宋胜洲(2003)对产业安全的理解是核心经济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政府对其产业的控制权受到威胁的程度。

(2)产业自身的竞争能力是注重竞争力的产业安全所关注的焦点,它强调产业在受到外来冲击及威胁时所具有的应对能力。景玉琴(2005)认为,产业安全指的是其产业的生命力。夏兴国(2001)认为,产业安全是指某产业面临各种威胁所产生的抵抗能力和免疫力。只有在面对外部威胁的同时仍能够维持均衡发展,才能够达到所谓的产业安全。从宏观角度对产业安全的定义是:政府能够采取一定的措施去规制某些产业的发展,国内的相关制度能够对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进行相应的引导。除此之外,结构合理或充满活力的产业同样也具有一定的产业安全。介于宏、微观之间的产业安全是指本国的支柱产业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大部分产业在开放的竞争环境中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而从微观层面对产业安全进行定义则将控制的主体集中于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

(3)强调制造业的产业安全。雷家骕(2000)提出,因为制造业对于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产业是否安全取决于制造业是否安全。所谓制造业安全是指,一方面国内的制造业能够满足国家建设对某些制造品的需求;另一方面还要打破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发展。评价制造业是否安全的标准是看其在国家经济体系结构中的支柱和主导性地位。

(4)强调外资的产业安全。张碧琼从外资方面对产业安全的理解是:“外商的直接投资导致国家产业安全受到威胁,因为外资进入一国的经济系统以后,会利用其拥有的各方面优势对国内企业产生威胁。外商一旦控制某支柱产业,国家经济和产业安全所面临的威胁就不得而知。”

(5)强调生态的产业安全。对生态方面的产业安全,主要是对产业所面临的生态环境健康程度做一个系统的评价,评价主要从四个维度入手,分别是产业的活力指标、恢复力指标、结构指标以及综合指标。通过这四个维度的评价,能够为产业安全提供一个统一的评价标准。

二 产业安全理论框架

早期的产业安全实践抽象和升华出来的一种产业安全理论涵盖了产业安全的定义、特征以及影响因素,但这种理论涵盖面较窄,无法适应日趋复杂的经济现象,因此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无从下手;而针对产业损害理论,学术界和WTO都有过相应的研究,但其研究侧重于进口国产业受外来产品倾销行为的损害程度,研究范围过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源于波特的钻石模型,它从产业内生竞争力的提高方面展开研究。李孟刚(2006)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从五个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构建了一套完整的产业安全理论体系(见图2-4)。

图2-4 产业安全理论体系

(一)产业保护理论

产业保护理论是比较早且发展比较成熟的产业安全理论之一。它从四个方面来研究产业安全问题,这四个方面分别是产业保护手段、程度、效果以及对象。

根据产业领域差异将产业保护分为三种类型,这三种保护分别针对的是幼稚产业型、结构衰落型和高度发达型。结构衰落型产业保护指的是国家在产业结构改革或科技发展的过程中对弱势产业的保护,也包括在工业化前后对农业的保护。幼稚产业型保护,是指落后国家对面临激烈竞争且正在发展中的产业进行的保护。高度发达型产业保护则主要是对战略产业的保护,所谓战略产业是指出于战略的考虑对国家的优势产业进行保护。

根据保护效果不同将产业保护分为正保护、零保护和负保护。产业正保护,顾名思义就是产业保护的收益大于成本,这对于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种是产业零保护,也就是收益与成本相当,处于一种不赚不赔的状况;第三种是产业负保护或消极保护,也就是对产业实施保护所得到的收益不足以支付其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效率为负。

而根据保护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将产业保护划分为三种类型:一般性产业保护、中度性产业保护和深度性产业保护。减免相关产业的企业的税费是实现一般性产业保护的主要方式;对相关产业的企业既减免税费又进行收益性补贴是中度性产业保护的主要手段;深度性产业保护指的是因存在生存危机而连最基本的投资收益都无法得到保障,除此之外,还要承担非工作性成本,因此不需要向社会缴纳税费。另外,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分析框架,可以将产业保护分为结构、政策、布局和组织四个方面的安全维护。

(二)产业损害理论

产业损害理论是研究进口国产业受倾销产品损害的程度。该理论的基本理论是对被倾销国家受倾销产品的损害及其程度要有一个准确的判断。

要想从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产业损害调查机制。而对产业损害理论的研究能够帮助一个国家应对国际贸易中的反倾销裁定,从而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减少其造成损失。只有这样,才能为本国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使其能够有效地保护其外贸利益,避免其国内产业遭受非正当竞争的威胁。

(三)产业控制理论

东道主产业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由本国资本对其产业的掌控能力来反映,这是产业控制理论的内涵,其理论主要用来研究东道主和外资的产业控制力。而资本对产业掌控力主要是通过外资对本国产业的掌控力程度来表示。从产业安全来看产业控制理论,我们能够看出,外资控制力和东道国控制力是一种零和博弈关系,因此,产业控制理论本质是两种力量的对决。理论上讲,如果外资产业控制力过大,则会导致本国产业出现安全问题;如果东道主在许多方面都由外资所控制,那么其产业将面临很大的安全问题。因此,产业控制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对技术、股权、市场、品牌、经营决策权等方面的控制,除此之外还包括受控制企业外资国别集中度以及某个重要企业受外资的控制等,用控制率来表示外资控制程度。

(四)产业竞争力理论

某些不具有竞争力的产业能够得到暂时而非长久的保护,这就是产业保护的有限性。要想使产业得到长久的保护,应从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入手。产业是否安全取决于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而产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又取决于产品或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竞争优势的形成以及发挥是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内容。换句话说,产业竞争力是某一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这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在产业竞争力方面,比较经典的理论来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著作中,他没有对“产业竞争力”进行定义,而是从产业和企业的角度去看待国家竞争力的问题。他认为,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竞争力取决于其产品是否具有竞争力。而国家的宏观环境又决定了产业和企业的竞争优势。他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对位于10个国家的上百种产业的发展历史进行研究,归纳分析出了国家如何在特定领域建立竞争优势的著名的“钻石体系”。从产业竞争优势的形成来看,国际竞争力的形成更依赖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策略行为。在波特的钻石理论中,“钻石模型”的形成依赖于六个要素之间的彼此互动。然而,在开放市场的条件下,这六种因素同样影响着产业安全。这充分说明了产业安全和产业国际竞争方面存在紧密的关联性,所以,解决产业的安全生存和发展问题的最主要办法还是靠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理论的机理如图2-5所示。

图2-5 产业竞争力理论的机理

(五)生态产业安全理论

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环境之间数与质的关系构成了生态结构。而经济系统内经济要素之间数与质的关系构成了经济结构。生态经济结构理论通过对这两方面的研究来发现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研究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奠定理论基础。

描述生态环境与经济活动关系的另一种理论是生态足迹理论。该理论将人类的一切消费及生产的废物都转化成为“生产或吸收这些物质与能量的生态性面积和水域面积”,然后对比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足迹”(SEF)与“人类生态足迹”(DEF)的需求大小。如果生态足迹大于人类生态足迹,则说明生态系统还处于压力承受范围之内;反之则说明生态系统已经处于压力承受范围之外了。如果生态足迹小于人类生态足迹,则人们会通过其他方式来满足自身的需求,比如进口外地产品服务或者过度开发本地资源。而这两种方式会产生负外部效应,不仅会危害到本地的生态系统,还会危害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经济结构需要进行调整。

除此之外,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也是对生态和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循环经济理论由环境保护运动发展而来,该理论认为,人类具有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自然生态系统的机理来构造经济系统。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构建一个合理的经济系统,还可以将经济与生态融为一体,从而得到更为和谐的生态经济关系。可持续发展理论也是研究经济与生态关系的理论之一,然而,与其他研究不同的是,其主要研究的重点在于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时间维度。可持续发展理论有两个内涵:一是经济的发展应建立在维持时间维度的发展的基础上;二是在不影响后代对资源的需要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三 产业安全评价体系

产业安全评价是通过实证研究而形成的一种产业安全理论,产业安全的评价离不开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因此该评价体系的设计方法和原则也是我们应该先确定的。评价一级指标要根据所设定的原则来选定,然后从评价角度入手寻找与这些指标相关且可测量的维度,以此建立一个完整的产业安全评价体系。产业安全评价将产业安全进行量化,这种方法全面科学地对产业所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准确的评价,以此为如何保障产业安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最为合理的对策建议,亦即评价。

创建一、二级指标,所有的系统都具有整体的形态、结构、边界和功能等,而各部分的简单加和并不是系统的整体,各部分简单加和所没有的系统性在系统的整体上便可体现出来。除此之外,等级性也是系统的特点,多个不同的子系统方能构成系统。不同的子系统组成整个系统后,系统本身会具有子系统所不具备的功能,而不是其简单的加和。因此,根据产业安全的几大主要影响因素来设计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是在构造产业安全评价体系时的首要工作,然后用整理描述出来的各影响因素的具体指标来进一步填充一级指标,从而形成二级指标和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见图2-6)。

图2-6 产业安全评价体系

在选择影响指标方面有着多种渠道和方法。我们可以借鉴和引用国内外已有的对产业安全及其关联性指标的研究成果,此外,许多经过处理的产业竞争力和反映经济安全的一些指标,也可以作为反映产业安全的指标。考虑到产业安全主要取决于产业竞争力的强弱,而不是简单的产业保护,因此,我们借助对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来衡量产业的安全程度。被公认为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方法之一的瑞士IMD(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建立的有关竞争力的评价方法,包含用来描述产业竞争力的四大指标体系,分别是基础设施和企业效率、经济运行、政府效率以及社会系统,而对产业安全的评价就依赖于以上指标。此外,一些调查或统计数据也被加入评价体系供其参考。WEF国际竞争力评估体系——瑞士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创立的一种主要利用问卷调查的结果和一些较宏观的经济数据进行分析的评估体系,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可信度。以2000年的指标作为对比,WEF使用了169个指标,其中宏观数据为39个;IMD使用了290个指标,其中有180个经济数据的硬指标。为增强整个体系的针对性,本书通过参考这两种较权威的竞争力评估体系,结合国际机构发布的权威数据和《中国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等官方统计数据,选出了20多个能够充分反映产业安全现状的指标。

有学者将发展权、创始权和调整权作为衡量产业安全与否的三大标准。如果一个国家的某产业能够掌控和控制这三方面中的任何一个,那么该产业在这个国家就处于安全的状态。而从动态的发展角度来看,发展权可能处在最为关键的位置。任何一个单位在进行产业安全评价时,都要从这三个方面去综合地把握和评价,除此之外,还要以历史、现状和未来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去具体地把握,要进行综合的考虑,不能也不得将时间的连续性割裂。

此外,一套评价产业安全的比较全面的指标体系也被一些学者建立。该指标体系有四大类指标,23个小指标。四大类指标分别在发展环境、控制力、国际竞争力以及对外依存度方面进行评价。其中,产业对外依存度大类指标又分别对资本、出口、技术和进口四个维度的对外依存程度进行评价。该指标体系还将产业指标安全状态分为危机、不安全、基本安全和安全四种基本状态,相应的安全等级为D、C、B、A,并分别给四种状态规定不同的分数范围,即:[80,100],[50,80),[20,50),[0,20),分数越低越安全。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衡量指标体现在六个方面,分别是产业的世界市场份额、国内市场份额、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产业R&D费用、产业集中度以及价格比等6个指标。产业控制力包括外资技术控制率、受控制的企业外资国别集中度、外资品牌的拥有率、外资股权的控制率和市场的控制力共5个指标。产业发展环境包括资本成本、劳动力成本、资本效率、需求增长率、劳动力素质、制度环境状况、供给产业状况和产业损害状况,共8个小指标。

第三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 国内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

研究产业转移与该产业发展以及地区经济之间的关系,并对转移效果进行评估,这些内容是我国关于产业转移研究的重点所在。而引起产业转移的原因,是早期有关产业转移研究的主要内容,国外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因此产业转移基础理论的诞生也来源于国外。

(一)我国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

受历史发展和中国特有制度的发展所限,国内对产业转移的研究起步较晚,对国外产业转移理论的学习和借鉴是最开始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我国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也不再是简单的学习和借鉴,而是结合自身的发展,开始实证研究产业转移的原因以及产业转移与经济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关系,这样的转变意义重大。

我国学者夏禹龙和何钟秀等在克鲁默和海特的区域发展梯度转移理论的基础上,经过结合实际的不断研究,提出了区域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也是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一套理论。区域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指,经济技术在世界各地的发展不尽相同,各区域经济技术的发展水平形成一个梯度,梯度的存在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技术水平和生产力会自发地从高梯度向低梯度扩散和转移,通过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不断扩散,低梯度的发展速度日益加快,地区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从而形成相对制衡的竞争局面。这一战略理论随即在我国成为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的理论,其认为不同区域在经济技术方面存在梯度差异,而处于高梯度的区域往往是较为发达的地区,大量创新活动在这个区域发生,而每次创新都能够明显地提升经济的发展速度,提高经济的发展水平。当高梯度发达区域经济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之后,其技术和创新会根据产品周期循环的顺序向次发达区域转移和扩散,从而带动该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也有大量研究从实证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研究进行较为客观的产业转移分析。李小健用实证研究分析了产业转移发生的原因。他从区域基础、国家政策、发展战略等因素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将导致一些传统产业向其他欠发达地区转移。王先庆认为,导致产业转移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由经济发展差异所带来的利益差异;另一个则是由地理区域差异所导致的各地区不同的成长差异。这二者的相互影响使得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存在较大的差异。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产业向收益最大化的地区转移,而后者则决定了地区的定位。陈刚等学者认为,发生产业转移的主体是发达地区不景气或处于衰退状态的产业,这些产业在发达区域失去了发展优势,但并没有失去绝对的发展优势,也就是说,有了更适合其产业发展的区域以后就会发生产业转移。陈建军认为地区之间发生产业转移最基本的条件是两地区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经济联系,因为毕竟经济联系的主要媒介是产品和要素的流动。

关于产业承接地的研究,我国学者冯超的观点是,承接产业转移有利于加速经济发展,因为作为新产业输入的接收区域,如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其发展正得益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我国学者刘珂认为产业集群的升级能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的进程,而承接产业转移又可以使资源得到充分配置,从而与产业转出地区相互补充和利用。

关于产业转移效果的研究,我国学者余国琴认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的转移完全可以促进产业升级。举例说明,正是因为不断接收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自身已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东亚地区实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产业升级。这种产业转移和升级是先后以劳动、资本以及技术为中心的发展顺序进行的,这得到了国内多位学者的证实。例如,我国学者陆冰蕊、王虹、张凯华等分别从产业的产品结构、内部结构、组织结构、支柱产业以及产业布局五个方面进行调整,较为系统地解释了如何通过产业转移的承接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他们认为,在对转移的产业进行承接时,新的技术与管理方式以及大量投资资金的涌入使承接地区原有的产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产业结构的改革和升级应运而生。这一方面能够使其产业的规模相应地发展壮大;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其产业结构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的合理需求和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张公嵬也认为合理的产业转移会提高整体的竞争力,并促进区域产业优化升级。通过区域内优势产业的转入以及失去竞争优势的产业的转出,该地区的产业实现一次换血,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能够保持持久的竞争力。冯超认为,如果能够将不同的产业分别集中在对其有利的区域进行发展,优势发达区域主要用来发展高技术创新的产业,而处于相对弱势的区域则可以用来发展较为传统的产业,合理分工以及产业的转移使得各产业适得其所,从而各个产业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产业转移是将产能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转移,而不是转化,正如能量守恒定律一样,产业转移并不会增加产能的总量,因为总量是一定的,此外,产业转移必然伴随着企业扩张和跨区域投资,因此产业转移不会导致新的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问题。我国学者李丽认为产业转移能够促进区域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并不是所有的产业都能够发生转移,并且产业转移也不是在任何区域都可以进行,其要根据一个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以及所处的经济环境是否利于某产业的充分发展而决定。根据利益导向和有效发展的原则对产业进行转移,其依据的是区域分工。通过区域分工,物尽其用,人尽其才,从而在区域内实现了资源配置的优化。我国学者刘毅和周春山分别运用GIS空间分析和数量模型等手段,从县级、地级市和区域三个不同角度入手,对广东省发生产业转移的参考因素以及对经济差异产生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各个层面的经济差异都会比较明显地受到产业转移的影响,但是其影响一般比较滞后,除此之外,也对经济差异的缩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傅允生通过研究产业转移和劳动力回流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产生的现象,认为国内地区经济发展的协同效应是由产业转移与劳动力回流形成的,这两者也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孙启明等从产业转移和企业迁移的两个角度系统探讨了区域经济变动和区域间经济同步化的动力。他们认为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其能够推动区域之间的经济同步化和经济波动;影响企业迁移的因素包括区域经济水平、产业和企业自身的资源禀赋、区域空间容量、区域间竞争性政策等。而良性的企业迁移、产业转移在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同时,会带来资源要素的大规模流动,最终促进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国外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

20世纪30年代,国外开始出现研究产业转移的理论,比如早期的古典贸易理论。研究初期,多数人将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作为进行产业转移的基础,并提出不同国家之间国际贸易地位所发生的变化为产业转移提供了发展的条件,通过研究国家层面的产业转移来形成产业转移理论。比较经典且有概括性的研究成果包括边际产业扩张理论、“雁行模式”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这些理论作为最初的探索成果,对产业转移后来的研究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综上所述,产业转移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且多因素的,其中包括比较优势、要素禀赋以及国家政策等。

1.比较优势

小岛清(Kiyoshi Kojima)在有关“边际产业转移论”的阐述中指出,投资追求的是投资回报率,投资不足和过度投资都是一种无效率的投资,因此投资之前,需要对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进行比较权衡。除此之外,投资还注重利益最大化,以及在众多投资项目中选择利益最大者进行投资,因此,对外直接投资要建立在对成本的分析之上。在此基础上,按照产业边际最小的顺序依次进行,通过产业空间移动的方式来回避产业劣势或者说扩张边际产业。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从侧面分析了产业跨国梯度转移的影响因素,他认为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的国家由于经济和技术的相对落后,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为了引进发达国家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必须开放国内某些工业产品的市场,通过开放的市场使新技术在国内得到发展,并将新技术与本国所拥有的优势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度。

2.要素禀赋

发展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Raul Prebiseh)认为,尽管用国内工业化替代大量进口工业品的进口替代战略是发展中国家出于发展压力而被迫实行的,但这恰恰也是导致产业发生转移的源头。他利用贸易保护主义理论,对国家行为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穆尔等人通过对英国在1960~1981年发生的产业转移进行研究,提出受援地区吸引投资的优惠条件、受援地区的工资补贴以及在非受援地区的限制企业布局政策对产业转移同样起到很大作用。泰勒等人通过建立产业转移的时间系列模型将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国家投资在总的产业转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反映区位经济优势的要素组合则在决定产业转移的空间分布中占据主导地位。

3.国家政策

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早期研究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部分产业的转移,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口的近零增长与工业的迅速发展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不可避免地导致非熟练劳动力的缺乏,也间接地推动了后期的产业转移。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人口方面造成的巨大损失,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程度最大,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会向劳动力较为充裕的地区转移。

进入21世纪,国外对通过实证研究评估产业转移效果的研究比较多。在美国,产业转移对形成产业集群的结论的产生也是相当有利的。此外,英国学者波特(Porter)提出了集聚经济理论,该理论涵盖了观念更新、技术溢出、结构优化以及竞争优势四个维度的效应。他认为产业的空间集聚不仅会带来技术溢出等外在优势,而且会带来产业的自然优势,对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美国学者史密斯和弗洛丽达(Smith,D.F.Jr. and Florida,R.)认为产业转移能实现价值链效应,通过产业转移的带动作用,可以使产业集群由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环节发展,从而改变全球产业链中承接地区产业集群的地位,使产业集群从价值链的低端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而且能够带动产业集群从一条产业链条向更高级的产业链条转换,最终实现产业集群的价值链升级。

(三)国内外产业转移研究的比较与启示

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针对产业转移的研究已经接近系统化和全面化,并且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许多基于对当时社会经济问题的分析而创立的理论,以及对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和原因等进行的比较深入的研究,都是产业研究领域较为先进的成果,但其在基础理论和现象描述的理论方面仍没有实质性的突破。我国关于产业转移的研究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在已经进行的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中,仍然能遇到一些共性问题,如下所述。

第一,由于产业转移是一种经济现象,因此,经济因素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成为大多数人研究的对象,这导致了对其他方面影响因素的忽略。然而,除了经济因素以外,政府决策和社会演化习俗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转移,本书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政府调控在京津冀产业转移中的推动作用。

第二,大量研究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对转移现象的描述,以及在已经发生的产业转移基础上对造成此现象的种种分析的解释上,而没有从未发生产业转移的角度去预测产业转移的发生,以及阐述将要发生的产业转移的内在机理。本书改进了产业转移梯度系数,预测了京津冀地区产业转入和转出的具体行业。

第三,目前对产业转移的研究文献中,忽视了生态环境对产业转移的影响,本书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增加了生态环境方面的评价指标。

二 国内外关于都市经济圈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都市经济圈的研究

“大都市圈”“大都市区”概念的提出是国外关于都市经济圈的研究的源头。1910年,美国某研究者提出,同时具备人口、经济、社会联系三大中心的地区是大都市区,这是“大都市区”这个名词第一次出现。而在1950年,日本又提出了另一个名词,即“大都市圈”,并将大都市圈解释为中心都市及其周边地区所构成的区域。在早期,对判断一个地区是否是大都市圈的标准研究得比较多。日本学者最早提出形成大都市圈的基本组成是人口在10万以上的中心都市及其周边区域。法国著名学者戈特曼(Jean Gottmann)对判断标准做了详细的研究。他提出,形成大都市圈(Megalopolis)的基本条件和标准有五个:①大都市圈区域内要有比较密集的城市,具有高度密集的构成要素;②核心城市由联系方便的交通走廊连接,各都市区之间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外观上则表现为市街区大片地连在一起;③大都市圈中的都市不仅是各大城市的中心,还必须与外围区域建立紧密的联系;④属于国家的核心区域,同时具备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⑤人口的规模必须达到一定程度,至少在2500万人以上。根据以往的发展,各个国家的首都会比较容易形成大都市圈,这也称为城市经济圈。日本由于在东京经济圈方面研究得比较多,因此对城市经济圈方面的关注比较多,从而也形成了不少关于城市经济圈的研究成果。东京都市圈内部的产业结构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该城市人口的流动比率、城市建设规划以及产业的集聚情况,通过多种因素的影响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此外,也有学者针对法国巴黎提出了巴黎经济圈,该学者将侧重点放在了对区域规划和经济圈优势的分析上,认为巴黎经济圈的形成在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同时,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利用。综观全球,大多数国家都是以首都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带,通过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形成以首都为核心的城市经济圈。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首都地区经济的增长和资源的充分利用,带动非首都其他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其他地区形成带头作用,而且还可以有效地缓解首都城市由于功能产业、人口过度集聚而带来的城市和社会问题,从而提升首都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使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得到贯彻实施。

(二)我国关于都市经济圈的研究

相对国外对都市经济圈的研究,我国对其的研究则较晚,大多数集中于21世纪,这也与我国近几年城镇化率的稳步提升有关。胡序威、周一星(2000)以一个地区的非农业人口作为都市区的衡量标准,并对都市区外围县(市)做了如下规定:①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的总量占全县(或县级市)社会劳动总量的60%以上;②非农业的GDP占全县(或县级市)GDP的75%以上。根据此标准,中国可划分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唐和辽中南四个大都市区。顾朝林等(1999)则将关注的重心放在城市与外围地区所建立的紧密联系上,强调通过城市中心与外围区域的协调配合形成空间层次分明且区域分工明确的大型地域综合体。王建(2005)则提出通过中国地形来划分大都市区的观点。他认为,未来中国可以以120公里的半径、4万~5万平方公里的覆盖面积以及5000万的人口规模为标准在东、中平原地区建立20个都市圈。爱德华·李孟针对中国的大都市区在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了标准,这三个方面包括非农人口的数量、对外围区域的溢出效应以及地理面积上的要求。

对京津冀经济圈的研究表明,目前京津冀经济圈包含的地区有北京、天津、河北,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范围有可能扩大。对京津冀地区的规划目的是想通过资源的整合建立一个以北京为首的城市经济区,从而发挥其龙头作用,带动整体经济的共同发展,早日实现区域共同富裕的目标。京津冀经济圈是在“十二五”规划中被提出的,并由此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在此之前,有关京津冀区域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上,观点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主张调整区域空间格局,认为区域空间结构不够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北京大学杨开忠教授则认为,产业不具备竞争优势、制造业偏多、缺乏创新是阻碍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南开大学周立群教授认为,京津冀地区产业过于集中,分散的程度很小,产业在该地区的积累使得不同地区之间产生差异;而产业的集中对于经济发展并不是有利无害的,不同发展层次的产业都集中在同一个区域,就会形成一种局面,即不具备地区优势的产业出不来,拥有地区优势的产业进不去,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因此,重新规划区域发展战略对于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京津冀经济圈”概念的提出和各地政府规划的出台,京津冀经济圈范围的制定已然被提上了日程,不可避免地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对该地区范围的制定有四个方案,分别是“2+5”“2+7”“2+8”“2+11”。“2+5”方案,即北京、天津加上河北的承德、秦皇岛、唐山、张家口、保定。“2+7”方案,即北京、天津加上河北的承德、秦皇岛、唐山、张家口、保定、廊坊、沧州。此方案由北大教授杨开忠提出,并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因此成为学术界比较推崇的方案。“2+8”方案,即北京、天津加上河北的承德、秦皇岛、保定、廊坊、唐山、张家口、沧州、石家庄。这与之前的“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所划定的区域范围相同。“2+11”方案,即北京、天津加上河北的承德、秦皇岛、廊坊、沧州、唐山、张家口、保定、石家庄、邢台、衡水、邯郸。

要想方案能够有效地实施,需要先对其进行规划。到现在为止,在京津冀经济圈方面研究比较多的是对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描述,而对于如何通过推动产业转移来解决当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得并不是太多。

由于某一地区的资源配置发生了变化,对地区资源依赖性强的产业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如果资源依赖型产业不发生相应的变化,那么其将面临被淘汰的威胁。该地区某资源的增多或减少会造成资源依赖型产业的转入或转出,这就是产业转移的本质,产业转移不是一个简单的产业迁移过程,而是随资源配置的变化而发生的有规律的经济活动。通过产业转移行为,不仅可以使资源得到有效的配置,还会使产业集中于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区域,从而形成明确的区域分工。对于产业承接方来说,产业的转入一方面能够调整该地区的产业结构,使其更加合理化;除此之外,转入的产业在该地区有一定的发展优势,这对于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升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并能够实现经济发展转型,促进共同发展,从而缩小相对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经济方面存在的差异,实现互利共赢。由此可见,产业转移是承接方学习转出方先进经验、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佳路径,也是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历史趋势。对京津冀地区的经济研究,多是从经济差异角度入手,而从产业转移角度入手来促进地区之间共同发展的研究则凤毛麟角。此外,“京津冀经济圈”的概念暂时还不能被大家所理解和熟知,因此,在这方面的很多研究都还不太成熟。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经济正处于转型期,如何对产业结构进行改革是目前正在研究的内容。为了扬长避短,使自己的优势产业得到不断发展,需要通过产业转移将自己的弱势产业转出去,从而有更大的空间来发展优势产业,而外围地区则可以根据自己的地区特色承接对自己来说具有优势的产业来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对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路径的研究和探讨是很有必要的。

本书是想通过研究产业转移来解决京津冀经济圈所面临的产业发展问题,加速各地区之间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各产业在各地区之间的合理发展和共存,从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不断加强整体竞争力。

三 产业转移影响评价的研究

(一)产业安全问题的成因

重商主义中的贸易理论最早是与产业安全问题有关的内容研究。在历史上,英国最早展开工业化进程,国际贸易逐渐开始盛行,这时便产生了保护民族经济的问题,这最早是由著名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从国防安全的角度提出的。亚当·斯密认为为了保障本国船舶企业的发展,使其处于全国垄断地位,应当对外国的船舶收取重税,这在后来被人们命名为“国防需要论”。人们普遍都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就是以国防安全的名义对产业实施保护,从而制定一套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保护政策。有很多方面的原因都会威胁到产业安全,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的原因有投资自由化及贸易自由化、外商直接投资控制、国际竞争力薄弱、制度非均衡等。

中国产业安全的成因也来自方方面面,国内很多学者利用换位思考的思维方式,通过外资来研究中国产业所面临的安全问题。研究发现,外商投资企业会利用其自身的各种优势影响中国产业安全,包括在管理、资金和技术等各方面,进而会利用各种方式控制国家的某些重要产业。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外资所造成的影响有另外的理解,那就是外资企业通常会使用三大手段对中国产业安全产生影响,三大手段分别为市场控制、技术控制和品牌控制,这些手段的使用会对接受国造成很大的影响,产生包括国家宏观调控能力下降、产业结构失衡加剧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产业安全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也有部分学者持有的观点是,制度不均衡是中国产业问题的根本原因(邵亚良、王瑛,2005;张立、王学人,2005)。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产业的制度需求在比较复杂的环境中形成,是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虽然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阻碍得到了解决,但仍然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例如旧制度惯性、传统的改革思路,这些问题如果不能一一得到解决,那么经济的发展将很难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在早期中国已经开展了关于经济发展新制度的供给工作,但由于各方面困难重重,使得新制度无法顺利推行,这直接造成了中国产业安全严重的供需失衡状态。

国际竞争力、投资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国内体制这四个方面对于中国产业安全的影响也受到了一些学者的关注(赵广林,2000;张中山、李冬梅,2006)。下面分别从这四个方面进行一一说明。首先在国际竞争力方面,这方面的原因主要来自经济全球化,全球竞争是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避免的问题,所有国家产业都要经受国内外的各种竞争压力,都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全球竞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是一个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必备条件。其次是投资自由化方面,外商以其特有的优势(如拥有资本、技术生产要素以及管理经验等)来控制东道主国家的产业,进而便会引发产业安全问题。再次考虑贸易自由化的问题,贸易自由化导致产业安全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展贸易相关投资活动,将会严重挤压国内产业的市场份额;二是外商会通过服务及商品贸易来进行产业扩张,抢占国内市场,进而产生产业安全问题。最后从国内体制进行分析,世贸组织贸易体制与东道国国内体制存在很大差异,东道国仍需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尤其是在部分垄断产业的管理体制和贸易体制方面,只有通过不断完善,才能建立起与世贸组织接轨的一整套更加安全、成熟的经济体制,并且同时建立起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

(二)产业转移影响评价

陈刚(2001)提出一种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模型,该模型以C-D生产函数为基础,如图2-7所示。它以产业转移进入承接地的前后生产函数发生的变化为基础,计算推导出由于转移产业的进入将会带来的额外收支的函数表达式,以此计算结果对产业转移的效应进行评价。除此之外,应用该模型进一步推导分析,细化产业转移效应,将产业转移效应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产业的“关联效应”、产业结构的“优化效应”、就业的“扩大效应”和环境方面的“影响优化”效应。此模型已经成为现阶段一些产业转移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以这四种效应指标为基础可形成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以评价产业转移的效应。

图2-7 基于C-D生产函数的产业转移效应评价体系

利用系统方法论的原理,安增军和汪瑞对产业转移内涵和效应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将产业效应划分为七个维度,从而构建了一套涵盖14个二级指标体系的产业转移评价指标体系(见表2-1)。

表2-1 区域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安增军、杨敏(2012)对海峡两岸产业转移效应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海峡两岸转移效应分为正效应和负效应两个方面,资源整合、产业升级以及市场扩张等属于正效应,而环境污染等则属于负效应,从这四个效应角度提取出具体的11个评价指标,并用网络分析法(ANP)来确定每部分的权重以展开产业转移效应的综合评价。具体内容如表2-2所示。

表2-2 两岸产业转移效应评价指标体系

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影响及其效应是来自多个方面并且十分复杂的,它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中关于产业安全理论研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产业转移对其结构造成的影响。目前已经有很多文献在产业转移对承接地的正面效应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研究,其讨论的主要内容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升级、区域经济发展、技术溢出、就业状况、产业关联等几方面,并以社会经济发展对产业转移效应的评价为重点内容。但事实上,京津冀经济圈一体化发展逐步加快,单一的经济目标已不能满足广义产业安全下的产业转移目标,生态经济安全问题、社会文化影响问题均应当包含在产业转移目标评价体系中,产业转移不再是单一的经济发展效应。因而在本书中,我们要做的便是建立既包含经济效应又包含生态环境安全的产业转移影响评价指标。

下一条:绪论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