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发展 > 绪论

绪论

时间:2020-04-04 来源:网络 浏览: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综观全球经济竞争格局,世界级的大城市群将很快成为整个经济竞争中的主要力量,某些城市群的日渐成熟极大地带动了周围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例如,东京、巴黎、伦敦等城市群,不仅自身成为极具发展活力的世界级经济中心,而且逐渐形成以自身为先导的国家核心“城市经济圈”,促进了各自国家首都的国际化快速发展进程。不难发现,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大都市圈的逐渐形成是区域性增长的中心城市逐步壮大并进一步扩散,以及带动次中心城市增长的过程。在这个演变过程中,对世界级“城市经济圈”不断形成与壮大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一个因素,被认为是由各个城市之间高效协作而形成的最大都市圈效率。

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经历了几个朝代的发展与演变,直至清朝,以北京为中心,形成了包含张家口、天津、承德等一系列重要城市且半径达三四百公里的城市圈域。在这个大的城市圈域范围内,北京发挥着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的重要作用;同时,环绕在北京周围的这些重要城市,在军事、经济等各自具有独特功能的方面为北京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年来,京津冀首都城市圈的发展更成为我国华北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连同天津市和河北省,整个首都都市圈毫无疑问地成为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经济核心区,并致力于成为中国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中成就自身地位的先行者。然而,北京、天津和河北作为一个区域发展体,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而且随着京津冀首都城市圈的发展壮大,这种不平衡的现象越来越突出,极大地阻碍了城市圈的一体化和成熟化进程。特别是作为首都的北京,由于其具有更优的城市功能,吸引了更多的人口涌入,城市交通、公共资源、人均生存空间、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大城市病”问题相继出现,并逐渐成为整个首都经济圈迅速发展的严重制约。人口问题对北京施加的压力尤其显著,据统计,北京市常住人口在2014年已达2114.8万人,意味着十多年内,北京市常住人口增长了48%。由人口压力导致的资源稀缺、环境承载能力下降、资源和环境约束加紧等问题也不断加剧。例如,2014年数据统计,以北京市常住人口进行计算,人均土地面积约0.078公顷,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8,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3;人均水资源还未到100立方米,是一个资源型严重缺水地区;在能源方面,全部的天然气,大部分的煤和电力都无法足量自给。此外,2014年北京机动车达到了537万辆,这使得北京的交通阻塞和环境污染问题也进一步加重。与此同时,投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而投资中高能耗、低产出问题仍然存在,影响市民的正常生活,也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此背景,“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建设以大城市为依托,中小城市为重点,形成具有较强辐射作用的大城市群,进一步促进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之间的协同发展,并在战略规划中提出将“京津冀一体化”这一国家战略向世界推出,将战略重点定位于打造京津冀率先发展点,致力于推动东部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期能够通过京津冀的持续发展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第三极”。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是国家“十二五”发展战略制定的基本背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京津冀经济圈”必然要发挥资源创新性及战略性特色,力争在全球的经济竞争中作为国家的代表发挥其关键作用。在这一过程中,要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整个经济圈的发展方式和结构不可避免地要进行相应调整,调整方式的选择是多样的。例如,北京首钢集团搬迁至曹妃甸这一举动就是一个结构调整的过程,也是城市之间优化升级的过程,无疑是一个极为成功的案例。京津冀经济圈在发展过程中也应当深化城市区域之间的开放互动,使三个省市的功能结构达到最优,构建更为优良的产业集群,促进区域的整体发展。

产业转移的过程通常伴随着资本、技术等有形、无形资产的流动,同时也能够增加不发达区域的活力。一个区域内产业的有效转移经过市场的作用力,不仅能够使区域经济达到最优,而且能够有效减少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此外能够提高整个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京津冀经济圈着力于分散首都功能,发挥北京的核心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的有效发展,整个进程具有深远意义。第一,京津冀经济圈具有富足的劳动力资源、发达的交通网络、良好的地理位置等一系列产业转移优势。因此,京津冀经济圈担负着高质、高量、高效合理地实施区域产业转移,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城际分工协作,促进各地资本跨行政区划进行联合、重组、并购,成为继“珠三角”和“长三角”之后的第三个区域增长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艰巨任务。第二,仅从河北地区的角度看,有效地分担北京首都城市功能,并建立良性互动,河北便可以更好地获得北京优秀的人才资源、先进的生产技术等一系列资源,这些对河北的经济发展会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第三,该区域的快速发展不仅能够有效地吸引国内外资源,有效地实现发展程度不同的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使之成为我国北方最发达和开放的地区,而且最终能通过辐射作用促进周边地区的整体发展。

基于上述分析,本书期望通过对京津冀的实证分析丰富产业转移理论,同时为制定并实施更为有效的经济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由于京津冀区域发展具有区域发展的普遍特点,存在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因此通过有效研究,解决好京津冀的产业发展问题必然会为构建其他有效的区域经济并促进其有效发展提供借鉴。因此研究京津冀产业转移问题毫无疑问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方法

一 研究目标

本书的总体研究目标是明确京津冀中心城市需要转移的产业和外围地区可以承接的产业,并根据研究得出的分析结果提出有效的建议,通过实施相应措施以期深化区域内部产业协调发展和整体的合理布局,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本书认为通过有效研究找到能够提高区域经济效率和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可以通过以下研究来实现:

(1)京津冀目前的发展现状;

(2)京津冀的产业转移趋势和条件;

(3)京津冀应参与转移的行业;

(4)建立一套以产业转移理论和产业安全理论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

(5)根据京津冀区域经济的特点及评价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适合京津冀产业转移和发展的政策建议。

二 研究方法

本书综合采用了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及计量经济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具体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将区域经济理论与产业转移理论相结合,对京津冀经济圈进行案例分析。本书选择特定地区、具体城市,以国家、省市统计年鉴数据为主要依据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城市之间在行业转移方面的发展趋势;经过理论分析,提出了广义产业安全的理论概念及体系,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其可行性。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对京津冀经济发展及产业转移的状况、转移条件和发展趋势的分析,运用的是以实证分析为主的方法;而以产业梯度系数和比较行业增长率所做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优化,则采用的是规范分析法。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实证分析法评析其发展趋势及其特点时,在京津冀经济圈生产要素禀赋、产业梯度系数等方面,需要用到定量分析,否则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京津冀经济圈产业转移的发展规律。而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及产业转移评价的复杂性,仅仅依靠定量的方法是很难解决全部问题的,因此仍需要依据定性分析方法,理性判断产业转移的发展方向及其动态变化过程。

(4)综合评价多层次分析法。产业转移与产业安全,需要用到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多元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本书综合运用这些理论方法,构建基于产业安全的产业转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模型涉及的变量进行层次分析,以统计学为主要计算工具,辅以其他软件方法,测算各层级指标的权重系数以及分值,最终综合得出量化研究结果。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结构

本书内容共分为10章。

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及意义,论文的研究目标、采用的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主要内容、创新点及逻辑主线图,并对京津冀范围进行阐释。

第二章: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主要阐述广义产业安全理论、生态经济安全相关理论以及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论述了本书研究的理论依据,包括区域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理论和核心—外围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论与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论。

第三章:国外产业转移发展趋势与城市圈发展经验借鉴。世界上任何一个成熟都市圈的发展都是伴随着产业转移及转型升级向更成熟的方向发展,此部分主要介绍了日本东京都市圈和美国纽约都市圈产业转移的经验。

第四章:京津冀地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主要阐述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产业转移现状和产业转移特点,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产业转移问题的原因。

第五章:京津冀产业转移机理分析。产业转移机理包括两方面因素:一是市场驱动因素,二是政府调控因素。市场驱动因素又包括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和产业结构差异,通过分析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趋势,进一步明确产业转移的发展方向。

第六章:京津冀产业转移的行业选择及布局优化。主要通过以区位熵、比较资本产出率和比较劳动生产率为乘积的产业梯度系数和比较行业增长率等因素,分析判断具有产业转移趋势以及衰退的行业,在产业转移行业选择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产业转移的原则,权衡各地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因素,确定产业转移的优化方案,并设计产业转移以后形成的优化的产业空间布局。

第七章:基于PSR逻辑框架的京津冀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以广义产业安全理论分析产业转移因素的影响。首先,从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产业结构升级和政府推动三个方面分析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推动因素;其次,基于产业转移的本质,立足于生产要素,对通过生产要素流动产生作用的产业转移效应进行分析;最后,基于生态经济安全理论,从生态环境角度分析产业转移效应对环境的作用机制。从压力、状态和响应等因素角度选取评价体系的相关指标,以此建立以PSR为基础的模型框架,同时分析该评价体系的适用性。

第八章:运用PSR模型评价产业转移效应。主要将熵值法和修改的层次分析法作为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计算的主要方法,并以此确定最终结果的评价标准。同时以16个转出产业为例,综合评价从北京转移出去以后产生的影响。

第九章:京津冀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

第十章:结论及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全书逻辑框架如图1-1所示。

第四节 本书研究范围界定

京津冀经济圈是目前国家规划中的一个重点经济区域,是我国三大城市经济圈之一。

首先,分析经济圈在国家的经济地位。综观国内外排名比较靠前的经济圈,如我国“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日本东京都市圈和美国纽约都市圈,上述4个经济圈2014年经济总量分别占其所在国GDP的12.27%、16.67%、32.99%、16.27%。而整个京津冀地区2014年经济总量仅占全国GDP的10.37%。此外,前述4个经济圈的城市群规模都很大,以“长三角”经济圈为例,“长三角”经济圈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面积35.44万平方公里,经济圈内不仅有上海、南京、杭州这样的大型城市,也有宁波、无锡、苏州等各具特色的中小城市。经济圈内城市群规模越大、城市数量越多,各城市之间越能形成区域性的分工与合作。因此,本书坚持要以战略和全局的眼光去看待京津冀经济圈的规划。

图1-1 全书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其次,从区域内行政规划与执行的角度来看,京津冀经济圈包括北京、天津、河北3个独立的行政区域,如果人为将经济圈内的区域进行分解再组合,比如将河北划分为两部分,中北部划归京津冀经济圈管辖,南部划归中原经济圈管辖,南北分而治之,这样不仅会增加行政的难度,造成一省之内规划与政令不统一,而且不利于河北省内部的产业整合与产业协作,也会阻碍京津冀经济圈的一体化进程。

再次,本书主要研究主题是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如果在划分研究范围时,对区域划分过于狭小,则会增加后续计算区域内产业梯度的难度。而且区域内部各成员之间的协调发展除了政府的规划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基于市场经济,基于区域内各地产业之间的比较优势,让产业转移自发进行,政府更应该做的是规划引导与公共服务,而不是过分强调行政手段,对产业转移进行牵强组合。

最后,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是由中心发达地区向外围欠发达地区扩散,笔者基于这一理论,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产业转移的趋势是由近至远、由浅入深,这一边界也将一直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过分强调京津冀经济圈的外围边界问题是不可取的。

因此,本书研究的“京津冀经济圈”将以北京市为中心、天津市为次中心、河北省为外围配合区域,这既囊括了传统首都经济圈规划的区域,也包含了2015年京津冀协调规划重新划分的区域。根据区域内各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和相关地理区位信息,笔者将京津冀经济圈内各成员之间的具体定位确定为中心城市北京、次中心城市天津和外围协调区域河北(具体包括承德、唐山、张家口、秦皇岛、保定、沧州、廊坊、石家庄、衡水、邢台、邯郸)。北京市定位为全国的政治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天津市定位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河北省定位为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

第五节 本书创新点

本书的主要创新有以下几点。

(1)提出京津冀区域发展应是市场导向在前、政府引导在后,整体把握京津冀区域的协调发展,重视区域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在行政区划不同的情况下,不必过分强调外围地区的边界。

(2)构建了比较行业增长率,在计算产业梯度时,对产业转出地增加了动态产业变化分析,综合判断具有产业转移趋势的行业。

(3)提出了“广义产业安全理论”概念,并基于广义产业安全理论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广义产业安全理论最强调的就是产业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随着京津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此为背景的产业转移选择将会越来越重视转移对环境的影响。

(4)建立了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的转移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是从系统的角度对相应指标进行筛选和层次分析,把整个京津冀区域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看成一个大系统,分析系统内产业转移的动力、生产要素的状态以及环境的响应,以此对16个转出产业的影响做了实证评价。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