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发展 > 支点建设

支点建设

时间:2020-04-04 来源:网络 浏览:

考虑宁夏发展战略时,人们最关注其区位和区划劣势。当然,经济学家最终也告诉人们这个世界不存在行为完全合理的经济人,事实上也难以做出所谓最优的区位决策,因为人的行为必然受到获取、处理信息的能力和人口素质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在经济全球化仍然占主导的时代,一些区域亦可能实现转劣势为优势的目标,在这种转变中区域对外联系的门户区位、信息区位和网络节点区位等的作用正在不断强化。宁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确立支点角色后,便围绕所承担国家目标任务构想相应的任务目标,以求得全区的繁荣发展。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决策层对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向选择了大开放思路,试图以此突破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约束,依赖区内外、国内外市场拉动本地区发展。如何在市场经济起决定作用、全面深化的改革中布局,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决定着宁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所能承担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和获得的发展机遇。深入分析宁夏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定位和角色、基础设施的规划、产业支撑的布局、合作项目的设计、对内对外合作服务的保障、西向经济贸易合作重点领域的布局等形势,我们会看到宁夏以积极的姿态、深入的谋划和多方应对,寻求本地区发展目标与国家目标的对接。

一 选择切入点与行动力

“一带一路”建设一经提出,宁夏便利用其在推进中阿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中的独特渠道和地位,按照因地制宜、分工明确、资源共享、互惠互利的原则对自身角色进行客观定位,即:以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为重点,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为目标,促进中阿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和产业发展,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支点。[1]

成为我国“一带一路”建设强有力的支点对于宁夏来说也并非易事,要完成角色任务宁夏仍需充分动员、整合区内外各种积极因素,切实推进基础性工作,找准切入点后积极行动。经验表明政府决策正确,行政效率高便获得发展先机。在宁夏供政府和市场主体选择的切入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以中阿博览会为平台,深化中阿合作,促进政策沟通。任何国家之间政策的沟通都需要一个信誉良好、具有影响力的稳定平台,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政策沟通有其特殊困境,也具备了初步的条件。在深化沟通过程中,宁夏在其中可发挥更为重要的和不可忽视的作用,语言交流、人员交流、物资交流是几个可切入的关键节点,这些关键节点需要有相应的机制并逐步充分发挥作用,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阿博览会为促进几个方面交流机制的不断完善提供了良好契机,宁夏正在为中阿深化合作打造一个稳定的交汇平台。

在完善交流平台建设进程中,宁夏需切实完善中阿共办、部区联办、民间协办的办会机制,丰富中阿合作内涵,推进中阿各领域务实合作,积极筹办活动,以将中阿博览会办成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政治对话、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平台为建设目标。

2015年,中阿博览会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继续执行中阿共办共赢的“主宾国”机制,邀请一个阿盟成员国参与办会的办会形式;以加强文教旅游方面的合作为内容,推动中阿之间文化的交流。宁夏还利用其已有的平台和资源优势,争取每年在宁夏举办中阿中小企业合作论坛,以及中阿国家农业贸易与投资洽谈、中阿友好年活动等活动。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宁夏中阿博览会的重要支撑,中介人是宁夏在中阿经贸合作中可充任的重要角色。为此,宁夏需要在中阿翻译队伍建设基础上,培养和引进一批熟悉国际经济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和世界穆斯林地区经济事务的贸易、金融、法律、财会、认证等中介服务人才。地方政府也在为宁夏人走西域、闯中东、下南洋提供教育、培训、法制咨询等服务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这些行动可构建稳定成熟的中阿经贸合作中介队伍,支撑中阿博览会和中阿深度合作的持续发展。

第二,陆空海网兼顾,促进道路联通。人流、物流、信息流均需要特定的载体和渠道才能畅通交流,各类道路联通是一切交往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宁夏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已有了极大的改观,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以满足丝绸之路经济带支点能力提升和人民生活提高的要求。

在陆路交通建设中,铁路建设的具体目标为大力推进太中银铁路[2]、银西铁路建设[3],太中银铁路延伸到新疆。2014年,自治区政府决定成立铁路规划建设工作组,全面统筹,协调推进全区铁路规划建设事宜,并进一步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的沟通,对已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铁路项目开展积极工作,明确推进时间节点,确保尽早开工建设。2015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正式设立铁路建设指挥部,由一位自治区副主席亲自领导。同时,自治区政府积极加快推进城际铁路规划建设,推动银川、石嘴山、吴忠、固原、中卫“同城化”进程,形成1小时城际圈、经济圈。

在公路建设方面,宁夏一直试图改善其高速公路规模小、国省干线超期服役路段多、跨省连县的公路“断头路”多、农村公路等级和通达里程落后等问题。“十二五”期间宁夏公路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最低目标是540亿元,是“十一五”投资量的两倍多;新增公路1.07万公里,实现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3.32万公里;新增沥青水泥路面7000公里,实现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为保障物流通畅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航空运输主要以北京、上海、广州等东部沿海城市为枢纽,相应增加了我国中西部地区与阿拉伯国家客货往来的时间和成本。上述特大城市空域资源已趋饱和,增开航线航班困难很大。宁夏紧邻雅布赖国际航路,具有利用雅布赖国际航线连接中东、中亚、非洲、欧洲的最优航空路径,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在1800公里以内可以通达全国所有的省市,3700公里以内可以和中东地区、东南亚各个国家联通。宁夏拥有扩大空域资源的巨大潜力,由于其地处新欧亚大陆桥国内段关键节点,具有承接航空客货流,辐射西北,连接华北、西南的集运能力,是建设航空枢纽的理想位置。因此,宁夏在加强改善陆路交通条件,强化改善区内外交通运输条件的同时,还要加快完善航空运输基础设施。

在银川河东机场获批向阿联酋开放第三、四、五航权[4]和口岸签证政策、银川至哈萨克斯坦货运航线开通的同时,充分利用银川河东国际机场距雅布赖航线空中距离短、节省燃油的优势,以及第三、四、五航权开放等优势,积极拓展阿拉伯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开通经停银川的航线,吸引国内外的国际航班通过这一空中枢纽就近起降银川河东机场,推动以银川为中心的航线网络建设,架设起丝绸之路空中走廊,让银川从对外开放的“后院”变成“前庭”,畅通满载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便捷空中通道,推动银川跨越式发展。基于这一目标,宁夏有必要成立或引进航空公司、航空物流企业,建设面向阿拉伯国家的国际航空物流中心,大力发展临空产业集群。加强银川河东机场属地化管理,扩大空域资源,给予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国际中转旅客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当然如果有此政策,关于行李直挂、免税店设置和旅游线路设计等相关服务将得以建设和完善。

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在通道联通方面不能忽视网络的作用和功能,因此,宁夏积极探索打造网上丝绸之路的目标,具体目标包括加强数据中心、通信网络等互联网设施建设,引入国内外著名企业,拓展面向阿拉伯国家的云业务,结合跨境电子商务政策试点和宁夏阿拉伯语人才优势,发展面向阿拉伯国家电子商务和服务外包经营。适应打造中阿空中丝绸之路的需要,宁夏将致力于推进银川滨河新区与银川综合保税区、河东机场、空港物流园区整体规划、一体化发展;推进银川综合保税区创新发展,提高通关效率,优化监管模式,放宽外资准入,逐步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升级,建设加工贸易产业集群。2010年国家发改委将云计算确定为重点发展项目,同时批准北京、上海、杭州、深圳以及无锡为全国首批云计算五大示范城市,随后江苏、内蒙古、贵州、广东、重庆、四川等地也都积极建设云计算基地。宁夏由于能源丰富、电力充足、气候寒冷、靠近市场,最适合建设云计算基地。2014年4月,宁夏中卫市与亚马逊AWS合作建设西部云计算基地,5月22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共同推进宁夏云计算数据中心、智慧宁夏和银泰线上线下(O2O)体验中心建设等项目。大数据是云计算服务的基础,宁夏借助中阿博览会、中国清真认证中心、清真网站等平台,大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形成关于中国清真产业及其市场信息、中阿经济合作的大数据,鼓励大数据开发利用,推进宁夏网上丝绸之路建设。

宁夏对外货物贸易,主要是通过海洋运输来承担,这是以往宁夏国际物流的主要通道,宁夏将继续参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从宋元开始我国与阿拉伯国家的贸易就主要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因此,宁夏仍应加强与东部沿海港口的战略合作,积极维护和寻求海外市场关系。

第三,打造特色产业,促进贸易畅通。宁夏有自身的地缘、产业结构和经济特征,在促进贸易畅通方面,宁夏除了打造中阿深化合作的战略平台,还需要加快自身经济发展,因此,宁夏有着自己的特色产业目标,其中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银川综合保税区将成为产业集聚的载体。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宁夏要建设中阿贸易投资便利化示范区,密切跟进中海自由贸易区谈判进程,依托银川综合保税区探索促进中阿投资贸易便利化政策措施,推动银川综合保税区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升级,并适时规划建设中海合作产业园区。争取宁夏作为中海自贸区建设的先行区,中海自贸区秘书处设在宁夏,允许海合会资本进入宁夏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支持银川综合保税区建设清真牛羊肉进口口岸,宁夏试点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国际贸易相关资源和单证一次性在单一登记处提交,通过单一信息平台反馈给申报人,简化贸易流程和手续。争取国家批准宁夏建设中阿互联网经济试验区,银川成为全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阿布扎比投资基金固原大型生态休闲旅游度假项目落地,以及建设航空油料保税仓库政策。

第四,拓展金融业务,促进货币流通。2014年,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贸易额已突破2000亿美元,但金融领域合作的规模还很小。在巨额的贸易总量和广泛的经贸关系背景下,中阿开展金融合作,对提升贸易质量、促进双向投资,具有很强的互利价值。金融也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宁夏参与中阿金融合作要选准切入点,因为资本是逐利的;还需要符合中国金融开放政策,选准突破口。国家正在合作建立中国—阿联酋共同投资基金,主要投资高端制造业、基础设施和清洁能源等领域;邀请阿拉伯国家参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争取国家将“中国—阿联酋共同投资基金”“阿拉伯投资风险基金”设立在宁夏。宁夏应该把西部大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型文化集团的投资等作为重点。支持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企业和机构在宁夏设立商会等商务服务机构、金融分支机构。大力促进离岸金融和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发展,宁夏应积极争取成为我国面向阿拉伯国家和世界穆斯林地区的离岸金融业务试点区域,支持由中阿共同出资在宁夏设立中外合资银行,在宁夏注册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人民币离岸金融业务,在宁夏打造中阿贸易结算中心。争取宁夏地方银行在阿拉伯国家设立代表处,引进阿拉伯国家项目资金。

第五,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举办中阿大学校长论坛,世界穆斯林旅行商大会,中阿文化艺术节等活动。此外,建立中阿人文交流合作示范区,积极争取中阿人文合作领域各项活动来宁夏举办,广泛吸引阿拉伯国家各类人才来宁夏进行交流和培训;引进阿拉伯特色教育资源,开展中阿合作办学,大力培养阿语人才及其他复合型人才;开展与阿拉伯国家在农业、防沙治沙、旅游等领域的技术合作;推动与阿拉伯国家文化机构对口合作,提升中阿艺术家交流层次和水平,争取建立国家级阿拉伯研究中心。

建设中阿人才教育培训中心。在义乌、广州等地大批的民办阿语学校毕业生承担着阿拉伯客商的翻译、商务服务等工作,也有许多受过高等教育或留学的青年在国家机关、文教机构等从事对阿外事工作,宁夏试验区规划把宁夏定位为我国阿语人才培训基地。宁夏已有4000多名在校学生学习阿拉伯语。根据中阿合作推进计划,中阿将有更多青年学生赴对方国家留学或交流,2014年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中国承诺此后3年将为阿拉伯国家再培训6000名各类人才。宁夏积极承担互派留学生、教育合作、职业培训、中阿艺术家互访交流、中阿文化机构开展对口合作、邀请阿拉伯文化艺术人才来华研修等任务。建设中阿科技大学等,培养科技、商务管理、工程等方面的人才。

宁夏努力克服区位劣势,利用区域文化优势,构想建设中阿文化交流和国际版权交易的龙头省区,拓展穆斯林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空间。在进一步加强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文化交流中,加大中阿翻译出版、阿拉伯风格建筑设计、阿语软件、地方特色动漫设计、回族服装设计、特色旅游纪念品工艺品制作,中阿音乐、舞蹈、影视等文艺交流,把穆斯林文化创意产业作为一种特色优势产业。积极争取宁夏承担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任务,在宁夏进行出版业开放试点,把宁夏建成中阿版权贸易的龙头平台。

在支点建设过程中,宁夏支撑国家战略的行动力一方面来自政府组织、领导、推动和行政效率,另一方面则寄希望于各类市场主体。从政府层面而言,行动迅速有效,自治区政府成立了省级领导挂帅、相关厅局领导参加的工作班子,积极进行顶层设计。各厅局则依据国家战略精神和工作重点,认真梳理与对口国家部委对接的中阿合作事项,构想总体行动方案。自治区要求方案确定的各项重点任务,成立专门工作组,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时间节点,形成指挥有力、上下联动的工作氛围,形成强有力的组织推动力。

近年来,推动宁夏增强对国家战略支撑力的多项工作取得进展,彰显了宁夏战略支点建设的行动力。

(1)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载体的银川滨河新区[5]和阅海湾中央商务区[6]已具规模。银川滨河新区2012年便开工建设,核心区范围内2013年已初步具备项目承载条件。阅海湾中央商务区作为自治区和银川市“十二五”规划的重大项目,也是银川市承载高端商务、聚揽总部经济的重要载体。该商务区定位为“一个基地、三个中心、三个平台”,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引进和建设企业总部,研发和配套生活设施,形成以企业总部为载体、以高品质生活为核心的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基地;有效配置金融商贸资源,完善金融商贸产业要素,打造服务中阿经贸交流、辐射陕甘宁蒙毗邻地区的金融与商贸中心;发展咨询、会展、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新板块,形成现代服务业中心;以开放的胸襟、低碳的理念和新技术、新产品打造国际交流平台、低碳经济示范平台和现代化城市展示平台。

举办相关活动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落实:自治区政府积极推动场馆建设和落实,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牵头,协调自治区有关部门和银川市,统筹银川市总部经济区、阅海商圈规划建设,对永久会址的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功能布局等进行全盘谋划,一次性做好总体规划,配套制定各专项规划,然后分期分步骤组织实施。永久会址建设具体包括五大部分。

①中阿国际博览中心。包括国际展览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和广场;

②阿拉伯国家外宾接待中心,包括元首楼,原则上每个阿拉伯国家一幢接待楼;

③阿拉伯国家商务区。每个阿拉伯国家一个商务区,占地50亩,主要功能是提供商务办公及住宿;

④穆斯林国际大厦。定位为高档饭店,高50层以上,主要提供典型的穆斯林餐饮、住宿和写字楼;

⑤综合服务区。包括购物场所、学校、医疗等服务设施。

永久会址内各个项目建设充分体现建筑科技、节能环保等领域的先进理念,做到适度超前,50年不落后。外宾接待中心、穆斯林国际大厦和阿拉伯商务区的设计要广泛征求阿盟各国使馆的意见,使之符合穆斯林工作生活习惯和要求,彰显文明对话特色、态度和成果。

(2)对外交流平台打造。宁夏已连续成功举办三届中阿经贸论坛和首届中阿博览会。李克强、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并致辞,先后有24位中外政府首脑、265位部长级官员、5000多家企业参会。中阿博览会已成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进行政治对话、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综合性平台,受到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丝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广泛认同。继续办好中阿博览会,充分发挥其战略平台作用,具有坚实的工作基础和优越的现实条件。

2014年8月13日,宁夏博览局和阿联酋航空公司(简称EK)正式签署宁夏回族自治区博览局和阿联酋航空公司合作备忘录。根据博览局与阿联酋航空公司达成的原则协议,阿航作为中阿博览会的官方指定运营商,支持阿拉伯、伊斯兰国家人员参加中阿博览会,为他们提供一定数量的免费和打折国际机票,在其官方网站上和在相关航班的机舱内宣传“中阿博览会”。作为回报,博览局则将阿航的名称植入博览局官网、广告背景板,为其提供特装展位,安排领导层到会发表主题演讲等。备忘录的签署,充分体现了宁夏举办大型展会引进竞争机制和市场运作模式已进一步成熟,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真正做到“中阿共办、企业协办”的办会机制。此次合作签约,对于中阿博览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宁夏已开通5条国际航线,年运送旅客近6万人次。近期又开通了银川至哈萨克斯坦货运包机,年可运送货物近万吨。与阿联酋航空公司合资组建航空公司事宜顺利推进,培育发展地方航空公司和货运航空公司,吸引国内外航空公司设立基地,引进知名快递物流公司设立区域性总部,中阿空中丝绸之路建设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3)银川综合保税区建设的推进。银川综合保税区作为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的先行区和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已封关运行。规划面积8.17平方公里,围网面积4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围网面积2.13平方公里,一期隔离设施、卡口设施、查验中心等必检设施已全面建成。银川综合保税区具有口岸操作、保税物流、保税加工、保税贸易、服务贸易等功能,一期主导产业包括航空、葡萄酒、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保税服务业等。专家评审会通过的已入区项目共21个,据报道,投资主体涉及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阿富汗、泰国、中国台湾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重点项目有世界500强企业领鲜—普洛斯仓储物流项目、际华供应链金融服务项目、中国500强企业山东如意日产800吨如意纺高档纱线项目等。保税区运营将形成中国向西开放的“宁夏通道”,对提升宁夏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全方位拓展中阿经贸合作,强化宁夏支撑国家战略能力,引领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2014年5月初,银川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疏通了两条外贸通道:一是宁夏金街珠宝进出口有限公司从迪拜采购的黄金原料,可经香港至郑州机场转关,再到银川综合保税区报关;二是宁夏如意科技时尚产业有限公司生产设备、原料从青岛进口再到银川综合保税区报关。6月16日,银川综合保税区首票与国内其他特殊区域间流转的货物已完成。宁夏海得邦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申报的MTU专用件由银川综合保税区出区,顺利运输至西安综合保税区。该票货物货值236万美元,该票货物的顺利放行将为银川综合保税区与其他特殊区域间货物运输监管模式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为了建立与中东、北非的电子商务平台,综合保税区已开始推进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工作。

(4)清真食品标准建设。2014年,阿拉伯国家标准化(宁夏)研究中心获批成立。该研究中心是全国首家获准筹建的阿拉伯国家标准化研究中心,该中心的运行将有利于宁夏利用中阿博览会交流平台,加速对阿拉伯国家的经贸交流,全面加强我国同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的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和促进我国清真食品产业发展、实施中国标准“走出去”战略提供标准技术支撑。中心建成后将主要承担包括与阿拉伯国家建立标准信息交流、标准技术合作、标准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交流机制;与阿拉伯国家建立标准互认互通机制,促进双边贸易发展;在清真食品产业标准化、能源标准化等重点领域建立信息互通、标准化机构与专家互动机制,开展相关合作交流活动;建设中阿信息平台,作为对外与阿拉伯国家信息资源交换的窗口等8项任务。宁夏将按照国家建设区域标准研究中心的有关规定,全力做好研究中心的筹建工作,力争研究中心早日获准正式成立并发挥作用。

二 支撑力与整合力

一个国家可持续经济增长和政治成功是社会多重目标实践的进程,影响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政治成功的因素极为复杂,其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则包括:“宏观经济政策的效力、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愿、有助于推动技术进步的高度创新和教育及科技发展水平。这些领域的进步显然有赖于高质量的制度,而随着经济发展,对制度的需求也必将愈加迫切。制度的质量体现为良好的监管、完善的法律法规、产权(包括知识产权)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强大而独立的司法体系、有效增加和分配社会资本并实现收入公平分配的经济结构、有助于推动创造性企业和鼓励争论与不同意见的政治环境和经济基本框架。由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政治精英们还需随时做好必要时刻打破现状与束缚的准备,善于推陈出新,敢于挑战保守思想和既得利益群体。”[7]任何生存于现代主权国际体系的国家,在维护其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时需要有解决内外两方面问题的能力。中国作为一个后发国家,在谋求持续稳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除技术进步和经济改革,良好监管、完善的法律法规、有效的产权保护、强大而独立的司法体系、公平分配的经济结构、健康的政治环境等都是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宁夏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的基本社会背景和目标约束。

宁夏在“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进程中,对于国家战略的支撑力不仅来自准确的切入点选择、积极有效的行动力,还来自有效保障国家整体利益的实现,以及在与周边省区密切合作、协同和共赢中寻求发展机遇。因此,宁夏在壮大本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现过程中,确立“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总格局、服务中阿经贸合作、服务中国各省区面向阿拉伯国家的开放,在服务中发展壮大自己”的路线。[8]为此,宁夏建立人才、信息、便利共享机制,强化对周边省区资源、信息、力量的吸纳、凝聚和整合力。整合力的保障政策空间则取决于其所获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先行先试和银川综合保税区建设、有特色的人才队伍、特定的区位、区域内经济社会稳定的发展态势。

第一,创新用人机制,以事业吸纳、凝聚和整合人才力量。中国向西开放是一个大空间的开放,影响可及西亚、中亚、北非、南亚直至欧洲大陆几十个国家的市场和社会,没有各方面人才的保障,开放活动主体便难以形成。宁夏成熟的专业技术人才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而在宁夏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能源化工、新材料研发、机械制造、现代农业等支柱产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比重较小,高层经济贸易、法律、语言、技术、市场营销等各方人才亦多稀缺,面对人才缺口,宁夏不仅需要加快本区域人才的培养,更为迫切的是要借助中阿博览会、内陆开放经济试验区、银川综合保税区、建设中阿人才教育培训中心、中阿文化创意产业合作中心、电子商务出口基地和云计算服务输出地及网上丝绸之路建设等,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加强与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各省区的积极合作和联合,为服务丝绸之路战略创新联合、合作机制,开展跨省区合作,充分利用各省区现有人才培养、培训资源,大力培养西向开放战略所需要的人才。

《关于落实部区备忘录促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9](以下简称《意见》)将对宁夏人力资源建设给予极大推动力,各项人才扶持政策包括:进一步加大中央就业补助资金对宁夏的转移支付力度;国家支持宁夏的能源化工、清真餐饮、绒毛纺织、阿语商贸服务、回族刺绣、枸杞栽培等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职业培训和实训基地建设。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还将指导和帮助宁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帮助宁夏开展“试验区”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及制定能源化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羊绒制品深加工产业、特色优势农业和中药回医等重点领域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实施方案。支持宁夏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工作,加大对宁夏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支持力度,在高级研修班项目、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等项目上予以适当倾斜。支持宁夏在能源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重点领域建立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在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上给予宁夏一定的政策倾斜,帮助宁夏建立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对宁夏引进“试验区”建设急需的国(境)外高层次专家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引进,大力扶持。支持宁夏建立引智示范基地(单位),重点在“五优一新”产业领域培育一批国家重点引智单位,带动行业人才培养。支持宁夏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建立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合作的人才培育基地和人才合作交流平台,互派人员开展进修访学、专项培养、学术交流、技术考察等活动。帮助宁夏引进“试验区”建设急需紧缺的进出口贸易、保税仓储、金融、法律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及重点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和团队。支持宁夏定期举办“中国(西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合作洽谈会”。《意见》支持宁夏优化人才政策环境,对“试验区”建设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实行特殊政策。支持宁夏加快实施聘任制公务员制度,在事业单位建立“特设岗位”,用于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宁夏在获得这些政策支持过程中,应积极采取措施与西北各省区合作,充分利用各省区资源,在向西战略平台建设中为西部各省区提供人才锻炼成长的工作平台,形成向西开放人才队伍共建共享机制,发挥国家人才培养政策的更大社会效益。

第二,在平台建设中互利共享共赢形成合力。宁夏在西北各省区的中位特征,以及西北各省区或宁夏周边省区之间环境资源和经济社会结构具有多方面的同质特征,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建设进程中,宁夏所追求的有特色的国际金融中心、高附加值产品贸易集散中心、高端(绿色)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中心建设,开放、便捷、广覆盖的交通网络建设,以国际化视野大力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营造最优创业环境和人居环境等目标,将会向周边省区产生辐射效应,从而使各省区优势互补互济,整合相关产业优势,形成新优势,在对阿交流中合作共赢。特别是随着宁夏政策优势的发挥、内陆经济开放试验区、中阿博览会平台打造、清真食品认证、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成效,不仅会使区域内资本、产业、人口和劳动力成为支撑战略支点建设的重要力量,同时,还可以为周边省区提供成本更加低廉,平台更加优越的支撑,打破周边省区经济发展的孤立状态,为周边区域直接打开面对国际市场的大门。在资源优化配置之后,形成优势特色产业聚集,国内外资本进出的通道,实现国际物流集散的高效运营,带来外贸企业发展的便利,促使区域资源实现优化配置的效果。此外,宁夏还要发挥其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东中部地区经济、技术、文化、旅游、劳务、公共设施建设及金融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重点加强与京津冀蒙等省区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闽宁合作,加强与粤港澳台经济合作,从而获得更强的支撑国家战略的内生力量。

第三,面向阿拉伯国家的文明对话不仅彰显宁夏回族文化,还应将“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文化特色成果展示出来,才能完成国家向西开放平台的战略目标。针对宁夏本区域文化市场影响力不足,有研究指出:宁夏区域文化在市场影响力、文化效率和文化资源影响力方面都比较弱。近几年所建文化园、相关产业和示范基地、旅游景区等,不能完全满足以阿拉伯文化为核心的交流体验。对阿拉伯国家及伊斯兰社会文化研究不够,对外产品贸易以机电等产品为主,对外文化产业进出口合作几乎为零,宁夏文化产业对阿文化市场缺少规划,没有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缺少创新型文化业态和文化品牌。[10]显然,宁夏对阿文化产业不能仅仅限于本区域回族文化成果,而应凝聚全国回族文化成果,并进一步为展示中华多元文化拓展市场、搭建平台,这也是宁夏利用其政策、区位优势,发挥其凝聚整合力的重要切入点。首先,宁夏要借助试验区等优惠政策,创新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借鉴发达地区的组织方式,在本区域内整合黄河文化、回族文化、西夏文化资源优势,开发文化产品,打造本区域文化产业。其次,引进阿拉伯国家先进文化产品,为中阿文明深度对话提供良好平台。最后,创新文化凝聚机制,吸引西北各省区文化创新人才和主体,为其提供文化产业发展平台,联合开展对阿拉伯国家的文化交流。

第四,面向阿拉伯国家清真食品用品生产、认证、销售力量的整合。清真食品认证是食品企业进军海外穆斯林市场的“入场券”。2009年7月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成为首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清真食品认证通则》(DB64/T543—2009)等相关规定,试行开展清真食品认证工作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在国家认监委的指导和自治区政府的领导下,用认证手段促进宁夏清真食品产业健康发展,同时协助相关部门监督管理清真食品,规范清真食品市场的有序发展,具体承担宁夏境内清真食品出口伊斯兰国家和地区的国际贸易认证等工作。但因缺乏国际公认的清真认证体系,出口到伊斯兰国家的食品数量寥寥无几,致使宁夏食品企业与千亿美元的海外穆斯林市场商机擦肩而过。为此,商务厅制定了发展外向型穆斯林产业战略,2010年3月邀请马来西亚清真认证海外培训部来宁增设培训机构,马来西亚是清真产业加工国际标准发源地,宁夏如此行动以期借助该国清真认证的国际优势,使清真产业尽快走上“国际化”之路。2014年9月,国家认监委正式批准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为国内首家清真食品认证机构,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清真食品认证工作。该中心已与国际上11家认证机构签署了清真食品标准互认合作协议;与国内5个省、自治区达成了清真食品地方联盟标准。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对促进我国与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的清真食品贸易、打造宁夏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正式获批,标志着中国清真食品认证制度的正式建立,对今后宁夏乃至全国的清真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开创了我国清真食品认证制度的先河,也为我国建立完善清真食品认证制度积累了宝贵经验;二是进一步确立了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贸易认证中心和联盟标准的权威性,为国家制定统一的清真食品标准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是宁夏清真食品国际认证中心业务范围的扩大,将不断带动国内清真食品市场的整体性和标准化发展;四是搭建了中国清真食品产业的国际贸易平台,对扩大中国在国际清真食品贸易市场上的份额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将促进宁夏清真食品产业的进出口贸易。[11]宁夏清真食品认证平台应积极增强效能和功能,强化联系西北各省区力量,为清真食品的生产企业提供严格、可信的认证服务,建立起可靠的认证体系,借助现有清真食品信誉度,提振清真食品产业声誉,培育和促成具有世界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中国清真食品名牌。宁夏还应进一步探索清真用品生产标准等方面的认证机制。

第五,加强生态农畜产业跨省区合作,各省区分工合作集结成可满足对阿国际市场大规模需求的产品供应。以往约束宁夏发展外向型生态农畜产品的诸多因素中,产品总量小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且,西部各省区农畜产品同质性很强,在对外市场竞争中常常可能成为竞争对手,多主体的利益竞争和产品标准监管的缺乏还可能造成市场主体间的内耗,不利于形成一致对外的态势。而且,生态农畜产业是西部各省区最可能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形成的普惠民生的外向型产业,不仅有利于民生的改善,也有利于这些区域传统农牧业态的技术发展和现代化生产的形成。因此,宁夏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应借助市场机制,动员和团结相邻的西部省区开展生态农畜产业,分工合作,技术共享,形成品牌,共同开拓阿拉伯国家市场。

结论

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中如何定位、选择路径、寻找切入点、积极行动,以及如何处理与周边省区合作与竞争关系,不仅关系到宁夏自身的发展,关系到周边省区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和保障。为此,宁夏正在不断克服不沿边、不靠海,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直接贸易、投资方面的诸多不利因素,积极探索、着力组织、切实行动,壮大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实力、辐射周边省区、支撑国家战略。为进一步完善支点战略建设,宁夏仍需在如下几个方面着力开展工作。

第一,观念更新与转型。宁夏在国家战略支点建设进程中,面临着观念更新与转型问题,其中全局观念、市场观念、创新观念、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观念、跨省区联合和开放合作观念、新型国家关系观念是关乎宁夏支点的支撑力和行动力的观念。

全局观念:所谓全局观念就是宁夏作为国家战略的支点,要承接的是国家西向开放战略平台建设的节点区域,因而,宁夏在支点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有全局的眼光和胸怀,建设一个面向全国的开放平台。

市场观念:支点战略建设由政府推动,但是政府和市场要有良好的配合和合作,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市场主体不可缺失。宁夏要关注本区域的市场主体能力建设,同时通过相应的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经营,充分引入邻省区的市场主体,从而拓展和壮大区域经济活力。摸清本区域活跃于全国各地以及阿拉伯国家的市场主体类型,为其增强市场活力提供应有的支撑。

创新观念:任何有益的创新观念都来自对传统观念的扬弃,打破僵化思维,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是一切创新的基础,具有强大的引领作用。对于宁夏决策层而言,创新观念核心就是基于区域发展战略选择,用创新观念指导支点建设的具体实践。其中包括:打破小区域观念,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站在国家大局上考虑本区承担角色,准确定位自身,结合本区域发展实际且善于突破各种不利因素的约束,拓展发展路径;积极营造创新社会环境和氛围,推动创新文化的形成;推动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没有不断地突破和创新不可能真正有效应对市场和社会的复杂变化。

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观念:经历了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探索,文化发展未获得应有的战略认知。宁夏是一个文化构成多样化的区域,农业、商业、宗教等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交织互动,形成了深厚的文化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持久的动力来自区域的文化驱动,因此,宁夏决策层要树立经济文化协调发展观,在具体施政中,特别是在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中,要充分注意本区域文化资源的发掘、整合和利用,发掘区域文化中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潜在因素,有效推动经济变革,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确保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借鉴发达地区的经验,以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推动特色文化发展、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等为目标,为区域经济文化协调发展,也为推动向西开放平台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跨省区联合和开放合作观念:没有开放便很难打破僵化观念的束缚,因此确立开放观念是继续加强与外部合作、实现共赢共享的基础。在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进程中,宁夏首先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机制和行动向西拓展,利用自身优势与周邻省区、阿拉伯国家寻求互利互惠机遇,在不同层面的深度上发展合作机制,形成共赢共享态势。

新型国家关系观念:中国对外交往一向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中推进双方关系。随着冷战格局的结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推动中国参与国际新秩序,建立新型国家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宁夏在承担国家向西发展战略平台建设的进程中,应充分理解和牢固树立新型国家关系观念,以国家利益为归宿处理和考虑问题,并在此前提下展开与古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合作。作为一级地方政府在国际交往中要充分体现新型国家关系精神,也要教育和约束出境国民及参与所在国市场活动的主体遵从这一精神,通过培训等机制促使各类市场主体树立尊重以所在国国情民俗等为内容的良好行为规范,以良好的风貌和信誉参与双边活动,这也是国家的软实力。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和智库作用,打破政府对外交事务的垄断,真正保障民间交流能充分发挥其促进“民心相通”的作用。

第二,创新凝聚人才机制。凝聚人才是一切事业的基础,宁夏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也离不开人才队伍建设。宁夏在创新凝聚人才机制之时还需要做一系列的基础性工作,比如,建立健全中阿深化合作人才发展的宏观分析与评估体系,对所需人才数量、类型有清楚的认知和战略安排。有研究已提出更为具体的措施,包括建立中阿人才数据库、实现人才资源信息共享、建立网上人才市场、开放海外高层人才窗口等。深入调查统计,全面掌握人才存量、专业技能等方面的信息,建立中阿人才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向社会定期发布中阿经贸合作所需人才行业、专业目录。完善“宁夏人才网”建设,拓宽人才信息渠道。逐步地、有重点地在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建设宁夏中阿人才信息中心和学术、经贸、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平台。提供网络化、专业化的中阿人才信息服务,提供与中阿合作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以及用人单位诚信档案的建立、查询、咨询等服务。同时赋予用人单位更多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大力发展人才服务业,健全人才市场,落实人才择业自主权,推动人才流动,建立人才的社会使用和评价机制。[12]此外,宁夏要紧紧抓住阿拉伯语人才培养和培训的社会需求,加强管理和投入,发挥阿语人才培养高地作用。

第三,做强做大有特色产业。宁夏做优做强工业的三大主导产业、壮大三大特色产业、培育三大新兴产业,发展“一特三高”现代农业,做活做大现代服务业。目前东部沿海地区正在进行产业升级转型,一些轻纺工业和高耗能产业正在向中西部地区和东南亚转移。经济危机正是产业兼并重组的良机,宁夏应该抓住机遇,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在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应该实施特色优势产业供应链管理工程。

煤电化供应链管理。充分发挥宁夏能源优势,以宁东基地为龙头,充分利用蒙煤、疆煤资源,形成煤炭—电力—化工产业链,建设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三大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发挥过境管线资源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宁夏重化工业中间产品一般运输到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轻工业,宁夏提出打造世界烯烃之都,要在充分利用烯烃等煤化工和石油化工中间产品的轻工业上下功夫。重庆市提出打造千亿塑料产业集群,打通从精细化工到塑料产品研发与设计、生产、检测、物流仓储、循环回收的塑料全产业链。宁夏应该继续重视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羊绒工业—生态纺织产业供应链管理。宁夏已经在原绒及其初加工上取得优势,应该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增强对高端产品市场的掌控能力。积极加大羊绒工业和生态纺织业的产业链招商,通过兼并、集群形成对全国羊绒工业整个产业链的垄断。打造中国羊绒纺织之都和西部生态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区。

新材料供应链管理。宁夏拥有冶镁白云岩、硅等矿产资源优势,要遏制盲目开采、无序竞争,保护矿产资源。积极提高中游冶炼技术,积极引入大型消费品企业,延长金属镁产业链。宁夏钽铌铍产业、电解铝产业属于原料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加工型产业,必须加强供应链竞争。

先进装备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精密制造业是中国制造业最后的短板,而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核心,是精密制造业落后的主因。宁夏应该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发挥数控机床、重载轴承等名优产品优势,形成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特色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储粮集团等来宁夏租地种植,实际上是将宁夏农业纳入其产业链之中。应该围绕宁夏枸杞、清真牛羊肉、奶产业、马铃薯、园艺、优质粮食、适水产业、葡萄产业、种业、红枣、牧草、苹果、道地中药材等13个优势特色农产品,提升产业化水平。加快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建设,打造世界高端葡萄酒产地。发挥中宁作为中国枸杞之乡的原产地品牌作用,提升枸杞价值链水平。

清真产业供应链管理。宁夏发展清真产业,应该把扩大原材料来源作为基础。积极打造国家清真食品及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建设中国清真产业的设计中心、认证中心、生产中心、会展中心、物流中心,力争成立宁夏清真产品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

第四,稳步发展市县经济,打好支点建设支撑基础。宁夏支点战略的实践没有各市县经济的稳步发展便会失去基础,因此,在推进宁夏支点战略建设中,各市县修内功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应对支点战略,各市县也依据自身的区位、经济社会结构等提出了发展思路,做好各地级市发展规划,做到产业互补、功能协同、合作共赢。毕竟宁夏还面临着“西海固”连片特困区的脱贫解困问题。

宁夏要借助技术和对外开放,打造四个丝绸之路:以货物贸易为主,积极探索陆路丝绸之路,开辟新兴市场;充分利用海上丝绸之路,维护传统贸易关系;以服务贸易为主,积极打造空中丝绸之路和网上丝绸之路,规避内陆开放劣势,培育竞争新优势。

下一条:宁夏发展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