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发展 > 立足海西 面向国际把福煤集团建成一流能源企业

立足海西 面向国际把福煤集团建成一流能源企业

时间:2020-04-04 来源:网络 浏览:

一 企业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基本情况

福建省煤炭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福煤集团”或“集团公司”)是省属国有独资企业,是以煤炭、电力为主业,涉及供热、港口、能源贸易、民爆器材、建筑施工、旅游酒店、制药及科研、勘察设计等行业的综合性企业集团。2007年6月末,福煤集团下属有6家煤炭生产经营企业、6家发电企业、3家港口码头公司、6家煤炭购销公司和17家附属企业。集团公司本部还附设有资金结算中心、物管退管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集团公司本部作为发展战略研发中心、投资决策中心、经营监控中心和资本融通中心,突出发展规划和资源配置功能;所属子公司作为利润中心,按照集团公司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经营管理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负责所在企业的规划发展,规定范围内的投资决策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承担生产经营责任;各子公司下属矿井(车间)作为成本中心,主要职责是组织日常生产、成本控制、质量和安全管理等。

福煤集团内部管理主要为三层组织架构:一是集团公司本部,为企业内部最高权利组织;二是集团所属各子公司,是根据集团统一分工依法登记注册的法人实体;三是各子公司所属生产经营单位,大部分实行模拟法人核算。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福煤集团探索出了一条切合实际的企业发展道路,并在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省内可靠的能源保障企业。

“十五”期间,福煤集团加大对煤炭的地质勘探、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的投入,建成了一批骨干矿井,企业现有27对生产矿井,6对基本建设矿井,总规模548万吨/年,保有煤炭资源量约4亿吨;同时,抓住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和福建省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发展电力产业,晋江燃气电厂、龙岩坑口火电厂、晋江热电厂等项目先后被列入国家、省重点建设工程计划,现有运行和筹建的发电机组总容量近400万千瓦,已经成为福建主要电力企业之一。

2005年国家统计局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企业1000强评价结果显示:福煤集团列327位。2006年生产煤炭450万吨,销售煤炭700万吨(含省外调煤),发电量30亿度,实现营业总收入59亿元,利税8亿元,年末总资产93亿元。

(二)企业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福建省GDP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均已连续5年保持超过10%的增长率。社会生产与人民生活对能源的需要不断增加,并将呈现出加速上升的趋势,福建能源消耗增长率连续3年超过13%,2003、2004年和2005年分别达到4808、5448万吨和6157万吨标准煤。

福建是一个缺煤省份,由于近几年出现的煤炭供应趋紧,省属煤矿的后备资源问题已经引起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政府对煤炭资源管理的政策导向正在由过去的“有水快流”方式向“保护性利用”方式转变,为省属煤矿进一步补充后备资源和中长期发展提供了一定机会。煤炭开采是集团的重要主业,从未来发展来看,集团仍具备一定的优势条件,煤炭开采可争取一个相对较长的稳定期。

从能源产业来分析,集团在进入电力行业方面存在一些有利条件,这也是集团未来发展战略选择的重要基点。

(1)福建目前的人均用电量仅为台湾的30%,与周边的广东、浙江等省份也存在较大差距,福建省能源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福煤集团煤炭生产经营稳定,并具有1000万吨/年的经营能力,可以有效保证用于电力生产的煤炭供给,充分体现了产业之间的高关联度。这也是集团进行战略性产业建设的重要依据之一。

(3)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国家产业政策支持煤电联营,改煤炭输出为电力输出,减少煤电转化的中间环节,有利于资源的高效利用。这正是集团进入电力产业的重要契机。

福建是无油、无天然气和常规能源短缺的省份,根据权威部门预测,至2020年全省能源的需求量将超过1亿吨标煤,大部分依靠省外(包括国外)输入。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把构建竞争力强的产业支撑体系和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列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要任务。这为福煤集团今后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更大、更具体的平台,福煤集团也能够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目前福煤集团所属生产矿井保有地质总储量2.5亿吨;另已经取得探矿权证(含基本建设)的资源区9个,资源总量约1.5亿吨,其中高陂、昌福山、上姚、苏桥等已经提供报告,总储量11870万吨,在这些资源的配置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主动权,基本可满足中短期煤炭生产接替要求。

据估计,福建全省已勘探的保有煤炭储量约8亿吨,集团占4亿吨左右,理论计算可采期约20年;未勘探的煤炭资源量约8亿吨,集团所占资源份额5亿吨,能够开采15~20年。福煤集团煤炭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认真研究。

二 发展战略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四谋发展”实践主题,以“煤电”能源为核心,协同发展相关多元化产业,为经济社会提供长期稳定的能源产品及其延伸服务;立足海峡西岸经济区,积极争取国内外资源,拓展发展空间,把福煤集团建设成为一流能源集团。

我们将集团的发展方向确定为:煤炭+电力+能源配送+相关多元化产业。

煤炭产业方面。它是集团传统的主业,也是集团当前的主要经济支柱,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一定的发展前景。

电力产业方面。市场空间较大,根据国家现有政策,电力竞价上网以稳为主,市场竞争相对不会很激烈,行业风险相对较低。龙岩坑口电厂正式运营为集团公司能源主业发展奠定了基础。福煤集团属于区域性国有企业,企业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实现和谐统一。

相关多元化产业方面。福煤集团拥有能源供需网络、熟悉上游资源和下游市场情况,已经承担了一定的能源保障任务,港口、建工、民爆、酒店等已经具有一定规模,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及集团公司煤电产业发展壮大,将促进相关多元化产业的成熟和发展。

(一)总体目标

1.企业经营规模

集团经营收入、利税总额和资产总额,至2010年分别达到150亿元、20亿元和300亿元,进入福建省集团企业前列;2015年分别达到550亿元、100亿元和1000亿元;2020年分别达到850亿元、150亿元和1600亿元。

2.煤炭生产能力

控股煤矿生产能力2010年省内达到600万吨/年,占当期省内煤矿生产总能力的40%,煤炭的采购供应量占全省总用煤量的20%以上;2015年达到1500万吨/年(其中省外生产能力达到900万吨/年),煤炭的采购供应量占全省总用煤量的30%以上,成为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煤炭供应企业;2020年达到1500万吨/年(其中省外生产能力1500万吨/年)。

3.电力装机容量

控股电厂装机容量2010、2015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600万千瓦、1500万千瓦和3000万千瓦,分别占全省火电装机总容量的20%、30%和40%。

4.港口吞吐能力

港口吞吐能力2010年达到5000万吨/年,占全省港口吞吐能力的20%;2015年以后力争达到10000万吨/年,占全省港口吞吐能力的30%。其中2010、2015年和2020年的煤炭转运能力分别为1000万吨/年、3000万吨/年和5000万吨/年。

5.科技进步水平

力争至2010年科技进步对经济效益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新上项目必须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其中煤炭产业的地质勘探及矿井建设、薄煤层及复杂煤层开采、主要及辅助生产系统等技术和装备水平有较大提升;“十二五”以前建成一批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和可持续发展的稳产安全矿井,淘汰一批规模小、开采经济技术和环境指标差的落后矿井;发电产业以“高参数、大容量、自动化”为方向,加快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广发电与集中供热、蓄能调峰等多式联产,平均发电标煤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6.环保节能指标

走“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经济新路,实施绿色经营。至2010年煤矿采区回采率达到83%以上,原煤入选率达到95%以上,矿井水、工业污水、煤矸石的治理达标率95%以上,矿井水和煤矸石利用率达到70%以上;电力产业能源转换效率、排放二氧化硫、NOx(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等混合物)及工业粉尘、灰渣综合利用、劣质能源利用等指标达到省内同类机组先进水平,百万千瓦级电厂实现废水零排放。

(二)产业结构目标

到2010年,煤电主业营业收入占集团总收入80%,培育形成8~10家利润超亿元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主要有福建煤电股份公司、永安煤业公司、龙岩发电公司、晋江燃气发电公司、石狮鸿山热电公司、联美建筑公司、民爆化工公司、泉州肖厝港公司等;到2015年,煤电主业营业收入占集团总收入90%,培育形成3家以上利润超5亿元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

1.主营业务

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重组改制煤炭及与煤炭密切关联资产,争取在“十一五”期内实现上市。立足于海峡西岸,面向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到省外和国外去寻找战略资源,争取发展机会,开展跨省跨国经营,促使企业走上产业与资本运作相结合的稳健扩张之路。

2.相关产业

推进港口、民爆、建工、酒店等已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优势产业的改革发展。以港口码头为基础向上下游产业延伸,从矿山资源、海上运输船队到码头配送,成为东南地区最大的煤炭及非煤矿产品供应企业;做强做大民爆企业,通过扩能和公司并购方式,民爆企业生产能力达到炸药10万吨/年、雷管1亿发/年以上;组建建工集团,“十二五”期内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用地储备达到各5000亩以上。加快国有资本从产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经营风险大和竞争力不强的产业中退出。

3.科技产业

采取合作研发、技术引进或自主开发等措施,积极应用先进设备、技术、工艺和管理方法,介入科技型产业,做强科技型企业,如福煤科技公司、药业公司等,使这些企业迅速扩张、推向市场。“十一五”末以前完成抗癌光敏剂临床试验实现产业化,“十二五”展开同类系列产品研发;积极关注能源领域新技术、新工艺的产业化发展机会,加强科技项目储备,拓展发展空间。

三 存在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的煤炭主业来看,现有一些因素对集团的未来发展构成了极大的约束,致使集团需要对未来发展战略重新进行审视。

(1)现有掌握的煤炭资源不能满足企业持续经营的需要。省内剩余未开发或未勘探的资源区较少,且煤层埋藏较深,地质条件复杂,原规划“十五”期内补充储量1亿吨虽实现,但是要真正形成生产规模,难度仍然很大。现有矿井预计“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产能将分别衰减69万吨/年、52万吨/年和69万吨/年,而新井建设的前期工作却很难开展,如果“十一五”内未按计划获得2亿吨以上资源量的补充,有规模的经济可采期有限。

(2)煤炭生产企业虽然是集团公司当前利润的主体,但除煤炭资源外其他资产质量不高,遇资源条件变化减产或资源枯竭停产时,其资产变现能力很差,职工安置困难。

(3)高涨的生产成本影响集团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开采深度增加,安全生产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新井建设投资增加,未来生产成本仍将逐渐提高,这势必导致集团未来效益的下降。

(4)福建煤层条件严重制约了集团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福建地质条件的特征,绝大多数煤矿煤层都属于薄煤层,无法使用大规模化采掘机器,只能采取劳动力密集型作业方式,这又将给安全生产带来直接的威胁。这种现状导致了集团采掘技术含量不高,集约化水平上不去。

(5)煤炭行业的开采周期限制了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虽然也可以考虑走出去战略,到外省和外国去开展煤炭采掘生产,但是资源有限性的问题仍是不可回避的,同时新煤矿的开采周期相当长,不仅投资回收期较长,而且导致其间不可预期的潜在风险会相当的高。

(6)多种经营产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从总经营规模看,集团公司在省内集团企业或全国煤炭企业中的排名靠前,但多种经营的经营总值所占比例较大,并涉及10个行业,产业构成相当复杂,大部分企业资产质量不高,而改制成本却较高。从分布上看,下属多种经营企业规模小而全、专业化不足,布局较乱、内部竞争;从产品结构上看,主要产品层次较低、主导产品尚未形成,抗风险能力弱。

(7)现有人力资源结构还不适应企业发展要求。面对结构调整而需要稳定和需要扩张的产业,均不同程度地存在专业人才缺乏或断层问题。“三项制度”改革及职工收入分配、升迁、奖惩及再教育等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

综上所述,从集团公司自身来看,既具备一定的优势条件,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从环境分析来看,既存在发展的大好机会,同时也面临一些不容忽视的竞争压力。

(二)解决思路

1.项目带动

煤炭产业:进一步落实煤炭产业稳定与发展的战略措施,2015年以前争取获得煤炭资源量省内5亿吨以上、省外30亿吨以上,并适时进行矿井建设,近期重点是省内的隘头、元沙、铭溪等单井能力15万~30万吨/年的矿井;争取省外国外矿业投资机会,2015年以前建成2~3对、单井能力300万~500万吨/年的矿井。力争至2010年和2015年煤炭生产总规模分别达到600万吨/年和1500万吨。另外,要积极开展对省内外煤矿的联合重组工作,参股或控股规模达到500万吨/年。

电力产业:“十一五”重点建设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应用工程─龙岩坑口电厂二期、高参数大容量热电联产示范工程─鸿山热电厂一期、中国内地最大的联合循环发电项目─晋江燃气电厂,形成3座百万千瓦、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现代化电厂。争取新开工建设长乐松下电厂一期、晋江深沪热电厂和莆田风电项目;加快鸿山热电二期三期、惠安电厂和莆田以南地区风电和连江核电项目前期工作,寻找省外、国外电力项目投资机会,争取发展空间。“十二五”期间开展前期工作的后备项目装机总规模达到5000万千瓦以上,其中完成工程可行性研究的项目装机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到2015年集团控股运行和在建装机规模达到1500万千瓦以上,形成一个500万以上装机规模的特大型电厂(石狮鸿山电厂)3个两百万千瓦规模的大型电厂(晋江燃气电厂、长乐松下电厂和惠安电厂)。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港口运输及能源供应:重点开发泉州港肖厝作业区和福州港可门作业区,建设5万~20万吨级深水泊位共11个,即泉州港肖厝作业区4#~9#(各10万吨级)和10#(5万吨级),福州港可门作业区4#(20万吨级)、5#(5万吨级)和6#、7#(各10万吨级)泊位。与集团控股各电厂煤炭专用泊位、仓储设施、煤炭运输船队和车队构成港口运输服务产业,发挥海西煤炭矿产物流储配送的主渠道作用。

其他相关产业:充分发挥福煤集团煤、电、港联动优势,稳健发展与煤炭产业相关的民爆、建工建材、煤加工及非煤矿业;与电力产业相关的热(冷)化工多式联产及环保产业。选择一些具有较好前景的临海、临港工业区和资源枯竭矿区进行综合开发,发展互补产业。

2.资金筹集

“十一五”期间,项目建设需要投资150亿元,其中资本金投入35亿元(其中:矿业约8亿元、电力约20亿元、码头及运输5亿元、其他资本金支出2亿元),资本金来源:企业收益等20亿元,发行企业债券10亿元,开发银行专项贷款5亿元。

“十二五”需要投入约600亿元,其中资本金投入100亿元(矿业约37亿元、电力约52亿元、码头及运输6亿元、其他资本金支出5亿元),资金来源为企业收益中集、发行债券和主营业务上市募集资金。

“十三五”需要投入约600亿元,其中资本金投入98亿元(矿业约33亿元、电力约55亿元、码头及运输5亿元、其它资本金支出5亿元),资金来源为企业收益中集、发行债券和主营业务上市募集资金。

争取在“十一五”期内组建集团财务公司,参与赢利能力强的财务性投资及有发展前景上市公司的战略投资。

3.人才支撑

重点做好矿业、电力、港口及辅助和附属产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适时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到2010年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占从业人员的比例由目前的24%提高到45%。

4.科技进步

2010年以前完成内部科技力量整合,企业对科技进步的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2%以上;2015年基本健全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企业对科技进步的投入达到销售收入的3%以上,其中科技型产业达到或超过10%,集中企业内外优势资源,组织科技攻关,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方法。

5.政策支持

紧紧地依靠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帮助和支持,突出集团公司在福建省一次能源供应方面不可或缺的地位,有效地获取各种战略资源,积聚各种战略要素,增强企业核心能力,扩大经营规模。

6.管理创新

在继承、弘扬和珍惜国有企业注重诚信、规范运作、管理严格、纪律严明、干群和谐等优良传统基础上,努力创造新的优势。在传统“财务、资金、成本”管理上赋以新的内涵,按照生产层面、营销层面和资本运营层面同时配置企业内部资源;进一步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的激励与内部控制机制,实现机制创新;根据企业有效发展速度和规模变化,及时改进企业管理,增强对企业运营状态的控制力,协调好“发展速度、经营规模、管理控制”的关系。

7.文化建设

实施福煤集团企业文化,努力构建符合集团发展战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本企业特色的福煤文化体系,引导企业内部各种要素向战略重点集中,保障企业持续发展。

8.战略控制

要协调好企业发展速度与自身控制力的关系,要努力提高集团公司(总部)自身的管理能力和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在适应较高的企业发展速度的同时,又能够防止速度失控,防止集团对内控制力和对市场推动力衰减,尤其要切实做好投融资的风险防范,建立健全投资决策、项目管理、项目后评估和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并严格落实。

9.战略考核

构建“高、中、基层”三级战略目标控制责任体系,制定目标评价标准及实施奖惩办法。考核中要着眼于树立战略观念,促使员工在实施战略过程中感受到企业的发展变化;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归整和传递服务,实现企业内部数据共享;及时反馈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补充、修改战略目标和措施。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