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发展 > 基于PSR逻辑框架的京津冀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PSR逻辑框架的京津冀产业转移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0-04-04 来源:网络 浏览:

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它涉及许多方面,比如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对产业集群形成的影响以及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用模型对这种复杂的过程进行分析和模拟,能够得到最直观的结果。基于这样的认识,本书应用国际公认的PSR(状态—压力—响应)模型作为基本的研究工具。

第一节 PSR模型内涵

所谓的PSR(Pressure-State-Response)模型是指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构建的一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体系,最早是由加拿大统计学家David J.Rapport和Tony Friend(1979)提出,随后在1989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举办的针对环境问题的七国集团首脑会议上得到认可,从而被广泛地推广。PSR评价体系的作用是将人与自然间的微妙关系通过各种指标的形式来呈现:人类各种形式的生产活动都是以从自然界中获取各种物质资料为前提,同时完成生产后又会向自然界中排放各种废物,如果没有指标对此进行量化,我们就不能了解人类对环境的具体索取与破坏程度,无法采取对应的行动来应对这一问题。人类的活动会使生态环境的状态发生变化,同时环境也会对人类的活动做出相应的反馈,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如果人类不尊重自然,肆意破坏自然环境,不仅会影响人类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还会危害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为了自身的发展与后代的延续,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基于此,人类自身的意识和行为会发生变化来应对自然环境状态的改变,形成相应的响应,以上行动—反馈—改变三步骤循环往复,便形成了PSR框架模型中的“压力—状态—响应”关系。

PSR模型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延伸,利用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也是基于以上思路使用“压力—状态—响应”三个一级指标去呈现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调控过程和反馈机制。具体来说,“压力”(Pressure)是指影响自然环境的各种社会发展模式、经济活动以及产业结构,同时还可看作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状态”(State)具体可以包括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所处的状态,还可以被看作人类在相关的“压力”作用下,采取某项行动时所处的状态。“响应”(Response)指的是人类在采取了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后,各项系统所做出的与之相对应的反应,例如人类活动造成的各种生态影响、社会影响以及经济影响。

自PSR指标模型创立至今,由该模型框架构建的相关评价系统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认可,并且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得到推广和应用,比如环境、经济、交通、土地等领域。这些研究丰富了PSR模型框架的内涵,既为本书构建评价体系提供了借鉴,也反映出该模型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上具有相当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京津冀产业转移影响作用因素分析

PSR评价体系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延伸,基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层次对各系统间的调控过程和反馈机制进行相关的分析与评价。从本书研究的京津冀经济圈来看,京津冀三地虽然归三个不同区域管辖,但是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可以将其看成一个整体,看成一个开放的经济体,这也是“京津冀一体化”的由来。因此,基于PSR框架的京津冀产业转移影响作用的因素分析,首先应当将京津冀地区看成一个整体,并据此分析由该整体衍生出的各内部系统,即“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子系统,最后提炼出适合产业转移评价体系的各项指标,据此再计算出各项指标权重,最终形成客观、有效的评价。

一 产业转移的动力——“压力”

“压力”是指影响自然环境的各种社会发展模式、经济活动以及产业结构,同时还可看作人们在经济活动中采取某项行动的动力。产业转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从基于产业周期论的产业转移理论来看,产业在空间的扩散与转移是任何产业发展都要经历的过程,一方面,知识的外溢性使其所具有的先进生产力不会被某些地区或企业无限期地垄断,市场内在的竞争机制会打破一切垄断,另一方面,资本的逐利性也决定了资本会汹涌地进入新型产业,逃离落后产业,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促使产业在空间上扩散和转移。因此,从“压力”角度对京津冀三地产业进行分析,其实是分析其产业转移的动力因素。从区域经济的角度来说,产业转移来源于不同区域经济体之间相互的“压力”,如果某地的产业结构保持不变,由于产业转移本质上往往代表着各经济体利益的转移,那么随着区域内各经济体的发展,外部经济体会与本地经济体形成竞争,当竞争失败时本地产业会纷纷破产,对本地经济形成挤压。同时本地落后的产业结构也会对本地经济发展形成阻碍,生产要素的趋利性也会对现有的产业结构造成一定的“压力”,内部与外部“压力”相融合形成的合力,会促使相关产业朝着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调整和转移。(“压力”部分影响因素分析可以参考本书第五章)

二 产业转移产生机制——“状态”

“状态”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社会、经济系统所处的状态。产业转移是生产要素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化,分析产业转移的效应应当围绕生产要素流动所带来的其他系统联动变化进行讨论。京津冀地区作为区域性的经济体,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自身产业结构升级、外部生产要素转移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又形成了产业转移的推动力。区域经济内部的各系统在这种强大的推动力作用下必然会发生各种改变,代入PSR模型中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状态”,该分析框架的第二部分,就是对各系统的“状态”进行评价与分析。

从相关的作用与反馈机制来看,在压力作用下的相关产业必然会进行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的转移。从表现形式来看,产业转移是产业在空间位置上的迁移;从内在本质来看,产业转移是产业内部生产要素实现配置合理化、布局合理化的过程;从最终目的来看,产业转移是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政府追求区域经济协调化、社会追求生态环境和谐化的过程。

(一)生产要素空间配置优化

生产要素的空间配置优化指的是不同区域空间内的各种生产要素从低经济收益区域向高经济收益区域转移的过程(邹璇,2010)。如图7-1所示,在开放的经济环境中,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会自发地将生产要素从低回报区域转移到高回报区域,这就表现为生产要素空间配置的优化。产业转移对于转出地与承接地都会有影响,我们对产业转移进行分析,要从产业转出地与产业承接地两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

图7-1 生产要素空间位置优化

1.产业转出地——要素聚集不经济

从微观角度来说,如果某一产业在一个地区长期发展,那么相关要素会在该地区内不断汇集,由于市场是有限的,随着相关要素数量增加,要素市场供过于求,相关要素收益率减少,再加上市场调节往往具有滞后性,不能进行有效的调节,因此就会导致“聚集不经济”的产生。从宏观角度来说,如果某一产业在一个地区长期发展,则会导致产业数量增加,产业竞争加剧,收益率减少,相关企业纷纷倒闭,以及相关生产要素的闲置。如果进行产业转移,那么一方面使转出地流出的生产要素获得更高的报酬,为转出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为转入地带来新兴的产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转出地要素的流出也会为当地释放经济空间,为更高级产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生产要素,促进高新产业发展,这也是一种产业结构的优化方式。

2.承接地——要素聚集经济

投资效应会带来要素聚集,生产要素的聚集会带来规模经济。产业转移和直接投资很相似,产业转移是生产要素的转移,直接投资是生产要素的积累,两者都会给产业承接地带来丰富的生产要素,大量的生产要素投入会调整承接地的产业结构,促进承接地的产业集聚。但并不是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都会起到促进产业集聚、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能否起到产业集聚和产业升级的作用,还得看转入产业本身的特征是否与承接地的市场、资本、技术等要素相匹配。但综观产业发展的基本脉络,本书认为至少在产业转移的前期,生产要素聚集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应会使得相关要素的回报增加,推动产业转移的进行。

(二)生产要素配置效应优化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叫作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固定要素与可变要素之间的配置比例有着一个最优值,当达到最优值时,边际产量最大,低于该值时存在边际产量递增的效应,而高于该值时,就会产生边际产量递减效应。当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时,可变要素投入量少,远远达不到与固定要素之间配置的最佳比例,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使得可变要素数量与不变要素数量的比例发生变化;当处于产业发展的中期时,生产要素中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会逐渐接近最佳的配置比例,此时企业的边际产量会递增,当两者之间处于最佳配置比例时,边际产量也会达到最大值;当处于产业发展的末期时,由于市场的萎缩、固定要素价格上升等因素,企业收益率会下降,为了保证一定的利润,企业会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那么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置比例会偏离生产要素的最佳比例组合,此时就会出现边际报酬递减。

从产业转移的具体实践来看,产业转出地与承接地之间的生产要素配置呈现非常显著的差异。转出地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比较高,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相对于承接地来说较为丰富,但其产业结构在长期发展后也需要进一步优化与升级;承接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其生产要素通常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因此存在大量闲置劳动力与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相对而言,相关生产要素之间的流动性大小,大致为资本和技术要素大于劳动力要素,而劳动力要素又大于土地、资源等要素,因此我们对产业转移过程中各要素黏性进行分类,将流动性小的要素视为不变要素,流动性较大的要素视为可变要素。

遵循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劳动力和土地、资源要素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转出地的可变要素,如技术和资本要素的不断累积,当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劳动力、土地、资源)之间的配置比例大于其配置的最佳比例时,继续增加的资本与技术要素所带来的边际报酬会递减。企业的目标是追求自身效应和利益的最大化,当外围地区的资本技术回报率大于本地资本技术回报率时,就会发生资本、技术等可变要素向外围高边际回报率地区转移的现象。

从转出地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资本、技术要素转出后会使得当地可变要素供给减少,导致可变要素与不变要素之间的配置比例发生变化,要素的边际报酬会重新提高,相应的企业利润也会增加;另一方面,企业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会将自身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更高级的产业当中,这样会进一步推动转出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

从承接地的角度来看,相关要素数量的增加会给本地的产业配置带来更多的变化与组合。首先,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转入,可以带动之前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不变生产要素,使得不变要素与可变要素之间的配置比例达到最佳,提升边际报酬。其次,由于产业转出地与承接地双方在通常情况下都会存在相当程度的产业差异,相关生产要素的转移会对承接地原本的产业结构进行改良,特别是如果要素的流动来源于转出地的高端产业,承接地很好地接纳了这些要素并作用于本地的高端产业,那么该生产要素的流入一定程度上会提升本地的产业配置,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最后,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企业的产量和利润会得到相应的增加,使得产业承接地在生产总值、资本回报率、劳动回报率以及相应的工资、就业等方面得到提升,拉动本地就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承接地经济的发展。

生产要素配置效应优化如图7-2所示。

图7-2 生产要素配置效应优化

(三)外部性

“外部性”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马歇尔对经济现象的解释中。他认为产业转移最原始的动力是企业对于利益的追求。企业将生产要素从规模报酬比较低的地区向规模报酬比较高的地区转移,一方面是为了将边际报酬维持在高水平上,提高相关要素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聚集也给承接地产业带来了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效应。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1957)在循环累积论中指出,“一旦一个产业或企业被配置于一个地区,会发生连锁效应,并进一步吸引新的企业进入,从而产生更大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接下来本书会深入分析相关要素流动的外部性,从而了解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产生的机制与造成的影响。

1.知识溢出效应

新经济增长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都认为,经济的增长与知识的溢出有着密切的联系。罗默的知识溢出理论认为,知识是厂商为了追逐利润而进行各种投资、各种决策的产物,与普通生产要素相比,知识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具有溢出的效应。罗默用外部性解释了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认为新知识的开发都具有溢出的效应,知识来源于厂商追求利润的内在动力,知识可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获取利润。厂商一方面可以被动地通过生产经验的积累来获取知识,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对其他厂商的学习来获取知识,这使得任何厂商开发或积累的知识都能够有效地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率。具体分析知识溢出的产生机制,知识溢出是由知识外部性决定的,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知识的外部性对产业转移效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技术外部性;二是交流外部性。

(1)以技术外部性为路径的知识溢出

技术外部性层面的知识溢出效应以非市场交流的形式对企业发生作用,其表现的主要形式是承接地企业对转出地企业进行学习和模仿,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承接地相关产业的产值。同时由于转出地与承接地之间在生产要素、产品市场等方面存在差异,企业为了适应转入后的发展,往往会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改良,这一过程提升了企业的创新与研发能力,因此技术外部性有利于技术创新与改良。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技术外部性对承接地企业推动力的大小取决于产业转出地与产业承接地之间的地理位置远近、资源禀赋差异、技术人才转移力度以及企业学习模仿能力等多方面因素。

(2)以交流外部性为路径的知识溢出

“交流外部性”的概念来源于“社会资本”的理念。格兰诺维特(1985)认为,社会的经济行为是镶嵌于社会关系的网络结构之中的。科尔曼(1990)把蕴含在人际关系网络中的所有资源统称为社会资本,社会资本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减少双方的交易成本与不确定性。“社会资本”的理念使得企业认识到“交流”的重要性,这既包括企业间的交流,也包括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基于产业之间的转移,本书讨论的主要是企业之间的交流行为。交流外部性是知识溢出的主要形式,这是导致产业聚集的重要原因。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管理方式、知识人才以及思想理念等都会随着生产要素间的流动而发生转移,这使得企业更愿意集中在一起,因为这样有利于企业之间知识的交流,换句话说交流外部性促进了产业聚集,有利于城市群、经济圈的发展。同时,交流的外部性还有利于科学技术和思想理论的传播,因此产业转移还推动了社会的思想交流与进步,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内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

2.供求关联外部性

克鲁格曼(2011)认为,“在规模报酬递增与运输成本的综合作用下,相互关联的企业因为供求关系而聚集在一起,通过将生产活动集中在一个区域以充分利用规模经济,通过满足本地市场来降低运输成本”。不同产业之间通过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的连接形成各种经济联系,我们称之为产业关联。产业关联按照投入产出的关系可以分为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这些关联以供求关系为纽带。由于生产与消费表现为相互依赖与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往往表现出路径的依赖性与发展的关联性。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产生的供求关联的外部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从供给方面考虑,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企业愿意转移到那些能够集中、大量、低廉地提供各种生产要素的区位;从需求方面考虑,企业更愿意转移到有着广阔市场的区位。基于这两点考虑,企业在产业转移选择落位时表现出一定的趋向性,这样就导致产业聚集的现象。需要说明的是,产业集聚不仅仅是相同产业的聚集,同时产业链的上、下游也会产生产业集聚,这样会节约运输、交易等相关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

3.示范和辐射的作用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最先得益的是产业承接地与承接配套企业。通过产业转移转入的企业在相关的资本层面、技术层面、管理层面等相对于承接地原有企业具有优势,这对承接地的其他产业有着示范与辐射作用。承接外来产业的企业,由于吸收了产业转出地先进的技术、资本生产要素以及创新、人力管理等经营理念,因此其产品质量和运营效率往往相较产业转移之前有所提升,产品价格有所下降,有利于占据市场份额,获取高额利润。同时其他产业中的企业虽然无法在生产、加工等环节对该产业进行模仿学习,但该产业在技术、管理、经营方式等层面仍有一定的带动与示范效应。根据“干中学”理论,企业之间的相互学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因此转移产业能够对相关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同时产业承接地作为产业转移示范区,产业转移的效应能够进一步扩大,可以进行推广,以对其他地区与产业造成影响,从而带动其他区域的经济增长。

生产要素流动的外部性见图7-3。

图7-3 生产要素流动的外部性

三 产业转移作用机制——“响应”

“响应”(Response)位于“状态”(State)之后,指的是在采取了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后,各项系统所发出的与之对应的反馈,例如产业在转移过程中及转移后给转出地和承接地,甚至整个区域带来的生态环境影响、经济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等。

生态环境是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任何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相关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也会反作用于生态环境,在长期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表现为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京津冀地区经过长期的发展,其原有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集中表现为生态环境恶化,并已经开始影响到了整个京津冀地区经济的发展与居民的宜居性。一些传统产业受制于其产业特性与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一些传统重污染型企业,无论技术怎样发展、手段如何改良,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企业在日后的产业转移中如何抉择,转出地和承接地如何取舍,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PSR框架下系统对产业转移的“响应”具体表现为生态环境对产业转移的各种指标的变化,比如产业转移后“三废”的达标率、资源利用率、废物循环利用率等相关指标。

(一)基于生态安全的产业转移机制

基于生态安全的产业安全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生态系统为载体的,生态系统为经济活动提供物质资料,也相当于一种“稀缺的资本”。经济活动的进行也必然会产生相应的环境成本。生态系统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生态系统为经济活动提供物质原料。

(2)生态系统为经济活动提供必要服务。

(3)生态系统吸收经济活动中释放的废弃物。

从这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生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经济发展从生态系统中获取资源与相关的服务,最后再通过生态系统吸收消化经济发展的废物,如图7-4所示。

图7-4 经济发展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

人类活动能够对生态环境造成多大的影响,取决于当前经济发展的水平,具体表现为产业发展的现状与产业结构的层次。产业转移作为影响产业结构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对自然环境以及生态安全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具体来看,一方面产业转移能够直接作用于产业结构,使产业的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作为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桥梁,任何经济活动都会通过产业结构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同时生态系统也会做出相应的反馈,间接地影响其他经济活动。产业转移对生态安全的作用机制如图7-5所示。

图7-5 产业转移对生态安全的作用机制

(二)产业结构对生态安全的作用分析

以上我们了解了产业转移影响产业结构使其发生变化,以及最后影响生态安全的基本脉络,接下来需要深入分析产业的内部结构与生态安全的对应关系,来进一步了解产业转移对生态安全的具体作用。

1.能源消耗

根据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经济体中的人力、物力、财力与自然资源共同作用并制约国民经济各个部门的配置方式,这种配置方式即产业结构。换句话说,产业结构决定了生产过程中各种自然资源、物质材料与劳动力的配置方向及比例。在第一、二、三产业中,第二产业对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源的需求最大,如果该地区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过大,或者重工业占第二产业的比重过大,那么该地区产业一般为资源指向型产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很大。产业转移中如果转移的产业是第二产业,特别是各种高耗能的重工业,为了满足产业转移后的资源需求,如果没有合理的规划和引导,则会对自然资源进行各种不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比如滥挖滥采矿产资源,过度砍伐森林,对土地、地下水资源过度使用等,都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导致生态安全问题的产生。

从产业转移的双方角度来看,产业转移可以将本地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产业转出地可以将这些产业转移出去,有效地缓解本地的生态环境压力,但会对产业承接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对于产业转出地与产业承接地具有两方面的环境效应,在产业转移前要着眼于全局,不能顾此失彼。

2.污染排放

企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步骤都会造成污染,开采环节的粉碎洗选,加工环节的高温萃取、化学提炼等都使用大量化石燃料与化工制剂,这样会产生大量的工业“三废”,这是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可以看作污染物排放的控制体,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资源与能源利用效率。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的物质基础,其循环利用率越高,生产中排放的“三废”数量就越少,反之就越多。在工业化初级,企业的技术水平较低,对自然资源缺乏深度利用,生产方式属于粗放式加工。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的能源利用率不到40%,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只有7%~9%,甚至个别废弃物只有3%~5%,这造成了大量的废弃物未能有效循环回收利用而直接排放,这是造成近年来我国许多省市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

第二,工业“三废”污染问题。对矿产资源的采掘、洗选,后续加工环节的化工、机械、建材等重工业企业,以及印染、造纸、纺织、食品、制革等轻工业部门都会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程度地排放各种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不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海以及大气中去,致使我国的工业“三废”排放达标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也是造成我国目前生态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对于生态安全的影响非常大,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产业转移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直接手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生态安全作为产业安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后文构建产业转移评价体系内容中的重要部分。

第三节 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PSR逻辑关系

PSR评价体系本质上是可持续发展观点的延伸,其核心思路是从“压力—状态—响应”三个方面分析系统的产生机理与变化过程。PSR评价模型的基本运行原理如图7-6所示。

图7-6 PSR模型的运行原理

以PSR框架为基础对京津冀的产业转移进行分析,首先应该将京津冀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这是基本的研究范围,也是PSR模型机制的内在要求。

京津冀经济圈的产业转移“压力”来源于自身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化进程的推动,以及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这些都会产生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通过相关分析,本书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地区间生产要素的差异、相关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政府的行为是目前推动京津冀产业转移的“四台发动机”。在内部产业升级和外部政策鼓励的压力下,生产要素会自发由低边际收益区域转移至高边际收益区域。产业转移实质上就是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的转移。生产要素在转移的过程中会导致产业结构变化,区域间产业结构变化会对区域内各成员的经济状况产生影响。京津冀经济圈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包含着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等相关子系统。在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生态系统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产业转移一方面会对经济社会系统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也会对相关的生态系统造成影响。反之,由于收到生态环境的相关反馈,人类会反思自己的行为,自觉对之前的相关生产要素加以改造,比如提高“三废”处理率、资源循环使用率等,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本书基于产业安全理论,运用相关模型对京津冀经济圈的产业转移的综合影响进行分析。分析的主要脉络为:首先对研究范围进行界定,将京津冀经济圈看作一个独立的经济体,刨除外部环境的影响;其次从研究产业转移的动力入手,分析出产业转移的各项动力,具体来说就是从产业转移过程中各项生产要素的状态变化分析;最后通过量化的方法得到两者之间由于相互影响而导致的内部各系统之间的一系列反应。具体的步骤是从基本的模型框架出发,从各项经济数据、环境数据中提取出适合作为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再将其纳入PSR评价体系之中,最后结合相关权重计算方法对各指标进行评价。

第四节 基于PSR模型构建产业转移评价体系

京津冀经济圈是一个综合了自然、经济、社会等因素的复合系统。区域内的相关产业通过不同的社会经济活动进行长期性的经营,其内部的产业受到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在进入一定的发展阶段后,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区域内的产业转移实质上变成了人类为了寻求可持续发展而对产业结构做出的调整,而可持续发展正是PSR模型框架的主导思想。同时用PSR模型进行相关的生态环境评价必须是一个整体,而京津冀三地作为规划中的京津冀经济圈正好符合这一条件。此外,目前许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都是以PSR模型为基础,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其对现实具有相当大的指导性,这也符合本书为京津冀经济圈内部产业转移提供参考的研究目的。

一 构建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确定其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之上选取相关评价指标,确立评价体系内容,具体原则如下所示。

(1)系统性原则。也被称为整体性原则,它要求将评价的对象视为一个系统,纳入指标体系内的各项指标应当在总体上构成一个系统,并具有统一性、完整性与互补性。

(2)相关性原则。它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原则,其含义是指各项指标与最终影响之间必须具备一定的相关度,人们可以依据这一指标做出有关的经济决策。

(3)可测性原则。评价体系内的各项指标必须是可测的,这意味着我们通过数据对经济现象进行量化并计算。应该注意的是,一段时间内的统计口径会发生变化,所选择的指标应该尽可能地与有关统计资料在统计口径上保持一致。

(4)层次性原则。选取的统计指标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不能出现指标解释的雷同,因为这样既会增加工作的难度,也会降低结果的有效性。

(5)实用性原则。通过该评价体系得出的结论和相应数据应与相关产业发展达到一定的契合度,并能够较有效地被有关政府部门、学术机构和企业等采用,指导相关政策制定、相关研究的进行。

二 指标选取

基于区域产业转移效果评价的PSR框架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个地区的社会生产要素资源在短期内可以看作不变要素资源,但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递减与规模聚集不经济同生产要素的逐利性形成矛盾,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同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矛盾,区域间产业的同构化互相竞争现状与区域经济差异化协调发展的目标形成矛盾。这些矛盾累积成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和政府面临的“压力”。经济系统的“压力”与“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生产要素分布、产业结构状况、人才技术水平、产业结构差异等都会导致“压力”的产生,同时这也表现为区域内某一时期的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状态”。面对区域经济发展与相关产业调整的“压力”以及相关经济、社会、自然环境表现出的“状态”,企业和政府会做出一系列反应与调整来应对,这就形成最终的“响应”,结合本书的研究主题这种“响应”最外在的表现就是产业转移。但需要指出的是,产业转移只是“响应”,只是政府与企业在“压力”和“状态”下做出的最直接反应,而深层次的“响应”会通过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变化体现出来。

基于PSR模型框架与以上关于产业转移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产业转移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如表7-1所示。

表7-1 基于PSR框架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 各级指标含义

(一)压力指标

根据上文分析,产业转移体现为产业转移双方相关产业结构的差异以及内部各生产要素配置的差异。针对京津冀经济圈的具体实际,本书认为一个地区的区位熵(LQ)、比较劳动生产率(CPOR)、比较资本生产率(CCOR)和比较行业增长率(CIGR)可以看作反映该地区某一产业转移趋势的量化指标,因此我们选择区位熵、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资本生产率和比较行业增长率作为压力类的二级指标。

区位熵(LQ):指一个部门在某一地区的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比上全国范围内该部门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它反映了该地区该部门生产的专业化程度。

比较劳动生产率(CPOR):指一个部门在某一地区的产值占全国范围内这一部门产值的比重比上该地区该部门劳动力数量占全国范围内该部门劳动力数量的比重,它反映该地区该部门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比较资本生产率(CCOR):指的是一个部门在某一地区的产值占该部门在全国范围内产值的比重与此部门所占有资本占全国该部门占有资本的比重,它反映了该地区该部门资本应用效率的高低。

比较行业增长率(CIGR):指的是在某一时间段内一个地区某一产业的增长率与全国该产业增长率的比率,它反映了一个地区某一行业的动态发展趋势。之所以加入比较行业增长率,是因为前三个指标是横向对比各地区各行业的产业梯度,不能有效地反映某一时间段内某一行业在该地区的发展趋势,因此需要添加这一指标来进行产业内的纵向比较分析。

(二)状态指标

基于前文对产业转移效应的分析,产业转移是产业内部各生产要素的流动,因此我们选取生产要素作为状态类指标的主体。我们选取资本、知识、技术和劳动力四个指标作为一级指标,再对这四个指标进行细化,用转移产业的投资额、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区域外投资额、区域内资本利用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每万人拥有科技工作者人数、城镇就业率等多个二级指标来表示。通过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收集,转移产业投资额、每万人拥有科技工作者人数、城镇就业率和高新技术产业值对四个指标的代表程度较高,因此选择这四个指标作为状态类的二级指标。

(三)响应指标

响应类指标表示的是产业转移后区域内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一系列相关反应。产业结构的调整效应以及相关的社会效应已经在压力指标和状态指标中通过区位熵、劳动生产率、就业率等相关指标来反映,为了保证指标的层次性,选取响应类指标时只包含生态环境类的相关指标。生态环境类的相关指标可以用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转移产业单位产值能耗等指标来表示,但是考虑到以上指标的重复性与指标的代表程度,我们只选取了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转移产业单位产值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五个指标作为响应类二级指标。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