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1-01
四氟乙烯计量罐爆炸事故分析
- 分析了四氟乙烯单体计量罐所发生的爆炸事故,对事故的原因进行探讨, 并提出防范措施。
-
1970-01-01
无机分离膜的表征与应用
- 介绍了无机膜的制备方法、分离机理、表征方法、应用和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无机膜在气液领域的分离机理和分离性能方面的表征。通过对研究现状的总结分析,指出无机膜的应用前景,并展望了今后应当注意的一些方面。 <BR>
-
1970-01-01
脱硫技术进展
- 当今世界各国对油品的消耗量日益增加。由于人们对环境意识的逐渐增强,使得石油炼制工业必须继续走深加工的道路,大力发展脱硫技术。介绍了国内外脱硫技术最新进展,阐述了各种不同脱硫技术的性能、特点、反应原理和应用现状,并预测了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 <BR>
-
1970-01-01
酸碱中和法合成羟基磷灰石反应条件的研究
- 实验成功的通过酸碱中和法制备得到羟基磷灰石粉体和羟基磷灰石/壳聚糖复合材料,并对该方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采用x一射线衍射谱(Ⅺ)、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及透射电镜(TEM)对样品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加料方式对羟基磷灰石的生成有较大的影响,缓慢混合的加料
-
1970-01-01
无机膜处理乳化废水中试研究
- 为除去废水中的乳化油。采用无机陶瓷微滤膜对乳化废水进行了中试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乳化液废水经孔径为20Onm的无机陶瓷膜处理后,透过液可达国家排放标准;在最佳操作压力0.16MPa下,系统可连续、稳定运行20h以上,平均膜通量为272L/(m·h);化学清洗30min后,可使膜通量恢复至初始通量95
-
1970-01-01
烷基胍的研究进展
- 烷基胍是一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强碱性、高稳定性及较好的生物活性,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化工等行业。主要介绍了烷基胍作为杀菌剂、催化剂的应用,综述了烷基胍的应用和合成方法,并展望了烷基胍的发展趋向。 <BR>
-
1970-01-01
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三醋酸甘油酯
- 合成{HSO3一pmimCl}、{HSO3一pmim}H2PO、{HSO3一pmimBF和HSO3一pmimHSO离子液体,用H—NMR和FT—IR对离子液体的结构进行了确定。将几种酸功能化离子液体应用于三醋酸甘油酯的合成反应中,筛选出了一种催化效果好又可以重复使用的离子液体HSO一pmimHSO。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原料配比和
-
1970-01-01
无烟煤在配煤炼焦中的性质研究
- 通过对无烟煤的热稳定性、可磨性的研究,选择适用于配煤炼焦的无烟煤,并在5kg试验焦炉进行了配煤炼焦试验。同时还比较了涟钢生产配煤方案与配无烟煤方案的焦炭冷强度,结果表明当无烟煤配人量为3%-5%、无烟煤粒度《1 mm时,焦炭冷强度约提高2%。这对扩大炼焦煤源,降低生产成本具有现实与长
-
1970-01-01
微波辐射固载杂多酸催化合成1一苯基一2一 吡咯烷酮
-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将硅藻土作栽体浸渍于磷钨酸制备成固载杂多酸催化荆,以丁丙酯和苯胺为原料合成了1.苯基2一吡略烷酮(NPP)。研究了微波工艺条件 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并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硅藻土固栽磷钨酸催化荆在NPP的合成中显
-
1970-01-01
酸性树脂催化1,4一丁烯二醇制备2,5一二氢呋喃
- 提出1,4一丁烯二醇在酸性条件下脱水关环制备2,5一二氢呋喃的反应机理。实验对照了磺酸基树脂D61、D72以及膦酸基树脂LSC一500的催化性能,在5小时的反应过程中,它们的催化活性均逐渐下降,其中D61活性最强,平均每克催化剂l小时转化2.96克l,4一丁烯二醇,D61和D72的收率逐渐下降,LSC一500的收
-
1970-01-01
稀土b成核剂对高抗冲聚丙烯性能的影响
- 通过力学性能测定、示差扫描量热和广角x射线衍射等方法,考察了稀土卢成核剂(WBG)对高抗冲聚丙烯(IPP)力学性能和结晶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加入WBG可使IPP的冲击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热变形温度大幅度提高。当WBG添加量(质量分数)为0.15%时,试样中卢晶的相对含量达到90%以上。结晶
-
1970-01-01
温度对密闭式微波辅助提取二氢杨梅素的影响
- 以藤茶为原料,水为溶剂,采用密闭式提取罐在微波加速反应系统(M) 中提取二氢杨梅素,研究提取温度对二氢杨梅素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80℃以下,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率很低80℃一110℃范围内, 随着提取温度的提高,二氢杨梅素的提取率呈上升趋势,在110℃时达到最高。此后,随着提取温度的
-
1970-01-01
碳酸二甲酯生产实时控制和多塔并行控制策略
- 以提升化工生产线的自动化层次为原则,将原DMC生产装置中的仪表监控 系统提升为计算机网络控制体系。实现了数据采集、存储、记录、传送等各种模式的显示、打印以度数据调用等多种功能,完成了控制系统的再次组态和网络化构建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塔连锁控制策略,研究和解决反应塔之间
-
1970-01-01
相转移催化合成1一羟基苯并三氮唑
- 研究了在相转移催化剂聚乙二醇(PEG)800存在下,邻硝基氯苯和水合肼反应生成1一羟基苯并三氮唑的工艺过程。讨论了催化剂种类、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等因素对目的产品收率的影响,得出适合的操作条件为n(邻硝基 氯苯)n(水合肼)n(PEG一800)=140.03、反应温度110℃
-
1970-01-01
碳酸二甲酯作酯化试剂催化合成水杨酸甲酯
- 报道使用一系列具有不同丙磺酸含量的SBA.15.SO3H分子筛为催化剂, 考察了碳酸二 甲酯作为酯化试剂与水杨酸发生反应制备水杨酸甲酯。结果表明,碳酸二甲酯是一种很好的酯化试剂,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水杨酸的转化率和水杨酸甲酯的选择性可达到96.7%和57.7%。通过研究催化剂酸性对反应的影响
-
1970-01-01
我国纯碱工业循环经济现状分析
- 从产业结构、废物综合利用、节能、节水等方面介绍了我国纯碱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几个典型纯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并提出了结论和建议。
-
1970-01-01
提高保险粉生产中母液利用率的新工艺
- 提高保险粉生产中母液利用率,优化了保险粉合成工艺,使得单釜产量提高,主要原材料单耗降低,也大大减轻了精馏岗位、中和岗位的生产负荷。
-
1970-01-01
相转移催化氧化法制备2一甲基萘醌的研究
- 用溴酸钾在酸性溶剂下氧化2一甲基萘制备2一甲基萘醌。考察了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化剂与原料的配比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获得的最佳反应条件如下相转移催化剂为四丁基溴化铵,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5h,氧化剂与原料的配比2.51.2一甲基萘醌的收率为48.12%,比传统的工业生
-
1970-01-01
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及加工利用建议
- 介绍我国磷矿资源的地质特征、分布、赋存情况及资源特点,分析我国在磷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国内磷矿特点提出了改善加工利用的建议。
-
1970-01-01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7-Br-脱水长春碱合成工艺
- 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以脱水长春碱为原料合成7-Br-脱水长春碱过程进行最佳工艺条件的探索。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Box—Ben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各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后,得到了合成7一Br一脱水长春碱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二氯甲烷为溶剂,采用NBS为溴
-
1970-01-01
我国硫酸工业的发展趋势
- 介绍了2004年至今中国硫酸产量位居世界首位,2006年中国硫酸产量达5 0.43Mt,逐渐形成了以硫磺、硫铁矿和冶炼烟气为主的原料结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硫酸行业的产业集约化程度大幅提高,单系列硫酸装置的最大规模分别为硫铁矿制酸400kt/a、硫磺制酸1000kt/a、冶炼烟气制酸600kt/a 还指出今
-
1970-01-01
小型电机转子不平衡信号的提取与处理
- 基于小型电机转于自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可靠的整周期采样方法。针对不同的干扰信号,采用硬件二阶有源滤波、软件时域平均算法、互相关算法等有效地抑制了干扰信号的影响,准确地提取了工频分量。提高了不平衡量的测量精度 <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