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工知识 > 4 种换热器壳程防冲结构

4 种换热器壳程防冲结构

时间:2020-06-08 来源:网络 浏览:

换热器壳程进口处的防冲,我们之前也讨论过,见《笔记丨对换热器壳程设置防冲板的认识》。 

设置防冲板最让人头的问题是会使布管数大为减少,通常要取掉好几排,尤其是对于进口管径大的换热器。这可能会引发短路、换热面积不够等诸多问题。并且设计时尤其要注意防冲板不能影响管束安装。 

今天偶然在某文库上读到了介绍“管壳式换热器防冲结构”的文,该文章介绍了常见的防冲板、导流筒、防冲杆,及不太常见的弧形防冲板,比较了他们的优劣。这篇文章没有署名,也未正式发表,现加工、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防冲板

文章称之为“方形防冲板”,这种结构设计简单,流体主要从A、B区进入管束。这种结构的缺点是,进入管束的流体分布不均,所占据的空间较大,对于卧式换热器会在进口靠近管板处产生死区,对于立式换热器会浪费一部分进口处的换热面积。其引起的压降略大于防冲杆。

二、导流筒

通常采用较多的是外导流筒,对于进口管径较大,防冲板占据的空间较大,严重影响布管的,常采用此结构,这样可以避免扩大换热器的DN,降低成本。外导流筒的直径应能保证流体的流通面积。

三、防冲杆

文章指出,防冲杆在国外设备用的比较多,目前在国内也有广泛的应用。防冲杆通常需要布置两到三排,要不然有间隙,挡不住流体,具体的跟换热管的排列形式有关。防冲杆的两端固定在两块折流板或支持板之间,或是者管板与折流板之间(与拉杆类似,一端拧入管板)。防冲杆引起的换热器壳程压降略小于方形防冲板。

四、弧形防冲板

这种结构是方形防冲板的改进,其主要特点是防冲板有一定的弯曲,使防冲板外表面最高点至筒内壁的距离不小于外径的1/4~1/5(这个数值不知出处,需要验证),这样对布管数的影响较小。相对于方形防冲板,阻力降也小,流体分布也相对均匀。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