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应该跨越油气时代:与柴静商榷

2015-04-07 23:43:43 来源:中国煤化工网整理 编辑:中国煤化工网人评论

A-A+


 


 

《穹顶之下》播出后,我花了两天的时间,跟各路动机不纯、品行不端的无来由的对片子的指摘较劲、争论,置气,后来发现以理服人、以德服人通通不奏效的时候,也罢。这是个人人都觉得自己聪明绝顶的时代,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局限、以及不急于下结论是个多么难能可贵的品质,“历史会给人答案,”我一个朋友她母亲看完片子后这样说。我深以为然,原来还是自己修行不够。


 

于是,泡壶茶,定定神,舒口气,片子的意义不再赘述,当然,一部近2个小时的TED演讲加大量的采访画面和数据,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以及完整呈现一个复杂议题的所有复杂性。我想来说说在我眼里,《穹顶之下》这部片子里最大的一个遗憾。当然,作为一个可再生能源工作的从业者,我的看法肯定也有局限和偏颇之处。不过,大家一起来讨论寻找解决方案嘛,这不就是《穹顶之下》带给我们最大的意义?


 

在片子的后半段,“我们拿煤炭怎么办”的问题上,柴静用英国伦敦治霾的经验跟我们介绍了一个事实:英国用石油替代了20%的人煤炭和天然气替代了30%的煤炭,将其90%的煤炭下降到了30%,于是雾霾问题解决了,于是,我们似乎得到了一个答案,治理雾霾,我们得从“煤炭时代”跨入“油气时代”?


 

怎么说呢,我看到这儿,着实有点坐立不安。且不说英国与中国的能源结构,煤炭消费量不一样,中国巨大的煤炭消费量很难依靠自己贫乏的油气资源替代支撑,石油和天然气替代煤炭,都只能说是“两害取其轻”,甚至孰轻孰重,还真说不好!


 

我们试着用理科生的思维先来分析一下:原油中碳元素占83%一87%,氢元素占11%一14%,其它部分则是硫、氮、氧及金属等杂质;天然气,则大部分由甲烷构成,其余组份非常复杂,包括从C1到C9,甚至可以到C12,以及水,氮气二氧化碳硫化物,氢气,氦气,等一系列产物。可以看出,无论是石油还是天然气,最大的元素占比是“碳”,这也是为什么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在内,它们被统称为“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最大的危害是什么?燃料中的碳转变为二氧化碳进入大气,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从而导致温室效应,改变了全球的气候,危害生态平衡。这是无论煤炭、石油还是天然气都无法逃脱的“原罪”。在很多人眼里“相对清洁”的天然气,其挥发出来的甲烷可不是什么清洁气体,它的温室效能等于二氧化碳的30倍之多。


 

有人说,气候变暖离我们还太远,我们更关心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好吧,如果你选择无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天气频率增加、干旱以及生物物种灭绝这些由于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我们再来看看石油和天然气的污染。


 

石油和天然气,燃烧时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两大块,第一个部分是硫,和一些燃烧不完全产生的不饱和碳氢/碳氧化物,酸雨和温室效应是他们的主要功劳。(温室效应我们已经提及,如果脱硫工作做得不错,酸雨我们也可以暂且不计);第二个部分是氮氧化物,也就是所谓的光触媒,北京的雾霾天气可能很大一部分要记在他们头上。很多环保甚至电力的同事都认为天然气发电不会产生除了二氧化碳外的其他排放,这里有一组来自美国环保总署(EPA)的统计数据:在其检测233家电厂的氮氧化物NOx排放系数时,天然气厂的平均值是0.91lb/MW,次烟煤电厂是1.17,褐煤电厂是1.48。天然气的污染物排放几何,一看便知。


 

这里我们还没有算上石油的开采、炼制、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原油和各种石油制品通过油气挥发污染大气,以及地下油罐和输油管线腐蚀渗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源的污染风险。以正在中国内陆开发中的页岩气为例,在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内陆地区开发天然气,水资源风险以及地下水污染是不容忽视的问题。2010年的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画面依然历历在目。谁敢斩钉截铁的说:石油和天然气,就比煤炭“清洁”了?


再说回《穹顶之下》,英国真的是“从1952年伦敦污染事件之后,很快就从煤炭转型到了石油,并从此实现了环境改造”?英国的石油占比不是在70年代发现了北海油田之后才飞速上升的么,距离1956年通过《空气清洁法》已经20年有余。这难道是在暗示作为“缺油少气”的中国,我们应该把希望寄托在未来也发现一个储藏丰富的油田或者气田吗?


 

不知道你们怎么想,反正我觉得这好像有点不靠谱。天然气短期内可以作为过渡,长期来看这样的希望不如寄托在可再生能源身上。进入“油气时代”,不如一步跨入“风光时代”。


 

以零排放、零污染为特征的风能、太阳能,足以让自诩“清洁”的天然气相形见绌,当然,有人非要跟我掰扯全生命周期的排放和污染评估那点事,风能和太阳能的那点排放和污染量,也跟煤炭、天然气以及石油完全不在一个比较的数量级上,这里先不赘述了。


 

很多人觉得可再生能源在体量上不成气候,甚至觉得可再生能源“不经济、不稳定”,那我就说道说道。


 

先说经济性。诚然,目前风电、光伏的发电成本比燃煤还要高出不少,以风电为例,目前我国陆上风电上网电价水平为0.51~0.61元/千瓦,比燃煤高出50%左右。但必须得强调的是:


 

1)这个数字没有反映煤炭应该承担的资源、环境成本以及健康损害成本,意味着可再生能源的环境资源红利也没有体现,在“雾霾经济学”已经将空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用真金白银计算出来的时候,这样的比较好像没什么意义。


 

2)作为新生的能源技术,风能和光伏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也就是近十几年的事情,在过去十几年,风能/光伏伴随着技术创新和提高已经实现了成本的大规模下降,按照新技术的学习曲线,伴随技术的进步,2020年风电有望实现平价上网,光伏有望实现平价销售,换句话说,在没有计算燃煤的资源环境外部成本的前提下,仅靠自身的技术创新,风电/光伏就在未来5年可以实现与燃煤并肩而坐。此时,我们还要拿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性说事吗?


 

再说稳定性。我一直觉得可再生能源的稳定性是一个伪命题,因为这句话的出发点是基于维护现有的传统电网结构和管理体系。说点高大上的,作为能源革命的驱动力,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就是要求现有的电力部门放弃传统的电力供应世界观,包括从需要运输基础设施到不需要,从常规储能系统到新的储能方式,从大发电站到众多位置的分布发电站,从源于大型发电站的高压输电线路到区域层面、基于分布式发电的电网结构等等的一系列结构型的变革。要获得零排放、零污染以及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就得对现有电网结构和管理体系进行变革,守着陈旧的那点世界观拒绝拥抱创新技术,拿着“稳定性”说事,我只能说,这是维护传统电力旧秩序的最后那么一点救命稻草。《穹顶之下》不是也说了么,“保护落后是没有办法创新的!”


 

再说可再生能源的体量。2013年全球光伏市场的新增装机容量达到38.7GW,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40.6GW,其中中国新增装机容量为12GW,同比增长了232%,接近欧洲2013年新增装机容量总和。截至2013年底,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也已经达到318.14GW。结合包括德国、中国、印度等国家已然提出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可再生能源体量已然令人无法忽视。


 

《穹顶之下》里有这样一句话,记得来自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大臣EdDavey,他在诉说英国如何淘汰煤炭产业的时候这样说:一个产业淘汰了,另一个产业必定在冉冉升起。我深深希望,我们在讨论如何减少煤炭消费的时候,那个冉冉升起的产业应该是可再生能源,而不是带着原罪的化石燃料——石油和天然气。


 

(本文作者袁瑛,为环境与能源行业工作者)

 

 

延伸阅读:

  • 0
  • 0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微信公众号

中国煤化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