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汇能项目进展汇总帖

2016-05-31 00:00:00 来源:微精选在线图书馆 编辑:人评论

A-A+
liudegui450 发表于 2014-5-9 09:1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汇能的实力,在内蒙古数一数二,看看人家的办公楼,那气派

汇能还有那些煤化工项目

18日,托普索集团宣布,汇能大型煤制天然气(SNG)装置成功投产,项目位于中国北部内蒙古地区属鄂尔多斯境内。托普索公司设计了此项目的甲烷化工艺,并提供甲烷化催化剂,该项目是暨去年投产的世界最大的SNG新疆庆华项目后,托普索公司第二个大规模SNG开始运行的业绩。

项目装置照片

汇能SNG项目业主为内蒙古汇能煤电集团有限公司,总投资额达到11亿美元。该项目基于煤气化后甲烷化的天然气年产量预计达到约4亿立方米/年。

托普索工程师与汇能管理层在试车成功后控制室合影

基于煤气化的SNG产品可在现场使用,或接入天然气管线,或液化成为液化天然气(LNG)。汇能生产的SNG将被液化成LNG,装置预计年总产量将达到28万吨。此产品将被运往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的加气站。另外,汇能与河北邢台签订合同,汇能将可为当地市区巴士提供LNG并帮助该市减少城市污染排放。

煤炭转化为清洁能源

煤制天然气并非无碳排放的能源选择,但是相对于把煤炭远距离运输,然后在城市附近建火电厂或燃烧煤炭的方案,在坑口把煤转化为天然气,再用管路输送到城市,则是更清洁和高效的煤炭利用方式。汇能这样的装置可以把中国偏远地区的煤炭储量转化为一种清洁的能源资源,并通过管路输送至中国人口密集的地区,可降低空气污染”托普索中国公司总裁JesperWendt先生说道。

汇能装置采用了托普索催化剂和工艺技术,即托普索公司专利的TREMP?(循环节能甲烷化)技术,能够将煤头合成气以高效低成本的方式转化为天然气,在甲烷化工艺中,碳氢氧化合物与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即SNG。因为甲烷化是放热反应,高效的热回收设计是保证该项目有可观经济性的关键。

TREMP?技术基于托普索创新的MCR系列催化剂。此技术保证了高效的热回收。因为结合了低循环比和低气体流量,因此显著节约了能耗,降低了设备成本,并整体提高了装置效率。

汇能集团总工程师王中秋先生指出:“托普索公司在合成气领域技术领先,托普索公司先进可靠的甲烷化工艺及专业人员的尽职工作为甲烷化工段的成功开车提供了重要保障,托普索公司在整个项目执行期间一直是我们最可靠的合作伙伴。”

超级加热装置提高能源利用率

作为汇能甲烷化装置的一部分,托普索公司设计了热蒸汽过热器,可生产温度达到530摄氏度的热蒸汽。此蒸汽可用来发电,更大程度的提高了整个厂区整体的能源利用率。

托普索在SNG领域的研发追溯到七十年代末,多年积累的知识进一步精炼了公司的技术平台。最终,托普索公司使得SNG技术成为在能源安全、供给和优化利用国内资源解决能源环境问题上可行并具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另外,托普索的催化剂和相关SNG工艺技术也在稳定性和能源效率上做了尝试和测试,最终为业主保持长期低运营成本。

汇能项目是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复的几个主要SNG项目中的一个。这也反映了中国政府重视SNG生产,将其作为一种远期能源。

2014年11月17日,内蒙古汇能16亿方/年煤制天然气项目一期工程打通全流程并产出合格产品(LNG)。
该项目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总规模为16亿方/年,一期工程建设4亿方/年LNG。LNG产品将被运往鄂尔多斯及周边地区的加气站。另外,汇能与河北邢台签订合同为当地市区巴士提供LNG。丹麦托普索公司设计了该项目的甲烷化工艺,并提供甲烷化催化剂。项目于2010年4月破土动工。

11月25日,记者从鄂尔多斯市政府获悉,内蒙古汇能煤化工有限公司年产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及其液化项目一期工程近日一次投料成功,打通全部流程并产出合格产品,标志着国内首个由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煤制天然气项目成功投产。
该项目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天 然气及液化天然气。项目建设共分两期:一期工程投资约70亿元,现已成功建成运行,4亿立方米天然气全部液化;二期工程筹建工作已开始,目前正在进行技术交流,进一步优化工艺技术路线及设计方案。二期工程建成后,项目总规模为年产20亿标准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及12亿标准立方米液化天然气。
据了解,汇能煤化工项目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圣圆煤化工基地,是继大唐国际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年产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之后,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的又一个大规模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

每年将净亏超3亿 汇能煤制气生不逢时
作者/来源: 日期: 2015-02-04 点击率:14
“项目已经于2014年11月17日一次性投料成功,迄今为止一直处于安全平稳运行状态。”1月27日,国内四大煤制气示范项目之一的内蒙古汇能煤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能煤制气”)董事长刘健强告诉记者,这个预期总投资将超过200亿元的2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目前仅建成一期4亿立方米,但受到国际油价暴跌影响,该项目开局不利,亟盼国家出台产业政策扶持支持。
据了解,目前每产1吨液化天然气(以下简称“LNG”),汇能煤制气要亏损多达1400元。眼下,这条年产4亿立方米的生产线,在满负荷状态下,每天产量约810吨,每日亏损高达112万元。每年若按生产300天计算,每年净亏损将达到3.36亿元以上。
“汇能煤制气项目于2009年年底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当时大家都以为,这一项目能被纳入示范项目,未来一定会得到国家政策及资金扶持。”刘健强坦陈,汇能煤制气迄今没得到过国家一分钱的资金扶持,原本期待的国家示范项目如今变成了企业独立探索煤制气产业化的独木桥。

苦盼政策
围绕二期项目建设,汇能目前已经筹措了超过40亿元的项目本金。
自2014年12月下旬开始,汇能煤制气吨售价就长期在5000元之下徘徊,其中1月份最高吨售价仅为4650元。
生不逢时
相比大唐阜新、大唐克旗及庆华新疆三大国家示范煤制气项目,汇能项目是国内四大煤制气示范项目中,唯一采用水煤浆技术的高成本生产线。
“汇能煤制气项目地处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的纳林陶河镇,汇能集团在这里拥有多个属于自己的大型煤源基地,因此,我们采用的原料和燃料煤源。”汇能煤制气副总工程师张建军介绍说,汇能及周边的煤源基本都是高热值、低硬度、低灰分和低含硫优质煤,热值普遍在5300大卡甚至5500大卡以上,这一特性也意味着汇能煤制气原料煤成本要远高于其他三个示范项目。
记者获知,自2014年11月17日投料迄今,汇能煤制气对外吨售价最高触及5200元成本区,最低为从1月19日至今的3800元;自2014年12月下旬开始,其吨售价就长期在5000元之下徘徊,其中1月份最高吨售价仅为4650元。
“可以说是投产即亏损。”自叹汇能煤制气生不逢时的刘健强根据2014年度11月~12月份的生产数据测算表示,该项目每吨液化天然气用煤量约4.5吨,成本1100元,其他每吨液化天然气成本依次是折旧计提1100元,财务成本1000元,人力成本400元,税费(剔除抵冲项冲红)约10%,催化剂药剂成本300元,燃料煤及电费等动力成本400元,维修管理等三项费用300元,以上合计,每吨5200元。
显然,在市场吨售价仅为3800元的当下,汇能煤制气巨亏当头。比亏损更让汇能不安的是,该生产线自2014年11月17日试运行迄今,负荷并不稳定。
“曾经有一周多时间能稳定在100%甚至104%的最高水平,但综合看,大多数时间的负荷只能保持在70%~80%之间。”张建军坦陈,在折旧计提、人力、财务等各大成本几乎不减少的前提下,70%~80%负荷意味汇能煤制气的吨液成本比5200元还要高出数百元。
按照二期达产20亿立方米匡算,张建军透露,届时该公司的SNG(合成天然气)每立方米成本将降低到2.3元,相比眼下的3.4元,成本下降了1.1元。即便如此,目前鄂尔多斯居民用气每立方米售价仍没有超过1.8元。
显然,在直接开采成本仅为几毛钱的地下自然生成天然气资源面前,汇能煤制气在鄂尔多斯没有未来。
据了解,汇能煤制气已经成立了华北汇能天然气公司,还计划斥资20亿元在河北省邢台市建设大型LNG储备库,并计划在京津冀、陕甘宁及呼包鄂广泛建设加气站,以弥补汇能煤制气无法实现管道运输的短板。
即便如此,记者多方求证获知,汇能煤制气销售仍然不畅,从生产地运送到京津冀地区的吨运费高达700元以上。
2009年12月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时,汇能煤制气最初设计产能为16亿立方米。但时过境迁,按照国家能源局于2014年7月22日发布的《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煤制气发展规模必须大于20亿立方米,故汇能煤制气二期项目不得不扩建至16亿立方米,叠加一期4亿立方米,总产能达到20亿立方米。
《通知》同时强调,地方发改委和能源局不能违规审批任何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气新建项目。所有审批权限收归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
换言之,汇能煤制气二期如果仅按照2009年底批复上马二期12亿立方米煤制气,则不符合国家能源局的新要求,但要扩建至16亿立方米,又面临如何修改二期方案、甚至补充二期扩建方案核准申请等疑惑。
“我们和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已经对接过很多次,现在官方有两种声音:一是企业可以直接按照总产能不低于20亿立方米的要求上马,第二种声音则认为必须补充新的核准申请。”汇能煤制气投资方汇能集团一位较高层级的管理人士透露说,在建设一期时,包括中控室、脱硫设施、合成等多个环节,公司都是按照16亿立方米设计的,因此,剔除一期4亿立方米之后,直接上马新的16亿立方米生产线,将令该公司再一次增加投资额度。
该人士透露,围绕二期项目建设,汇能目前已经筹措了超过40亿元的项目本金,有信心把煤制气做成新的业务增长点。
“但我们迷茫的是,示范项目与其他项目有区别吗?我们是国内唯一的水煤浆技术煤制气生产线,而且工艺最先进,甲烷含量最高,环境污染最小,那么,为什么国家层面不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该人士补充说,由于是用资源换资源,汇能自认为被纳入国家示范项目本身来之不易,汇能集团也按照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提出要把自身建设成为“国家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和“现代煤化工生产示范基地”。
内蒙古自治区煤炭工业局副局长陈泽同样向记者表达了类似的困惑。
“企业找我们要政策的时候,局里才知道,汇能煤制气虽然是国家示范项目,但和不是示范项目的其他项目一样,却没有任何区别。”陈泽说,从内蒙古自治区角度看,过去大家都误以为入选国家示范项目后,汇能煤制气将承担着为京津冀地区输送清洁能源的重任,因此,国家部委将给予支持。但事实上,的确没有任何支持。
刘健强表示,一方面,汇能煤制气已然骑虎难下,无论如何也会尽快推进二期项目建设进度;另一方面,希望国家能源局能注意到汇能煤制气与其他三个示范项目的区别和不同,“别让用优质煤转换洁净天然气资源的这一特殊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任务,成为了羁绊汇能健康良性发展的包袱”。

http://www.nmtech.com.cn/xinwen_mhg_xx.asp?id=164121

天然气在未来一定会受到更多重视的,中国天然气在能源比例中占的太少了。汇能将来肯定会发展的不错的。
话说二期还是采用同样的技术么?

煤制天然气项目本来就是靠规模效应,单从降低生产成本角度,汇能煤制气现有4亿方的LNG项目肯定不合适,一是规模太小,二是当下LNG价格滑铁卢,何况汇能采用多元料浆气化用煤,不是粉煤,而是混煤,加上水煤浆气化生产SNG工艺综合成本本来就高于鲁奇炉,不扩产或不改进工艺,可能难以支撑,有理由认为,汇能二期不会全部复制一期气化工艺的。希望版主能有汇能污水处理零排放优于鲁奇炉的报道,这样可以比较下污水治理成本,看看水煤浆气化生产SNG是否还有可能被接受。

紫竹幽静 发表于 2015-4-13 13:56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煤制天然气项目本来就是靠规模效应,单从降低生产成本角度,汇能煤制气现有4亿方的LNG项目肯定不合适,一是 ...

汇能水煤浆气化废水优于碎煤气化是肯定的,煤质也相差较远。听说汇能二期也做了别的气化方案。

项目进展如何,期待知情人士及时更新

最近去了现场,交流时汇能方面对经济性表示有信心。表示怀疑:

1. 汇能下游没有下游LNG分销网络,收入只从液化工厂来
2. 现在LNG价格一跌再跌,远不到4,000/mt的售价,汇能目前没有规模效应,经济性比项目定义时差不少,不知能否盈利
3. 四月一日发改委天然气调价,利好其他液化厂(三桶油气源),竞争压力变大

但是反正的确在生产

bismarck7 发表于 2015-4-23 00:31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最近去了现场,交流时汇能方面对经济性表示有信心。表示怀疑:

1. 汇能下游没有下游LNG分销网络,收入只 ...

投资那么大,不生产也是赔钱!

 

  • 0
  • 0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微信公众号

中国煤化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