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发展 > 2017年四川能源电力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7年四川能源电力产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时间:2020-03-02 来源:网络 浏览:

能源电力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四川省的支柱产业,用电量是衡量国民经济增长状况的“克强指数”之一。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能源电力产业的发展显然事关全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着力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维护国家能源安全”[1]。2016年1月29日,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未来五年全省能源电力产业的发展进一步确立了方向和目标。

“十三五”期间,四川能源电力产业将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重视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加强外送通道建设,加快能源装备产业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力争将四川打造成为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区,努力构建清洁低碳、智慧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

一 四川省能源电力产业发展现状

(一)水能资源的开发现状

四川是中国最大的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基地,其水能资源集中分布于川西南山地的大渡河、金沙江、雅砻江三大水系,并且技术可开发量及经济可开发量均居全国首位。水电一直是四川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目前更是四川打造全国优质清洁能源基地重点发展的优势行业。近年来,四川已经形成了水电开发的总体格局,包括建设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3个水电基地,推进阿坝东部、凉山、雅安等7个资源集中区域水电集群发展,以及打造嘉陵江、岷江中下游2个航电通道。“十二五”期间,全省水电发展速度加快,装机容量年均增长18.1%,发电量年均增长18.5%。2015年,四川水电装机较上年增长6.10%,占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的比重高达79.5%;四川省水力发电量较上年增长7.1%,占全省发电总量的84.4%。水电在四川能源电力产业中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2016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位,达到11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2%。截至2016年8月,全省水力发电量已达1739.9亿千瓦时。

然而,随着一批水电站集中建成投产,四川“弃水”电量消纳问题日益严重。2012~2016年,四川电网水电“弃水”电量持续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四川水电本身调节性能差、经济下行、市场疲软、产能过剩以及外送通道建设不足等因素的多重影响。

(二)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展加快

四川省具有发展新能源产业良好的资源基础、技术条件以及装备制造能力。全省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在“十二五”期间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过程,2015年以来,发展步伐加快。

四川省的风力资源,主要集中在凉山州和秦巴山区,这两个地区已被划入全国“四类资源区”。随着风电设备产业的扩容,省内龙头企业的风电装备制造优势更加显著。2015年全省风电产业增长势头强劲:新增并网风电装机容量45万千瓦,同比增长152.1%;累计在建容量321万千瓦,较上年增长了131.1%;并网风电装机容量74万千瓦,占全省发电总装机容量的0.87%;风力发电9.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6%。截至2016年8月,全省风电已建成并网总装机容量96.85万千瓦。

太阳能方面,虽然四川省太阳能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优势并不突出,但是拥有着最完整的太阳能光伏产业链,被誉为中国西部“硅谷”和“光伏第一省”。四川正在攀西地区建设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目前123万千瓦世界最大山地光伏项目群首期——攀枝花盐边万家山3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站已投产发电。截至2016年8月,太阳能发电已建成并网总装机容量86.39万千瓦。

(三)天然气、页岩气及煤层气产能持续增长

四川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十二五”期间,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13.5%,截至2015年底,四川天然气探明储量达3.09万亿立方米,天然气总产能达300亿立方米/年。位于四川安岳的磨溪龙王庙组气藏是目前我国单体规模最大的海相碳酸盐整装气藏。通过近4年的建设,累计投产单井40口,地面配套日产能达3145万立方米,创中国石油大型整装气田勘探开发新纪录。截至2016年9月初,该组气藏天然气生产突破150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了川渝地区的天然气供应。[!--empirenews.page--]

四川省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页岩气产业被列为四川省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之一,页岩气装备制造业

被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页岩气资源量及可开采资源量均居全国首位。截至2015年底,四川省页岩气已探明储量1650亿立方米。按照《四川省页岩气产业发展2016年度实施计划》,全省以长宁—威远、富顺—永川、滇黔北—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为重点,大力推进页岩气产能建设,在长宁、昭通(渝境内)、威远等五大区块钻井87口,建成页岩气产能35亿立方米/年,页岩气产量超25亿立方米。2016年10月,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公司在宜宾市兴文县开发的页岩气项目正式投入产气,H13钻井平台6口井预计年底可产气5000万立方米以上。根据国家能源局《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年)》,“十三五”时期四川、重庆等西南地区将成为全国页岩气重点发展地区。

煤层气是与煤炭相伴相生的一种清洁能源资源,属于非常规天然气。四川省煤层气资源蕴藏丰富,主要集中在川南煤田古叙矿区、芙蓉矿区和筠连矿区,面积近4000平方公里,埋深2000米以内的煤层气资源量达4451亿立方米。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四川煤层气产业的发展步伐。目前,四川正在加快重点矿区的煤层气勘探开发并搭建技术支撑平台,计划到2020年新增煤层气探明储量达200亿立方米,力争实现煤层气产能5亿立方米。

(四)电力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

随着能源电力产业的发展,当前的电力体制已不能满足产业发展要求。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及相关文件出台之后,各地希望通过建立相对独立的电力交易平台,打破电网公司和售电公司对电力的垄断。四川电力交易中心于2016年5月12日在成都正式挂牌成立,是四川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促进电价进一步市场化的重要表现,标志着四川电力体制新一轮改革已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该电力交易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水电送端省级交易平台,已接入了1416家发电企业、589家电力用户,不以营利为目的,为买卖双方提供了面对面直接交易平台,致力于构建四川水电市场化、长效消纳机制,并与北京电力交易中心联动,积极推动四川水电参与全国电力市场的优化配置。预计2016年可完成的交易量超过1600亿千瓦时,其中外送电量达1200亿千瓦时。四川已成为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综合试点之一,并出台了《四川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方案》。根据该方案,四川将对现有的电力交易中心进行股份制改革,允许社会资本参与。

二 四川省能源电力未来发展趋势及预测

(一)新常态下能源电力消费增速放缓

根据历年《四川省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得到四川省近几年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社会用电量的同比增速(见图1)。




 

(三)2017年四川省能源电力需求预测

根据四川省“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省GDP要比2010年翻一倍。鉴于这一目标,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全省GDP平均增速将在7.5%左右。采用弹性系数法,根

据全省经济增长速度和多年电力弹性系数预测值(0.5~0.6),“十三五”四川省用电量的平均增长率在4%~4.5%。鉴于2015年全省用电量出现1.1%的负增速,预计“十三五”前两年全省社会用电量增速或将维持在2%~3%。

(四)能源电力结构继续优化

2015年,四川省有序推进能源革命,全省能源电力结构不断优化,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超过80%;全年关停小火电机组4.4万千瓦,关闭小煤矿86处。2016年,水电装机容量预计达695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预计达2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100万千瓦。在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从2016年开始全省加快化解过剩产能的步伐,重点引导落后小煤矿的有序关闭退出,计划在未来三至五年里陆续退出、关闭煤矿215处左右,化解产能3303万吨左右。

未来,四川省将继续顺应能源革命的发展潮流,扩大发展清洁低碳、可再生能源的开发规模,加快推进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淘汰落后产能,变革能源生产利用方式,由此预测,“十三五”期间四川非化石能源的占比将不断提高,全省能源电力结构将进一步优化。[!--empirenews.page--]

(五)能源电力投资中社会资本参与度扩大

《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5〕42号),要求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能源领域。《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实施意见》中,明确向社会资本开放的七大领域也涉及能源领域。2016年3月国家能源局下发通知,要求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推动社会资本投资适宜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能源领域项目,并改革创新能源领域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以尽可能地调动社会资本参与能源领域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从而促进能源领域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满足社会生产生活需求。因此,四川将继续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电力建设,推动核电设备研制与核电服务领域、风光电等清洁能源项目、清洁高效煤电项目的发展;参与电网建设,促进跨区域输电通道、区域主干电网完善工程、大中城市配电网工程、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水电及新能源发电并网工程建设;参与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推动全省页岩气勘探开发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逐渐扩大能源电力投资中社会资本的参与度。

三 四川省能源电力产业未来发展重点任务

(一)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区

作为全国清洁能源资源大省,四川已建成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为四川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2016年初,四川省向国家能源局上报了《四川省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实施方案》。2016年9月初国家能源局正式复函省政府,支持四川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并将此纳入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之中。建成后,四川将不仅在能源结构的优化上取得进一步成功,还能成为继浙江之后国家第二个、西部第一个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区。因此,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区将是四川能源电力产业2017年及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

为此,四川省能源电力产业应当把握以下几个工作重点。第一,要大力提升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力争到2030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50%。第二,科学有序开发水电,推动金沙江、大渡河、雅砻江等龙头水库电站的建设,同时加快风电、太阳能产业的发展,规划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基地。根据季节差异,调节水、风、太阳能发电,形成水电风光互补运行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增强清洁能源供应的可靠性与灵活性。第三,加快城市电网与农村电网的建设与改造,着力推广终端电力应用工程,促进生产生活终端用能转向电力。第四,继续增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能力,着力开展风电、太阳能等重大装备制造核心技术攻关,力争打造国家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从硬件上助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区的构建。第五,积极推进能源管理体系的市场化,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油气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快清洁能源管理机制的建立,从机制体制上保障清洁能源的优先上网和消纳。

(二)推动水电等清洁能源体制机制创新

“十二五”期间,水

电的快速发展为四川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进入“十三五”后,水电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新的局面,主要表现在国内对水电开发的认识产生分化、水电开发制约因素增加、水电开发成本上升经济性下降、水电管理环境发生变化以及抽水蓄能电站作用有待提升五个方面。针对水电发展面临的这些新形势,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将水电体制机制改革纳入未来水电发展的九项重点任务。四川省作为全国最大的水电开发和西电东送基地,作为将水电列入支柱性产业的能源大省,要破解水电持续发展的一系列难题,必须将水电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完善作为全省能源电力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

四川水电管理体制机制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水电市场体系建设进展缓慢、市场主体及水电价格机制不健全、政府监管越位和缺位并存等方面。未来,四川省将根据国务院简政放权和电力体制改革的精神,深入推进水电建设市场化,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标准和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建设,健全水电开发的市场主体;完善水电价格形成机制,增强水电价格构成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转变政府职能,强化行业服务和政府监管,理顺政府和市场在水电发展中的关系;建立和完善水电开发的协调机制,在“统一规划、统一调度”基础上,科学有序地开发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大水系的水能资源。[!--empirenews.page--]

(三)加强风电、太阳能领域的技术攻关

风能、太阳能属于绿色无污染能源,可再生且永不枯竭。随着我国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对风能、太阳能的大规模开发利用,近年来全国风电、太阳能发电规模急剧增长。但与此同时,风电、光电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愈发突出。一是风能、太阳能来源于大自然,具有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的特点,由此造成二者发电的波动性与间歇性,给电网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二是我国目前虽然已是太阳能、风力发电最大的设备制造商,但在风电、太阳能产业的核心技术上仍不具优势。三是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还有待降低,未来上述新能源发电将由过去主要得益于规模化发展转向更多地依靠技术创新和突破。四是弃风、弃光现象依然突出。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并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提出要发展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加快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开发、装备研制以及大规模应用,攻克大规模供需互动、储能和并网关键技术。

未来四川省风电、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在通过扩大规模促进发电产能增长的同时将更加强化技术攻关,从根本上增强新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后劲。首先,要着力突破风电、太阳能设备制造技术,以降低设备制造成本;其次,要加快储能技术及智能电网技术攻关,突破风电、太阳能产业发展的瓶颈,使风电、光电能够平稳、安全接入电网,有效减少弃风、弃光现象;最后,要贯彻落实相应的科技政策,搭建新能源技术研发创新的平台,以实现风电、太阳能产业核心技术的创新与突破。

(四)促进煤炭高效清洁化利用

随着煤炭产能的严重过剩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化解煤炭过剩产能,开展煤炭的高效清洁化利用,已经成为推进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实现转型升级的主要任务与方向。结合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6〕59号),四川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有序淘汰煤炭行业的落后和过剩产能,科学制定煤炭退出企业的人员安置分流方案以维护社会稳定,并将这一过程与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相结合,推动煤炭的安全绿色开采,推进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技术、清洁利用和转化技术的进步,促进全省煤炭行业的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安全型、环保型、效益型方向转变。有序推进煤矿企业的兼并重组,培育大中型煤炭企业集团,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煤炭企业并购重组,稳妥推进部分国有煤炭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企业活力。此外,对于具备煤层气综合开发条件的矿井,建立煤层气、煤炭协调开发机制,优先保证煤炭开发需要,并有效利用煤层气资源。

(五)大力发展分布式可再生能源

四川省“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以

分布式能源、智能微网等为重点,构建大规模集中利用与分散利用并举的新型能源利用体系,为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指明了一条分布式能源的发展道路。包括太阳能、风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通常具有能量密度低、间歇性、不稳定性的资源特性,四川的风能资源及太阳能资源,本身就不具优势,以上资源特性特征更加凸显。而分布式能源的最大特点是以自发自用为主,能减少对电网的冲击。四川省将结合用能需求,加强太阳能、风能、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利用,因地制宜地推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或离网可再生能源建设,解决偏远地区生活用能问题,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清洁能源产业的发展。

(六)完善四川电力网络

为解决“弃水”“弃风”“弃光”问题,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四川应加快电力网络的完善,以构建特高压骨干网架为关键,抓紧建设川电外送大通道,提高川电外送能力;发展蓄能和多能源电网技术组合及智能电网,促进电网中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的提高;针对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等“四大片区”,实施电网改造,并分步骤解决农村“低电压”等问题,为这些地区脱贫脱困提供电力保障;全面对接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特色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等五大经济区建设,通过智能电网和优质供电服务,全力支撑全省区域经济快速增长与协调发展。[!--empirenews.page--]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