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发展 > 采掘业与冶炼行业企业竞争力分析

采掘业与冶炼行业企业竞争力分析

时间:2020-04-04 来源:网络 浏览:

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采掘业主要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和其他矿采选业等多个行业部门。多年来,采掘业一直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产业,它们的发展对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协调优化,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报告首先分析2009年以来我国采掘业的发展概况和趋势,然后根据中国社科院产业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的监测资料,对2009年以来采掘业企业竞争力变化做详细解读,并提出提升采掘业企业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一 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我国采掘业总体发展概况

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采掘业受到了较大冲击,但在国家与采掘业相关的产业振兴规划出台落实后,2009年下半年以来,采掘业发展趋势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

(一)主要产品产量稳步提高,但部分产量增幅小幅回落

2009年,我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要产品产量稳步上升,但部分地区供给比较紧张。截至2009年底,原煤产量达到296477.25万吨,同比增长12.7%,增幅比2008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洗煤产量达到76470.14万吨,同比增长16.22%,增幅比2008年同期提高了12.32个百分点;焦炭产量达到34501.69万吨,同比增长10.5%,增幅比2008年同期提高了10.09个百分点。尽管原煤产量持续提高,但受极端天气和工业用电量的继续回升等因素的影响,国内部分地区出现煤炭供给紧张的情况。

2009年,原油产量有所下降,天然气产量稳步提高,增幅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回落。1~12月,我国天然原油产量累计为18948.97万吨,同比下降了0.38%,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2.68个百分点,但比前11个月缩小了0.13个百分点,原油产量保持稳定。天然气产量为829.9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71%,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59个百分点。

2009年,随着市场行情的好转,我国有色金属产品产量止跌回升,逐步扭转大面积停产的局面。10月,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实现2009年以来的负增长局面,12月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已超过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正常水平。全年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合计2681万吨,同比增长5.8%,增幅比2008年同期减缓了2.4个百分点;除锡、铝和镁产量下降外,其他金属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部分产品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减缓。

2009年,受产业振兴规划政策措施的影响,黑色金属采选业的主要产品产量均有所增长。1~12月,全国生产粗钢56784.24万吨,同比增长13.50%;生产铁矿石88017.14万吨,同比增长8.92%。全国日产粗钢155.57万吨,比上年增长了11.14%。

(二)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但部分行业工业增加值增幅减缓

2009年以来,我国采掘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从采掘业各行业月度工业增加值增速来看,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稳步提高;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与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工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比较高的水平,但波动较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速较慢,部分月份出现负增长(见表4-1)。从采掘业各行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速度来看,2009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与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分别为8.3%、4.8%、25.3%和19.8%,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和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速较上年同期增速分别减缓10.8和1.3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与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工业增加值增速则分别提高了3.4和5.5个百分点(见表4-2)。2010年1~7月,除了石油和天然气采选业工业增加值出现负增长及增幅减缓外,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与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各月累计工业增加值迅速增加,增幅较上年同期均有所提高。

表4-1 2009年以来采掘业各行业工业增加值月度增长速度

表4-2 2009年以来采掘业各行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长速度

(三)行业投资快速增长,但部分行业增幅出现持续回落

2009年,我国采掘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加,但增幅较上年同期均出现减缓趋势。1~12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021.45亿元,同比增长25.3%,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8.3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793.43亿元,同比增长2.9%,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8.8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91.83亿元,同比增长19.4%,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3.8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为841.4亿元,同比增长23.6%,增幅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6.7个百分点(见表4-3)。

2010年上半年,我国采掘业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部分行业增幅较上年同期呈现提高趋势。1~6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与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1409.89亿元和41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9%和14.0%,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18.6和30.1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洗选业与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累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为1033.54亿元和400.7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7%和34.6%,增幅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了7.4和13.2个百分点(见表4-3)。

表4-3 2009年以来采掘业各行业累计投资额及其累计增长速度

(四)煤炭与原油等主要产品对外贸易出现逆差,成为煤炭净进口国

2009年以来,中国煤炭进口呈现持续上升态势,而出口则不断下降,我国成为煤炭净进口国(见表4-4)。就进出口煤炭数量来看,1~12月,我国累计进口煤炭12583万吨,同比增长211.5%,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了232.3个百分点;累计出口煤炭2240万吨,同比下降50.7%,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36.1个百分点,累计净进口10343万吨。就进出口煤炭金额来看,1~12月,煤炭累计进口额为105.74亿美元,累计出口额为23.75亿美元,实现煤炭贸易逆差81.98亿美元。2010年1~6月,煤炭进口仍保持快速增长的趋势,出口则呈不断下降趋势。截至2010年6月,我国煤炭累计进口8109万吨,同比增长68.0%,出口1014万吨,同比下降13.1%;累计进口额为78.99亿美元,同比增长100.5%,出口额为10.47亿美元,同比下降26.8%(见表4-4)。

表4-4 2009年以来我国煤炭产业对外贸易基本情况

2009年,我国继续保持贸易逆差,是石油净进口国,原油净进口19872万吨,贸易逆差为871亿美元。1~12月,我国原油累计进口20379万吨,同比增长13.9%,增幅较上年同期提高了4.3个百分点,累计进口金额为892.56亿美元,同比下降31.0%,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了93.1个百分点;原油累计出口507万吨,同比增长21.9%,增幅较上年同期提升了15.0个百分点,累计出口金额为21.56亿美元,同比下降27.6%,增幅较上年同期减缓了104.2个百分点(见表4-5)。2010年1~6月,我国石油进口数量和金额迅速增加,增幅较上年同期均有大幅提高,出口数量和金额同比均呈现出下降趋势。

表4-5 2009年以来我国原油对外贸易基本情况

(五)行业收入增速先减缓后大幅提升,整体盈利能力有所减弱

与2008年相比,2009年采掘业各子行业的成长能力均有所削弱,主营业务收入增幅较上年同期均大幅回落(见表4-6)。2009年1~11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主营业务收入为15419.74亿元,同比增长13.2%,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49.6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主营业务收入为6742.47亿元,同比下降33.8%,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66.4个百分点;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055.31亿元,同比增长4.8%,但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59.1个百分点;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主营业务收入为2340.98亿元,同比下降0.4%,增幅较上年同期回落9.2个百分点。2010年1~8月,采掘业各子行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加,增速较快。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39.6%、41.6%、66.1%和46.9%;增幅较上年同期分别提升了34.5、95.7、98.5和71.1个百分点。

表4-6 2008年以来我国采掘业各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及其累计增速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出口大幅下滑的影响,2009年1~11月,采掘业整体盈利能力较2008年都有所削弱。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实现利润1827.15亿元,比上年同期亏损172.86亿元;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现利润1686.52亿元,比上年同期亏损2879.14亿元;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284.04亿元,比上年同期亏损261.43亿元;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实现利润256.75亿元,比上年同期亏损1072.46亿元。随着产业振兴规划贯彻落实和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好转,2010年1~8月,采掘业行业整体盈利能力较上年同期有所提高。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总额分别为2046、2126.85、402.13和299.33亿元;比上年同期分别提升了817.74、1027.93、231.88和142.81亿元。

表4-7 2008年以来我国采掘业各子行业利润总额及其累计增速

二 采掘业上市企业竞争力分析

(一)采掘业上市企业基础竞争力分析

测度基础竞争力的指数主要由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及增长竞争力三个指标构成,其中,规模竞争力主要由销售收入、净资产和净利润等构成;效率竞争力主要由净资产利润率、总资产贡献率及全员劳动效率等构成;增长竞争力主要由近三年销售收入增长率和近三年净利润增长率等构成。基础竞争力指标的排名主要反映的是各企业基本素质和财务状况。

根据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分类以及中国社科院产业与企业竞争力研究中心监测结果,2009年监测的采掘业企业有37家[1],这37家企业在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基础竞争力排名呈倒“U”形分布(见图4-1)。就全行业基础竞争力的排名分布而言,排名前300名的有8家,排名居于第301~600名、第601~900名和第901~1144名的企业分别有12、9和8家,根据监测资料,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出口下滑、亏损面扩大、国家政策滞后效应以及企业自身经营战略的影响,2009年采掘业企业基础竞争力变化比较大,行业整体竞争力有所下降。为深入分析2009年以来沪深两市上市的采掘业上市企业基础竞争力变化的特点与原因,根据它们在全行业基础竞争力得分和排名分布,将监测的37家企业分为4组(见表4-8)。

图4-1 采掘业企业基础竞争力排名分布情况

表4-8 2009年37家采掘业上市企业基础竞争力在全行业的分布

1.第一组上市企业基础竞争力分析

处于第一组的企业有8家,它们在全行业的基础竞争力排名在第1名到第300名之间(见图4-2),基础竞争力得分区间0.3247~1.1358,平均得分为0.6872。本组上市企业在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排名上都有一项排名处于远高于全行业的平均水平,进入全行业前50名,综合竞争优势明显,但上市企业的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的得分和在全行业的分项排名差距较大,增长竞争力没有规模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表现抢眼。

图4-2 第一组上市企业的竞争力得分与排名

首先,就企业规模竞争力来看,企业规模的竞争力的差距明显。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规模竞争力得分分别为0.8961和0.8690,规模竞争力排名领先雄踞沪深上市的所有企业,分居第1名和第2名;中国神华的规模竞争力得分为0.5820,处于全行业排名的第15名;国阳新能的排名为第70名;中海油服的规模竞争力得分为0.2330,排名进入全行业前300名;而山煤国际、山东黄金和冀中能源的规模竞争力在全行业的排名则远远落后于上述5家企业,排名为进入前300名。

其次,就企业效率竞争力而言,企业效率竞争力分级趋势明显。除了冀中能源和中海油服排名没有进入前300名以外,其他7家企业的效率竞争力排名均进入前200名,排名相对靠前,说明企业效率竞争力整体较强,其中,进入前100名的有中国石化和山东黄金,排名分居第33和第96位。

最后,就企业增长竞争力来看,企业增长竞争力得分和排名可以分为两个梯次。山煤国际、山东黄金、冀中能源和中海油服位列第一梯次,排名进入前300名以内,除了中海油服增长竞争力排名在第252位,其他3家企业的排名均进入前50名;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国阳新能、中国神华则排名相对靠后,处于第二梯次。

整体来看,本组企业效率竞争力较强,部分企业的规模优势和增长能力明显,企业的基础竞争力排名处于全行业比较靠前的位置。本组企业规模竞争力和效率竞争力较强的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本组企业大力推动兼并重组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突出核心业务和竞争优势,通过做大做强,增强企业规模,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本组企业的国际化程度比较高,受金融危机冲击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影响,部分企业增长竞争力相对较弱,例如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增长竞争力分居全行业第896和第917位。尽管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的规模竞争力分居全行业第1和第2位,效率竞争力也较高,排名进入前200名以内,但由于增长竞争力较弱,企业的基础竞争力排名分居第19和第12位,没能进入前10名。山煤国际则凭借其位列全行业增长竞争力第2名,效率竞争力排在第112名,规模竞争力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综合优势,成为采掘业唯一进入基础竞争力前10名的企业,位居第5位。

2.第二组上市企业基础竞争力分析

图4-3 第二组上市企业的竞争力得分与排名

处于第二组的企业有12家,它们在全行业的基础竞争力排名在第301名到第600名之间(见图4-3),基础竞争力得分区间0.1176~0.3220,平均得分为0.2116,远低于第一组的平均水平。本组上市企业的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的得分几乎都有一项远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制约了其基础竞争力排名的提升,基础竞争力仅处于全行业中上游。其中,中煤能源、中金黄金、开滦股份、海油工程、西山煤电和恒源煤电的效率竞争力得分为负,分别为-0.1063、-0.0611、-0.0478、-0.0451、-0.0328和-0.0902分,排名分别为第1008、第874、第804、第786、第706和第975位,远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盘江股份和恒源煤电的规模竞争力得分分别为-0.0037和-0.0296,分居全行业第715和第762位,也远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紫金矿业、兖州煤业和西山煤电的增长竞争力得分均为负,分别为-0.0114、-0.0793和-0.0242,排名分别为第625、第832和第670位,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综合来看,本组企业规模竞争力要高于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企业规模优势较为突出,然而,由于企业经营效率较低,企业劳动生产率和成长性偏弱,制约了基础竞争力的提升,基础竞争力也较第一组弱。

3.第三组上市企业基础竞争力分析

处于第三组的企业有9家,它们在全行业的基础竞争力排名在第601名到第900名之间(见图4-4),基础竞争力得分区间-0.2664~0.0345,平均得分为-0.0971,远低于第二组的平均水平。本组上市企业的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的得分至少都有两项远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他指标略高于全行业水平,严重影响了其基础竞争力排名,基础竞争力处于全行业中下游。

图4-4 第三组上市企业的竞争力得分与排名

具体来看,金岭矿业、平庄能源和煤气化的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得分都为负数,都远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导致这3家企业的基础竞争力也均为负值,排名相对靠后,基础竞争力排名分别为第824、第836和第841位。西部矿业、国投新集和凯迪电力则均有两项竞争力得分为负,其中,西部矿业和国投新集的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得分为负,而凯迪电力则是规模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得分为负。兰花科创、上海能源和神火股份则均有一项竞争力得分为负。总体而言,本组企业的规模竞争力较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强,规模优势比较突出,但受制于企业运营效率和成长能力的制约,企业基础竞争力整体仍比较弱。

4.第四组上市企业基础竞争力分析

处于第四组的企业有8家,它们在全行业的基础竞争力排名在第901名到第1144名之间(见图4-5),基础竞争力得分均为负值,区间为-1.6298~-0.3284,平均得分为-0.7351,远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除了靖远煤电增长竞争力得分(0.0130)为正和西部资源效率竞争力得分(0.2203)为正值外,本组所有企业的规模竞争力、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得分均有两项以上为负值,均远远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使得本组企业的基础竞争力处于全行业和行业内下游。

图4-5 第四组上市企业的竞争力得分与排名

具体来看,靖远煤电近年来企业销售收入和净利润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企业成长性比较好,使得企业的增长竞争力较强,排名略高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居第534位,而西部资源效率竞争力得分为0.2203、排第41位的主要原因是该企业资产利润和劳动生产率保持较高的水平,企业运营比较有效率。总而言之,本组企业规模竞争力得分均为负值,规模劣势明显,效率竞争力和增长竞争力基本上都是负值,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企业经营效率不高,企业成长性较差,基础竞争力比较弱。

(二)采掘业上市企业综合竞争力分析

2009年和2010年上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对综合竞争力得分与排名监测了沪深两市主板1143家企业,[2]其中,属于采掘业的企业有37家(见图4-6),全行业上市企业占3.24%。采掘业上市企业的综合竞争力进入前300名的企业有8家,比基础竞争力排名进入前300名的企业数量一样,占采掘业上市企业总数的21.6%,与2008年(43.5%)相比,下降了21.9个百分点,进入前300名的企业数量大大减少,表明采掘业上市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相比2008年有所削弱。

此外,如图4-6所示,采掘业上市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排名分布与其基础竞争力排名分布基本一致,综合竞争力排名与基本竞争力排名相差无几,部分企业综合竞争力与基础竞争力排名不一致主要是由于这些企业的动态竞争力变动趋势与其基础竞争力有所不同。鉴于采掘业上市企业综合竞争力与基础竞争力排名的高度一致性,可以将这些企业按照综合竞争力排名分为四组,综合竞争力处于前300名的为第一组,排在301~600名的企业排名为第二组,排在601~900名的企业为第三组,排在901~1139名的企业为第四组。

第一组有山煤国际、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山东黄金、中国神华、冀中能源、国阳新能、中煤能源8家企业,综合竞争力得分区间为0.3220~1.1223,平均得分为0.6964。其中,山煤国际和中国石化的综合竞争力进入全行业的前10名,分别为第5和第9位,企业综合竞争力非常强;中国石油为位居全行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第15名,综合竞争优势也比较明显。本组企业的基础竞争力和动态竞争力排名基本上都进入全行业前300名,企业规模优势明显,有非常强的抗风险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强,生产技术比较先进;企业经营管理先进,运营效率高;吸纳企业能力强,劳动生产率高;盈利能力强,成长性很好,使得本组企业基础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很高,排名很靠前。

图4-6 采掘业上市企业综合竞争力得分及全行业排名

第二组有紫金矿业、中海油服、兖州煤业、中金黄金、潞安环能、大同煤业、盘江股份、平煤股份、西山煤电、恒源煤电和开滦股份11家企业,综合竞争力得分区间为0.1023~0.3165,平均得分为0.2162。本组企业的基础竞争力和动态竞争力基本上都分布在全行业301~600之间,企业规模经济优势相对较高,运营效率比较强,盈利能力相对较弱,成长性和生产力相对较高,企业基础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相对较高,排名处于全行业中上游。以中国第四大煤炭生产商兖州煤业为例,2009年以来,兖州煤业大力推行“走出去”战略,积极开展跨国并购,通过并购澳大利亚Felix公司,进一步扩大自身的生产规模,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通过优化资源组合,企业的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运作效率大大提高,盈利能力也得到相应的增强,使得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大大增强。

第三组有神火股份、上海能源、兰花科创、西部矿业、海油工程、平庄能源、金岭矿业、国投新集、凯迪电力9家企业,综合竞争力得分区间为-0.2204~0.0692,平均得分为-0.0730。除了海油工程的基础竞争力排第493位及神火股份和上海能源的动态竞争力分别排第429和第499名之外,本组企业的基础竞争力和动态竞争力均排在第601~900名之间,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差,经营效率不够高,成长性和生产率也比较低,导致本组企业综合竞争力较弱,排名处于中下游。

第四组有煤气化、中色股份、靖远煤电、驰宏锌锗、新大洲A、西部资源、中国铝业、广晟有色(ST有色)、西藏矿业9家企业,综合竞争力得分区间为-1.6298~-0.2664,平均得分为-0.7222。本组企业的基础竞争力和动态竞争力得分均为负值,排名均远低于全行业平均水平,企业规模比较小,抗风险能力差,成长性差,劳动生产率低,导致本组企业综合竞争力很弱,排名处于下游。

三 提升采掘业上市企业竞争力的若干建议

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采掘业上市企业综合竞争力相比往年有较大程度的削弱。为抵御金融危机对企业竞争力的冲击,实现企业综合竞争力的大幅提升,根据我国采掘业上市企业所面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产业发展环境,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力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继续贯彻落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加快行业兼并重组的步伐,实现强强联合,做大做强。为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大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企业竞争力,2009年1月中旬以来,国务院相继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2010年8月28日,国务院又颁布了《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划》和《意见》提出的一条重要举措就是加快行业兼并重组,因此,为提升企业竞争力,采掘业企业应积极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实现强强联合,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采掘业大型企业集团,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加快淘汰行业落后产能,改善行业产业组织结构;通过大力延伸产业链,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挖掘新利润源,通过行业并购重组,实现规模效应与协同效应。以煤炭产业为例,2009年以来,山西省大力推动煤矿兼并重组,实现全省重组整合煤矿正式协议签订率达到98%,兼并重组主体到位率达到94%,特别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采矿许可证变更已超过80%。整合重组后,山西省矿井数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70%的矿井规模达到年产90万吨以上,年产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被淘汰,平均单井规模由年产30万吨提高到年产100万吨以上,企业主体由2200多家减少到130家,形成4个年生产能力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个年生产能力5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集团,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多、小、散、乱”的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形成行业兼并重组的“山西经验”。

第二,加快“走出去”的步伐,通过跨国并购和跨国合作,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提升企业在国际分工链条中的位势。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采掘业企业的实力逐步壮大,在立足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开始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积极树立国际化经营战略,通过跨国并购和跨国合作,统筹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提升企业在国际产业分工链条中的位势。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采掘业企业的发展带来较严重的冲击,但相对来说,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发达国家的企业发展遭遇到严重的挑战,很多企业经营陷入困境。加快经济复苏、避免企业大量倒闭,降低失业率,欧美政府纷纷推行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减免企业税收负担,降低贷款利率,积极改善本国的投资环境,吸引和鼓励外国投资者。与此同时,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欧美众多企业陷入困境,企业价值相对下降,而人民币升值,购买力增强,降低了我国采掘业企业跨国并购和跨国合作的成本,提高企业在并购和合作谈判中的地位,获得更多的利益。例如,2009年8月,兖州煤业和澳大利亚Felix资源公司签订交易合同,兖州煤业以总价33.3亿澳元(约合人民币190亿元)收购Felix公司100%股权,这是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最大的一宗收购案。Felix公司是一家主要从事煤炭开采和勘探的企业,Felix的年产量接近兖州煤业国内产量的1/3。据了解,完成并购后,兖州煤业在澳大利亚控制煤炭资源量将达15亿吨,原煤年权益产量超过1000万吨。到2015年,其在澳大利亚原煤产量将增加到2000万吨以上,相当于中国原煤产量的一半以上。兖州煤业通过跨国并购,获取了更多的经营资源,扩大自身的经验规模,极大地增强了自身综合实力,这有助于兖州煤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提升自身的地位。

第三,加强建设大型产业基地,构筑采掘业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为加快企业自身发展,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推动企业循环清洁生产,我国采掘业企业通过加快建设大型产业基地,构筑产业集群,加强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通过产业集聚发展和产业集群优势来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以煤炭产业为例,2010年来,中煤集团启动了总投资逾千亿元的新煤炭基地建设项目,预计2014年煤炭产量将超过2亿吨,成为神华集团之外我国又一个产量过2亿吨、利润200亿元的超级煤炭航母。中煤集团通过建设大型产业基础,整合了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的煤炭资源,有利于实现煤炭开采和利用的清洁高效,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这将极大地改变我国煤炭产业格局和地区经济发展格局。与中煤集团战略相似的是,2009年,华能集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关于深化能源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2010年起,华能集团将投资220亿元,在新疆准东煤炭基地建设集煤炭、煤电和煤化工为一体的大型产业基地。该基地是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环保项目,项目建成后,既能实现煤炭循环经济的发展,又能充分发挥产业聚集优势,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应,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