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发展 > 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时间:2020-04-04 来源:网络 浏览:

湖南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出口加工区)是2003年4月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园区。郴州出口加工区位于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中心位置,是200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园区管辖面积100平方公里,其中建设规划面积43平方公里。园区先后被认定为湖南稀贵金属深加工产业基地、湖南数字视讯产业基地、湖南省信息产业郴州基地、湖南省新材料产业郴州基地、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湖南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湖南十大最具投资价值产业园区等。

一 产业发展现状

(一)园区经济快速发展

2010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06.81亿元,同比增长105.99%,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5.4亿元,同比增长111.43%;完成工业增加值32.1亿元,同比增长106.37%,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1.68亿元,同比增长111.81%;完成财政总收入3.1亿元,完成年任务的104%,同比增长61.44%;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8.32亿元,同比增长97.09%。

(二)主导产业初具规模

建园以来,园区共引进企业130多家,形成了以柿竹园、钻石钨、金贵银业等企业为龙头的郴州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以台达电子、华磊光电、高斯贝尔、华录数码等企业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以郴州粮机、农夫机电等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

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2010年,园区完成有色金属总产值77.00亿元,占园区总产值比重为73%,工业增加值23.13亿元,销售收入71.8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3.7亿元。园区有色金属产业已实现由矿产加工向资源综合利用的转变,由有色金属冶炼向新材料开发方向的发展。

电子信息产业。2010年园区电子信息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1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9.22亿元,实现利润1.59亿元。初步形成了以手机、液晶电视、数字电视机顶盒、卫星接收器、安防设备、DVD、电纸书等电子产品产业,以LCD显示器、小型变压器、电子线缆等为主的电子元器件产业,以LED芯片生产、封装及LED路灯为主的LED节能照明产业。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形势良好,特别是在园区确定先进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以后,已有一批装备制造企业入驻,形成了以郴州粮机、农夫机电等为主的农业机械产业,以来威机械为主的矿山机械产业和以大川筑路为主的路桥机械产业。2010年园区机械制造工业产值7.62亿元,占园区总产值的7%。

(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园区高度重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注重发挥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作用,园区目前有柿竹园、钻石钨、金贵银业、金旺实业、华磊光电、华录数码等15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3家(金贵银业、高斯贝尔、金旺实业),郴州市知识产权试点企业9家。2010年,规模工业研发经费支出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8.6%,居全省园区最高水平,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5.6%。金贵银业“多金属复杂高砷物料胶砷解毒及综合利用产业化关键技术”成功入选国家“863”计划子项目,实现了郴州市企业首次独立承担国家“863”计划子项目的突破。由金贵银业、铸万有实业等企业承担的“稀贵金属高效提取及深加工技术开发与示范”项目被列入省科技重大专项,实现了郴州市独立承担省重大科技专项零的突破。园区的钨冶炼系列产品、硝酸银、银基纳米抗菌材料、高纯铋、超细氧化铋、钴盐制品、环保型铜(银)基钎料、变形镁合金连续挤压产品等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产品。高斯贝尔已经开发了全球第一款骨神经传导手机,骏峰电子、海利微电子的彩色平板显示器(LCD),华磊光电生产的LED外延片和芯片,填补了省内空白。

(四)园区功能进一步健全

郴州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拓展功能实现了加工制造、物流枢纽和贸易平台三大功能的组合升级。拓展保税物流功能后的郴州出口加工区,是目前我国所有对外开放区域中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最明显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之一。为了进一步加快园区发展,郴州市委、市政府赋予园区市级综合经济管理权限。为了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园区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70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和职工公寓及相关配套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为园区“筑巢引凤”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二 园区推进产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一)科学制订规划,认真谋划园区发展战略

园区从建园开始,就把规划作为园区建设的首要工作,高标准制订了园区总体规划。根据园区发展的新形势,最近园区又制订了“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有色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为园区的主导产业,同时,对园区的建设规划也进行了修编。

(二)以招商引资为抓手,积极引进主导产业大项目

面对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和高铁经济的到来,园区及时调整思路,提高招商引资水平。一是抓好大项目招商。重点针对园区主导产业大项目,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企业开展招商。二是抓好以商引商。利用园区龙头企业的优势,引进相关配套企业。三是抓好产业链招商。利用园区重点企业的产业优势,引进上下游企业,延伸重点产业的产业链。四是抓好大型活动招商。主要抓住珠三角,拓展长三角,放眼台湾岛,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招商方式,积极组织和参加各级各类招商活动。五是抓产业集群招商。围绕四大产业尤其是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产业,引进产业集群,建设园中园。

(三)优化环境,实现招商引资“洼地效应”

园区的发展靠项目,项目建设是园区工作的中心任务。项目建设要围绕园区的主导产业,围绕重大项目加强服务,优化环境。一是落实市级经济综合管理权限,不断完善服务功能。二是放手先行先试,用好用活各项优惠政策。特别是省政府的“34条”对园区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完善服务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校园合作和员工培训基地建设,组建园区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园区市政设施和区容区貌管理,提升园区品位。四是强化工作责任,提高管理水平。坚持领导联系企业制度和驻园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切实为企业排忧解难。

(四)以财源建设为支撑,实现园区经济良性运行

一是要培育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重点抓好柿竹园、钻石钨、金贵、金旺、铸万友、台达、华磊、华录等龙头企业和纳税大户。二是要加快引进一批新企业,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注重引进一批财税贡献率高、产业带动强的龙头企业,要注重第三产业开发,拉长第三产业这条“短腿”,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三是要加快土地开发,做活土地经营文章。加快土地收储工作,不断盘活存量土地,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 园区未来发展面临的形势

(一)园区产业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

一是产业定位明确,主导产业初具规模。经过几年的发展,园区已形成有色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两大支柱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也正在起步。园区有色金属产业已形成了钨、钼、钴、镍、硒、碲及金、银等稀贵金属再生利用为特色,以柿竹园、金旺实业、金贵银业等企业为龙头的有色金属产业集群;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了以高端数字视讯产品、电子元器件、LED等为特色,以台达电子、华录数码、华磊光电等企业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农业机械、矿山设备、路桥设备为特色,以郴州粮机、农夫机电、来威冶金机械、大川筑路等企业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集群。根据园区的发展实际,园区“十二五”规划明确有色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为园区主导产业。二是沿海产业转移浪潮汹涌,园区承接条件不断完善。为了承接产业转移,园区大力完善了基础设施,大量修建了标准厂房和员工宿舍,制定了一系列承接产业转移优惠政策。三是积极开发新项目,龙头企业发展强劲。柿竹园、金贵银业、钻石钨、金旺实业、台达电子、华录数码、华磊光电、骏峰微电子等园区重点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在生产经营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各自制订了企业发展规划,积极开发新项目、新产品。四是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园区实际,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制订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四大主导产业,规划建设的大部分项目都是符合国家鼓励发展和重点扶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项目实施中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五是现代服务业联动,助推工业新型化。随着园区工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滞后严重制约园区产业的发展。园区近两年将发展休闲娱乐、商贸、物流、金融、技术服务、房地产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摆上和发展产业同等重要的位置,随着服务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园区招商引资条件,进一步助推了园区工业产业的发展。六是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为适应园区产业发展对技术进步的需求,园区依托骨干企业以及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南学院等高校,建设了各类技术研发平台、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平台、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通过这些平台的项目实施,取得了大量的科技成果,园区企业获得专利近200项。七是出口加工区功能拓展,进一步提升园区竞争力。该功能拓展后将进一步扩大政策空间,有效地满足发展国际贸易、转口贸易、保税物流等方面的政策需求,有利于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承接国际及珠三角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和服务业的转移,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的档次和水平。

(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土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随着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数量和企业规模都将急速扩大,用地需求不断增加,而国家核定的5平方公里土地已完全开发完毕,土地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影响项目入园建设。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公共服务平台欠缺。通过几年的开发建设,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已有一定基础,但与省内其他发达地市园区相比,园区基础设施投资仍然不足。园区标准厂房和员工公寓仍显紧张,难以满足入园企业的需要;园区内文化娱乐、卫生医疗、体育设施、商业网点等各项城市功能载体欠缺,不利于吸引、稳定人才;国家级出口加工区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园区中与有色金属、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产业相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信息咨询、金融、法律、技术服务、人才培训、销售市场、会展服务、物流配送)欠缺等问题制约了园区的发展。三是建设资金短缺,融资能力不足。园区财政总量和可用财力较小。贷款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可抵押贷款的有效资产不足,影响进一步融资。由于国家限制了政府平台融资,导致园区融资能力下降。面对大开发、大发展的需要,建设资金已成为制约园区发展的瓶颈。四是产业集聚程度低,产业链短。园区产业空间集聚的多,内部关联的少,协作配套能力偏弱。园区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带动效应不明显,目前园区有130多家企业,其中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仅有20家。园区乃至整个郴州市的配套体系发展都相对滞后。如高斯贝尔的铝合金冶炼、喷塑等外围配件只能自己生产,华录数码等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基本依靠从珠三角地区采购。同时,园区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水平偏低,有色金属产业尽管形成了以钻石钨、柿竹园、金贵银业为首的龙头企业,但采选冶业产值仍占有色金属工业总产值较大比重,产业链延伸不足,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四 推进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2011年,园区力争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6亿元,增长45%;实现财政收入4.8亿元,增长5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5亿元,增长50%;完成进出口总额3.41亿美元,增长35%,其中加工贸易1.3亿美元,增长70%;招商引资到位内资24.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782万美元,引进项目30个,其中投资超过1亿元或年销售收入过5亿元的项目不少于12个,加工贸易项目不少于5个;完成标准厂房建设面积80万平方米。为实现目标,需要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下工夫。

1.坚持规划先行,环保优先,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

园区作为“跨越式发展的两型新城区”,对园区经济增长速度、发展质量和生态环保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园区建设要坚持规划先行,高标准建设,高标准引进项目,对于园区主导产业发展配套必不可少的、达不到城市规划区环保要求的项目,可按“一园多区”的发展思路,在区外环境承载力高的地区,规划建设配套工业园。把有色金属冶炼等上游配套产业放在配套工业园建设。现规划区着力发展有色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以及物流、交易、金融、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形成区域总部经济。

2.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资金瓶颈,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十二五”期间,园区基础建设投资总额将达185亿元。为筹措巨额建设资金,园区应采用多元化的融资方式拓宽资金来源。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实行统一规划、综合配套、联建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利用效率。要继续建设标准厂房,尤其是多层标准厂房,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创业和集约发展。要集中力量,加快完善道路、管网、污水处理、固废处理等基础设施,提高配套能力。

3.针对主导产业,瞄准世界500强,做好招商引资文章

一是要按照园区的产业定位重点,针对有色金属、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四大主导产业,瞄准世界500强企业、国内500强企业;二是要利用园区龙头企业的优势,引进相关配套企业,如引进台达电子配套企业;三是利用园区重点企业的产业优势,引进上下游企业,如利用华磊光电的LED芯片生产能力引进LED封装、应用企业;四是要积极参与和举办各种招商活动,重点放在珠三角、长三角、台湾等产业转出地;五是围绕产业转移重点的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产业,引进产业集群,建设园中园。

4.培养与引进相结合,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1)加强职业教育机构及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推进校企合作。一是依托职业教育机构,为园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二是要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和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湘南学院、郴州职业技术学校等院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园区企业培养高级研发与管理人员。

(2)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柔性机制。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取智力引进、智力借入、业余兼职、人才派遣等多种柔性方式引进园区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与国内知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合作,在园区共同搭建研发平台,吸引高技术人才为园区服务。

(3)实施人才开发工程,培育园区建设本土人才。一是有计划地选派干部外出学习深造和培训。二是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岗位能力培养,强化基层锻炼,选派干部到省内外的大型企业、科研单位挂职锻炼。三是举办各种专题讲座和园区企业家联谊活动,为企业家学习、交流搭建平台。四是帮助指导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管理层培训,开展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职业岗位培训,提高管理水平。

(4)创新体制机制,激励企业高端技术人才。鼓励技术成果转化,积极探索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入股投资;设立“人才发展”专项基金,用以资助培养高级人才和重奖有突出贡献的专门人才;对园区建设开发急需的人才要在个人所得税、购房、社会保险、户籍办理、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

5.加速服务平台建设,优化园区发展环境

(1)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一是科技研发平台,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孵化平台,三是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

(2)投融资平台建设。一是建立产业发展风险投资基金,采取多元化筹资方式,吸引民间风险资金,按照市场机制进行操作和管理,为园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提供金融服务支撑。二是以扩大直接融资和增强金融企业综合服务功能为重点,建设与园区发展需要相适应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搭建银企合作桥梁。

(3)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要围绕产业发展共性需求,整合各类服务资源,积极构筑公共服务平台,提高专业服务水平。主要包括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试验试制、技术咨询和推广等科技中介服务平台,现代物流平台和各类行业协会等。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