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技术发展 > 建设现代物流体系 提升供给保障能力

建设现代物流体系 提升供给保障能力

时间:2020-04-04 来源:网络 浏览:

一 我国煤炭物流及物流发展现状

(一)我国煤炭物流的内涵及特点

1.煤炭物流的内涵

煤炭物流是一个系统物流,它存在于煤炭产品的开发准备、生产过程和销售活动的全过程之中,是生产煤炭产品以及组织煤炭销售等形成的一系列物料实体运送搬运等的动态流转过程,是一个由煤炭的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物流构成的物流系统。[1]煤炭物流是涵盖煤炭生产、运输、仓储、贸易、加工、配送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服务体系,具有保障能源安全供应、促进煤炭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功能。

2.煤炭物流的特点

当前我国煤炭物流的主要特点包括:①煤炭作为大宗货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物流过程具有占地面积大、运输方式简单、不需包装、时效性一般等特点;②煤炭资源自身特性致使其在流通过程中较易引起煤质损耗,影响各流通环节中企业的经济效益,污染自然环境;③煤炭主产区与消费区呈逆向分布,上游煤炭生产企业与下游电力、冶金等煤炭消费企业分布相对分散,致使我国煤炭物流线路长,流通环节众多;④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长期占据主体地位,决定了煤炭物流在国内流通领域中占有较大比重;⑤煤炭供应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是否高效科学,影响着我国社会稳定、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因此煤炭物流受政府政策影响较大。[2]

(二)我国煤炭流通及物流发展现状

我国煤炭资源与煤炭消费逆向分布的特点,决定了我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运输格局,也决定了煤炭物流在我国煤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1.我国煤炭流通分布情况

我国煤炭产需逆向分布,煤炭跨省区市调出、调入规模较大。根据各省区煤炭资源利用状况,结合煤炭资源调入调出情况,我国30个煤炭流动省区市可划分为三大类型:主产煤而净调出区、主要煤炭消费区和煤炭后备区。

(1)主产煤而净调出区

包括山西、内蒙古、陕西、贵州、河南、黑龙江和重庆等7个省区市。其中,处于大量输出地位的是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西部(通称为“三西”地区)以及河南省和贵州省,年输出量都在1700万吨以上。“三西”及宁东地区一直是我国煤炭调出的最主要和最集中的地区,如山西省2012年调出量达到6亿吨。“三西”及宁东地区外运的煤炭主要为动力煤,焦煤和化工用煤仅占很小部分。

(2)主要煤炭消费区

我国煤炭输入区主要包括东南沿海的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和广东五省市,另外还有华东的山东、江西和安徽,华北地区的河北、天津和北京,东北地区的辽宁和吉林,中南地区的湖北和湖南,西南地区的云南和四川,以及华南地区的广西和海南。其中东南沿海五省市是我国的煤炭主调入地。这五省市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我国能源消费,特别是煤炭消费的主要地区;由于其煤炭资源十分贫乏,成为我国煤炭调入最主要的地区之一。五省市的煤炭接卸量占北方港口煤炭全部下水量的60%。东南沿海五省市调入的煤炭主要来自“三西”及宁东地区。这主要由两方面因素决定:一方面,如前所述,“三西”及宁东地区是我国煤炭的主要供应地,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五省市的其他煤炭来源地,如山东省、安徽省、河南省和贵州省等,在煤炭产量增长减缓,甚至减产和本地煤炭消费增加的双重作用下,往省外调出的煤炭数量呈下降趋势。

(3)煤炭后备区

目前国家确定的煤炭后备区包括新疆、甘肃、宁夏、青海四个省区。此四省区煤炭保有储量约1405亿吨,占全国的14%左右,预测储量占全国的46%。由于远离消费区且交通不便,目前开发程度还很低,但煤炭储量丰富,特别是远景资源非常丰富。从战略上讲,该四省区将逐步成为我国煤炭供应的核心区。

2.我国煤炭物流产业现状

(1)铁路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其他还包括公路、水运。

①铁路煤炭运输现状。铁路运输因具有运能大、运距长、运价低等特点,目前是我国煤炭运输的主要方式。近年来,随着铁路投资的加大,全国煤炭铁路运量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06~2010年,铁路煤炭运量年均增长9.1%。其中,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铁路煤炭运量增幅出现下滑,2010年又出现明显回升。2012年,铁路煤炭运量占全国煤炭产量的62%,在全国煤炭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西”及宁东地区一直是我国煤炭调出最主要和最集中的地区。我国的铁路运煤通道主要是指“三西”煤外运通道、出关运煤通道和向华东地区调运煤炭的铁路运输通道。其中北通道主要包括大秦线、丰沙大线、京原线、集通线、神朔黄线等,以动力煤外运为主,主要运输晋北、陕北和神东煤炭生产基地至京津冀、东北、华东地区以及至秦皇岛、京唐、天津、黄骅等港口的煤炭,是“三西”煤炭外运的主要通道。中通道主要包括石太线、邯长线等,以焦煤和无烟煤外运为主,主要运输晋东、晋中煤炭生产基地至华东、中南地区以及至青岛港的煤炭。南通道主要包括太焦线、侯月线、陇海线、西康线、宁西线等,以焦煤、肥煤和无烟煤外运为主,主要运输陕北、晋中、神东、黄陇和宁东煤炭生产基地至中南、华东地区以及至日照、连云港等港口的煤炭。

②水路煤炭运输现状。水路因其运量大、成本低,成为煤炭运输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近年来,主要煤炭港口的煤炭转运量不断增长,2006~2011年,港口发运煤炭年均增长12%。其中,2012年受宏观经济及煤炭需求增长放缓影响,全国主要港口发运煤炭6.2亿吨,下降5.1%。

目前我国水路运煤通道主要有三条:第一条是“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地区煤炭经铁路、公路到渤海湾海港下水,中转至华东、华南沿海地区和出口国外;第二条是山西南部、河南、安徽、山东、贵州及四川的煤炭由铁路、公路运至长江、大运河港口,由其中转到华东地区;第三条是贵州有少量煤炭经长江运往广东地区。水路运输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承担了华南地区调进煤炭运量的90%,承担了华东地区调进煤炭运量的70%。

煤炭水运主要分为沿海煤炭运输以及内河煤炭运输。

我国沿海煤炭港口分为装船港和卸船港。装船港主要集中在北方七港,即秦皇岛港、天津港、黄骅港、京唐港(包括唐山港和曹妃甸港)、日照港、连云港。特别是秦皇岛港长期以来一直占据我国北煤南运下水量的半壁江山,成为北煤南运、西煤东调大通道上的主枢纽港。与北方装船港基本集中在7个港口相比,由于要与沿海电厂建设相适应,卸船港相对较为分散。从北方丹东港到南方北海港,大型接卸港主要包括上海港、宁波港和广州港,占接卸量的50%以上。目前,我国沿海港口煤炭运输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铁路运能和运量主要集中在大秦铁路和朔黄铁路,导致沿海港口忙闲不均,主要港口船等货现象严重。二是港口配套设施不足,港口装卸设备普遍落后,效率不高。而货主要求分别堆放以保证质量,加剧了堆场有放能力的紧张程度。三是珠海、汕头等港口航道回淤严重,船舶亏载荷运力浪费严重。四是沿海恶劣天气频繁对运输造成较大影响。此外,还存在铁路与港口前后方集疏运系统不配套、数量不足、铁水联运衔接不畅等问题。

而内河煤炭运输分布较广,运输距离较长,主要集中在长江水系、淮河水系、京杭运河、珠江水系、黑龙江和松花江。长江水系、淮河水系、京杭运河煤炭运输主要由四部分组成,一是由长江干线“三口一枝”(浦口、裕溪口、汉口和枝城)、铁水联运港及主要支流煤炭产地运往长江中下游沿线及长江三角洲水网地区;二是长江干线或由海进江煤炭运输;三是山东、河南、安徽等地煤炭通过京杭大运河、淮河水系主要航道运往长江三角洲地区;四是上海港经长江三角洲水网为浙江北部地区转运海运煤炭。目前内河煤炭运输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航道和港口等基础设施落后。长期以来,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内河水运设施技术水平落后,高等级航道少,干支航道难以高标准贯通。二是船舶拥堵现象时有发生。随着煤炭运输量的不断增长,长江三峡船闸已经不能满足船舶通行的需要。京杭大运河虽经过多次整合,但航道的通过能力仍严重不足,在山东、江苏和浙江段均不同程度地发生堵航,而且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长。三是船舶平均吨位小。我国内河船舶吨位小,驳船位仅为欧洲的20%、美国的12%,而且船型杂乱,全国内河船型有3000多种,标准化程度低、老旧船舶多,制约了航道的通过能力,同时也影响了航行安全,降低了运输效率。

③公路煤炭运输现状。公路主要承担能源基地内部煤炭运输,或铁路、港口集疏运输。在各煤炭生产基地中,山西经公路调出的煤炭主要流向天津、河北、山东等地,部分供应市场,部分经沿海港口下水;内蒙古西部经公路调出的煤炭流向天津、河北等地;陕西经公路调出的煤炭主要流向河南、湖北等地;呼伦贝尔市经公路调出的煤炭主要流向河北、辽宁;宁夏经公路调出的煤炭量较少,而经公路调入陕西和内蒙古西部的煤炭较多。

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对煤炭需求的大幅度增长,铁路运力不断趋紧,公路煤炭运输发展较快,特别是随着高等级和汽车专用路的发展,公路煤炭运输将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3.当前煤炭物流存在的问题

(1)煤炭生产企业物流业务以自营为主,服务功能单一

我国的大型煤炭生产企业一般都自营物流业务,其运营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第一,仅停留在“销售环节”,单纯地从事煤炭贸易,通过煤炭买卖活动赚取利润,不提供物流服务,煤炭运输、中转、仓储和加工等中间环节均由买方负责。第二,公司物流业务仍以煤炭贸易活动为主,辅以煤炭运输等服务,但是相关的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较少,难以形成完整的煤炭物流供应链,主要赢利环节仍是煤炭贸易。目前,我国煤炭企业所属的物流公司多以第二种运营模式为主。第三,部分煤炭物流公司从煤炭贸易公司成功转型为煤炭流通服务商,除了为客户提供流通服务外,还提供专业化的煤炭加工和数字化配煤服务。其中,少数领先的煤炭物流企业能够把全过程的煤炭供应链服务作为企业创造利润的主要基点。

(2)煤炭物流行业竞争相对无序

我国煤炭主产区与消费地相对分散,煤炭资源需经过较长流通距离、众多流通环节才能从产地到达电力、冶金等下游行业消费地。同时,我国铁路、港口等煤炭运输系统体制改革进程缓慢,致使我国煤炭物流企业分布散乱,煤炭物流行业竞争无序,出现倒卖车皮计划、煤炭经营单位过多、煤炭掺假等现象,加大了煤炭交易成本,影响了煤炭流通效率。

(3)煤炭物流管理理念落后

当前我国多数煤炭企业关注的焦点仍集中在产能扩张、成本降低及劳动生产率提高上,往往忽视非生产领域的煤炭物流活动或将其置于附属地位,从而难以对煤炭物流实施统一运作和管理。系统的现代物流管理理念缺失,管理方式粗放,对配送资源整理力度不足、路线规划缺乏科学性,致使煤炭物流费用偏高。

二 我国现行煤炭物流政策

(一)物流产业一般政策

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承担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促进其健康发展,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后,国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条例,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出台相应的贯彻落实措施,为物流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009年,我国物流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较大,国务院制定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提出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加快推进物流企业兼并重组,促进重点领域物流、国际物流和保税区物流产业发展,进一步优化物流业布局,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与协调,努力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提出十大主要任务的同时,还提出了九大重点工程和九大保障措施。

2010年,发改委起草完成包括煤炭在内的六大专项计划,作为《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细化政策,推进具体领域物流产业发展,并于2010年8月出台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2011年6月,温家宝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并推出物流业发展的八项配套措施:一是要减轻物流企业税收负担;二是要加大对物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三是要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四是要改进对物流企业的管理;五是要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六是要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七是要加大对物流业的投入;八是要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八项配套措施(被业界称为“国八条”)的关键点在于明确提出从税收方面为物流企业减负,另外就是降低车辆过路过桥收费,大力推行不停车收费系统,直接降低物流企业成本。

2011年8月,国务院制定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进一步强化《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配套措施,在“国八条”基础上将“改进对物流企业的管理”升级为“加快物流管理体制改革”,并新增第九条“加强组织协调”,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积极推动物流业又好又快发展,切实规范物流服务,提升物流业经营水平。

进入201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支持物流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国家开发银行发挥综合金融服务优势,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支持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大型物流企业,支持物流园区建设以及新型增值服务。

2012年8月,国务院制定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确立到2020年我国流通产业的总体发展目标:基本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安全高效、城乡一体的现代流通体系,流通产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进一步增强。主要任务: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构建全国骨干流通网络;积极创新流通方式,大力推广并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快发展电子商务,鼓励商业企业采购和销售绿色产品;全面提升流通信息化水平,加快推广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标签等技术在流通领域的应用;另外,还包括培育流通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化流通领域改革开放等任务。

2012年12月,商务部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商贸物流发展专项规划》,发布《关于促进仓储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商流通发〔2012〕435号),提出要引导仓储企业由传统仓储中心向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商转变,提高物流效率,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

进入2013年以来,国家陆续发布相关通知、政策、规范,支持物流产业发展壮大。2013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针对我国物流行业长期存在的环节多、费用高、效率低等问题,发布《关于印发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5号),主要包括降低农产品生产流通环节用水电价格和运营费、完善公路收费政策等内容。同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加快国际货运代理物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促进国际货运代理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通过并购重组、扶优选强打造主营业务突出、经营模式先进、海外网络健全、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国际物流企业。

2013年2月,国务院针对“物联网”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布《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7号)。主要任务包括:加快技术研发,推进物联网与新一代移动通信、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卫星通信等技术的融合发展;强化资源整合,促进信息系统间的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重视信息资源的智能分析和综合利用;以及推动应用示范、完善标准体系、壮大核心产业等任务。物流业是物联网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对于助推物流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除国家层面出台的相关物流行业政策之外,广东、陕西、山东潍坊、湖北武汉等省、市也相应出台了支持物流产业发展的规划政策,为区域物流行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二)煤炭物流产业政策

煤炭物流产业是我国物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煤炭占铁路货运量的一半以上。因此,煤炭物流产业也是物流产业政策重点关注的领域。同时,煤炭物流产业发展也是煤炭行业管理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物流产业政策来看,对于煤炭物流的主要规定包括以下内容。《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要推动煤炭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建立煤炭物流体系;加快煤炭物流通道建设,以山西、内蒙古、陕西煤炭外运为重点,形成若干个煤电路港航一体化工程,完善煤炭物流系统;制订落实煤炭等专项规划。《关于推进物流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则提出要提高物流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推进煤炭等行业电子商务与物流信息化集成健康发展。

从煤炭产业政策来看,对于煤炭物流的主要规定包括以下内容。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制定发布《煤炭产业政策》,在“第七章 贸易与运输”中对煤炭经营格局、煤炭贸易市场化改革、煤炭运输通道建设等对煤炭物流影响重大的重要环节进行规范。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联合发布《煤炭产业政策》(修订稿),在“第七章 贸易、运输与国际合作”中进一步完善煤炭物流行业相关政策。

另外,行业协会也专门制定、发布了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制定了《关于促进煤炭物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审议稿),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与我国煤炭资源开发、消费布局相适应,高效通畅,协调配套,绿色环保的现代煤炭物流体系;形成以铁路输送为主、公路运输为辅,产运需有效衔接,国内外市场相互贯通,生产、运输、储备、配煤相互支持,整体推进的煤炭物流网络;培育3~5个大型国际化煤炭物流企业”的发展目标。重点工作任务则主要包括:一是加快煤炭物流网络建设;二是培育大型煤炭物流企业;三是推动煤炭物流科技进步;四是建设煤炭物流信息化平台;五是完善煤炭储备体系;六是提升煤炭物流管理水平;七是推动示范工程建设;八是发展煤炭国际贸易。同时,提出了研究促进煤炭物流业发展机制、深化煤炭运输体制改革等六条保障措施。

三 我国煤炭物流产业政策要点

加快建立现代煤炭物流体系,对煤炭物流产业发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煤炭物流产业政策的要点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引入现代物流管理理念

基于现代物流管理理论,物流是商品流通的重要一环,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绝非简单的运输、仓储活动。物流服务是企业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煤炭企业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逐步构建一体化物流战略,强化供应链管理。以科学技术为支撑,引进国内外先进物流管理技术,普及应用物流自动化设备和系统,提高物流智能化水平,创新煤炭物流运营模式。通过政府政策、财政支持鼓励企业发展绿色煤炭物流,升级运输、装卸、加工装备,减少煤炭损耗和污染物排放,实现煤炭“绿色”运输和中转。

(二)完善煤炭物流信息化平台

现代化物流产业最大的特点是信息化、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因此,《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建立完善定位明确、功能齐全、信息灵敏的煤炭交易中心。要依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完善煤炭交易中心的煤炭交易、信息发布、订单跟踪、金融结算、信用评价等功能,全面提升煤炭物流产业信息化水平。进一步完善煤炭交易中心信息共享机制,逐步搭建完成能够覆盖主产地、中转地和消费地的全国性的煤炭物流信息网络平台。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生产商、物流企业和需求方的信息交流需求,切实提升煤炭物流信息化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加强煤炭运输通道建设及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完善“煤电路港航”一体化发展模式,加强煤炭生产、中转和消费地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铁路、公路、水运等煤炭运输通道建设。加快建设和改造山西、陕西、内蒙古、新疆等中西部煤炭运输通道,进一步完善北方煤炭下水港口布局,推进南方沿海、沿江公共煤炭接卸和中转码头建设,提高煤炭运输能力。同时,创新建设模式,完善管理制度,清除社会资本进入铁路的障碍,通过股权置换、开放所有权或经营权等形式引入社会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为煤运通道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四)积极发展第三方煤炭物流,培育大型煤炭物流企业

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集中精力发展主业,把所需物流活动通过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第三方物流组织可在各煤炭企业之间架起桥梁,降低煤炭交易过程中的信息搜集成本和议价成本,降低履约风险。随着铁路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煤炭市场化程度持续提高,第三方煤炭物流企业将不断涌现。成熟的第三方物流市场意味着专业化、集约化,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更强。积极发展第三方煤炭物流,尤其在当前煤炭市场下行的行情下,可以在保障煤炭质量的同时,努力降低物流成本,减轻煤炭企业成本压力。

(五)整顿煤炭流通秩序

我国煤炭税费项目多,税费重复征收问题突出,尤其是流通环节的煤炭税费所占比重较高。《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取消违规收费,尤其是在当前煤炭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家可以通过调整税费项目,加快煤炭资源流通,减轻煤炭企业压力,为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六)加快建立综合物流园区,限制低热值、高灰分煤炭长途运输

要加强煤炭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衔接,优化煤炭物流节点布局,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在煤炭生产、消费集中地和主要中转地,建设具备储存、加工、配送等功能的煤炭物流园区。严格限制低热值煤、高灰分煤长距离运输。煤炭运输应采取防尘、防漏洒措施。

(七)建立健全煤炭应急储备体系

我国煤炭资源生产地和消费地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平衡,而煤炭运力不足及天气等自然因素限制我国煤炭供给的有效性。要加快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建设,建立全国煤炭应急储备体系,加强对地方和企业煤炭储备工作的引导和规范。在沿海、沿江港口、西南及华中等地区,尤其是在自然灾害多发区、人口密集区及主要的运输通道沿线部署国家煤炭应急储备。鼓励支持大型煤炭、港口企业参与应急储备建设,提高煤炭应急保障能力。

版权:如无特殊注明,文章转载自网络,侵权请联系cnmhg168#163.com删除!文件均为网友上传,仅供研究和学习使用,务必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