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1-01
组合除油系统在焦化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
- 针对焦化废水中油分粒径小、去除难的特点,采用自行设计的组合除油 系统处理废水中的油分。结果表明废水中的油主要是分散油和乳化油,粒径分 布集中在5-60m;除油系统在设计负荷下运行稳定,出水中油分浓度约为90mg·L,平均去除率约为70%,残留油分可通过生物降解进一步处理;出水中的油主要是
-
1970-01-01
12MW热电联产装置运行总结
- 总站了12MW热电联产装置的特点及运行情况。实际运行情况证明。建设热电联产装置是以煤为原料的中、小氮肥企业彻底解决造气炉渣及细灰综合利用,使其变废为宝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氮肥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BR>
-
1970-01-01
(NH4)2S04一CuSO4一CTMAB一湿法磷酸体系浮选分离碘(I一) 的研究
- 研究了硫酸铵一硫酸铜一十六烷基Ep基溴化铵一湿法磷酸体系浮选碘(I) 的行为及其与常见离子分离的条件。试验表明在1.0g(NH4)29O4存在下,体系中硫酸铜和十六烷基Ep基溴化铵(CTMAB)的用量分别为(2.4×lO一2molLO.5ml0.025g,I一与Cu(Ⅱ)形成的CuI沉淀能被CTMAB浮选, 而其它非金属离子
-
1970-01-01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
- 针对国内FCC汽油特点,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开发了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OCT—M)和全馏分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FRS),并在多套工业装置上成功应用,装置均能生产硫质量分数不大于150tg/g的国标Ⅲ号汽油,也可以调整操作参数生产硫质量分数不大于50tg/g的国标Ⅳ号汽油。 <B
-
1970-01-01
ABS/PA6合金研究进展
- 介绍了PA6/ABs合金在国内外发展状况、当前ABS/PA6合金技术发展趋势、相容剂种类及其各组成对PA6/ABS合金性能的影响。
-
1970-01-01
FRS全馏分FCC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
- 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Ⅱ.P)开发的FRS全馏分FCC汽油加氢脱硫技术具有大幅度降低催化汽油硫含量和烯烃含量而辛烷值损失较低的特点。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0.4Mt/a 装置上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FItS技术能够为我国炼油厂生产清洁汽油提供灵活、经济的技术解决方案。
-
1970-01-01
1 , 3 一 二氯丙酮的合成工艺研究
- 采用氧化1,3一二氯2.丙醇的方法制备1,3,二氯丙酮。通过优化操作条件,探索出了适用于实验室制备纯品的工艺条件,并可放大于工业生产。将硫酸水溶液滴加到1,3.二氯一2一 丙醇与重铬酸钠水溶液的混合物中,在温度23~27℃的条件下搅拌反应5h,重铬酸钠1,3.二氯一2一丙=12(摩尔比),此条件下收率为79
-
1970-01-01
ceo2/ACFN和MnOx/ACFN低温进行性养化还原NO研宄
- 笔者研究了反应温度80~300℃之间,经过硝酸氧化处理的改性活性炭纤维(ACFN)负载CeO和MnO在以氨气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过程中的催化活性,并进行扫描电镜(SEM)微观形态分析和x射线衍射仪(XRD)物相分析。研究发 现,ACFN负载CeO和Mn具有较高的NO脱除率和较好的低温催化活性,其中AC
-
1970-01-01
GKH一800离心机PLC程控改造
- 介绍了光洋DL一06系列的PIE,配以模拟量输入模块及OP320可编程操作显示器等组成的PLC控制系统解决了GKI-800虹吸离心机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1970-01-01
2, 4, 6一三 甲基苯甲酰氯制备
- 本文介绍了以2,4,6一三甲基苯甲酸和氯化亚砜为原料制备2,4,6一三甲基苯甲酰氯。通过实验考察了不同催化剂、催化剂配比、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确定了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催化剂为二甲基甲酰胺,催化剂配比(重量比)为1%,反应时间为3.5h,反应温度为66—72℃。最佳工艺条件下
-
1970-01-01
BF喷煤最佳富氧率的研究
- 从维持适宜理论燃烧温度和使富氧效益最大化2个方面对高炉适宜富氧量 <BR>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煤焦临界置换比、增益临界富氧率、临界富氧气体价格等有实际意义的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 <BR>
-
1970-01-01
HDO一18选择性加氢催化剂的使用性能
- 介绍了FRTPP研制开发的HDO一18催化剂;以催化重整生成油的苯馏分、BT X馏分、全馏分和馏分为原料,进行选择性加氢脱烯烃的试验结果;在工业装置上对苯馏分和BTX馏分芳烃抽提进料进行选择性加氢深度脱烯烃的运转结果。 <BR>
-
1970-01-01
HD型全自动显微镜光度计软件功能与考核
- 介绍了HD型全自动显微镜光度计中主要的软件功能,通过温度自动校正 。将不同温度下测定的反射率值均校正到标准状态。重新定义多键鼠标功能,实现了用鼠标按键完成全部测定的操作。依据煤反射率测定结果对煤牌号、混煤类型等进行自动判别。提供了统计镜质组任意范围百分比、合成配合
-
1970-01-01
CaCO3/侧活性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用CaCO3对具有侧活性结构的室温固化耐高温有机硅树脂进行改性,制备了CaCO/侧活性聚硅氧烷复合材料,研究了CaCO3用量对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征结果显示,CaCO粒子表面的羟基与有机硅树脂上的羟基发生反应形成了牢固的化学键合;当CaCO3的用量(体积
-
1970-01-01
2一苄基一4一氯一苯酚的合成工艺研究
- 以非极性溶荆环己烷为介质,氯化苄与4一氯苯酚在温和条件下合成2一苄基一4一氯苯酚。研究了溶荆、催化荆、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并对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使用非极性的环己烷为溶剂,在4一氯苯酚浓度20%,与氯化苄摩尔比51,元水氯化锌为氯化苄质量的1096,温度30℃下反应6h,产品收
-
1970-01-01
HSD型润滑油黏度指数改进剂
- 介绍了国内润滑油对黏度指数改进剂的需求现状和PIB、PMA、OCP、HSD黏度指数改进剂的性能。重点介绍了氢化苯乙烯一双烯共聚物(HSD)的合成及其结构特点,指出研究开发HSD类黏度指数改进剂的是苯乙烯一丁二烯共聚物的又一应用方向。 <BR>
-
1970-01-01
Ce—OMS一2催化剂气相催化氧化甲苯制苯甲醛
- 采用回流法合成了氧化锰八面体分子筛(K—OMS一2),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ce含量的八面体分子筛(Ce—OMS一2)催化剂,并将其用于甲苯气相氧化制苯甲醛反应;考察了ce含量、反应温度、空速、n(空气)n(甲苯)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O程序升温脱附方法对催化剂
-
1970-01-01
CH4,CO2,CO对钯复合膜透氢性能的影响
- 采用化学镀法制备了钯复合膜。在200~450oC下,恒定H2进气量和总进气量,以N2为平衡气,H2一N2 混合气为参比气,考察了不同含量的CH4,CO2, CO对钯复合膜透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钯复合膜的透氢性能,CH4几乎没有影响,CO2的影响较小(透氢量的降低率小于5%),CO的影响最大。体积组成为98 %H2—
-
1970-01-01
MnO/TiO2一Al203催化剂在超临界水氧化中的应用
- 以TiO2一A1203为载体、MnO为活性组分制备了/TiO2一Al2O1催化剂,通过差热一质谱、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BET测定比表面积等方法对MnOx/TiO 2一A1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MnO/TiO2一Ai2O催化剂前体的分解过程及 Mn02负载量与Mn/TiO2一A12O3催化剂活性的关系;以含苯酚、喹啉和氨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