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1-01
分解炉用无烟煤的催化燃烧研究
- 在无烟煤中添加CuO,Fe03,MnO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善无烟煤的着火温度; 通过燃烧产物的XRD分析,探讨了催化剂催化燃烧的机理催化剂在煤粉燃烧过程中参与了无烟煤燃烧中的化学反应过程,对无烟煤中难燃的碳发生了催化燃烧反应,使无烟煤着火温度下降。 <BR>
-
1970-01-01
高温煤气脱氯剂的研究进展
- 本文主要介绍了高温煤气脱氯剂及脱氯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
1970-01-01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环唑原药
-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环唑原药质量分数,从波长选择、流动相配比和流量、试样量等进行方法探讨。本法精密度好,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5 1%;准确度高,稳定性好,平均回收率为98%。本法操作简便、快捷。 <BR>
-
1970-01-01
氟代醇的合成研究进展
- 氟代醇作为一类重要的脂肪族含氧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农药、医药合成和染料合成等领域,综述了氟代醇的合成方法,包括加氢还原法、氧化法、水解法、调聚法等。
-
1970-01-01
固定化细胞技术发酵产氢的应用研究
- 微生物发酵产氢的固定化细胞技术与其非固定化细胞技术相比,前者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能显著提高发酵系统的产氢量。对微生物发酵产氢固定化细胞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载体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国内外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厌氧产氢中的最新进展,指出了固定化细胞技术发酵产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进
-
1970-01-01
氟树脂性能与加工应用(续15)
- 介绍了聚四氟乙烯分散树脂膨体化的概念和有关参数,结合实例叙述了其加工工艺、方法和设备。介绍了膨体聚四氟乙烯制品的性能及其应用。
-
1970-01-01
抚顺石油二厂硫磺回收装置生产运行分析
- 介绍了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3000t/a硫磺回收装置建成投产以来的运行状况,对硫回收率低、尾气排放超标及液硫管线堵塞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采取 了有效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并结合公司目前具体情况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BR>
-
1970-01-01
固液体系中锌离子的动态吸附过程及去除率
- 在离子浓度50~200m和蛭石介质浓度50~150范围内分析测试了固液体系中Z n2+离子的吸附速率。结果表明,蛭石具有较强吸附Zn的能力,其吸附速率在初始 2h内很高,但随时间的延长逐步降低,并在8h左右趋于零。溶液起始Zn2++浓度和吸附剂浓度对吸附速率有显著影响,随起始Zn2+浓度增大,吸附达到平
-
1970-01-01
辅酶I诱导阳离子囊泡的聚集和酶分散的研究
- 分别在500nm和340nm考察了由表面活性剂溴化Ⅳ,Ⅳ一二一十六烷基一 Ⅳ-6一甲胺基己酰基一L一丙氨酰胺形成的阳离子囊泡,在氧化型辅酶I(NAD)或还原型辅酶I(NADH)作用下 以及在乳酸脱氢酶和底物丙酮酸的存在下,吸光值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由0.50mmol/L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的阳离子囊泡悬
-
1970-01-01
固载杂多酸催化合成双酚芴
- 以固载磷钨酸为催化剂,芴酮和苯酚为原料催化合成了双酚芴,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采用FTIR、NMR和MS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自制双酚芴环氧树脂的湿热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固载磷钨酸用于催化合成双酚芴,催化活性高,催化剂易于回收。当固载磷钨酸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1
-
1970-01-01
负载化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乙烯聚合的研究
- 在硅胶上负载了双(Ⅳ一环己基一3一叔丁基水杨醛亚胺基)二氯化锆配合物,得到负载化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该催化剂用于乙烯聚合,考察了配合物用量、共聚单体1一己烯用量、聚合温度、聚合压力、聚合时间、三乙基铝用量对乙烯聚合性能的影响及对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分
-
1970-01-01
基于金属氢化物的热能机械能转换系统的研究进展
- 金属氢化物是近年来在节能方面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高性能材料。简述了热能一机械能转换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其具体的应用方式 如热机、氢压缩机和太阳能水泵等,存在合金储氢量低、易中毒、反应床传热传质性能不佳及整体效率低下等主要问题,并对氢化物热能一机械能转换系统进行了展望
-
1970-01-01
硅胶固载离子液体催化剂的制备及在酯化反应中的应用
- 为了减少离子液体用量及解决催化剂分离问题,该文采用溶胶 一凝胶法制备出一种硅胶同载BrCnsted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HmimTsO/silicagelW(Hmim TsO)=62%},用DRFITS、FTRaman、BET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已较好地固载于硅胶上,催化剂比表面积为51.15m/g。将其应用于催化合成醋酸丁
-
1970-01-01
复合双层膜蒸汽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的应用
- 介绍中国石化集团青岛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蒸汽凝结水回收系统技术改造效果。在95~100℃不需降温的条件下,蒸汽凝结水通过增设的复合双层膜精处理系统处理后,凝结水中油浓度由2.49~7.54mg/L下降到1mg/L以下,总铁浓度由105~266g/L下降到50g/L以下,达到中压锅炉给水标准要求,并直接用于中压锅炉
-
1970-01-01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阀门泄漏在线检测方法
- 概括了声发射技术及其在线检测阀门的优点,阐述了检测原理、检测系统的构成和检测方法,指出了阀门泄漏常见检测点和典型波形信号。最后探计了其应用价值。
-
1970-01-01
硅钛柱撑蒙脱土微孔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合成了一种硅钛柱撑蒙脱土微孔材料。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蒙脱 土,制得有机蒙脱土,再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一凝胶法,在正硅酸乙酯 一蒙脱土水溶液中加四氯化钛,以四氯化钛作为硅柱前驱体进入粘土片层间反应的驱动力,在钛阳离子的驱动下,使正硅酸乙酯在蒙脱土的片层之间发生
-
1970-01-01
改性Hb沸石的物化性能表征
- 用相同摩尔浓度的硝酸铵,柠檬酸以及柠檬酸铵溶液对Nat3沸石进行改性处理得到Hp沸石;采用XRD、XRF、Fr—IR 27MASNMR和凹SiMASNMR等表征手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含羟基的柠檬酸或柠檬酸铵对Naf3沸石进行改性处理,不但可以提高样品结晶度还可以有效限制骨架铝的脱除;经柠檬酸或柠檬酸
-
1970-01-01
极限扩散电流技术测定管内强化传质系数
- 采用极限扩散电流技术(LDCT)测定管内液体传质系数(k),通过使用静态混合器、筛板和不锈钢环填料与筛板耦合体等强化元件,考察了不同强化手段对管内k的影响,研究了气液多相体系的传质过程。实验结果表明,LDCT能较好地测定单相和多相体系的k。在液体流量为1.00m/h的条件下,空直管中的k为2.
-
1970-01-01
国内外醋酐的生产技术与市场分析预测
- 介绍醋酐的生产工艺,并对我国醋酐市场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 。通过对各种生产工艺的对比.提出了醋酸甲酯羰基化工艺在我国的可行性。
-
1970-01-01
己二酸二异丙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 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环己烷为带水剂,用己二酸与异丙醇直接酯化合成己二酸二异丙酯。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影响己二酸二异丙酯产率的主要因素, 得到了最佳实验条件醇酸物质的量的比为81,催化剂、带水剂用量为每0.1 mol己二酸需3g对甲苯磺酸、20mL环己烷,反应时间180min。此条件下合
-
1970-01-01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丙酮氧化的催化性能
- 以氧氯化锆和过渡金属硝酸盐为原料,溶胶一凝胶法制备氧化锆载体,采用溶液浸渍法制备出负载型纳米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过渡金属氧化物(Mn、N i、Cu、Fe和Co)催化剂进行初步筛选,其中MnO/ZrO催化活性最佳。考察了活性组分含量、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催化剂
-
1970-01-01
Ti02/高岭石负载型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以高岭石颗粒为载体采用TiCh水解法制备TiO/高岭石负载型催化剂。以S EM、IR、XRD、BET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SEM观察到催化荆的表面形貌有了较大的变化,IR、BET结果表明有部分TiO2插入高岭石层间以草酸为目标降解物考察其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所制得的TiO/高岭石负载型催化剂的光催化
-
1970-01-01
已内酰胺生产现状与技术进展
- 介绍了己内酰胺的生产方法及进展,分析了国内外己内酰胺的生产发展前景,提出了我国己内酰胺生产发展的建议。
-
1970-01-01
过氧化氢氧化苯制苯酚的催化剂研究进展
- 综述了过氧化氢直接氧化苯制苯酚过程中相关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含钛、钒、铁、铜的催化剂同时给出了各种催化剂所达到的收率和选择性及其工业化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