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1-01
加气站用储气钢瓶的有限元分析
- : 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CNGPR 27.5/25-1300-610.HXS型加气站用储气瓶钢进行了力学分析,得到了气瓶的应力分布规律,并按照分析设计原则进行了强度评定。分析结果表明,其规格气瓶有较大的使用安全系数,完全满足强度使用要 求。 <BR>
-
1970-01-01
环境材料纳米TiO2的光催化研究及应用
- 环境材料纳米n2已成为环保领域和纳米新材料领域共同关注的焦点,从电子转移、催化效率等角度对纳米n2催化机理和影响其光催化活性的物理因素进行分析,尤其对影响纳米n2光催化体系的方法和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可以明显看出其目前的应用局限和长远的前景展望,多相催化机理的深入研究势在必
-
1970-01-01
加氢裂化装置用能三环节分析及改进。
- 基于用能分析的三环节模型及现场标定数据,以某套工业加氢裂化装置为例,对其进行了能量平衡测试研究,提出节能改进方向,并对该装置已采用的节能措施进行分析,供其他同类装置参考借鉴。 <BR>
-
1970-01-01
含活性硅氧烷型大分子改性剂BA- MMA- VTES的合成与表征
- 针对弱极性天然/丁苯橡胶复合体系,从分子设计的角度出发,选择乙烯基三乙氧基硅氧烷(VTES)、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单体,通过 自由基溶液聚合并优化了反应条件在85℃和115℃分别加入两种不同量的引发剂 BPO和DCP,均保温反应2h,合成了三元共聚物BA—MMA—VTES大分子表面改
-
1970-01-01
环氧丙烯酸树脂的合成研究
- 研究合成了一种环氧丙烯酸树脂,该树脂既具有环氧树脂优良的黏结性能、收缩率低等特点,又克服了其抗冲击性差的缺点,还可以室温固化,应用广泛。
-
1970-01-01
含盐体系中有机铜缓蚀剂及缓蚀机理研究进展
- 叙述了含盐体系中各种有机类铜缓蚀剂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阐述了有机类铜缓蚀剂的缓蚀机理和协同作用机理,并展望了铜缓蚀剂新的研究和发展方向。认为应利用现代先进的分析测试技术从分子和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缓蚀剂在铜表面的行为和作用机理,加强现有缓蚀剂品种的复配技术、加药顺序和绿色
-
1970-01-01
环氧乙烷催化水合生产乙二醇工艺技术研究
- 非催化水合生产 乙二醇工艺具有能耗大、成本高的缺点。笔者采用树脂类催化刺进行了环氧乙烷化水合生产乙二醇工艺技术研究,并考察了温度、空速、1 /(HO)(EO)、压力爰进料方式等工艺 条件对催化舟剂性能的影响,催化剂经过 了800h稳定性考察,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100℃、压力1.OMPa、空
-
1970-01-01
磺酸树脂催化合成7一羟基一4一甲基香豆素
- 研究了磺酸树脂催化合成7一羟基一4一甲基香豆素的反应,考察了反应的各种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磺酸树脂催化合成7一羟基一4一甲基香豆素,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可重复使用多次。该合成反应的较优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05℃,n (乙酰乙酸乙酯)n(间苯二酚)=11,磺酸树脂催化剂0.28g,反应时间3h,7一羟基一
-
1970-01-01
灰粘聚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CAGGTM)的开发与应用
- 灰粘聚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具有可充分利用6mm以下的粉煤为原料、煤种适应lit、气化炉结构简单、碳转化率90%以上、副产蒸汽、环境友好等特点,介绍了该技术的开发、各项目进展情况以及谊技术在工业燃气、石化领城的应用情况。 <BR>
-
1970-01-01
里液煤浆燃烧脱硫的试验研究
- 对黑液煤浆的灰成分进行分析,对燃烧普通水煤浆和黑液煤浆的工业锅炉进行了热工和环境测试,理论分析和测试结果均证明黑液煤浆燃料具有显著的脱硫效果,无需增设其它脱硫措施即可满足环保要求,是治理燃煤SO污染的一种经济、高效途径。 <BR>
-
1970-01-01
回转窑传热过程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 介绍了各种回转窑传热过程数学模型的概况及其特点,并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回转窑传热过程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结合当前的实情,对回转窑传热过程数学模型研究领域中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的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并展望了回转窑传热过程数学模型的发展趋势。 <BR>
-
1970-01-01
加入有机溶剂合成超微A型沸石
- 超微A型沸石分子筛是目前重要的环保吸附、离子交换及催化材料。采用水热合成法,利用廉价的工业原料水玻璃作硅源,合成了超微A型沸石分子筛。在分子筛晶化步骤前,加入一定量有机溶剂四氢呋喃、乙醇和丙酮等,促进分子筛的成核及晶体的生长,使得分子筛的晶化时间缩短,晶粒度减小。对合成产
-
1970-01-01
鸿化联碱NH3一N废水综合治理
- 通过对鸿化联碱现生产装置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氨氮废水的叙述,鸿化公司最终实现了氨氮的达标排放。
-
1970-01-01
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氯乙酸正戊酯
- 制备了活性炭为栽体负载型磷钨酸催化剂,并采用XRD、IR、N吸附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将其用作合成氯乙酸正戊酯催化剂。考察了醇酸物质的量比、温度、 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等各种因素对酯化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活性良好。适宜的反应条件磷钨酸负载量为18%,醇酸
-
1970-01-01
桦甸页岩油热加工生产燃料油的研究
- 对桦甸页岩油重油馏分(>360℃) 进行热加工实验,研究了桦甸页岩油重馏分热加工反应的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裂解油的基本性质。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温度的提高,裂解油收率逐渐降低,焦炭收率和气体及损失率逐渐升高;当反应温度为395℃、反应时间为2h时,裂解油的密度、凝点、闪点
-
1970-01-01
活性炭吸附 一微波再生技术研究进展
- 综述了活性炭吸附一微波再生技术应用于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阐述了微波再生的作用机理,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众多实验表明 微波功率、辐照时间、活性炭吸附量等是影响再生活性炭吸附性能的主要因素。 <BR>
-
1970-01-01
环丙烷甲酸的合成新工艺路线
- 从7一丁内酯出发经开环、环合、水解三步反应合成得到环丙烷甲酸(总收率77.6%)。对7一氯代丁酸酯环合一步反应进行改进,用廉价的Na2c0替代NaOH获得成功。
-
1970-01-01
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总结
- 简要介绍了活性污泥法(CASS) 污水处理工艺的原理、工艺流程厦运行情况。通过实际运行证明。CASS工艺能满足氮肥企业污水处理的要求,进水COD在6 00mg/L左右时。出口COD可控制在150mg/L以下。 <BR>
-
1970-01-01
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微波合成研究
- 通过微波合成法,以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由环己酮与乙二醇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考察了微波条件下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出优惠条件n(环已酮)n(乙二醇)=11.4,对甲苯磺酸为25g/mol(以环己酮物质的量计),带水剂环己烷为80mI./mol,辐射功率为90W,辐射时间为13min,产物收率达823%。 <BR>
-
1970-01-01
机械密封环热应力的有限元计算及分析
- 利用ANSYS8.O有限元程序对密封环稳态温度场进行数值计算,并用热一 结构耦合法计算密封环的三项应力(径向、轴向、周向)及Mises等效应力,得到其 最大值及其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