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热重质谱联用的沥青质燃烧特性分析
为了分析沥青质的燃烧特性,利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模拟了沥青质在空气环境中的燃烧.分别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和分布活化能模型计算了沥青质不同阶段的活化能,其中Coats-Redfern积分法将沥青质的燃烧过程分为2个阶段,其活化能分别为221.33和147.07 kJ/mol.采用分布活化能模型计算了转化率为0.1~0.9的9个活化能,活化能从210.49 kJ/mol逐渐降低至42.98 kJ/mol.根据质谱图,确定了各个时刻逸出气体的种类和产量.2种活化能计算方法分别验证了沥青质燃烧过程中活化能逐渐降低,说明在燃烧过程中随着反应的进行,燃烧逐渐变得更容易发生.由质谱图与沥青质的热失重速率曲线比较可知,热失重速率峰值处气体逸出量最多....
2020-08-31 10:42:30浏览:49
查看 -
再生沥青老化动力学研究
利用动力学模型,分析研究再生沥青的抗老化性能.结合沈阳至铁岭路面维修工程,选取代表性的旧料抽提出旧沥青,分析了技术指标,经适合的再生剂再生后,以老化过程中正戊烷沥青质含量的变化为参数建立了再生沥青的老化动力学模型.得出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基本吻合,说明采用沥青质含量的变化可以较好地表征其动力学过程,求得正确的动力学参数.沈铁再生沥青老化属于一级动力学反应.与辽河AH-90沥青横向对比,证明了再生沥青抗老化性能的可靠性....
2020-08-30 18:25:27浏览:73
查看 -
塔里木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初步应用:热解、甲基化-热解和RICO研究
利用瞬间热解、甲基化-热解和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降解技术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并对其在石油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指示意义进行了讨论.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分子中的取代官能团以烷基侧链为主,烷基桥次之,另外还有少量的烷基-环己烷、支链烷烃和苯系物,这些化合物可能大都以C-C键结合到缩合芳环体系上;沥青质分子中的芳环体系大多数可能是萘或菲类型的芳香结构,高度缩合的芳香结构可能较少.轮南地区不同构造带原油沥青质热解产物的一致性指示它们可能来自沉积环境相同的母源.沥青质的分子结构表明,其母源可能主要来自浮游藻类的类脂物.热解产物中较高含量的1,2,3,4-四甲基-苯和2,6-二甲基、2,6,10-三甲基烷烃类化合物的检出表明其母质可能形成于较强的还原环境.沥青质热解产物中姥鲛-1-烯的相对含量较低,RICO产物中一元脂肪酸远高于二元脂肪酸,指示该区原油具有较高的成熟度.部分脂肪酸类化合物通过酯键连接在沥青质分子中,可能反映了原油在储层中经历了生物降解等后生作用....
2020-06-12 14:57:56浏览:1430
查看 -
辽河稠油沥青质在催化水热裂解反应中的降解
以钼酸铵[(NH4)6Mo7O24·4H2O]为催化剂,将辽河稠油按m(沥青质)∶m(H2O)=20∶7混合,在240 ℃下,24 h,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3%时,可使辽河稠油沥青质降解大约20%. 降解时,除了C-S键断裂以外,还有沥青质中稠环芳烃之间的桥键和与稠环芳烃相联的支链中β位的C-C断裂,而后者是沥青质在催化水热裂解反应中降解的主要原因....
2020-06-12 14:57:50浏览:1420
查看 -
沥青质热裂解、临氢热裂解和临氢催化裂解反应动力学
实验考察了1种正戊烷不溶解的沥青质在703 K下的热裂解、临氢热裂解和由NiMo/γ-Al2 O3催化的临氢裂解反应.3种沥青质转化反应都能较好地吻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得到的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1.704×10-2、2.435×10-2和9.360×10-2.建立三集总动力学模型,用于求解沥青质裂解转化生成液体油反应速率常数(k1)和与之平行的生成焦炭十气体反应速率常数(k3),以及由液体产物继续转化生成焦炭十气体的反应速率常数(k2).对沥青质热裂解、临氢热裂解和临氢催化裂解反应,速率常数k1分别为1.697×10-2、2.430×10-2和9.355×10-2,k2分别为3.605×10-2、2.426×10-2和6.347×10-3,k3分别为6.934×10-5、5.416×10-5和4.803×10-5....
2020-06-12 14:57:47浏览:1435
查看 -
石油沥青质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从国内外5种不同原油中分离提取正己烷沥青质,分别进行10,15,20,25℃·min-1四个加热速率下的热重分析(TGA),关联系列不同挥发度下的沥青质裂解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随挥发度变化而变化,指前因子的对数与活化能之间有很好的直线关系,显示出良好的补偿效应,说明沥青质裂解反应由许多具有不同动力学参数的平行反应组成.用活化能分布模型计算了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分布函数,该模型能较好地表达沥青质的热裂解特征....
2020-06-12 14:57:03浏览:1416
查看 -
塔里木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及其初步应用:热解、甲基化-热解和RICO研究
利用瞬间热解、甲基化-热解和钌离子催化氧化(RICO)降解技术研究了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的分子结构,并对其在石油地球化学研究中的指示意义进行了讨论.轮南地区原油沥青质分子中的取代官能团以烷基侧链为主,烷基桥次之,另外还有少量的烷基-环己烷、支链烷烃和苯系物,这些化合物可能大都以C-C键结合到缩合芳环体系上;沥青质分子中的芳环体系大多数可能是萘或菲类型的芳香结构,高度缩合的芳香结构可能较少.轮南地区不同构造带原油沥青质热解产物的一致性指示它们可能来自沉积环境相同的母源.沥青质的分子结构表明,其母源可能主要来自浮游藻类的类脂物.热解产物中较高含量的1,2,3,4-四甲基-苯和2,6-二甲基、2,6,10-三甲基烷烃类化合物的检出表明其母质可能形成于较强的还原环境.沥青质热解产物中姥鲛-1-烯的相对含量较低,RICO产物中一元脂肪酸远高于二元脂肪酸,指示该区原油具有较高的成熟度.部分脂肪酸类化合物通过酯键连接在沥青质分子中,可能反映了原油在储层中经历了生物降解等后生作用....
2020-03-24 09:18:22浏览:1425
查看 -
辽河稠油沥青质在催化水热裂解反应中的降解
以钼酸铵[(NH4)6Mo7O24·4H2O]为催化剂,将辽河稠油按m(沥青质)∶m(H2O)=20∶7混合,在240 ℃下,24 h,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3%时,可使辽河稠油沥青质降解大约20%. 降解时,除了C-S键断裂以外,还有沥青质中稠环芳烃之间的桥键和与稠环芳烃相联的支链中β位的C-C断裂,而后者是沥青质在催化水热裂解反应中降解的主要原因....
2020-03-24 09:17:55浏览:1412
查看 -
沥青质热裂解、临氢热裂解和临氢催化裂解反应动力学
实验考察了1种正戊烷不溶解的沥青质在703 K下的热裂解、临氢热裂解和由NiMo/γ-Al2 O3催化的临氢裂解反应.3种沥青质转化反应都能较好地吻合二级反应动力学,得到的表观速率常数分别为1.704×10-2、2.435×10-2和9.360×10-2.建立三集总动力学模型,用于求解沥青质裂解转化生成液体油反应速率常数(k1)和与之平行的生成焦炭十气体反应速率常数(k3),以及由液体产物继续转化生成焦炭十气体的反应速率常数(k2).对沥青质热裂解、临氢热裂解和临氢催化裂解反应,速率常数k1分别为1.697×10-2、2.430×10-2和9.355×10-2,k2分别为3.605×10-2、2.426×10-2和6.347×10-3,k3分别为6.934×10-5、5.416×10-5和4.803×10-5....
2020-03-24 09:17:46浏览:1418
查看 -
石油沥青质的热解动力学研究
从国内外5种不同原油中分离提取正己烷沥青质,分别进行10,15,20,25℃·min-1四个加热速率下的热重分析(TGA),关联系列不同挥发度下的沥青质裂解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指前因子随挥发度变化而变化,指前因子的对数与活化能之间有很好的直线关系,显示出良好的补偿效应,说明沥青质裂解反应由许多具有不同动力学参数的平行反应组成.用活化能分布模型计算了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分布函数,该模型能较好地表达沥青质的热裂解特征....
2020-03-24 09:14:20浏览:1415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