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制气自主化攻克重大关口

2016-05-31 00:00:00 来源:微精选在线图书馆 编辑:人评论

A-A+
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获重大突破,达到世界领先水平。12月25日,由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和中海油气电集团合作研发的煤制天然气甲烷化中试技术,在北京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专家表示,该技术已可工业化,对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改善大气环境和促进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介绍,截至11月底,我国已开车和在建的4套煤制天然气项目全部引进国外甲烷化技术。煤制天然气技术的国产化迫在眉捷。中国石化联合会副秘书长胡迁林提出,应通过政府、企业、金融界的共同努力,尽早实现该技术成果产业化,高效清洁利用煤炭资源,缓解煤炭产能过剩局面,增加天然气供应,为建设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提供技术支撑。
  专家介绍,该技术具有三大优势:一是低循环比甲烷化工艺,循环比较国内外同类工艺低20%~50%,减少单位产品能耗,降低设备投资;二是高性能甲烷化催化剂,催化剂起活温度低,副反应少,耐热温度高,抗积碳性强,稳定性好;三是采用该技术可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合成天然气。
  该技术的考核结果显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总转化率大于98.5%,甲烷化选择性大于99.9%;产品气甲烷含量大于97%,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0%,氢气浓度小于2%。
  据了解,在西南院小试研究基础上,2009年西南院和中海油气电集团联合开展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工艺技术及催化剂的攻关,完成了350m3/h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模试;开展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2000m3/h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全流程1200小时中试试验,通过了72小时满负荷连续运行考核;完成了4000小时甲烷化催化剂寿命试验,建成了催化剂工业生产装置,以工业原料生产出了合格的催化剂产品。目前,甲烷化技术已申请发明专利27项,获得授权12项。

http://www.nmtech.com.cn/xinwen_mhg_xx.asp?id=162740

二氧化碳总转化率大于98.5%,甲烷化选择性大于99.9%;产品气甲烷含量大于97%,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0%,氢气浓度小于2%。这个有点夸张吧,就氢气浓度不敢恭维!

凌轩吕东 发表于 2014-12-26 21:10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二氧化碳总转化率大于98.5%,甲烷化选择性大于99.9%;产品气甲烷含量大于97%,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0%,氢气浓 ...

就反应平衡来说可以达到啊,您怎么看?

还得要看工业应用和实际产量,热回收效率,能和老外工艺PK吗?

 

  • 0
  • 0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微信公众号

中国煤化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