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甲醇新项目建设中设备方面的几点思考
  • 我公司年产500kt甲醇项目于2008年5月25El一次开车成功,作为一名设备工程师我从项目筹建初期介入,先后参与了与Lurgi公司的设备定型谈判、设备监制、设备安装以及试车阶段的技术改造。装置投产后反思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还是有许多地方做得不到位,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也就是经验获得,在此
  • 1970-01-01 活性炭和沸石滤柱对饮用水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吸附性能的比较
  • 采用煤质活性炭和斜发沸石填料滤柱,研究比较了四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在 3种进水浓度(20、60、100v.g·L)和三个滤速条件(4、5、6m·h)下的吸附去除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从单种物质的去除效果看,20g·L浓度进水时,活性炭对四种邻苯二甲酸酯的去除率均优于沸石;在6O·L和100·L浓度进水时,活性
  • 1970-01-01 活性炭与炉渣对染料脱色作用的对比研究
  • 利用炉渣和活性炭对酸性品红等染料进行了脱色试验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活性炭和炉渣的脱色作用具有可比性,它们的最大脱色能力分别可达96%, 86%。且它们的静态等温吸附基本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 <BR>
  • 1970-01-01 焦炭热态性质预测模型的研究
  • 采用干燥无灰基挥发分(粘结指数(G)、灰分(A)、炭化室高度与宽度(LB)为 自变量。对焦炉实际生产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回归效果良好。在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公式中增加焦炉炉型特征参数LB,建立的预测焦炭热态性质V—G-A—L JB模型与常规V—G—A模型相比,预测准确度高,更具有合理性和实
  • 1970-01-01 甲基磺酸锰催化合成丁醛缩乙二醇
  • 以碳酸锰为原料制备甲基磺酸锰,并用甲基磺酸锰为催化剂,以丁醛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丁醛缩乙二醇。该反应的较佳反应条件是ncr酾为12,甲基磺酸锰用量为1.25g,环己烷(带水剂)12mL(丁醛用量为0.1mol时),回流1.5h,丁醛缩乙二醇的收率达82.7%。 <BR>
  • 1970-01-01 活性氧化铝除磷吸附作用的研究
  • 研究了活性氧化铝对水中磷的等温吸附特征,考察了初始溶液浓度、吸附时间和pH对吸附作用的影响,并在各因素最适吸附条件下,进行了静态吸附的试验,确定了活性氧化铝的最佳投加量。用准二级动力学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初始溶液的浓度越高、吸附时间越长,活性氧化铝对磷的
  • 1970-01-01 焦油氨水分离系统的工艺改进
  •   针对焦油氨水分离系统存在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工艺改进措施,提高了焦油氨水分离效率和初冷洗萘效率。 
  • 1970-01-01 基于两种丁腈橡胶复合填料的高性能离合器摩擦材料
  • 本文提出了以丁腈乳胶改性水基酚醛树脂作粘合剂,分别以玻璃纤维和复合包芯纱纤维作为增强材料,采用两种新型丁腈复合填料作主要填料制备高性能离合器摩擦材料的试验方法。两种新型复合填料分别为含9%硫化丁腈橡胶和含20%未硫化丁腈橡胶。试验表明当两种新型复合填料按l1的比例加入,即
  • 1970-01-01 金属氧化物掺杂对Ca0催化性能影响的研究
  • 以非均相碱性催化剂CaO催化废餐饮油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为 目标反应,研究不同金属氧化物掺杂对Ca催化性能影响。首先,利用CaO分别研究 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 明,该反应最佳操作条件醇油摩尔比为6,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
  • 1970-01-01 交联淀粉微球对Cr3+的吸附研究
  • 以淀粉为原料N,NJ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得到了一种交联淀粉微球(CSM),利用红外光谱仪、SEM 以及XRD对其结构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CSM对Cr3的吸附行为,研究了pH和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根据吸附等温线拟合出Langmiu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结果表明淀粉微球表面
  • 1970-01-01 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大电流整流控制系统
  • 简述了化工大电流整流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给出了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大电流整流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阐述了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大电流整流控制系统 的技术特点,提出了现场总线技术在大电流整流控制系统应用中需注意的因素。 <BR>
  • 1970-01-01 集气管压力协调控制系统的应用
  • 针对焦炉集气管系统的工艺流程特性,以“煤气输送平衡”为核心提出了一种压力协调控制系统,通过实时采集炼焦、鼓风、化产相关工序生产数据,监测煤气输送全流程状态,协调各个工序设备单元的操作。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实现了煤气生产和输送全流程各节点的煤气平衡,解决了集气
  • 1970-01-01 季戊四醇的生产技术和市场需求
  •   全面阐述了季戊四醇的合成技术和发展现状,对国内外季戊四醇的生产、需求以及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今后季戊四醇生产的一些建议。 
  • 1970-01-01 晶体8一羟基喹啉铝的合成及光致和电致发光性能
  • 采用水热合成法,得到8一羟基喹啉铝金属配合物。对8一羟基喹啉铝的单晶进行了x一射线衍射分析,确定了结构;同时对此配合物的uV—VIS-NIR,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并且以8 一羟基喹啉铝的单晶作为发光材料制成器件对其电致发光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 <BR>
  • 1970-01-01 加氢装置反应系统压力控制
  • 通过控制高压分离器压力与新氢压缩机级间分液罐的压力,采用压力逐段分程、选择控制相结合的压力递推自平衡控制方法,实现柴油加氢装置反应系统压力控制。 
  • 1970-01-01 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乳液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了聚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乳液的物理掺混法、嵌段共聚法、核壳共聚法、接枝共聚法和互穿聚合物网络共聚法的研究进展,并且结合实验对各种改性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 1970-01-01 聚砜超滤膜结构对铸膜溶液性质的依赖性
  • 考察了聚砜(PSF)在N一甲基吡咯烷酮(NMP)、N,N.二甲基乙酰胺(DMAc)、 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三种溶剂中的链尺寸、铸膜液的零切粘度和浊点等,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对膜的表面形貌和截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SF在三种溶剂中链尺寸大小为NMP>DMAc>DMF,与PSF在三种溶剂中耐非溶剂水的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