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0-01-01
三聚氰胺延伸产品——蜜胺纤维的开发与应用
- 介绍了蜜胺纤维的物化性能、制造工艺及应用前景,对国内外蜜胺纤维的研究开发情况和技术进展也进行了介绍,并对蜜胺纤维在国内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
1970-01-01
水析结晶提纯碳酸二苯酯的研究
- 采用水析结晶法对碳酸二苯酯(DPC)的纯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DPC在水一乙醇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水析结晶以在较低的温度下(<15.0℃)进行为宜。随水析溶剂质量分数的增加,DPC的收率稍有降低,而所得的 DPC的纯度则几乎没有变化,且符合合成聚碳酸酯原料纯度的要求。表
-
1970-01-01
钛白粉生产闪蒸干燥机旋转叶片的改造
- 介绍了对金红石钛白粉生产设备闪蒸干燥机进行改造以提高产能的改造过程。调整了筒体倒锥体的角度及环缝隙的距离,并改进了搅拌器的分散叶片的结构和制作。改造后,产量提高3倍, 能耗降低了60%,取得了较好效益。 <BR>
-
1970-01-01
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了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碳纳米管/不同种类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表面改性和碳纳米管增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1970-01-01
生物质气流床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 阐述了发展生物质气流床气化技术的背景和意义,分析了生物质气流床气化技术的特征,重点介绍了国内外生物质气流床气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该技术研究的重点及难点问题。
-
1970-01-01
碳酸( 4一甲基苯)酯合成及工艺研究
- 研究了三光气(BTC)与对甲酚反应合成碳酸二(4一甲基苯)酯的新方法,并对温度、酚钠盐浓度、三光气用量等因素进行考察。得到合成碳酸二(4一甲基苯) 酯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温度26 ℃,酚钠盐浓度 为2.90mol/L,n(三光气)凡(对甲酚)= 10.51,收率96.4%,含量达98%以上。 <BR>
-
1970-01-01
套管结晶器定期除垢强化介质传热效率
- 105HI型套管结晶器是针对络合反应条件吸收反应热量等特点为尿素脱蜡装置设计的专用反应器。在大温差的换热过程中极易结垢,长时间使用后严重影响换热效果,降低换热效率,同时因热量不均匀而影响产品质量。在相同的生产负荷下,采用定期除垢方法可大幅提高换热效率,增加低温水在结晶器中的
-
1970-01-01
食品及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
- 近年来,在食品和饲料中频频出现三聚氰胺,给食品安全带来了威胁,对食品和饲料中三聚氰胺的检测已成为必须。文章对国内外检测食品和饲料中三聚氰胺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
-
1970-01-01
提高煤焦馏分油储存安定性的研究
- 为改善煤焦馏分油在贮存及运输过程中的安定性,以甲苯、四氢化萘、萘作为模拟基础油,以苯酚、氧芴、吲哚、喹啉、噻吩分别模拟含氧、含氮和含硫化合物,研究了单一和复合模拟化合物对基础油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模拟化合物中吲哚对基础油的安定性影响最大,当两种或两种以上复合模
-
1970-01-01
双活性液晶中间体4一一羟乙氧基苯甲酸的合成及其工艺研究
- 以氢氧化钠、碘化钾、2一溴乙醇以及对羟基苯甲酸为基本原料合成了4-(∞)一羟乙氧基苯甲酸,并通过正交实验讨论了反应温度和反应物用量等因素对 反应产率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合成工艺,其产率可达到90%以上。最后用lR和 1HNMR将所得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证明所合成化合物是4-(∞)一羟乙氧
-
1970-01-01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氰化物的去除研究
- 在模拟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氰化物的去除试验中,研究了pH、氧化剂NaCIO投加量对氰化物去除效果的影响以及消毒副产物CNC1的控制。试验结果表明,当原水中氰化物的含量为0.5mg·L-lpH为10.0、NaCIO的投加量C1CN为16l时,出水氰化物含量为0.004mg·L,消毒副产物CNC1含量为0.035mg·L-,达到城市
-
1970-01-01
双吲哚马来酰亚胺IV的合成
- 以吲哚、草酰氯、甲醇钠、3一吲哚乙酰胺为原料,进行缩合制得蛋白激酶C抑制剂双吲哚马来酰亚胺Ⅳ。反应总收率为40%左右。工艺收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
1970-01-01
脱硫型水煤浆脱硫特性的研究
- 选用碳酸钙、碳酸钡2种脱硫剂,在ZCL固硫仪上分别进行了水煤浆和粉煤的燃烧脱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煤浆的脱硫率优于同种粉煤。研究认为水煤浆的脱硫率之所以高于同种粉煤,是由于水煤浆中水分的蒸发,使炉内反应气氛与粉煤不同,炉内CO的含量相对减少,可以降低脱硫产物的分解速度;水分蒸发
-
1970-01-01
双子表面活性剂在石油工业的应用
- 双子(Gemini)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因其结构特殊,相比传统表面活性剂有很多优异的性能。综述了双子表面活性剂在化学驱采油及油田杀菌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建议。 <BR>
-
1970-01-01
循环冷却水节水技术研究进展
-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水污染日益严重,水资源短缺,节约用水势在必行。工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60%-12,而循环冷却水用量约占整个工业用水量 的70%一80%。因此循环冷却水节水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作者从旁流处理工艺、提高循环水浓缩倍数、稳定水质等方面介绍了循环冷却水节水技术,并对其进
-
1970-01-01
外冷式碳化塔的操作应用
- 介绍外冷式碳化塔在淮安华尔润的操作使用情况,对工艺操作参数及配套 流程进行探讨。并结合新碱厂走过的一些弯路提出改进意见,本系统作为小氮肥厂 转型改造联碱生产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新型变换气制碱技术已成为优良的制碱工艺路线。 <BR>
-
1970-01-01
压力热聚合生产浅色号C9石油树脂
- 用压力热聚合方法代替低温催化聚合生产浅色号C。石油树脂通过对原料 的处理,使压力热聚合生产的石油树脂色相为11软化点为110℃,与低温催化聚合制得石油树脂质量相当。通过设计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即B液加入量 为体积分数1O%,反应压力0.8MPa温度235℃,时间24h该工艺降低了生产成
-
1970-01-01
微电解法去除聚合氯化铝中金属铅的研究
- 以铝炭床微电解法去除聚合氯化铝中的铅。研究了电场、流速和铝炭的配比对聚合氯化铝中重金属铅的去除效果的影响,其结果(1)当铝炭比为110的情况下,对于铅的去除有着更为理想的效果。而且在前1Omin的时间内铅的浓度有很明显的下降;(2) 当流速越慢时,表明处理液在反应器中停留的时间越长
-
1970-01-01
新型聚硅酸硫氯化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及应用
- 利用粉煤灰为原料,制成一种新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硫氯化铝铁 (PSiAFCS),考察了其对赣江水样的絮凝效果,并与聚硅酸氯化铝铁(PSiAFC)、聚氯化铝(PAC)的絮凝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絮凝剂投加量为1.00-6.25mg·L,pH在6-1,静置时间20min,絮凝水温在20-60℃范围内具有很好的絮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