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化工网

高级搜索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工下载
  • 1970-01-01 镍基复合催化剂催化邻硝基苯胺加氢合成邻苯二胺
  • 采用镍基复合催化剂,分别以水、乙醇为溶剂,邻硝基苯胺氢化合成邻苯二胺。实验结果表明,在水中,温度85—1050C、压力1.5MPa下收率为72%-78%(以邻硝基苯胺计);在乙醇中,温度45℃、压力0.8~1.5MPa下收率为82%~91% (以邻硝基苯胺计)。以乙醇为溶剂镍基复合催化剂催化加氢法与传统的硫化碱还原或铁
  • 1970-01-01 凝结水精处理现状及新技术应用研究
  • 论述凝结水精处理 系统的必要性,以及国内凝结水精处理技术,指出树脂分离与混合的固有矛盾是技术上的不足之处,另一不足之处是树脂分离再生工艺较为复杂,而以时间为步骤的程骤控制方式过于机械、简单,二者不能匹配是程控系统投入不好的主要原因。 <BR>
  • 1970-01-01 染料氨氮无机盐废水的处理
  • 采用石灰置换一汽提一液固分离联合工艺,对染料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氨氮无机盐废水进行处理,可副产质量分数17%的氨水,也回收硫酸钙,废水中氨的质量浓度降至2050mg/L达到生化处理的要求。选用具有自清洁功能的混合设备和蒸氨设备,即将湍球塔用于从含硫酸钙的废水中回收氨水,解决了普通混合
  • 1970-01-01 攀钢干熄焦技术的综合评价
  • 提出了熄焦系统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评价方法,统计分析了干熄焦系统运行以来的故障情况及原因。通过测定干熄焦运行指标,对干熄焦装置物流、能流以及对焦炭质量影响进行了系统标定,结果表明攀钢干熄焦装置干熄率高,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干熄炉热效率达84%以上。 <BR>
  • 1970-01-01 染料中间体2一氨基一2一硝基苯甲酸的合成
  • 本文以两条合成路线制备了染料中间体2一氨基一5一硝基苯甲酸。路线一首先利用对硝基苯胺与水合三氯乙醛、盐酸羟胺反应先制得对硝基fN一肟基乙酰)苯胺,再用浓硫酸关环生成5一硝基靛红,最后用过氧化氢氧化,制得2一氨基一5一硝基苯甲酸路线二以靛红为原料,经发烟硝酸硝化到5一硝基靛红,再
  • 1970-01-01 偏氯乙烯及其聚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 对偏氯乙烯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聚合物聚偏氯乙烯的合成方法进行了介绍,指出了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2种聚合方法各自的影响因素。同时对聚偏氯乙烯热稳定性研究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提高聚偏氯乙烯稳定性的办法。 <BR>
  • 1970-01-01 热固型含氟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
  • 运用常规溶剂体系制备了含氟丙烯酸酯树脂,研究了含氟丙烯酸聚合物的影响因素,用红外光谱表征了树脂的结构,制膜后进行耐酸、耐水和耐碱性能的测定,找出了树脂性能与氟单体用量、功能单体用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混合溶剂体系的转化率高于单一溶剂体系,最高可以达到99.8%;混合溶剂合成的
  • 1970-01-01 偏氯乙烯生产中氯乙炔和过氧化物产生原因及预防
  • 分析了偏氯乙烯生产过程中氯乙炔和过氧化物的产生原因,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措施提高混合效果。提高闪蒸效果,控制滴加的碱液含量等,可以减少氯乙炔的产生;避免VDC与空气接触和阳光接触,减少VDC与金属铁的接触,减少原料1,1,2一三氯乙烷的含酸含氯量,在VDC生产过程中添加阻聚剂等,可以减少过氧化
  • 1970-01-01 气膜熄焦在焦化生产中的应用
  • 针对新疆炼焦煤焦炭热态性能较差的现状,开展了气膜熄焦试验,在降低5 %主焦煤用量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焦炭的冷热强度。使用气膜熄焦后还可降低焦炭含水量,减少蒸汽排放及改善环境。 <BR>
  • 1970-01-01 木磺基聚氨脂泡沫塑料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 研究了木磺基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制备、热稳定性能、压缩性能及对其进行显微结构分析。通过热重失重率(rG)和失重速率(DTG) 曲线得木磺基聚氨酯泡沫塑料起始分解温度和峰值分解温度分别为220C和360℃。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盐使材料热稳定性有较大改善,保温性能较好。通过压缩试验,木磺基
  • 1970-01-01 壬二酸联合氧化法的合成与反应机理初探
  • 对以过氧化氢和臭氧联合为氧化剂,油酸为原料制备壬二酸的工艺进行了研究,考察了不同的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通入臭氧的流速以及不同种类钨化 合物与季铵盐组成的相转移催化体系催化氧化油酸的反应活性,实验结果表明 以2Og油酸为原料,加入0.6g磷钨酸0.7g CTAB,滴加叫(H2O2)一3060mL,温度7
  • 1970-01-01 钼及其化合物中钨杂质去除方法研究
  • 根据目前对高含量铝及其化合物中的杂质钨没有较好去除方法的情况,采用调整溶液酸碱度、温度、浓度等多种工艺,研究出一种简单方便、易于工业化生产的去除方法。并给出该方法的最佳实验条件pH值为2.5~4.5,温度控制在50℃以下,溶液中三氧化钼质量浓度为250~350g/L,经过3次结晶得到高纯度M0O
  • 1970-01-01 肉桂酸正丁酯的催化合成研究
  • 制备了对甲基苯磺酸铜,研究了对甲基苯磺酸铜催化肉桂酸和正丁醇的酯 化反应,考察了醇酸摩尔比、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对合成的产品用折光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对甲基苯磺酸铜 催化合成肉桂酸正丁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醇酸摩尔比为21,催化
  • 1970-01-01 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在建筑节能中的应用
  • 介绍纳米透明隔热涂料对不同频谱阳光的透过具有选择性及其在建筑玻璃上的开发应用。它不但经济适用,而且节能环保,因而为建筑节能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 1970-01-01 乳化柴油的研究及性能分析
  • 对乳化柴油的配方、性能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制成的乳化柴油燃烧热值高,稳定性能好(存放3年以上不变质、不分层)。 
  • 1970-01-01 汽柴油深度脱硫方法及发展现状
  • 介绍了目前对汽柴油中硫含量的要求以及汽柴油中的硫化物的特点,结合这些特点,叙述了吸附脱硫、萃取脱硫、膜分离、生物技术脱硫、络合沉淀法和催化氧化法等几种深度脱硫方法,并且提出了对未来在汽柴油深度脱硫方面的建议。 <BR>
  • 1970-01-01 尿素厂高压圈设备防腐蚀措施
  • 介绍尿素生产工艺中尿素高压设备的腐蚀特点。腐蚀问题解决与否,是尿素装置能否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尿素高压圈设备的腐蚀除与金属材质、设备结构和加工工艺有关外,还与工艺条件和工艺管理有很大的关系,本文着重从工艺角度分析其原因和防治措施。 <BR>
  • 1970-01-01 乳状液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了乳状液膜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表面活性剂、流动载体、添加剂等因素对液膜稳定性的影响,同时,也简述了传统的和新型的破乳方法,并展望了液膜工业化的前景。 
  • 1970-01-01 浅冷装置乙二醇系统腐蚀分析
  • 油气初加工浅冷装置利用乙二醇溶液吸收原料气中的水分。简要介绍了乙二醇的性质及乙二醇系统工艺流程,针对乙二醇系统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腐蚀严重、换热器传热效率降低等问题,对腐蚀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法。 <BR>
关于中国煤化工网 - 广告服务 - 隐私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