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公元317年, 我国炼丹家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仙药篇”中就记载了,雄黄、松脂、硝石(1:1:0.5)三物合炼出砷。1250年,德国马格努斯(A. Magnus)将雄黄与肥皂共热时得到砷。它是第4周期Ⅴ A族元素,符号As。地壳中砷的含量为5×10-4%,在自然界, 砷大部分存在于与金属或硫的化合物中,如硫砷镍矿NiAsS,砷黄铁矿FeAsS(毒砂),雄黄As4S4,雌黄As2S3等,偶尔以游离状态存在。砷有好几种同素异形体。通常最稳定的是金属态砷或称灰砷, 它是钢灰色脆性晶体, 在新折断处有金属光泽, 具有金属的导电性。砷不溶于水,溶于硝酸和王水,也能溶于强碱, 生成砷酸盐, 在强热时, 燃烧生成白色氧化物三氧化二砷As2O3, 具有蒜味, 剧毒, 俗称砒石、信石、砒霜等。砷还可形成五氧化二砷As2O5,俗称白砷。砷易与氟和氮化合, 在高温下可与许多元素直接作用。强氧化剂可将砷氧化为砷酸, 例如,
2As+5Cl2+8H2O2H3AsO4+10HCl不论是游离砷或它的化合物全都有剧毒。砷在化合物中表现出+Ⅴ、+Ⅲ和—Ⅲ氧化态。砷化氢AsH3或胂是无色剧毒的气体, 有蒜味, 难溶于水, 新生态的氢可使任何砷的化合物还原成胂, 例如,
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胂不稳定,受热时容易分解为氢和游离砷。根据这一性质可检验砷的存在, 方法是用还原剂作用于被分析的含砷物质, 就可生成AsH3, 再加热, 在仪器的冷却部分, 得到黑色发光层,称为砷镜。As2O3溶于水时与水作用生成亚砷酸或氢氧化砷(Ⅲ),它具有两性,但以酸性为主,
As2O3+3H2O2H3AsO3
亚砷酸H3AsO3仅存在于溶液中。As(Ⅲ)的化合物显示出还原性,可被氧化成As(Ⅴ)的化合物。砷酸H3AsO4通常为固态,易溶于水,酸性与磷酸相近。砷酸盐也很像相应的磷酸盐。也有偏砷酸和焦砷酸。砷酸是三元酸, 有砷酸盐、砷酸氢盐和砷酸二氢盐, 例如, 砷酸钠Na3AsO4,砷酸氢二钠Na2HAsO4和砷酸二氢钠NaH2AsO4等。砷酸的酸性比亚砷酸强得多, 砷酸和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显示出氧化性, 被还原为亚砷酸或亚砷酸盐, 例如,
K3AsO4+2KI+H2SO4=K3AsO3+I2+K2SO4+H2O砷可形成难溶的黄色的硫化砷(Ⅲ)As2S3和硫化砷 (Ⅴ)As2S5。硫化砷与碱金属硫化物Na2S或硫化铵(NH4)2S作用时, 可生成溶于水的硫代亚砷酸盐,如硫代亚砷酸钠Na2AsS3和硫代砷酸盐如硫代砷酸钠Na3AsS4。砷与某些金属生成的砷化物,如砷化铜Cu3As,砷化钙Ca3As2,砷化镓GaAs等,其中有许多可看作是胂中的氢被金属原子取代的产物。砷用于制造硬质合金, 黄铜中掺有微量砷时, 可防止脱锌。纯砷和砷化镓大量用于晶体管及其他半导体元件。砷的化合物在医药上和农业上用作杀虫剂, 如As2O3可用作灭鼠的毒药。将As2O3用碳还原可制得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