铋 意思解释

2016-06-05 00:00:00 来源:互联网化工百科 编辑: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化学·化工人评论

A-A+

古代用木炭还原辉铋矿Bi2S3制得铋。1753年,英国赭弗理(C.J.Geoffroy)在区别铅时发现铋。铋是自然界中含量较少的元素,它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10-5%,在自然界既有游离状态,又有化合物,如铋赭石也称泡铋矿Bi2O3和辉铋矿。铋是第6周期ⅤA族元素,符号Bi。游离态的铋具有明显菱形结构,是闪光的粉红色脆性金属,密度为9.8g·cm-3。熔融的金属铋在凝固时膨胀约3.3%,铋与磁力线成直角位置时,受磁场强烈排斥。室温下铋在空气中不氧化,强热时燃烧,生成氧化铋Bi2O3。铋不与盐酸和稀硫酸作用,能溶于浓度不高的硝酸和热浓硫酸:

Bi+4HNO3=Bi(NO3)3+NO↑+2H2O2Bi+6H2SO4

Bi2(SO4)3+3SO2↑+6H2O

铋也能与氢、卤素、氧、氮及硫形成化合物。氢化铋BiH3或䏟,很不稳定,室温即分解。Bi2O3具有碱性,溶于酸生成Bi(Ⅲ)盐。将碱作用于Bi(Ⅲ)的可溶盐可制得白色沉淀氢氧化铋(Ⅲ)Bi(OH)3

Bi(NO3)3+3NaOH=Bi(OH)3↓+3NaNO3

Bi(OH)3是很弱的碱,所以Bi(Ⅲ)盐容易水解,转变成难溶于水的碱式盐。从铋和硝酸相互作用的溶液中可结晶出硝酸铋Bi(NO3)3·5H2O。它可溶于用硝酸酸化了的少量水中,用水稀释溶液时发生水解,析出碱式盐,其组成取决于条件,常常生成组成为BiONO3的硝酸氧铋,BiO+称铋酰,也叫氧铋离子:

Bi(NO3)3+H2O⇌BiONO3+2HNO3

氯化铋BiCl3是吸湿性的晶体,水解为氯化铋酰(或氯化氧铋)BiOCl。将硫化氢通入铋盐溶液可得黑褐色沉淀硫化铋Bi2S3。与砷、锑不同,铋不生成硫代酸盐,所以Bi2S3不溶于碱金属或铵的硫化物溶液中。Bi(Ⅴ)的化合物中最重要的是铋酸盐, 如铋酸钠NaBiO3。铋也存在于一些有机化合物中, 尤其为化学治疗而制备的有机物 (酒石酸盐) 中。铋的主要用途: (1) 为防火设备、金属接点、导热介质用低熔 (易熔) 合金的组分。(2) 用于制备治疗胃病和梅毒的药物。(3) 用于电设备(热电合金和永久磁体)。(4)用作催化剂, 特别用在丙烯腈制备中。(5) 高温陶瓷和颜料等方面。金属铋可由硫化物矿煅烧成Bi2O3, 再与碳共热还原来制得。

 

  • 0
  • 0
  • 收藏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微信公众号

中国煤化工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