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纤维素类物质为原料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进展
燃料乙醇是清洁汽油的主要代替物.其生产方法根据原料区分有:糖蜜类、谷物淀粉类和纤维素类.以植物秸秆、木材等纤维素类物质为原料生产乙醇是最具挑战性的课题,目前用纤维素类物质制造乙醇的关键问题是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和高效的发酵工艺.文中就综述了纤维素类物质的发酵机制、发酵工艺和发酵方式,对进一步实现工业化提供一些借鉴....
2020-09-30 09:14:00浏览:45
查看 -
pH对生物质同步水解产酸的影响
采用香蒲枯叶作为发酵基质,考察了水生生物质在培养温度为(25.0±0.5)℃、pH为6~12下的水解产酸情况.结果表明:(1)实验末期(30 d),不同pH下香蒲枯叶中半纤维素降解率为28%~60%,比纤维素(19%~42%)和木质素(1%~46%)高.(2)在同一发酵时间内,发酵液总有机碳(TOC)、还原糖浓度总体随pH的增大而增大.(3)在pH为11、12下,疏水物质含量显著增加,推测是由于强碱条件有利于腐殖酸和蛋白质的溶出.(4)发酵时间为25 d时,在pH为l2下短链脂肪酸(SCFAs)最大(1166 mg/L)....
2020-06-12 15:43:39浏览:1414
查看 -
煤与生物质共液化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木质素结构及其液化、煤与木质素共液化工艺及研究进展.同时还介绍了煤与其它生物质的共液化情况,对煤与生物质共液化研究发展方向以及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作了简要叙述....
2020-06-12 15:42:23浏览:1423
查看 -
从稻草中分离乙二醇木质素的研究
主要研究了液固比(W/W)、乙二醇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及保温时间等因素对用高压釜提取稻草木质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条件为液固比(W/W)12:1,乙二醇质量分数90%,反应温度240℃,保温时间2.5 h.提取液经水沉淀,抽滤,真空干燥,得到土黄色的木质素,溶剂经减压蒸发可循环使用.测定了木质素的溶解性能,并对其进行了红外与紫外光谱分析....
2020-06-12 15:06:06浏览:1429
查看 -
芦苇乙二醇制浆的研究
在常压下,利用低浓度的乙二醇溶液蒸煮芦苇,分别做了酸用量、液固比和有机溶剂浓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乙二醇在常压下表现出良好的纤维素、木质素分离趋势,在乙二醇40%、催化剂10%、水50%、酸3%和液固比20:1时,纤维素、木质素分离效果最佳,浆的质量较好;乙二醇通过蒸馏回收可以循环利用,并可得到较纯的木质素....
2020-06-12 15:05:14浏览:1425
查看 -
木质素单体模化物热解过程的理论分析
为了深入研究木质素的热解机理,选用香草醛、香草醇和香草酸作为木质素单体模化物模拟热解过程.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探讨不同化学连接键的解离顺序,并设计了4条反应路径(Path 1—Path 4):Path 1和Path 2都生成愈创木酚,但中间过程不同,Path 3和Path 4则分别以优先过程生成邻苯二酚和苯酚.结果表明:模化物的侧链甲基会优先解离生成CH4,C1取代基的解离顺序取决于其吸电子能力;在热解过程中,C1取代基不易直接解离,而是会优先发生外界参与下的解离;3种目标产物(愈创木酚、邻苯二酚和苯酚)都是可能的,且会优先生成邻苯二酚,其次是苯酚,较难生成愈创木酚;从动力学角度分析,Path 2和Path 4要优于Path 1和Path 3进行;生成同种目标产物时总是香草醇最易进行,香草醛次之,最难进行的是香草酸....
2020-06-12 14:58:54浏览:1433
查看 -
玉米秆酶解残渣木质素热解实验研究
对玉米秆酶解残渣木质素进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木质素热裂解主要发生在180-500℃,综合考虑热解效率和液体产物产率最大化,选取快速热解实验的热解温度范围为500-600℃。并在实验室自行设计的装置上对木质素进行热解实验,在550℃时得到热解液体产物热解油最大产率,为30.9%。对热解油进行气相色谱一质谱分析,结果显示木质素热解产物相对简单,一级和二、三、四级热解油的成分主要是酮类和酚类;而电捕油中酮类很少,大部分是酚类,另有15.07%的2,3.二氢苯并呋喃。...
2020-06-12 14:57:49浏览:1414
查看 -
木质素热解的热重红外分析仪实验研究
利用热重红外分析仪( TG-FTIR)对木质素进行热重分析及主要气相产物分析;并探讨了升温速率和碱金属盐对木质素热解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挥发分析出阶段DTG曲线的峰型变宽,热解起始温度、最大失重峰温均向高温侧移动;且较高的升温速率不利于气相产物的析出。添加碳酸钠、碳酸钙和碳酸钾对木质素热解主反应区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小,相比碱金属盐的加入量而言,最终热解固体产物略有增加;同时碱金属盐的添加对气相产物的析出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其他两种碱金属盐相比,碳酸钙的加入对600~700℃温度区间内木质素热解产生的CO和CO2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020-06-12 14:57:41浏览:1451
查看 -
毛竹酶解/温和酸水解木质素的快速热解研究
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仪联用技术,研究毛竹酶解/温和酸水解木质素(简称EMAL)的热解特性和热解产物的分布与形成规律.以温度为重要因素,研究其对木质素快速热裂解产物的影响,并通过主要的热解产物推断热解反应途径.研究结果表明,EMAL的热解产物主要是2,3-二氢苯并呋喃、酚类、脂类和少量乙酸.热解温度对热解产物组分的相对含量有显著影响,250~400℃时,产物主要是2,3-二氢苯并呋喃,320℃时其相对含量最高,达到66.26%;400 ~ 800℃时,热解产物主要是酚类,600℃时其相对含量最高,达到62.58%;800℃时出现了少量的乙酸....
2020-06-12 14:57:20浏览:1424
查看 -
热解温度对酸沉淀工业木质素快速热解液体产物的影响
利用快速热解和气质联用技术,研究了酸沉淀工业木质素在400 ℃~700 ℃下快速热解液体产物的主要组分及其含量的变化.酸沉淀工业木质素快速热解液体产物中主要包括,与木质素的三种苯丙烷结构单元结构相似的苯酚、愈疮木酚和2,6-二甲氧基苯酚等酚类化合物,以及它们的甲基、乙基或丙基的单取代或多取代衍生物.在400 ℃~600 ℃,热解液体产物的组分及其相对含量的变化不显著;而在600 ℃~700 ℃,芳环上含甲氧基的酚类物质的相对含量急剧减少甚至消失,而苯酚的相对含量却急剧增加,达到27.81%,比400 ℃的增加了近2.5倍,同时芳烃化合物的相对含量增加,并出现苯丙呋喃、茚和萘等芳环化合物....
2020-06-12 14:57:18浏览:1425
查看 -
生物质热解机理研究进展
总结了生物质热解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全局反应动力学模型的不足之处;由此讨论了包含具体热解产物的热解机理反应模型,介绍了近年来热解机理研究的新方法,同时列举了包含新方法的实验例子;最后指出了热解机理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
2020-06-12 14:56:36浏览:1421
查看 -
木质素慢速热解机理
利用热重考察了不同升温速率下木质素的热解特性,结合红外光谱对木质素热解的不同阶段生成的半焦的表征结果,分析了木质素在慢速升温条件下的热裂解机理,表明:木质素的热解是一个旧键断裂挥发、新键重组的过程.热解过程随着反应时间的推移依次分为水分挥发、支链断裂重组或挥发和芳环缩聚成碳3个阶段.采用Flynn-Wall-Ozawa方法,根据不同升温速率下测得的失重速率变化求算后两个阶段的活化能,结果分别为64 kJ·mol-1和132 kJ·mol-1,进一步证明了木质素热解的分段特征,并表明芳环缩聚成碳所需活化能远大于与苯环相连的支链断裂所需的能量....
2020-06-12 14:56:01浏览:1413
查看 -
复合型水煤浆添加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探讨了以碱木质素为主要原料合成水煤浆添加剂的原理.采用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对木质素进行磺化缩聚改性,提高了此类添加剂的成浆性能,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法确定了复合型水煤浆添加剂DCS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不同煤种的成浆实验表明,DCS除具有萘系水煤浆添加剂的良好的分散性能外,还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复合型水煤浆添加剂.DCS添加剂可以提高水煤浆的成浆性能,降低其制浆成本,促进水煤浆技术的推广与发展....
2020-06-12 14:41:31浏览:1416
查看 -
水煤浆添加剂的发展动向
介绍了日本、美国开发的一系列水煤浆添加剂的特点,并从性能上给予了评价;概述了国内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现状,尤其列举了国内有关木质素类添加剂的研究成果.从煤的分散机理方面阐述了聚苯乙烯磺酸钠与亚甲基磺酸盐两类添加剂的差异在于吸附方式的不同,指出了木质素作为水煤浆添加剂的优势及其在我国利用的广阔前景.最后阐述了目前水煤浆添加剂对煤的作用机理的两种理论:双电子层与空间位阻理论;空间位阻与熵斥力作用理论....
2020-06-12 14:38:33浏览:1410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