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燃煤电厂褐煤的氧化特性
针对燃煤电厂煤场燃料损耗,在电厂煤场和实验室开展了褐煤存储氧化特性的实验研究.煤场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现场煤堆堆放时间增加,煤的热值和水分含量减小,灰分含量增大;煤的大颗粒减小,小颗粒增加,平均粒度减小;实验室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褐煤存放时间增加,TG曲线变化趋势与现场实验结果相一致,DTG曲线向低温段偏移,失重峰值增大,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E减小,频率因子A增大....
2020-09-18 16:34:07浏览:50
查看 -
褐煤生物溶煤优化试验研究
研究通过大浮沉试验、硝酸氧化、微波氧化等方法对抚顺褐煤进行改性;通过紫外、化学方法对真菌AH、云芝、金针菇以及裂褶进行了诱变,并对真菌AH在抚顺褐煤为唯一营养源的培养基中进行驯化.通过宏观观察和测定转化率发现,真菌AH对精煤含量高的、微波与硝酸氧化联合预处理的煤样具有较好的溶解效果;真菌AH经煤驯化后,其液体溶煤转化率高达45%.真菌AH可以直接利用抚顺褐煤,利用率最高可迭18.22%;pH对溶煤也有重要的影响,碱性环境利于溶煤....
2020-09-18 16:34:07浏览:50
查看 -
燃煤电厂配煤掺烧试验研究
根据火电机组燃烧调整、燃煤结构优化和经济性运行的要求,对某电站600MW机组进行了一系列配煤掺烧试验.从试验结果看,在燃用非设计煤种时应注意其燃烧特性,通过有关运行参数的控制以保证锅炉和制粉系统的安全运行....
2020-09-18 16:34:07浏览:61
查看 -
褐煤动力配煤研究与分析
将褐煤掺配入烟煤中,研究了其主要煤质指标变化规律,分析了预测配煤煤质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进行褐煤动力配煤时,由于水分因易受环境影响而不具有加和性,所以对预测配煤性质(水分、可磨性等)的影响尤其明显,但灰分、挥发分、全硫和高位发热量在干燥基基准下表现出了较好的线性加和性.通过热重分析,研究了动力配煤燃烧性能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中等挥发分的烟煤掺配入一定量的高挥发分褐煤,能明显降低着火温度和燃尽温度....
2020-09-18 16:34:07浏览:59
查看 -
-
煤场褐煤存放的试验研究
通过对褐煤在露天煤场存放试验,分析褐煤在露天自然堆放过程中的热值、质量变化情况,提出褐煤储存及煤种分堆存放等储存管理建议。...
2020-09-15 12:28:59浏览:52
查看 -
东北-内蒙褐煤型煤的试制
针对褐煤机械强度低、易风化粉碎、不易加工等问题,通过开发新型粘结剂,优化成型工艺,用东北-内蒙褐煤制得了较高品质的型煤....
2020-09-15 12:28:59浏览:46
查看 -
锡林浩特褐煤燃烧特性热重分析
利用热重分析仪获得了升温速率分别为10 K/min、30 K/min、50 K/min和70 K/min下锡林浩特褐煤的燃烧失重特性曲线,计算了着火温度、燃尽温度、最大失重速度等燃烧特性参数.采用Coats-Redfem法计算出反应动力学参数: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结果表明,随着升温速率升高,其着火温度降低,燃尽时间增加....
2020-08-31 10:42:30浏览:68
查看 -
锡林浩特褐煤热解特性热重分析与DAEM模型分析
采用热重分析法对锡林浩特相同粒度褐煤煤粉热解特性进行了热分析研究.根据实验数据,计算了燃烧反应速度峰值所对应的温度.褐煤粒度相同时,升温速率对最大重量损失速率的影响很大,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加,TG曲线明显出现陡度减小,最大重量损失速率增大,并且峰值温度有增加的趋势,挥发分析出明显提前,热解结束时间也明显提前,即热解反应更加容易发生;DTG峰值向高温区偏移.从实验数据得到煤热解的活化能分布值显示,锡林浩特褐煤活化能随着失重率的升高而增大,活化能处于230~500 kJ/mol范围....
2020-08-31 10:42:30浏览:61
查看 -
煤与生物质热重分析及动力学研究
利用热重分析仪对稻秆、麦秆、木屑和煤单独及混合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不同混合比例热解与单独热解对比表明,混合热解中不同生物质起始热解温度、生物质挥发分最大析出温度、煤挥发分最大析出温度随着煤混合比例的变化呈规律性变化.对混合热解实验数据与单独热解参数按混合比例后特性参数分析表明,混合热解导致固体产物产率提高.实验通过对稻秆两种方式的脱灰及脱挥发分处理后混合热解分析,脱挥发分稻秆与脱灰分稻秆对煤的热解都起到了促进作用,证明了生物质中的碱/碱土金属能促进煤在较低温度下热解,硅元素对热解速率起抑制作用.推测生物质与褐煤的共热解中存在协同作用....
2020-08-31 10:42:30浏览:56
查看 -
褐煤自燃特性热重实验及动力学分析
对锡盟褐煤和印尼褐煤进行热重实验,并与大同烟煤、平顶山烟煤、神华低灰烟煤、阳泉无烟煤等煤样进行了对比.通过分析热重曲线,将煤从吸氧氧化到燃烧的整个过程分为物理吸附、水分蒸发失重、吸氧增重、煤受热分解、燃烧和燃尽6个阶段,并得到各阶段的特征温度点.结果表明,2种褐煤的自燃倾向明显大于其他4种烟煤和无烟煤.通过Coats-Redfern积分法研究煤样的氧化燃烧动力学特性,计算煤样的活化能,得到6种煤的氧化过程属于一级化学反应,且褐煤自燃倾向性较强;煤样粒度越小,褐煤自燃倾向性越强;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大,煤样更易自燃....
2020-08-31 10:42:30浏览:66
查看 -
石莼与褐煤低温共热解热重分析及动力学
将不等量的生物质石莼(SC)加入到褐煤(AL)中进行低温干馏实验,实验表明:随石莼的掺混比增加,热解油产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石莼掺混比为30%时热解油产率达到最大值12.50%,热解油中烷烃含量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23.54%,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热解油品质.利用热重分析仪对石莼、褐煤单独热解及30%最佳掺混比的混合样共热解的热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莼的加入使褐煤初始热解温度提前,失重速率变快,在 300~700℃之间,实验所得混合样的残重量小于单独热解残重量的理论加权值,表明石莼的添加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热解反应的进行.混合热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模型,指前因子A和活化能Ea存在补偿效应,共热解时的A和Ea与褐煤单独热解相比均减小....
2020-08-31 10:42:30浏览:67
查看